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非遗100》:非遗题材短视频的时代价值_高珊.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1043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非遗100》:非遗题材短视频的时代价值_高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川非遗100》:非遗题材短视频的时代价值_高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川非遗100》:非遗题材短视频的时代价值_高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3大众文艺非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仅体现着历史悠久的文明,也反映出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生命力。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走上了短视频和直播平台,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认识非遗,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蓬勃发展。四川非遗100是四川省首部聚焦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超高清4k系列短视频。该片于2021年2月在四川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和四川广播电视台国际频道首播后,陆续登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四川省非遗中心官方网站及抖音、B站、快手、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并受邀参加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活动,获得广泛好评并掀起了一阵关注“四川非遗”的热潮1。2022

2、年该系列短视频推出了第二季,共10集。四川非遗100聚焦新一代非遗传承人,选用轻量级的短视频形式,接地气的第一人称表达,网络化的载体来讲述20种传统非遗项目如何创新性传承,创造性应用的新故事,从而展示非遗项目在当代的价值所在,推动非遗项目融入当代、融入生活,让非遗项目既展现出本身的魅力,又蕴含时代风采。短视频在创作中,始终坚持“创新”为核心的理念,以四川非遗资源为依托、以传承人为主角、以创新为手段,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与传播方式,打造一部具有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的非遗短视频,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新的探索和实践。一、题材多样,建构艺术档案非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

3、追求,也体现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珍视。四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截至目前,四川省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9项、省级611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7人、省级764人2。短视频四川非遗100通过深入采访、现场拍摄、资料收集等手段,将每一种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逐一呈现给观众。该视频保持一集对应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具有四川地域属性的二十种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雕刻类、漆器类、编织类、绘画类、文房四宝类等多种类别,以及藏羌织绣、彝族服饰、藏族唐卡等具有民族属性的非遗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它既是人民世世代代心口相传下来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

4、因,更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民族精神。该视频针对不同非遗的内容提炼准确到位,如第一季中“藏羌毓秀”“知竹长乐”“清流知味”等,第二季中“纸薄情深”“心有千千结”“佛像即是众生相”“一笔绘千年”等均标注了视频的主题,这些金句没有深刻的挖掘和准确的把握是提炼不出来的。视频的片头部分会以精美的非遗作品引入,并附有简洁的文字描述;结尾处则是以传承人和非遗作品入镜的全景画面,人物坚定的眼神与“我是四川非遗传承人”的声音组合。每一集都做到了有始有终,顺着故事主角人生轨迹,生动细节地诠释了非遗物品的制作工艺和物品特色,牵引出非遗文化在当下的处境与创新等重要话题,年轻感与深度感兼具,给人以简短精悍的感受。纪录片文

5、献性主要体现在对现在时间进行纪录的材料,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3。视频将对非遗文化的关注放置于现代语境之下,往前追溯非遗技艺的起源与发展,往后展望非遗技艺在当代社会如何四川非遗1 0 0:非遗题材短视频的时代价值高 珊 张 茜(兰州交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短视频的出现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搭建起了新渠道。四川非遗100聚焦新一代非遗传承人,以短视频和自述的形式讲述了20个四川非遗的制作流程,传承故事和创新发展。该非遗题材短视频的时代价值主要在于:记录不同非遗项目,建构非遗艺术档案;选择个人视角,讲述非遗传承脉络;采用

6、微观叙事,诠释非遗工匠精神。从而为观众展示了新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崭新面貌。关键词:四川非遗100;短视频;非遗题材;时代价值中图分类号:G122;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28(2023)04-0093-03影视传媒94大众文艺创新与延续。在讲述非遗文化的时候,光、色的运用充分表现出历史的厚重感;当讲述年轻非遗传承人的故事时,配乐与剪辑节奏,则更加轻盈。在具体情节上,将历史真实和生活场景有机结合起来,真实地表现出特定时空下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处的环境、他们对事情所做出的不同反应。整部短视频满溢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在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上,做到了双向的平衡,为今后的非遗研究留下

