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音乐舞蹈1 6 1舞蹈生态学视域下的江苏睢宁落子舞探研张议丹北京舞蹈学院【摘要】“落子舞”,又称“莲花落”,是主要流传于江苏徐州睢宁一带的民间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以睢宁落子舞为研究对象,运用舞蹈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从源流、形态、功能、发展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在尝试挖掘其历史意义的同时,探寻其当代的价值,并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寻找发展睢宁落子舞的有效途径。【关键词】睢宁落子舞舞蹈生态学民间舞蹈文化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3 3 5 9(2 0 2 4)0 2-0 0 6 1-0 6睢宁落子舞是流传于江苏睢宁一带的民间舞蹈,自明朝年间发源
2、至今,一直活跃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自2007年被列入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睢宁落子舞更是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当今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如何在理清其历史源流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与传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舞蹈生态学为理论方法,对睢宁落子舞源流、形态、功能、发展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索能够促进传统民间舞蹈发展的多种路径。一、穷源溯流:睢宁落子舞的舞蹈文化溯源舞蹈生态学认为,舞蹈是舞体发出的艺术行为,与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境必然包含在舞体的生存环境之中,而对舞蹈的起源、功能、形态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称作舞蹈生态环境。因此,可以说环境通过对舞体的影响与制约,进而影响着舞蹈的产生与形成。在舞
3、蹈生态学中,环境又被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两种。对于睢宁落子舞来说,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都对其诞生与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自然地理环境孕育睢宁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徐州市东南部,邻接安徽省。过去,睢宁所在的徐淮地区土地较为贫,向来都是春旱夏涝秋不收的局面,因此当地人无法获得充足的粮食,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十分贫苦。正因如此,当时沿门乞讨者随处可见。迫于竞争的压力,当地居民便开始凭借自已的一技之长来争得观赏者的赏赐,落子舞就是当时人们在谋生之时用来进行表演的才艺之一。因此,可以说是自然环境影响了睢宁落子舞的产生以及它最初的功能。此外,徐州地形险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火
4、硝烟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在这里的先民,进而造就了他们习武好斗的民风习俗。睢宁县志中有这样的记载:“自咸丰以来。本县壮年男子,多好勇喜斗,爱带刀剑,家藏枪炮,与贼作斗。”当然,除了壮年男子外,当地许多青少年从小便养成了习武练功的习惯,这或许是代代睢宁人为了保护自已、保护自己家园62所做出的举措。同时这也印证了恩格斯所说的“典型环境中总会培养人的典型性格”。正是在那慌乱的战争环境下,才形成了当地人尚武好斗的典型性格,才形成了具有粗扩与强悍风格的睢宁落子舞。时至今日,落子舞中仍然保留了许多翻滚类动作,比如领伞人出场时,通常会展示一些技巧性较高的动作,如“扑虎”“虎跳”“小翻”等,可谓是惊险刺
5、激,颇有一番风采。虽然自然环境对舞蹈的影响是间接的,但其实它又是最本质的。正是因为睢宁当地的土地质量和气候条件不能产出充足的粮食,所以才赋予了落子舞谋生的功能;也正是因为当地所处的地理位置险要,历来是战争必争之地,所以当地居民为了自身安全练就了一身功夫,而这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落子舞的风格特征。(二)社会文化环境滋养于平曾在舞蹈形态学学科研究之我见一文中提到:“作为人类自觉活动的舞蹈,其形态更多地受社会生态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生态主要体现为作为社会人的心态。”其实于平老师在文章中所提到的“社会生态”这一概念与舞蹈生态学中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概念是相似的。对于落子舞而言,社会文化环境也是
