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本文系 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资源整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作者简介:荣浩(),男,湖北仙桃人,五邑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高等教育。资源整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困境与化解途径荣 浩(五邑大学,广东江门)摘 要文章基于资源整合视角从目标整合、资源识别、资源获取、资源配置等 个维度梳理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产教融合存在的困境及其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化解途径:一是整合利益诉求,协调主体目标;二是优化目标定位,准确识别资源;三是改革治理体制,助力资源获取;四是优化合作方式,改善资源
2、配置。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类专业;产教融合;资源整合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本刊网址:产教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宏观经济产业转型升级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谋求自身转型和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 年以来,国家从引导鼓励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到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城市,通过持续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从制度层面对深化产教融合进行整体部署。然而,在产教融合实际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困境,这些困境不仅会影响到产教融合本身的深入推进,而且制约着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尝试运用资源整合理论,
3、对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产教融合进行剖析,以期揭示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在产教融合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化解途径。一、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困境及原因分析资源整合理论认为,资源整合是系统围绕特定目标进行的资源整体优化配置过程。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产教融合正是围绕解决旅游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结构性矛盾这一目标而由产教融合系统进行资源识别、资源获取、资源配置等行为,并形成相应产出的复杂过程。资源整合视角下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产教融合的困境具体包括:(一)目标整合维度在产教融合过程中,校企双方都是合作主体,即学校是教育主体、企业是产业主体,强调校企双向互动与整合,将学生培
4、养成产业发展所需的优质适配人才。但两者的目标存在差异,企业的目标包括为满足自身短期经营和长期发展的需要建立和拓展人力资源供给渠道,保证人力资源数量规模与经营管理相适应;改善员工队伍整体结构,提升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达成人力资源结构、质量与经营管理相匹配;借助高校人才优势和研究优势,优化企业运营管理和服务流程,提高自身服务质量、运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其中,为应对旅游行业人力资源短缺问题而满足自身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需求,是当前旅游企业开展产教融合的核心诉求。高校和专业的目标则包括通过将企业资源引入自身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对接旅
5、游行业的人才需求,建立和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培育专业办学特色,打造旅游类专业特色文化和品牌,提升专业在旅游行业和同类院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其中,基于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是当前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开展产教融合的核心诉求。尽管客观上两者的目标诉求为产教融合提供了契合点,但企业容易受“功利主义”取向影响,更多从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满足自身经营管理需要角度开展产教融合,参与专业规划、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设计与实施、实训基地建设等环节的意愿与力度不足,容易导致学校基于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难以真正达成。(二)资源识别维度资源识别是指根据系统目标厘清资源
6、要素之间的关联,从而明确为实现系统目标所需资源的过程。作为产教融合资源整合过程的起点,为实现产教融合目标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需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系统评估,准确识别自身已有资源与所需资源。但在实践中,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对于产教融合所需要资源的认识识别并不明确。其主要体现为:一是专业定位导致的资源识别模糊与偏差。一些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对于专业特色发展的内涵理解不深,对于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及其人才需求把握不准,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地方旅游产业匹配度不高,其人才培养的规格脱离旅游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难以清晰、准确地回答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拥有哪些内部资源、哪些资源是
7、可以内部转化的、需要哪些外部资源等资源识别方面关键问题。二是专业设置导致的资源识别模糊与偏差。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大多是基于地方旅游产业发展需要而举办,服务于地方区域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但部分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未能充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分理解旅游教育的区域属性,专业方向设置脱离区域旅游经济和产业结构所需,盲目追求专业建设规模且忽视专业特色发展,与地方优势特色旅游产业发展不能很好契合,从而导致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在资源识别关键问题上认识不清,校企之间很难有深层次的产教融合项目产生。(三)资源获取维度资源获取是指在识别并选择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渠道获取
8、系统发展所需资源的过程。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是需要消粍大量资源、具有明显创新性的活动,而单凭高校和专业自身资源显然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亟须借助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协同推进,通过建立产教融合关系获取人才培养所需资源。然而,在实践中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从企业获取的用于支持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资金、师资、教学设施设备等要素资源较为有限。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资源投入面临着不确定性风险,主要体现为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产教融合项目易受学校带有行政色彩的治理方式的影响,高校往往更多关注学校自身在治理方式上权力、地位的体现,未能充分把企业作为平等主体,弱化了企业在学校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真正形成校
