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抗战时期浙西行署教育事业研究%281937-1945%29.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580992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战时期浙西行署教育事业研究%281937-1945%2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抗战时期浙西行署教育事业研究%281937-1945%2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抗战时期浙西行署教育事业研究%281937-1945%2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58 当代思潮抗战时期浙西行署教育事业研究(1937-1945)探讨战时浙西行署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中国抗日战争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目前学界对于浙西行署的研究还比较少,主要聚焦于抗战时期浙西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战况,而有关教育文化等内容的考察,可以说还只是停留在较为初步的史实考证阶段,还需要进行全面的研究。本文拟利用相关原始资料,全面梳理抗战时期浙西行署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和状况,并对其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抗战初期的浙西教育全面抗战后的浙西状况一览。淞沪会战失利后,日本调转兵力在浙沪的交界处金卫山一带登陆。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内,浙西的1市14县被日寇侵占。1临安、淤潜、昌化三县受巍峨险峻

2、的天目山庇护,未被日军占领。浙西沦陷后,日本将侵略的矛头指向南京,对浙西的军事进攻逐渐平息。1938年初,中日形成沿钱塘江对峙的局面,杭嘉湖平原一带被日本控制,国民政府仍统治钱塘江南部、东部以及浙西西部天目山的大片区域。2浙西教育的损失与伤害。浙西教育在战前有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面抗战前浙西共有1873所初级小学,51所中等学校。3自日军登陆后,欣欣向荣的教育事业终被敌人的暴力所破坏。从1937年11月至1938年6月间,浙西累计受损害学校约有2284所。4由于学校的停办,浙西出现一大批失学青年。为挽救面目全非的浙西教育,少数未受摧残的学校尝试迁移至未沦陷的浙东办学,收容从沦陷区逃亡的

3、学生。1938年8月,省立临时联合中学在丽水成立,收容部分浙西学生。5然而,当时一般浙西失学青年的出路,或是参加抗战游击队,或是举家逃难,且从浙西迁移至浙东黄莹(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湖州313000)摘要:浙江省由钱塘江划开,素称两浙,东部称浙东,西部称浙西。抗战全面爆发后,浙西是浙江省内最先遭到日寇攻击的地区,其境内的教育事业在敌人的攻城略地下濒临崩溃。随着浙西行署的成立,分崩离析的浙西教育逐渐恢复生机。浙西行署的教育工作存在经费不足、缺乏专业师资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浙西教育事业的传承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关键词:浙西行署;战时教育;抗战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

4、目“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抗战时期浙西行署教育事业研究(1937-1945)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10347040)。的路途太过遥远,许多青年学生不具备长途跋涉的能力,因此大部分失学青年仍滞留于浙西,退到浙东接受教育的学生屈指可数。除却战争本身对教育造成的伤害,日本方面有意为之的恶行使浙西教育事业每况愈下。日本在沦陷区内开设了几所日伪学校,为他们对青年学生灌输“中日亲善”“反共防共”等汉奸思想提供方便。长兴就设有伪县立小学两所。6日本还逼迫失学青年参加防共青年团,强制失学儿童入学接受日语教育。7他们试图通过奴化教育麻醉国人思想,以实现其政治占领的野心。浙西教育的初步恢复。浙西教育在敌人的蹂

5、躏下变得奄奄一息,但省政府的力挽狂澜使得其恢复一线生机。1938年8月,浙西各地游击队伍发展,县行政工作趁机推进,各县学校教育得以恢复改进。4为抑制奴化教育的气焰,浙江省制定各种条例严抓战时教育质量。这些条例规定在沦陷区、前后方国统区内实行流动教育。流动教育分为流动学校和流动施教团,灵活性与机动性突出,能较好地适应战时教育的不稳定性。流动学校通常在固定的地点开展教学工作,流动施教团则辗转于不同地区授课。8流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化教育的影响力。为安顿失学青年,浙江省政府要求未沦陷区的学校恢复教学,并开展救济收容工作。由于逃亡的学生数量庞大,原有学校难以收容全部学生,浙西各县的教育人士纷纷成

6、立战时补习学校以解燃眉之急。战时中等学校中,最早成立的是莫干山中学。9而后越来越多的战时补习学校在浙西诞生,逃亡的失学青年得以不落入流离失所的境地。通过浙江省政府和浙西民众的共同努力,在日本的 059当代思潮蹂躏下进入寒冬期的浙西教育渐渐有了回温的趋势,沦陷的浙西教育正在一步一步回归到正轨。1938年底,浙西行署正式成立,随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浙西教育的复兴。浙西教育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大飞跃时期。浙西行署成立后教育发展情况1937年底,随着杭嘉湖地区的沦陷,浙西行政机关濒于瓦解。1938年,日军对浙西的攻势暂告一段落,一息尚存的国民党省政府开始着手整顿行政体制,结束动荡不安的政治秩序。战争期间,