6、影响其发生和构成的重要因素。提到江苏,可能很多人下意识想到的便是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提到江苏的舞蹈文化,想到的便是轻盈柔美的舞蹈风格。其实不然,因为在江苏的苏南和苏北地区不论是地理环境还是民俗民风都有着不同,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大相径庭。落子舞诞生于江苏北部的徐淮地区,这里的民风习俗更多地受到两汉文化的影响。汉高祖刘邦作为汉代文化的奠基者,确立了两汉文化宏伟的气势。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当时的文学、艺术等一些门类都呈现出相应的风格气质。当然,舞蹈也不例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氛围影响下,睢宁落子舞形成了刚健、粗扩的舞蹈风格特征。艺术祥堂ARTEVALUATION12024年第2 期1睢宁落子舞与当地
7、的一些民间祭神活动息息相关。睢宁落子舞常常伴随着当地举办的香火会一同出现。香火会是由民间举办的迎神赛会活动,在会上人们会唱香火戏,而落子舞则被安排穿插在香火表演之中。睢宁落子舞的产生和发展,无法超越当地环境为其提供的综合性条件。无论是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落子舞都需要积极调整自身,以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舞蹈的起源和演变。只不过对于舞蹈而言,“人择”的成分是要大于“天择”的。二、由表及里:睢宁落子舞的舞蹈形态分析舞蹈作为以人体为物质载体的艺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那些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难以表现的情感与精神。也正因为舞蹈要通过人的形体运动
8、来表现,所以对任何舞蹈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其舞蹈形态的分析与判断。同时,舞蹈的外部形态特征与其表情达意的内涵又是密不可分的。舞蹈生态学认为:“只有将舞蹈的外部形态与表情达意的内涵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舞蹈语言。”因此,本文接下来将从睢宁落子舞的外部形态分析与内部涵义解读两方面来进行探讨。(一)外部形态舞蹈生态学将舞蹈形态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其中,“舞动”是对舞蹈外形自然切分的最小形态单位;舞动序列是依时间顺序组合起来的两个以上相邻的舞动,是舞蹈形态的过渡单位;舞目则是指具有相对稳定式样的、有始有终的舞蹈,是表达一个完整意义的舞蹈单位。立足于“舞动”这一最小形态单位,可以根据领伞人、男青年和女青年分
9、别持有的道具“伞”“莲湘”“竹板与手绢”所区分的“舞动”为序列,对睢宁落子舞的节奏型、呼吸型、步伐、显要动作部位及其动作等因子进1音乐舞蹈1 6 3行了分解和特征提取。结果发现,他们每一个动作的显一切适应性功能都脱离不了它的表意与审美作用。”因要部位基本集中在上肢所持有的道具处。具体来说,领此,在分析完睢宁落子舞的外部形态之后,也要对其舞伞人的上肢动作主要是以肩关节为轴心,将手中的伞以意进行解读。只有将舞蹈的外部形态与其表情达意的文轮平面的轨迹“轮”起来。男青年手拿莲湘,主要运动化内涵结合后,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舞蹈概念。变化部位集中在腕关节与肩关节。在腕关节处的动作变舞蹈生态学认为:“舞意可以
10、从舞情、舞境、舞像化主要是为了挥动莲湘,使其在手中转动,而在肩关节三个方面提取。”但是就民间舞蹈的外部形态而言,某处的运动多是让莲湘在低、中、高处的空间都有展示。一个舞动可能会具有多重性的表意和审美意义。同样,女青年一手拿手绢,一手拿竹板。她们的上肢动作在腕睢宁落子舞在不同的环境与场合下也会有不同的内在涵关节处以上下折动为主,一方面是为了叩响手中的竹义,所以在具体分析时还要对其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舞板,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另一只手中的手绢舞动起来。女意进行区分。舞者们的上肢动作在肘关节处的变化较少,大多数时候首先,舞情是指舞蹈表现的情绪特征。当落子舞作小臂都与肘关节呈约九十度的夹角。女舞者们大臂上的
