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说文解字》中的尚象美学研究_杨洁.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10440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文解字》中的尚象美学研究_杨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说文解字》中的尚象美学研究_杨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说文解字》中的尚象美学研究_杨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COUPLETS传/承/民/族/艺/术文 学 研 究一、“象”之表达“气”是万物生成的质料,“道”是万物存在的根源,万物以“形”显“象”,物“象”都是“道”的表征,周易 奠定了中国“尚象”的文化传统。从汉字的起源、繁衍以及词汇的构成和使用来看,人们以“立象尽意”的方式,将生活经验、情感体悟转化为符号,通过“情以物迁”引动“象外之意”。汉字是中国“象思维”的应用与贯彻,是“象”文化的延展与强化,它使“象”成为中国艺术的基元,创造了诸多概念、原理和命题,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表“意”之“象”,不同汉字相互支撑,形成了具有流变性和衍生性的意义群,既是对生活场域的直观反映,也是对精神空间的性灵创造,构建了华

2、夏民族生命意识的表达。二、说文解字 中“尚象”的艺术内核(一)观物取象论及汉字的创造,许慎在 说文解字 中开宗明义:“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吴锦章在 六书类纂 原体篇 中阐述:“古者仓圣造字,仿羲皇画卦之意,仰观俯察,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造化从心,并立文字。”由此可见,观物取象是汉字的生成与表达机制,也是“尚象”精神的落实。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便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象形文字,如表 1 所示:表 1象形文字表“有物可画,有形可随”,象形造字依据事物本来样貌进行概括,接近于图形。郑樵在 六书略象说文解字 中的尚象美学研究杨洁摘要:朱光潜先生在

3、中国古代美学简介 一文中指出,以 说文解字 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字典、词书、韵书不应被美学研究忽略。“美学意识一如其他文化意识一样积淀在汉字的形体之中。”从艺术发生、艺术本体、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以“观物取象”为开端,重视“感物生象”,追求“澄怀味象”的精神体系。“取象”“生象”是审美创造的基本原则,“感物”“怀味”是审美实践的基本路径。关键词:说文解字;尚象;美学16对联2023.2 下增/强/文/化/自/信文 学 研 究形篇 中指出“书与画同出,画取形,书取象”表明书画同源,文字是抽象化了的图形。在 说文解字叙 中,许慎分析“文”字,曰“文者,物象之本”,可见汉字的特征在于“物象之本”

4、的“形”,这也是汉字作为美学研究对象的重要前提。图形符号的取材范围不仅包括原初社会的客观环境,还涉及人类自身的主观意识,使用者可以通过经验勾连与类比表征的方式,触发“象外之象”,这是汉字美学的逻辑起点,揭示了中国文化传承上重经验、重实用的基本特质。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看,中国艺术精神是以“观物取象”为开端的。从自然之象到意中之象,进而成为艺术之象,既是物境的摹拟,也是心灵的创造,是主客体的统一,是意识与对象的融合,观物取象是这一过程得以实现的基础运作方式。对艺术创作者来说,“观物”不仅能感发意欲,还能净化情思,使之步入物我一体的审美境界,在洒然自适中静虚心怀、摒弃杂念,进而达到“思与境偕”的创作

5、状态。艺术创作者既要善于从纷纭尘世中撷取素材,做到“胸中备万物”,又要善于以“物”为出发点,搜寻美学内涵,表达深层意念。可以说从“观物”到“取象”,既是艺术构思的过程,也是创作主体自我实现的过程,历来广受重视。诸如陆机在 文赋 说“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宗炳在 画山水序说“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均为“观物取象”的艺术精神表达。(二)感物生象黑格尔认为人类艺术发展的第一阶段是象征型艺术。汉字的符号性、象征性毋庸置疑,其用一种事物解读另一种事物、用可见形象隐喻未知形象的表达模式,反映了“尚象”文化中“以象示象”“以象示意”的审美特质;而其既可将人导向概念世界,了解物之理,又可使人触目会心,