7、省政府南迁至金华永康躲避战火。金华与浙西相距甚远,不便于浙西抗战的组织和政府工作的实施。因此,省政府决定于浙西设立一个新的行政机构,代替省政府行使职权,处理浙西沦陷县与未沦陷县的政治事务。在行政机构地点的设置上,淤潜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最佳选择。1938年初,浙西办事处,即浙西行署的前身成立,办公地点位于淤潜西天目山禅源寺。2同年12月,办事处正式改组为浙西行署。10浙西行署成立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教育重建工作。浙西行署率先进行教育机构的改革。在1939年7月之前,浙西主管教育的机构设置尚不健全。浙西辖区内后方及近敌区各县被划分为乙种县,战区县份为甲种县。11乙种县设教育科主管

8、教育,甲种县未设置教育科,教育事务交由政治科负责。12行署意识到这种现象会引发教育秩序紊乱、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遂强制各县设置教育科。教育科勤勉尽责地执行各项教育方针,协助教育行政工作,对浙西行署教育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浙西曾经设立过战时中学接收失学青年,但是面对数千名青年辍学的悲惨境况,仅有的几所学校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浙西行署决定扩充学校的数量。1938年8月,浙西一区联合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在西天目山禅源寺成立,1939年底改名为省立浙西临时中学。省立浙西临时中学成立的消息一经发出,无数浙西青年为之欢呼雀跃。青年学生或冒风雨,或冲敌围,越过艰难险阻参加招生考试。学校认为抢救学

9、生义不容辞,因此先行将原定12班的班额扩充至15班,招收新生875人。13就战乱时期而言,这样的招生规模是比较大的。由于办学规模有限,省立浙西临时中学难以收容全部学生,省教育厅遂在孝丰统里筹设第二临时中学,在昌化河桥筹设第三临时中学。省立浙西临时中学在此之后改名为“浙江省立浙西第一临时中学”,简称浙西一中。浙西三所临时中学相较于其他战时学校成立时间较早,它们在枪林弹雨中顽强求生,最终坚持到抗战彻底胜利的时刻。毫不夸张地说,三所中学在浙西行署的战时教育事业发展中做出了无可比拟的重要贡献,真正诠释了“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伟大精神。随后,越来越多的新设立学校加入传承战时教育的队伍中。战时学校的设置

10、不仅仅局限于未沦陷区域,战区内亦有新学校的出现,这为近敌区筑就了一道坚固的教育防线。下表为1938年至1944年间部分浙西新设立学校概况。表一1938年至1944年间部分浙西新设立学校概况 资料来源:浙西对敌行政统计总报告 第134页,天目抗日 下 浙西战时施政 第227-228页整理而来。在众多的浙西学子中,存在不少家境贫寒者,高昂的学费使他们承受了极大的负担。浙西行署为了避免出现学生因经济问题而辍学的情况,决定实行救济制度。救济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甲等免除全部费用,乙等除书籍费外,一切费用免除,丙等免除各一半,丁等免除膳费半数。12救济费的提出与实施对于经济窘迫的学生有着雪中送炭的重大意义,

11、保证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与生活的尊严,也为战时浙西行署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人道主义关怀。浙西行署教育工作成效的考察浙西行署的教育事业在战时得到了积极的发展,但是,其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尤其以教育经费和师资问题最为突出。在全面抗战初期,省政府会议议决案以财政拨款短缺为由,将省属学校的经费改为对折发放。14贫瘠的教育经费使浙西教育存在教学设施简陋、不完善等现象。浙西三中曾配备一个科学馆,由于经费问题,许多实验工作不能实行。15这对于三中的师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此外,教育经费的缺乏造成了浙西教师薪资水平的低下,这也是浙西师资稀缺的重要原因。1940年各县小学教师060 当代思潮的月薪最