11、为当地人民谋求生计的表演行为时,是一种娱人的活动作变化较为丰富,大臂围绕肩关节在门平面、轮平面动,所以舞者的情绪是愉悦的、激动的。这是因为只有以及桌平面都呈现出各种角度的动作。如此才能够积极地调动观者的情绪。到别人家讨钱讨同时,还可以发现这些经典舞畴的节奏型都是一致饭,就不能以消极的情绪来跳舞,要让别人感到开心和的。睢宁落子舞的音乐通常是由鼓、锣、堂锣、等打激动,这样才会给予一些施舍。而当落子舞作为在迎神击乐器和唢呐、笙、笛等吹奏乐器合奏而成,节奏类型赛会中表演的节目时,是一种娱神的活动。舞者们的情多为2/4 拍。在这种节奏类型下的动作质感多呈现出干绪虽然也是高昂的,但是在高昂之中还保有一种虔
12、诚和脆、明朗的风格。在音乐达到高潮时,女舞者们也会击庄重的态度。打手中的竹板,发出类似于快板打击的声音。总的来其次,舞境是指舞蹈表现的特定意境以及情节、事说,落子舞的节奏类型是较为急促激烈的,因此动作的件和故事。落子舞的表演者一般是由男青年与女青年共到位和转换都是比较干净利索的,舞蹈也呈现出热情、同组成的。过去,除了迎神赛会等活动,在一些节假日粗扩的风格特点。时也能看到年轻男女在街头巷尾跳落子舞。在一些舞段睢宁落子舞中常用的队形有“二龙吐须”“单吐须”中,男女舞者会有动作和情感上的交流,如两人共持男舞“卷席筒”“纹麻花”等。根据睢宁落子舞传承人荣杰老者手中的莲湘,脚下前掌步随着音乐节奏进退,就
13、像在湖师所说,这些队形的设计有很多是与当时民间剪纸的图面上划船一般;还有男舞者围绕女舞者旋转,或者女舞者案相似的。而这对接下来分析落子舞外部形态背后的内围绕男舞者旋转等互动动作。这些动作设计都在一定程部涵义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度上展现了男女之间打情骂俏、你追我赶的情境。(二)内在涵义最后是舞像,舞像是指舞蹈中表现的象物性。在对舞蹈形态的分析不单单是对它外部形态的分析,“寒鸭水”“白鹤亮翅”等一些女舞者的动作中皆有象还要考虑到形与意的契合问题。舞蹈生态学认为:“舞物性的体现。笔者跟传承人荣杰老师学习时,曾向他请蹈必须适应环境的功能要求才能生存和发展,但舞蹈的教过这些动作名称的由来。荣杰老师说:“
14、寒鸭水这64个动作其实就是象形的,舞者舞动起来时,其动作形态就像鸭子一般。寒鸭水”“白鹤亮翅这些动作的名字都是根据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象所起的。当时的舞者们没有特别高的学历学识,他们就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来给这些动作命名。包括一些调度,像“二龙吐珠凤凰夺窝也是模仿龙和凤摆动的状态。”可以发现,落子舞舞蹈形态中的具体形象大多数都是动物,这与民间的习俗、信念息息相关。通过以上对落子舞中的舞情、舞境和舞像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实舞蹈外部形态背后的内在涵义都是基于当地人功利性的追求而形成的。他们将舞蹈视作一种媒介,希望通过舞蹈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三、舞尽其用:宁落子舞的舞蹈功能演化库尔特萨克斯在世界舞蹈
15、史中曾说:“在原始社会的人类生活与古代文明社会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比舞蹈更具重要性的事物;舞蹈不是一种仅为人们所能容忍的消遣,而是全部落一种很严肃的活动。”的确,舞蹈从不仅仅是美的欣赏,它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都有着“审美”之外的功能。睢宁落子舞从明朝起源到现在已经有大概五百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落子舞本身并没有被时间冲逝,它的功能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演变。(一)谋生之工具睢宁落子舞又被称为“汤家落子舞”。根据当地的县志记载:“传说汤姓者乃明朝威武将军汤忠的本族,原属仕宦人家,因遭天灾,家道败落,飘流江湖,以玩莲花落谋生。”由此可见,在落子舞形成的初期,它主要是人们赖以谋求生
16、计的工具。2 0 2 2 年1 月1 1 日于睢宁县文化馆对睢宁落子舞传承人荣杰的采访。ARTEVALUATION12024年第2 期喜庆、欢快的落子舞风格特征,与它早期是谋生工具这一功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像传承人荣杰老师所说:“我们常说见事说事,其实落子舞也讲究见事跳舞。”早期的落子舞更多的是一种情绪舞蹈,它以较为喜庆的风格特点来调动观看者的情绪,进而让观看者对其进行赏赐,以此达到目的。同时,也正是因为落子舞早期是谋生的工具,所以其在表演方式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通常是由一个家庭中的一对夫妻进行表演。此外,那时的舞蹈表演对于时间和场地的选择也都是非常随意和随机的。他们以大地为舞台,以