7、珍贵的历史影像。二、个体视角,讲述传承脉络人是历史现实的推动者与创造者,探析人的内心世界才能寻求历史文化流变的脉络4。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继承者,非遗传承人拥有他人所不具备的能力、经验和文化知识,这是文化传承的关键和先决条件。四川非遗100以平民化的视角和通俗化的语境,选择不同非遗、渐渐老去或正值茂年的传承者的个体故事切入,全片以“我”的自我叙述的形式,讲述了四川省20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或传承机构从“手艺”到“艺术”的过程,将每个主人公十余年的工作经验压缩在5-7分钟的短片中。从不同个体的成长中,了解到非物质遗产的价值所在,感受到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在推动非遗传承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体现出传承技

8、艺在于人的传承,传承之路上“人”的力量与坚守。在短片里,每一个人都被赋予了浓厚的色彩,构成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群体,而这种群体形象也表现了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如纸薄情深中通过人物自述和人物间对话,使观众快速了解到古法造纸工艺传承人陈秀君,从公公杨再尧手中接棒,将古法造纸的七十二道工序完整保留,终由她和公婆、儿媳齐心守艺传承了下来,演绎出一张薄纸背后的深情故事。作品力图营造出一种轻松、平和的叙事气氛和自然流畅的感情表达,记录工匠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展示其严谨、细腻的工作态度,让观众能真正地进入工匠的内心,体验“我”对这门手艺所倾注的热坚守和无法割舍的工艺情缘。如在知足长乐中选

9、择遮挡式构图,并利用前景中的建筑或道具营造“偷窥”效果,以及具有传承人视角的特写镜头来展示传承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多镜头的转换和人物自述的搭配使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既能够了解到非遗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也能被传承人对于非遗文化的热爱所感染,以及看到每个“我”身上所承担的时代使命。三、微观叙事,诠释工匠精神在科技领域和制造业等各个领域,中国在倡导“工匠精神”,这是为了扭转过去人们印象中的“中国制造”所代表的粗制滥造和廉价商品的形象5。短视频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方式,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不是纯粹为了“娱乐”,而是在满足受众碎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工匠精神”得以被更多人接受和传播。

10、四川非遗100选用微观叙事,看似在讲非遗工艺,实质上是在讲述人物的故事。全片在展现每个人物生活轨迹的同时,也突出了传承人身上不同于常人的精神和气质:“择一事终一生”的薪火接续、“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1.“择一事终一生”的薪火接续“工匠精神”首先代表一种态度,一种对工作或职业的精神状态,以及严谨、专注、激情以及强烈的责任感5。非遗大多没有专门文献记载研究,传承只能依靠师徒、父子间的心有灵犀。短视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性。在非遗文化“短视频化”的传播过程中,不仅能快速高效地传递传统文化,还能在最短时间内对用户形成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借助短视频对非遗文化的传

11、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观众跨越地域、文化等障碍,以全新的方式,重新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薪火接续。短视频中记录了不同工艺的传承人都在守护世代相传的行规信仰。一方面是在制作过程中的仪式性流程的保留,如纸薄情深的夹江竹纸在打竹麻前会有祭拜仪式以求顺遂;百龙草为先中沐川草龙在编扎草龙的讲究要看黄历书,看日子摆酒;纤毫见真功中炳林笔庄传承人罗松提到的“尖、齐、圆、健是笔的四德”表明“情愿断、不能烂”的笔庄精神,以及制好的笔要刻上自己的名字。另一方面是对原材料的选择有着较为严格的行规标准,尤其是大部分工艺都提到对竹子的选择标准,如知竹长乐的道明竹编选用两年左右、海拔在500到800米、竹节较长,韧性好

12、的竹材;百年龚扇的龚扇选用本地尖山的竹子,每一节竹子在一尺八寸五以上,不能有斑点,花心,竹节长,够龚扇尺寸的竹子;纸薄情深的夹江竹纸每年只选6月、10月的嫩竹子的原因在于竹子纤维更长,做出来的纸的拉力更强,更容易着墨;百龙草为先中沐川草龙需要五六年以上的竹子,耐力和弹性要好一些的竹子。选材过程中彰显崇高美好的敬物情怀。可见,民间手工艺之所以能够在工业浪潮中得以生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匠人们对自己产业的信仰和情感的认同,从而使技术知识带有“宗教色彩”和“工具崇拜”。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艺术修养,并将其转化为一种对完美和极致的追求,代代相传。“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不舍初心得始终”。短视频四川

