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研1本版主持/赵云飞教研视线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家乡文化生活为例黄枝荣1 陈寿顺(1.肇庆市高新区教师发展中心,广东肇庆5 2 6 2 3 8;2.肇庆市华赋实验学校,广东肇庆5 2 6 2 9 9)摘要: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的教学为例,探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针对家乡文化生活的特点和教材内容,根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提出了创设真实情境、规划活动路径、重视成果分享、强化过程评价等路径,探索了项目式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关键词:项目学习;综合性实践活动;语文教学笔者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
2、化生活的教学为契机,结合单元学习任务和肇庆市地域文化特色,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细化学习任务,设计了以“探端砚,传乡情一一项目式学习理念引领下的端砚探究活动”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根据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提出了创设真实情境、规划活动路径、重视成果分享、强化过程评价等路径,探索了项目式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创设真实情境,让学习更有趣味1.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选择贴近生活的主题。结合家乡文化生活特点和教材要求,我们选择并确定了具有肇庆市本地地域特色的学习主题一一“探端砚,传乡情”,以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探究兴趣,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为选题基于家乡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与
3、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所以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参与的兴趣。而丰厚的本土资源也提供了真实的情境供学生去探究,既方便到端砚原材料产地开展调查,也可以直接从亲友和本地相关专家中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制定明确的访谈提纲,完成实际访谈。2.提供便于学生活动的场地和资源。首先,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多方沟通,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场景,包括走访中国砚村、参观端砚博物馆、走进端砚作坊等。学生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和体验,充分了解了中国的端砚文化;通过体验端砚制作工艺,感受了端砚技人的工匠精神。其次,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和深人研究,也给学生提供了相关的教学资源,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最
4、后,通过整合端砚研究专家、端砚文化传承人或本地社区的端砚资源,丰富了项目活动的内容,让学生得以收获更深刻的学习体验,从而加深了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8 4|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 0 2 4.1二、规划活动路径,让学习更有效果1.按照真实做事的思路规划学习路径。在进行“探端砚,传乡情”语文实践活动的第二个项目“追寻端砚足迹”时,我们按照真实做事的思路,设计了一系列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将学习路径规划为:查阅资料一实地调查一观察发现一创意物化。学生在经历这一学习项目后,了解了端砚的起源和发展史,认识了端砚的特点,深人探寻了端砚的文化价值,发现了传承端砚文化的优势所在,形成了宣传推广的方案,并
5、尝试自主解决了传承端砚特色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整个项目的实施有条有理,学习效果比较显著。2.按照实际学习的需求划分学习小组。在“探端砚,传乡情”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从实践活动主题的确立到活动的实施,以及活动成果的展示、活动的阶段性评价和成果评价,都是由学生按照自觉自愿的原则组成学习小组完成的。因此,小组划分的原则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开展“追寻端砚足迹”项目的实地调研之前,我们为了追求小组合作与个人贡献的平衡,让学生以自觉自愿的原则划分为6 个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分解了大主题下的6 个项目任务,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的任务和角色,形成一个以班级为整体、小组为单位的架构,从而实现了合作与协作的目标
6、。这种组织形式能够保证项目的开展不会对学生造成太大的负担和压力,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专长,充分挖掘个体的潜力,作出个人的贡献。三、重视成果分享,让学习更具魅力1.以成果的分享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项目式学习成果的分享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提高自身的探究方式,共同推进项目式实践活动的开展。所以在端砚本版主持/赵云飞一1 教研I文化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成果展示与分享的环节。首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活动过程中对阶段性成果进行整理(包括活动过程的照片、学习笔记、访谈记录、实验报告、端砚成品照片等活动资料),以拍摄照片、绘制图表、写作报告
7、和撰写风物志等形式,对端砚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史等进行创意物化。其次,创意物化的成果我们又通过班级展览、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方式在学校进行分享,从而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与交流,让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了当代端砚文化的剖析和探究活动中去。而且学生通过创意物化的过程,可以总结出端砚多元的文化价值,找出端砚文化传承的优势。教师稍加引导,学生还可以就探究成果进行端砚文化宣传推广方案的撰写(包括建议的内容、建议的理由、实施的可行性和如何实施等),进而向家乡的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解决传承端砚特色文化问题的“金点子”,为家乡端砚文化的繁荣献上宝贵的想法。由此可见,成果的分享可以促使学生更大程度地提高对家乡文化
8、的认识和兴趣,激发他们思考和探索的欲望,让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合作,共同完成探究实践任务。2.以成果的分享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学生学习成果的分享与交流,贯穿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首先,在本次实践活动前,教师作为主导,就精心设计了端砚文化探究实践课程的大框架。学生作为探究实践的主体,在课程大框架的引导下,围绕学习任务,借助教材、资料、信息技术等,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查找、自主探究发现等,完成了预习任务。通过任务驱动、课堂检查、反馈评价等形式,进行了课前探究活动的成果展示与分享,从而引发了学生对预习活动的重视,激发了学习的内驱力,为深度学习打好了基础。其次,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融合各学科的知识,创设生活情
9、境,建立起了端砚与自身生活的联系,将各个探究环节设计成过关检测的形式,提高了探究实践的自主性、积极性。同时,学生就探究活动的难易程度,巧妙地设计问题梯度,为自身的探究活动创造展示机会,创设交流平台,实现了课堂上的互动与交流,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最终提炼学习成果,形成共识,实现了思维的进阶,持续扎实地推进了端砚文化的探究实践活动。最后,在实践活动后,为加强学生对实践活动学习内容的深化理解,基于端砚探究活动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大语文深度学习目标,我们将探究活动进行延伸,以成果分享的形式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学生汇总了端砚文化的探究成果,撰写了端砚文化调查报告、风物志、
10、宣传推广方案和倡议书,并向家乡的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建议,以保护家乡的端砚文化资源。他们将端砚探究活动所得运用于课外,对端砚探究活动的学习成果进行拓展,真正地将探究所学的语文知识转化成了语文实用技能,培养和发展了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个人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实现了语文学科的深度学习。四、强化过程评价,让素养全面提升1.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明确评价标准并与学生共享是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的重要步骤。在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时,评价标准的选择应考虑项目的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应既符合项目的要求,又能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所以,教师与学生一同制定评价标准,明确项目成果的要