17、天空为惟幕,在生活的苦难之下,用自己的舞蹈获取能够让他们存活下来的所需之物。(二)祈福之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大部分的当地百姓已经基本摆脱缺衣少食的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已经达到令他们满足的地步,他们仍然渴望与向往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基于此,睢宁落子舞的功能也随着当地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对于睢宁落子舞的发展有着这样的记录:“解放前,睢宁落子一般出现在民间祭神活动“香火会和其他迎神赛会活动中。香火会和民间舞蹈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可见,当时落子舞已经摆脱了它作为谋生工具的身份,而成为祭神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实,在当地人看来,“香
18、火会”只是活动的一个门头招牌,真正有价值的是表演的民间舞蹈。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一个村子只有香火会没有民间舞蹈,就会被嘲笑为“光会”,但仅有民间舞蹈没有香火会就靠不上门旗,无法演出。”因此,无论是香火会还是落子舞,在民俗活动中都是缺一不可的。落子舞作为祈福的手段,它的每一次表演都饱含了1音乐舞蹈1 6 5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它既是连接人与神所做出的举措。的桥梁,也是连接人与人的纽带。表演者与观赏者都抱以虔诚的心态为当地的人们祈福,同时又以欢快的情绪和热情的舞姿感染着每一个人的内心。也正因如此,落子舞才能被一代代的睢宁百姓热爱,他们也才愿意主动担起传承与发展落子舞的重任。(三)文化
19、之名片解放后,香火会活动被取消停办。但是,落子舞这类民间舞蹈却更加生机勃勃地活跃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每逢佳节,人们都能在各种场合看到落子舞的表演,为节日增添喜庆和快乐的氛围。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我国对于文化保护所采取的措施。2007年,睢宁落子舞人选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落子舞被列人非遗名录之后,睢宁当地的人们也更加担起了保护与传承落子舞的责任。睢宁落子舞之所以能够从诞生一直流传到现在,离不开一批批的传承人对落子舞竭尽所能的保护与发展。“杨士贵、赵广文整理改编后的落子舞参加了全国首届民间歌舞会演,被评为二等奖;沈伦桂先生、钱雪潮先生整理加
20、工的丰收落子舞参加了徐州地区业余汇演引起轰动;徐文、荣杰整理改编的儿童花伞落子受到中央文化部等国家十二部委表彰,等等。”这些传承人凭借自已的所学让传统文化跟随时代一起进步,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并了解传统民间舞蹈。“落子舞”在今天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民间舞蹈,它更是睢宁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从最初作为谋生的工具,到后来成为人们祈福的手段,再到如今成为当地民间文化的一张名片,落子舞的功能在不断演化。这些功能变化的背后,是落子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当地一代代人民为了保护落子舞四、古为今用:睢宁落子舞的现状与当代价值今天依然能够看到,每一个民间舞蹈其实都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价值的沉淀。它们之所以能够在当下
21、的时代与社会中存在,是因为它们在不断地调整自已的生态位和生态幅,以适应生态系统的变化,以及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要。当然,由于每个舞蹈的种类不同,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有所区别。这种差异使得一些舞种在脱离了原生环境后,因无法适应新环境又无力改变,最终走向消亡。然而,睢宁落子舞从其诞生到今天,一直在不断地调整和适应,从田间地头到学校、剧场、公园都留下了它独特的舞姿。这正是睢宁落子舞历经风雨,仍能保持生机与活力的原因所在。(一)地方校本教材建设“每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都有属于该民族的独一无二的优秀文化遗产,这些鲜活生动的、易学易记的、便于操作的活态文化遗产和资源可以构成生动易学的学校教学课程
22、内容,在帮助教学体制和内容方面,都是非常有效的、有益和重要的。”的确,目前睢宁县和徐州市已经开始尝试将睢宁落子舞作为当地的特色课程融人学校之中。除了将宁落子舞引入小学校园之外,一些高校也在尝试为落子舞的保护与发展作出自已的贡献。这些做法一方面可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少儿儿童和青年,了解与认识到睢宁落子舞,从而实现对非遗舞蹈保护的有效突破;另一方面,将睢宁落子舞引进课堂、引人校园,也是当地学校课程设置的特色所在。如今,睢宁落子舞在校园传承方面的推进工作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例如继续开发和编撰校本教材、地方教材等。当然,这一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学校、教师、66艺术评堂ARTEVALUATION12024
