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究.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631943 上传时间:2024-06-26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究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畅家巷小学彭铭l劳动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工具性学科,是一门承担着独特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的独立学科。有的小学生很少有劳动实践的机会,劳动观教研在线念比较淡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和贯彻劳动教育理念,以劳动教育的活动拓展和优化语文教学内容,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劳动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塑造优良的人格特质,促进学生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本文围绕新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研究主题,着重阐述了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方法。一、劳动教育的意义(一)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教育的目标就是将学生培养成有能力

2、、有素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让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明白劳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二)有助于良好劳动环境的营造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能完善学生的薄弱环节,将学生引人劳动学习中,使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三)符合现代化教育目标从古至今,人与劳动的完美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的发展,劳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承担着祖国未来建设的重任,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学生若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没有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缺乏劳动能力,在未来的生活中便会有很多不便,难以担当建设强大祖国的

3、重任。劳动教育就是以具体、科学、操作性强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自行分析和解决问题。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路径(一)挖掘教材内容,整合劳动资源统编教材的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其中突出劳动主题的课文不少,比如朱德的扁担邓小平爷爷植树吃水不忘挖井人等,都歌颂了劳动光荣的主题。对于年龄小、认知不完善的小学生来讲,他们通过阅读这些课文,认真体会文章中的感情和主题,品读文章中的优美词句,再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接受教师的正确指导,就可以逐渐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珍惜劳动成果。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全面的解读,整合教材中的内容,挖掘与劳动有关的素材,创

4、新教学方法,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来深化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印象,让学生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二)步人课文情境,布局劳动教育训练点1.创设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028教研在线劳动场景,引领学生感悟劳动之美。当然,有些场景对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学生而言,十分陌生。教师可以尝试在课堂中还原这些劳动场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再现的方式深化对劳动观念的认识。在田家四季歌教学中,笔者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相关农事,开展教学活动。(1)还原生活情境。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农事视频,让学生产生直观的感受。(2)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完成课文阅读后,笔者追问:如果你是

5、农民,最喜欢四个季节中的哪个季节?(3)走进真实情境。在农忙时节,笔者带领学生参加农事活动,积累一定的劳动经验。2.移情人境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作品中的劳动人物、劳动场面、劳动环境,促进学生深人领会课文的主旨、感情。笔者曾把挑山工慈母情深两篇文章串联起来,在学生心中刻画出劳动者的伟大形象。挑山工一文既描写了挑山工的登山动作,又描写了挑山工的朴实语言。学生从“挑山工的一只胳膊有节奏地一甩一甩”“每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等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挑山工劳动的艰辛。慈母情深最令人震撼的则是环境描写和外貌描写“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最里边的一个角落”“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通过比较,学生

6、得出同一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都能烘托劳动者的精神品质。(三)注重方法引导,抢占劳动教育生长点1.潜移默化重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可利用作文课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让劳动意识与习惯培养逐步内化,从而增强他们的劳动能力。如何有效融人劳动教育内容呢?一是参与家庭劳动,让学生帮助父母做家务,感受劳动的快乐;二是参与社会劳动,如社区服务、义务植树、小志愿者服务等,收获丰富的劳动体验;三是学习劳动技能,如剪纸、泥塑、养花、植树、刺绣等。在劳动的过程中,学生细心观察,善于动手,勤于动脑,在实践中强化了认知,积累了劳动经验。2.多种角度勤观察劳动教育与习作教学巧妙融合,可以锻

7、炼学生的习作能力。学生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提问,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包汤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某个人包汤圆的一系列动作、面部表情、眼神等。劳动实践结束后,学生把所看所思在任务单上记录下来。有了第一手材料,他们便能得心应手地完成细节描写。这种体验、积累、交流、运用的学习方式,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锻炼了习作能力。(四)注重课外延伸,瞄准劳动教育拓展点教师应该把劳动教育的触角延伸到课外,与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去年春天,笔者带领本班学生创设了以“播种希望,收获快乐”为主题的校园劳动实践系列课程,让学生自主管理植物,关注植物的变化,体验劳动的乐趣。我们开辟了学校东面的一小片空地,这片小小的空地也并未辜负我们,从最初的一片荒芜到第一棵黄瓜苗破土而出,从第一朵黄瓜花的绽放,再到满园的累累硕果,学生收获了劳动成果,制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学生将劳动的经历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锻炼了写作能力。总而言之,无论从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还是从小学学校的整体建设来看,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都有着诸多的优势。面对当前小学语文劳动教育的相关问题,教师应当不断探索两者有机融合的路径和方法,着力于立足新时代的教育大环境和大背景,构建科学有效的语文劳动教育融合教学模式,有效达成“立德树人”教育目标。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