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校长圆桌李春峰王鹏(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第一中学)摘 要农村小规模学校通常是指学校总人数在百人以下、地处偏远的农村学校。这类学校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总人数少、年级正常、教师少、需要进行复式教学等特征。在实行乡镇振兴的当下,农村小规模学校也要通过创新方式,通过城镇学校优秀教师的互帮互助,提高教学质量,发展优质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关键词 农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育农村小规模学校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对农村教育具有重大意义,虽然存在诸多不足,但瑕不掩瑜。为农村教育和农村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支持农村学校发展,通过组织城镇学校的教师开展走教帮扶活动,扩大农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育
2、资源,是比较有效的措施。走教帮扶,即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组成结对帮扶关系,组织城镇学校教师通过名师送教、师徒结对、交流研讨等形式,共享教育资源,以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特征、发展与价值(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主要特征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定义是,地处偏僻乡村,学校总人数在一百人以下,包括乡村完小和教学点两部分,乡村完小有学前班到毕业班的设置,教学点只有学前班到三年级。在管理上,乡村完小和教学点有负责人,但隶属于乡中心学校。在教师配置方面,由于各年级人数少,需要一个教师负责两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在教学方式上,也是两个年级在一个课堂进行教学,这样的班级设置又
3、叫复式班。农村小规模学校,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目标是普及乡村教育,让乡下学龄儿童能够接受初等教育。最初的小规模学校连教室都没有,需要在村落祠堂进行教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备受重视,村级学校也在不断发展,随着人口增多,很多村级学校逐渐迈向正规化,只有偏远地区才存在复式教学现象。农村小规模学校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为农村基础教育巩固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农村小规模学校也存在弊端,因为教学条件不足,尤其是教师人手少,在教学中只能学习语文、数学等主要课程,体育、美术、音乐无法得到普及,影响了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也在不断完
4、善,尤其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希望工程的出现,使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都得到改善。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对农村人口的影响,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源大幅缩减。一方面,计划生育带来的出生率降低所导致,另一方面,很多农民进城务工后,也将子女带到城镇就读。农村小规模学校人数越来越少,为了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全国开始了“撤点并校”运动,将人数较少的教学点撤掉,同时将人数较少的村校也合并到乡镇中心学校。撤点并校有效利用了教师资源,但给偏远地区的学生增加了负担。导致很多偏远地区的学开展走教帮扶活动扩大农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20
5、22 年度教育政策研究课题“探索实施乡村小规模走教活动的精细化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zckt2022057。本期话题:提升农村中学学校建设水平策划/朱福昌为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本期通过优选三篇文章,从城镇学校优秀教师的互帮互助,提高教学质量,发展优质教育;探讨农村小规模学校数学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实践策略以及实施与保障,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数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从课堂育人到田间地头育人,从知识育人到实践育人,从书本育人到劳动育人,从学校育人到家校共同育人,假日劳动教育可以使农村学校形成共融、共生、共美育人的新格局,从而提
6、升农村中学学校建设水平。18教书育人(中旬刊)2023 年 第 07 期生需要起大早步行十几里上学,有些家庭条件尚好的家庭,开始在乡镇租住民房,由母亲或者奶奶陪读,都增加了农村学生的负担。为了防止农村学生出现因为路途遥远而辍学的情况发生,国家在 2004 年和 2010 年,分别提出保留偏远地区农村教学点、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要求。2012年6月,在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又明确提出要调整农村学校的规划布局,保留建设农村小规模学校,保障农村儿童能够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从 2013 年至今,国家一直在扶持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建设,不仅按照办学标准核定办学经费,还在政策上予以倾斜,为农村
7、小规模学校的办学与发展。(三)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价值农村小规模学校需要保护和发展,是因为农村小规模学校具有自身的价值,也能给当代教育发展提供借鉴。首先,农村小规模学校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农村学生在当地就读,不仅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还可以保障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农村学生不需要起大早翻山越岭去学校,可以避免水灾、交通方面对人身安全的影响。这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同时就近入学也保障了教育起点公平。其次,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教学方面有独特的教学形式,例如,复式班,教师在一个课堂给两个年级授课,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复式班通常是高年级与低年级的组合,课堂教学则是两种不同的科目交替进行,例如,高年级上语
8、文,低年级就得是数学,在教学过程中,让高年级自主学习,教师给低年级授课,等低年级写作业时,再来给高年级授课。复式班教学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由于班级人数少,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一对一的方式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也能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在 20 世纪 90 年代,很多农村出生的学生通过读书走出农村,就是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走出来的。并且农村中学很少有校园霸凌现象出现,也没有学生心理障碍现象,就因为教师是全科教师,整天和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学生的言行了解透彻,学生对教师亲近尊重,这样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9、也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种全科教师承包两个年级的小班教学形式,和大学的导师制形式相似。不仅可以保障学生成绩,还能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没有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也不需要校外辅导,家长辅导。可以成为当前学校教学模式创新点借鉴。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第三个价值是,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学生在家门口上学,可以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甚至当地的方言,也可以在学生交流中传承下去。在家门口就读,课余时间可以帮助家长干家务,熟悉农村生活,认识很多农作物。目前,很多被撤并学校的农村,有的学生随父母在务工地上学,有的学生在县城上学。他们逐渐疏离了传统农村生活,很多同村的孩子读书后在不同地方逐渐变得陌