23、年第2 期1学生等众多人力和物质资源的协助,才能最终实现落子舞在艺术、教育和文化三重维度的发展。(二)城市文化产业开发城市文化产业是一个城市重要的门面和招牌,需要文化界、艺术界、旅游界、建筑界等众多领域的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出独属于这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落子舞作为睢宁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也值得参与到城市文化产业的建设与开发之中。当然,仅仅是将较为原生态的落子舞搬上舞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它进行进一步的调整改善以适应当代的审美和需要。首先,可以尝试对其进行重新包装和开发,确保其在具备观赏价值的基础上,还能带来较高的参与感和知识性。其次,在对落子舞本身进行加工包装之外,还
24、要充分利用徐州当地的其他资源,将它们进行整合与综合运用,实现最大化的开发,进而形成集文化、演艺、旅游、休闲、商业等多位一体的城市文化综合体项目。这样在吸引更多外地旅客想要了解和认识当地文化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三)大众休闲活动设计睢宁落子舞在当代的价值还体现在其可以作为大众的健身娱乐资源进行挖掘和开发。在每个城市的广场、公园等场所中,都能够看到广场舞的身影。但是由于舞者群体不同,他们所跳的舞蹈种类也各不相同,有的是舞蹈性较弱的健身操、有的是风格性较强的民族民间舞蹈组合,还有交谊舞等很多类别。对于睢宁当地而言,可以尝试将落子舞进行由易到难的拆分整理,并将其在健身人群聚集的公园、
25、社区等场地进行推广。这样一来,除了能够让百姓们通过落子舞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之外,还能让他们通过落子舞结识更多的伙伴与朋友,充实着他们的生活,使他们的身体与心理都能够得到关注与关怀。在当代,民间舞蹈的生存场域已经不能只局限于其最初诞生的田间地头或者民间仪式之中了,它们也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生态幅和生态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宁落子舞的保护与传承应该与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紧密结合,以此实现落子舞与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之间的和谐共融,并让其以活态的形式传承和发展下去。五、结语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异彩纷呈,睢宁落子舞也只是浩瀚银河中的一颗星星。在中国这片广阔无垠的土地上,滋养着各有风格特点的民
26、间舞蹈。去发现每一种舞蹈的独特之处,去探求其为什么拥有这样的独特之处,便是研究民间舞蹈文化的初心所在。每一个舞种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不同,所形成的舞蹈风格也大不相同。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差异和不同,才造就了舞蹈文化的多元性。对于今人而言,要学会“因地制宜”地分析它们、保护它们、发展它们!参考文献:1资华筠,王宁著.舞蹈生态学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 0 1 2.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上 MJ.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 9 8 8.3蓝凡主编.中华舞蹈志(江苏卷)M.上海:学林出版社,2 0 0 7.4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0 0 5.5于平.舞蹈形态学学科研究之我见 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 0 0 1(01):1-12.6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江苏特色文化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9.7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 0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