6、体察人之性的语义功能,蕴含了“感物生象”的美学体验。“感,动人心也”,物以自身属性展示生命情状,心以“感”的方式实现物我交融。“感”是一种幽微的对话模式,它以主体精神为核心去发现“物”的意义,使其完成从实用性到审美性的跨越。同时,它也是人与自我的对话,目的是“直观自身”说文解字中有关心情的文字解读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怡:和也”;“恬:安也”;“慈:爱也”;“快:喜也”;“憂:愁也”;“懼:恐也”;“怆:伤也”;“怜:哀也”;“忿:怒也”;“怒:恨也”;“悲:痛也”事物通过感官进入心灵,唤起人审美情感的发生,促使人发现生命存在的意义。从艺术本体论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精神是以“缘心感物”为中心,

7、崇尚“境生象外”的精神体系。“感物生象”以“心”为核心,以“感”为过程,构建了心物对话的审美模式。譬如 诗品序 中提及的“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就是对中国艺术“感物而动”创作路径的很好佐证。“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 礼运)这是中国古代生命哲学中关于人的经典论述,它认为天地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大人”,而人则是体证这种生命创造的“小天地”。说文解字 里也有类似表达,譬如定义“人”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解说“大”为“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可以说,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观,启发了人对自然万物的认知和利用,促使

8、人产生感而遂通的生命体验。(三)澄怀味象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 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种“形式”是指艺术品内各要素之间独特的构成关系。汉字以点、横、竖、撇、捺等符号相互组合,在交错中形成不同的形象和语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汉字也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的“意味”渗透于形符、释义、关联、互文之中。说文解字 曰:“味,滋味也。”物作用于人的眼耳口鼻,呈现为物之形、物之声、物之味,相比辨形、听声此类直观性认知,尝味这种体验性认知,不仅可以转化为生活经验(譬如“味同嚼蜡”),还可以延展到精神领域(譬如“意味深长”),堪称生命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体道、悟道方式,因此“味道”一词也沿用至今。在17

9、COUPLETS传/承/民/族/艺/术文 学 研 究说文解字 中,许慎对“美”的诠释是“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肥壮的羊好吃,以此为美,这说明中国先民原初的审美意识是建立在味觉上的。时至今日,“美”与“味”在表达官能的词汇中仍可关联互文,如用“美”来形容“味”的“美味佳肴”和用“味”来形容“美”的“秀色可餐”等。味觉之美就这样从感官愉悦逐渐拓展为精神陶醉,并由自然生命的感通进一步延展到政治经济、社会伦理、文化艺术领域。从艺术审美论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精神是以“味”为中心的“澄怀味象”的品评过程。“味”既指审美主体在鉴赏活动中的品味行为,也指审美客体引人流连的自身质素,同时还指将

10、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贯穿起来的感通体验。东方艺术侧重于对生命体悟的描摹,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载明:“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圣人含道映物”指圣人能因“道”而自由应对矛盾解决问题,这是一种政治的、外放的、实用的心物关系;“贤者澄怀味象”指贤者能从自然万物中体会到精神愉悦,这是一种审美的、内化的、情感的心物关系。两种心物关系对应了传统文化的两个构建主体:儒家和道家。儒家从社会本位发现“味”的道德价值,道家从自然本位创造“味”的审美价值。二者从不同角度对“味”进行阐发,使“味”从日常生活中一跃而出,成为文化创造的重要方式和美学表达的重要范畴。三、结语说文解字 作为东汉以前文化语义系统归纳的重要典籍

11、,其对汉字的训释,不仅包含文化信息,还蕴藏着美学意识,是中华美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挖掘汉字美学蕴涵是一项涉及文化根本和复杂形态的浩瀚工程,从“象”文化着手,以美学视野观照,重点探寻其在 说文解字 中的艺术精神表达。美学发展进程中重要的概念、范畴、问题根植于汉字,贯穿于 说文解字 始终,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生命脉络。因此不论是来自远古有苍茫浩瀚之气的“象”文化,还是与释道共生浑融邈远的儒家文化,其所积淀的美学智慧,在当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也是中国未来美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参考文献: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81.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王朝元.观物取象:艺术创造的基本方式J.北方论丛,2004(3):51-53.5骆冬青.论汉字美学的逻辑起点J.江海学刊,2016(1):181-187+239.(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河南漯河462000)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