11、求和评价指标,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责任感,让他们了解自己在项目中的任务和目标;教师与学生共享评价标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明确自己需要达到的要求,有助于他们集中精力进行探究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结合“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在项目式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中,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我们采取了多元化评价的方式建立评估与反馈机制,师生共同设计了评价量规,以期从多个角度对各个项目的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如下表)。活动效果评价标准总表项目自评通过活动,了解了端砚的基本特点通过活动,掌握了端砚的设计与制作技能通过活动,初步掌握了设计与制作相册集与推动计划的基本技能
12、通过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能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倾听队友的意见2.让学生在自评与互评中实现素养的全面提升。“当代文化参与”项目式学习不以语文学科的知识点突破为主,而是侧重于当代文化现象的剖析探究和当代文化生活的参与,特别是注重对学生批判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项目式学习的评价阶段要遵循多元化评价的原则,对项目活动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在评价学生时,一方面要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对小组间的合作作出合理评价,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推动项目学习任务的完成。在端砚文化项目式探究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我们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实践
13、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都能亲身参与整个项目式学习的过程,进而对端砚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探究。通过自评与互评,可以发现学生在端砚文化探究活动中不仅了解了端砚的特点与制作技巧,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也通过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队友的意见,提升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2024.1|语文教学通讯高中8 5|小组评总评1教研1本版主持/赵云飞语文故事巧在前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近年来常见于各种传媒,逐渐成为文化教育界的热点。2 0 2 3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作文题“故事是有力量的”,更是引发热议。我们可以借助故事,展示自己,与人沟通,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
14、人的命运,也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汉语言文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中华文明传承的信息载体,也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中国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人文素养,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进而启智增慧、培根铸魂、立德树人。中国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字同步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文献的刻写解读,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中国语文教育渊源于古代,新变于现代,发展于当代,一路走来,激浊扬清,吐故纳新,波澜壮阔,接续前行。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光彩夺目、令人钦敬的语文人物,有许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语文故事。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语文教育思想,
15、了解他们的动人事迹,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此即所谓“知人论世”。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进而想进一步走近作者,了解其生平事迹,走进其内心世界,是人们的普遍心理。这既是对名家名师的仰慕,也包含着通过了解作者,进而深入理解作品的意图。新时代语文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讲好中国语文故事。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设语文故事栏目,讲述语文名家故事,走进其内心世界,描摹其风采神韵,展现其生动立体的形象,弘扬语文教育家精神,激励新一代语文人,坚定文化自信,汲取精神力量。大音希声丁声树O顾之川(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 0 0 0 8 1)“丁声树”这个名字,在语文教育界比较陌生,即使在语言学界似乎也不常见。
16、他一生发表的署名文章并不多,出版的论著要么是集体署名,要么是与人合作,但他却为我国的语文教育作出了卓越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我国影响最为广泛的两本书,一为新华字典,一为现代汉语词典,是人们学习语文、运用语文须史离不开的语文工具书,造福无数人,被称为“无声的老师”;尤其是中小学生,几乎人手一册。丁声树曾主编现代汉语词典,主持修订新华字典,为这两部工具书倾注过大量心血,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语文大家。丁声树(1 9 0 9 一1 9 8 9),号梧梓,河南邓县(今南阳市邓州市)人。1 9 2 6 年他从南阳省立第五中学毕业,考人北京大学预科;1 9 2 8 年升本科中国文学系学习;1 9 3 2 年
17、毕业时,经北京大学教授推荐,进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员、编辑员、副研究员、专任研究员。1 9 4 4 年至总而言之,通过对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发现项目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综合协作能力的发展。本次探索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创作与展示等活动环节,深入了解了家乡文化传统和特色,增进了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了文化自信。在未来的探究与实践中,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同主题和领域下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兴趣,促进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继续培育和发展创新思维,进一步
18、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1.侍鲜.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家乡文化生活”单元教学实践活动的思考 J.知识窗(教师版),2 0 2 3(5):3 3-3 5.【8 6|语文教学通讯高中|2 0 2 4.12.史成明,杨万扣.项目驱动下的“实践活动类”单元教学策略一以“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为例.中学语文教学,2021(9):12-15.3.潘晓,基于项目化学习的高中语文当代文化深度参与路径研究 J.语文教学与研究,2 0 2 3(3):3 3-3 7.4.朱再枝,何章宝.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当代文化参与”实践探究一一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为例 J.基础教育课程,2 0 1 9(2 4):2 0-2 5.5.胡其涛,李宝荣.当代文化参与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一以家乡文化生活为例 J.语文月刊,2 0 2 2(4):5-8.【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 0 2 1 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主题学习视域下的学教评一体化策略”(编号2 0 2 1 YQJK19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