1、卢瑟福散射实验 禚伟 PB05210019 实验目的: 通过卢瑟福核式模型,说明粒子散射实验,验证卢瑟福散射理论;并学习应用散射实验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实验原理:1.粒子散射理论:(1)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设原子核的质量为M,具有正电荷+Ze,并处于点O,而质量为m,能量为E,电荷为2e的粒子以速度入射,在原子核的质量比粒子的质量大得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前者不会被推动,粒子则受库仑力的作用而改变了运动的方向,偏转角.若粒子原来的速度为,b是原子核离粒子原运动径的延长线的垂直距离,即入射粒子与原子核无作用时的最小直线距离,称为瞄准距离。当粒子进入原子核库仑场时,一部分动能将改变为库仑势能。设粒子最
2、初的的动能和角动量分别为E和L,由能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由以上两式可以证明粒子的路线是双曲线,偏转角与瞄准距离b关系为: ,其中这就是库仑散射偏转角公式。(2)卢瑟福散射公式设靶是一个很薄的箔,厚度为t,面积为s,则图3.3-1中的,一个粒子被一个靶原子散射到方向、范围内的几率,也就是粒子打在环上的概率,即 若用立体角表示, 则有:若单位时间有n个粒子垂直入射到薄箔上,则单位时间内方向且在d立体角内测得的粒子为: 因此,这就是著名的卢瑟福散射公式。代入各常数值,以E代表入射粒子的能量,得到公式:其中,的单位为,E的单位为。2. 卢瑟福理论的实验验证方法对卢瑟福散射公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
3、验证。(1) 固定散射角,改变金靶的厚度,验证散射计数率与靶厚度的线性关系。(2) 更换粒子源以改变粒子能量,验证散射计数率与粒子能量的平方反比关系。(3) 改变散射角,验证散射计数率与散射角的关系。这是卢瑟福散射击中最突出和最重要的特征。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1.熟悉各装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调节样品台,使放射源对准探测器.盖上真空室盖,抽出真空室中的空气.3.调节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调节线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输出波形最大不失真.4.调节步进机,在-5到+5范围内每隔1记下2秒内粒子的计数,找到其中最大的计数,将该角度设置为0.5.在30到50区间内每隔5分别对粒子计数,计数时间分别为20
4、0秒,400秒,600秒,1000秒,2000秒.6.作的拟和曲线.散射角3035404550169.239215.8577442.90392计数360/200s297/400s248/600s240/1000s141/1000s单位时间计数 N/100s18074.2541.22414.185.925836.316434.0753.78793拟和直线如下图Y = A + B * X-ParameterValueErrorA-18.202325.41622B8.896150.60547-R SD N P0.99312 6.387556.83824E-4-由图可以看出实验测得的5个点的线性度较高
5、,基本在一条直线上.由各点算出的P基本保持稳定,可以认是一个常数.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近似为一常数,进而验证了卢瑟福散射公式。误差分析:本实验中有以下几点可能产生误差:(1)选取初始位置时,很难做到取到严格的0度位置,这是因为在找初始位置时是每隔1度取一个点,找N值最大点,1度对于精确的理论实验来说,仍无法保证找到的就是严格意义上的0度点。(2)本实验采取的是统计规律的方法,而统计规律的基本要求就是大量重复试验,本实验中记录的5组数据偏少,并且在实验中测量的时间偏短(测量的最短时间为200秒,最长的时间只是2000秒),在这样一段时间内测量到的数据,不一定是辐射源在这个角度上单位时间内辐射出
6、的粒子数,会与实际辐射数有一定的区别,这会使实验数据不准确。(3)放射性物质本身的不稳定性,使其在相同时间内辐射出的粒子数不都相同,这就使原本测量时间就不很足够的实验变得更加不准确。(4)实验仪器的精度以及实验者的经验、实验中的操作都可能带来实验误差。思考题: 根据卢瑟福公式应为常数,本实验的结果有偏差吗?试分析原因。答: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偏差.有多方面的因素会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1. 真空室并不是真正的真空,而是还残存少量的空气分子,这些空气分子有一定的概率与粒子碰撞使粒子发生偏转.2. 卢瑟福公式是在金箔靶足够薄,仅有一层靶原子的理想实验条件下的理论公式.而实际上金箔靶有一定的厚度, 少量粒子可能发生多次散射.3. 实验结果的好坏还与探测器的性能有关.4. 粒子的计数服从统计规律,在有限次实验的情况下偶然误差无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