10、生。他们不认识蔬菜,不认识如蚱蜢之类的小动物,变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农村孩子。传统农村孩子的勤劳、勇敢、热情等特点已经荡然无存,只会迷恋玩手机、打游戏,虽然缩小了城乡差别,但失去了农村孩子淳朴、勤劳的主要特征。二、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的问题农村小规模学校对农村基础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减轻学生家庭负担。但目前来看,农村小规模学校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生源问题、教师问题。(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源问题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大量农民工外出,导致农村青壮年人口急剧下降。进入 21 世纪,早期外出务工人员,已经取得成绩,他们通过外出务工,在城市买房居住,孩子也在城市
11、接受教育。这样就导致农村儿童数量越来越少。其次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必然结果,从 20 世纪 70年代开始,农村开始实行计划生育,进入 21 世纪,农村新生儿童在数量上急剧减少。常住人口千人的村庄,一年的新生儿不到十个。第三个原因是城镇化建设的缘故,20 世纪 90 年代出生的人,在成年后,结婚都需要在县城买房居住,结婚后在城市居住,这样也导致农村儿童越来越少。在农村生活的儿童,由于人数少,并且各年龄参差不齐,小规模学校十几个人,却要分成好几个年级,无形中增加了教师教学负担,很多家长担心教学质量,主动将孩子迁移到城市就读。(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问题20 世纪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是当地的
12、知识分子担任,这些教师没有经过科班训练,被称为民办教师,他们一边教学,一边钻研教学方式,竭尽全力培养乡村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民办教师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专业水准的师范毕业生。很多专业教师是经历过刻苦学习才考上大学的,一旦成为农村教师,收入有限,还需要一人身兼数职,这样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当年的努力不值得,农村出身的青年教师不甘心长期在农村,城市出生的受不了农村的清贫,导致他们在农村小学校待不长,想方设法要去城里。如果没有奉献精神,一般人很难胜任乡村教师。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远离城镇,教师工作繁忙,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缺少学习机会,无法和同行进行交流,这样也导致
13、教学水平难于提高。19校长圆桌(三)社会分配不公平农村小学校的教师很难像之前的民办教师那样,全心全意扑在教学上,主要是社会分配不公平所导致。目前,我国的教师与学生的配比,通常是 1:25,不管学校规模大小,按学生人数配置教师,这种方式对于农村小规模学校非常不公平,农村小学在教学中,需要一个教师担任两个班级的所有课程教学,并且全天没有空闲时间,虽然人数少,如果全班只有十个学生,可能也是两个年级,教学内容也要分开进行,付出的精力远远大于城市小学的科任教师。在教师待遇方面,农村教师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工作量大,收入也随之提高,还是拿自己的基本工资,有些福利补贴还不如城市教师,这样的社会分配,容易使农村教
14、师失去信心,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面临成家、买房、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如果工资待遇过低,又身处偏远之地,很可能找不到恋爱对象,这些现实问题,导致乡村青年教师无法具备长期服务农村的信心。也因为农村教师不稳定,专业教师缺乏的原因,很多青年人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乡村就读,情愿花钱去城市就读,这样就导致农村小规模学校越来越难以为继,城市学校也因为学生过多,使大班教学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三、利用走教帮扶活动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一)改善教学环境,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育的公平发展,首先在于教学环境。新时代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对教学环境的要求也要与时俱进,不能满足于教室和课桌椅的置备,而是和城市一样,要有新媒体
15、教学工具,如音响设备、体育设备、图书馆等。这些需要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重视,在教育经费上,给予农村小规模学校政策倾斜。在教育资源上,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目标应该向城镇看齐。鉴于农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教师缺乏的现状,可以组织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的结对帮扶,在教育教学上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可以利用远程教学、校际交流、送教下乡等形式,鼓励和引导城镇优秀教师致力于农村学校薄弱学科的帮扶工作,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提升育人质量。(二)开展城乡合作,共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农村小规模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造成复式班教学的情况仍然存在。复式班教师承担的科目多,任务重,教师专业
16、成长的时间和精力匮乏,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城乡合作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是比较有效的途径。一方面,农村小规模学校要通过“走出去”的形式,让农村学校教师到城镇合作学校交流学习,加大全科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请进来”的形式,将城镇学校的名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优质教育资源等引进农村学校,并结合自身实际加以消化吸收,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三)实施“青蓝工程”,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育人质量目前,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大都处在青黄不接之际,传统的民办教师已经到了退休年纪,
17、而青年教师尚缺乏教学经验。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无法去外面学习先进经验。因此,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质量,需要城市学校、乡镇有经验的教师,采用走教帮扶的方式,帮助农村学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走教帮扶中的“走”,是有经验的教师走到农村,通过公开课的形式,为农村教师传授经验;还可以通过“一对一”的帮扶形式,让有经验的教师和农村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关系,让城镇教师定期走到乡村,和农村教师交流教学经验。走帮扶需要做到每学期“师傅”要去农村开设一堂公开课,每个月要下乡听一次“徒弟”的课堂教学,指导“徒弟”写一节高质量的备课教案,与“徒弟”进行面对交流,了解“徒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正确疏导,帮
18、助“徒弟”改进。对于下乡指导的骨干教师,不能形式化,而是要坚持两三年,让骨干教师了解农村教学点不易,指导农村教师要有成效,因此要将走帮扶作为教师考核内容来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质量。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健康发展,需要社会重视,政府关注,教育系统内部重视,共同创新,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提高后,才能吸引学生就读。参考文献:1李延敏.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特色化发展实践的研究 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9):137-139.2 高 世 惠.农 村 小 规 模 学 校 教 师 专 业 发展 的 特 点、困 境 及 对 策 研 究 J.甘 肃 教 育 研究,2022(08):34-36.3 李建军.开展走教帮扶活动扩大农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育资源 J.新课程(上),2018(05):41.4 张雪艳.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研究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5 段大曼.信息化助推中西部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研究 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21.(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