12、高为四十元,最低为十元,完全没有达到教育部提出的“小学教师薪资应是个人衣食住所需生活费之两倍”的要求。16战时的浙西教育还存在师资水平不高的问题。在湖属六县小学教员885人中,小学毕业者有290人,师范毕业者和大学毕业者仅占133人。16战前浙西中等教育的专业师资已经十分短缺,战时则陷入了更困难的境地。即使在战争结束之后,大部分中学教师依旧只是普通的大学毕业生,缺乏专业的教学手段。17虽然浙西行署的战时教育事业存在不足之处,其辉煌的成就也不容忽视。在前期,浙西的学生尚且需要逃亡至浙东躲避战火,抗战后期的浙西已经拥有了收容浙东失学学生的能力。浙赣战役后,浙东学校等教育机关遭到破坏,行署为救济浙东

13、失学青年,特命浙西各省中学自下学期起全部增设插班。13可见,浙西教育在浙西行署的努力下得到了极大的改观。浙西教育不仅执行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更在抗战的社会动员中扮演重要角色。浙西一中的戏剧团设有表演剧目血 一片爱国心等,保家卫国的情感通过红色剧目传递到民众的心中。18除此之外,各学校还鼓励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抗战士兵及其家人提供帮助。浙西一中的同学每天节衣缩食,用节省下来的钱制作成棉袄,分发给前线的士兵。19浙西二中的学生会帮助出征人家工作,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20浙西的年轻学子以这样一种特殊的形式投身到抗日战争的后方,为前线战士解除了后顾之忧。浙西行署在全面抗战期间的教育工作称不上十全十美

14、,即使到了抗战后期,教育经费与师资的问题也没有根除。但必须承认的是,在风雨飘摇的时代背景下,浙西教育存在的缺陷是可以被理解的,而对于浙西教育取得的成就,不论其或大或小,都值得被后人重视。浙西行署的大力支持是浙西教育由战时低迷期过渡到平稳期的桥梁。浙西行署在浙西地区重建了一套完整的战时教育制度,以保证浙西抗战时期的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浙西的战时教育,在其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承担着抗战宣传和社会动员的重任,是抗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浙西行署的教育工作虽然有明显的缺陷,但是在特殊时期,它对浙西教育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这种不足是可以被谅解的。浙西行署创建于抗日战争之初,并于抗

15、日战争胜利后正式解散。其存在期间,全力支持浙西战时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鞠躬尽瘁的精神值得被称颂。研究全面抗战时期浙西行署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学术、社会与政治上的重要意义。在学术上,能够促进抗日战争时期浙西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社会问题的探讨。对于社会而言,浙西行署的战时教育事业在教育史、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研究这段历史的同时也是在挖掘浙西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助于增强浙西人民的历史文化自信。在以爱国主义为民族精神核心的当代社会,以文化抗战的视角解读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的胜利中所做的贡献,为爱国主义的弘扬与传播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铸造爱国魂与民族心的政治意义。遗憾的是,目前学界有关浙西行署教育事业的

16、研究凤毛麟角,本文仅是对此进行了浅显的分析,期待有更专业的学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1楼子芳.浙江抗日战争史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2吴敏超.全面抗战前期的浙西:从沦陷区到游击区J.军事历史研究,2016(6):69-85.3张振华.浙西的教育(通讯)J.今日评论,1940,4(20):317-320.4王平.浙西教育在斗争中J.战地,1940,6(10):4-6,9.5王梓良.浙西抗战纪略M.台湾:中国文献出版社,1966.6浙西游击区敌我教育文化动态J.浙江战时教育文化,1939(1):28-29.7逄化文.抢救浙西青年与复兴浙西教育J.决胜周刊,1939,3(6):11-1

17、3.8黄伟.全面抗战时期浙江省对流动区的沦陷教育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2):193-201.9浙西教育概况J.教育季刊(上海1925),1940,16(1):62-64.10中共临安市委党史研究室,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临安抗战史略 1937-1945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5.11凌以安.改进浙西游击区教育之管见J.浙江战时教育文化,1939,1(7):8-9.12潮中.一年来的浙西教育J.民族(浙江淤潜),1939(6/7):17-20.13王国林.天目抗日(下)浙西战时施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4浙江省抗日自卫委员会战时教育文化事业委员会.浙江战时教育文化实施概况M.金华:东南日报印刷股,1939.15童效勋.在烽火中成长:浙江省立浙西三中剪影J.革命青年(上饶),1944,1(4):26-27.16凌以安.浙西教育现状鸟瞰J.浙江教育,1941,4(1):21-29.17郦时言.浙西战后的建设M.浙江:民族出版社,1944.18王正李,包抱.浙西一中生活报导J.胜利,1941(114):10.19叶飞鹏.浙西一中生活断片J.新青年,1939,3(2):3.20俞超.最前线之浙西青年J.新青年,1940,3(9-1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