13、非遗100中记录了技艺的薪火相传,如百年龚扇中龚扇传承人龚倩指导儿子做简单的编织;年的纹路绵竹木版年画的李家三代对一幅年画的修改完善,长辈对晚辈的细心指导;银丝入画中两代银花丝传承人对非遗有着不同的选择;纸薄情深中婆孙三代各有分工,年轻一辈对夹江竹纸开展的研学活动;皮影人生中阆中皮影打破家训招收大学生,创新了皮影戏飞夺泸定桥的呈现形式。非遗传承的年轻一代正影视传媒95大众文艺通过自己的努力,守住了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2.“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工匠精神”落到实处,便是对细节的要求。无论哪个行业,最终的成败都取决于各方面细节的质量,这需要多年的思考、能力和经验的积累5。匠人以手艺为本,在技术

14、不断的精进和突破中,演绎着“能人所不能”的精妙技艺,靠的就是对精益求精的追求。四川非遗100通过摄影和纪实的方式,对传统工艺的流程进行了经验总结。以高清、多方位的摄影技术,将从创意设计、原料加工到最后的成品等多个环节,让观众能更好地感受到传统的文化底蕴。纸薄情深中选用光影、云雾、水珠等具有美学特征的造型元素,记录了夹江竹纸从选料到成纸的多重环节,画面的美学表达体现了千百年来中国竹纸制作技艺的经验与智慧。淬火铸砂中特写镜头的切换搭配快节奏的轻音乐,通过拍摄荥经砂器重采料、制坯、上釉、烧制等由土到陶的转变过程,系统呈现传统工艺的巧夺天工,再现了这一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手工艺的震撼美。清流知味的王忠

15、述拜师清流板鸭后,用25年潜心研究一只鸭子,在多道工序中坚守传承要求,希望能将历史悠久的清流板鸭带给更多食客。“守护”并不只是对传统手艺的照搬模仿,也是老匠人对技艺用料的考究和对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造物理念。“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是对每个非遗传承人最好的形容。匠艺与匠心,跨越数千年的时间,将古代文化和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非遗新生代使传统的非物质遗产重新焕发出年轻的活力。一项项传承手艺,一场场坚守故事。在这个快节奏的年代,还能看到这样一群人为了坚守传统技艺而不懈努力,他们在各行各业中,在我们看来或许有些“孤寂”的岁月里,匠心依旧。3.“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湛蓝于心中自贡扎染传承

16、人李娟说道:“传统手艺是根,创新是花”。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赋予了“工匠精神”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生命、以质量为目标的新内涵。非遗“守”在传承中创新、“守”在创新中发展,以手工匠人精神“守”传统手工工艺。非遗项目要适应当下的发展,需要注入年轻一代的活力,为之探索创新之路。用新技术、新手法将传统手工艺赋予时代特点和现代审美,使其与时俱进。将传统手工艺与时尚元素相结合是传承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如藏羌毓秀传承人杨华珍图案运用到大牌包装上,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再创作,把老祖宗留下的藏羌图案和刺绣与爱马仕,凡高博物馆,索菲亚家居,星巴克等一系列国际知名品牌一同呈现在大众面前,并利用手机在抖音平台上进行在线教学,打开了非遗宣传的另一条路。知竹长乐作为竹编世家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如何为这项古老的技艺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了杨隆梅思考的问题。于是,她不断在材质和表现形式上作出创新,从最初的生活技能发展到今天的竹主题装饰、装饰、公共艺术建筑、景观装潢、雕塑等艺术创作,为家乡的竹编工业重新振兴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银丝入画的银花丝传承人王晓璐突破传统的呈现方式,根据市场需求,加入新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