9、企双方平等参与的校企合作治理结构,导致企业合作风险加大,影响企业深化合作的积极性,致使企业在资金、设施设备、场所建设等方面投入较为谨慎,高校从企业获取资源的合作目标不易实现。(四)资源配置维度资源配置是指科学匹配获取的资源要素,通过互补与协同达到最优配置并形成优势和竞争力的过程。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通过科学配置投入资源,促进资源要素共享互补,实现资源协同效应,最终形成良性循环。然而,在实践中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的资源配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资源配置方式较为单一。在产教融合中,校企分别是两个独立的治理主体,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在产教融合中遵循市场化逻辑;高校
10、追求的是“人才培养”,在产教融合中遵循社会效益逻辑。受资源整合目标差异的影响,旅游企业主要根据企业运营管理的需要安排学生实习,在资源配置方式上主要采用以实习实训、订单培养为主的实习岗位提供方式来开展产教融合合作,而对于共同参与专业规划、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教学设计与实施、实训基地建设等产教融合环节的意愿不强,产教融合合作方式单一、层次不高。二是双方沟通协调不够有效。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作为产教融合的校方,是产教融合真正落地的实施主体,但其资源配置方式往往要受所在学校治理体制、教学管理规定的整体约束,双方在课程开发、师资合作等方面合作存在着一些客观限制。二、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产教融合困境的化解
11、途径(一)整合利益诉求,协调主体目标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的产教融合,是涉及系统内外部的多个主体参与的资源整合过程。面对旅游企业、高校、教师等多元主体参与产教整合目标的协调,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与政策引导是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开展产教融合的基础。一是强化产教融合政策支持。尽管国家在宏观层面出台一系列产教融合举措,地方政府相继制定有关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但在具体政策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政策体系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实现产业、教育、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之间相互衔接、相互配合,注重政策牵引和政策组合效应,通过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并按规定落实相关税收政策,鼓励、引导和
12、支持旅游企业与高校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强化政策定向“滴灌”,打造互融共生的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二是优化地方高校评价体系。建立完善体现产教融合发展导向的高校评价体系,在教育经费、招生指标、项目申报等方面对产教融合考核优良的高校给予倾斜支持,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教育主体主动对接地方旅游产业发展,增强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创造性。三是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应用型本科高校需健全完善教师分类评价体系,认可肯定教师在产教融合中的投入与付出,将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工作量、教学评价及取得的人才培养成果与教师职称评聘、职务晋升、收入分配等联系起来,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的优势和潜能,引导和鼓励教师聚焦产教
13、融合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二)优化目标定位,准确识别资源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在产教融合中开展资源识别的前提,在于其明确专业目标与定位和专业发展方向。只有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发展方向等关键问题,才能准确识别为达成上述定位与目标、发展方向的资源需求及所拥有的资源与所需资源之间的缺口。一是优化专业目标与定位。鉴于办学层次不同,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定位在技术性人才上,着手培养有理论、有技术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构建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对旅游产业人才需求的全面分析,准确把握旅游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
14、格,系统分析及评估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的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实训基地等内外部资源要素,为推进产教学研互融互通提供资源识别的依据。二是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应确立以区域旅游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地方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变化,准确把握旅游新动向和新趋势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规模,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使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更加适应地方旅游新业态、新技术发展需要。(三)改革治理体制,助力资源获取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在产教融合中开展资源获取,需要立足于校企利益契合,协调对接好专业在毕业生就业、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等方面
15、需求与企业在人力资源、产品技术研发、业务推广、职业培训等方面需求,在高校利益需求与企业利益需求协调满足的基础上实现为达成自身目标所需的外部资源引入。因此,通过改革规范产教融合治理体制,是促进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资源有效获取的必要条件。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在产教融合中组建相应管理实施机构时,可根据旅游企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整合相关专业共同参与到产教融合中,吸收行业协会代表、企业代表、校院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教学管理人员或专业负责人组成产教融合委员会,由学校、学院、专业、企业、行业共同协商制定产教融合委员会章程,确定产教融合委员会的组织架构、运行规章及纠纷解决办法,合理划分学校、学院、专业、企业、行
16、业各方责权利,针对各方投入资源划定各方风险责任界限,建立完善涉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资源、教学内容等环节的合作内容和步骤程序,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高校行政权第 卷第 期 总第 期湖 北 开 放 职 业 学 院 学 报()年 月(下)()力的干扰,形成校企双方平等参与的校企合作治理结构,为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在产教融合中从企业获取资源提供良好的治理体制保障。(四)优化合作方式,改善资源配置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应从校企产教融合的利益契合出发,通过改革内外部合作方式加强产教融合内涵建设,构建与产教融合深化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实现产教融合各方投入资源为达成特定目标在运转结构与作用功能上的匹配。一是建设校企共享师资团队。首先,兼具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是提升专业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应用型本科旅游类专业要积极响应高校有关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的要求,积极选派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着重培养和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选聘旅游企业管理精英、中高级服务人才作为企业导师,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