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联2023.2 下增/强/文/化/自/信文 学 研 究一、研究缘起论语 历来注释不绝,民国以前主要有:(1)三国何晏 集解,集汉儒旧义,收入 十三经注疏;南朝皇侃 义疏,辑录自魏至梁诸家,此两书相配,可谓 论语 古注之渊薮;(2)南宋朱熹 集注,大体具是,也有疏漏;(3)清代刘宝楠 正义,集清代考居家之言,对朱注误处多有纠正,但清儒重汉轻宋,也有偏失。因此,自民国以前对于 论语 注释莫衷一是。为驳正,众说纷纭,此取影响大者:(1)程树德 集释,共引书目10 类 680 种,120 万字,广而不精,编次不清,读来不便;(2)钱穆 新解,谨慎为注,不乏新见;(3)杨伯峻译注,流传广泛,仍有阙误;
2、(4)其余注者则多以今人之注转之,或有参考古注者,然于关键处仍无探究,论语原义没能结合时代正确发挥,不利于文化传承。有鉴于此,文章从“本体”视角切入,选择当下广泛应用于大中小学教材最有代表性的杨伯峻论语译注 为研究对象(中华书局,2012.5 第 1 版),参考程树德先生 论语集释 以及其他名家古今注释,结合当下学界研究现状,对常见的几处“翻译失真”,尝试予以补正,供大家参考和批正。在补正过程中采用以下原则:凡已有人研究通透的,不予研究;仅从本体论角度切入;选择有代表性的译注。二、对 论语译注 中的几处补正单从本体论角度出发,发现 论语译注 存在 15处翻译失真,限于篇幅,选择 8 处予以尝试
3、补正。(一)学而第一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杨译(杨伯峻 论语译注 翻译,以下同):“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补正:学而能于心琢磨,不也快乐吗?分析:这里的“时”“习”“说”很关键。“学而时”,是指学习之时。一生何时何处不是学习时?阅读书籍是学习,与人交流是学习,实习实训是学习,工作实践是学习,观察自然是学习,反躬自省是学习,存心养性是学习“习”的繁体(習),从“羽”从“臼”,示意小鸟刚刚从鸟巢里孵出来反复展翅试飞,正因“习”有“反复”义,历来多注训为“复习”“温习”“演习”乃至“实习”“实践”等,这样注解是不够的。“习”即“动”,学习,不但要动手、动口、
4、动脑,还要“动心忍性”,方能“曾益其所不能”。脑与心有别,“动脑”是意识层面的事,虽是学习之必经,但动脑只可达到“记得”“晓得”层面,未必“行得”,要“行得”,要“知行合一”,还需升达心性本体,常人心性蒙蔽,必经磨砺复归本来,以使之光明。总之,“习”,至少有两方面:一是做减法,通过学习,在心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去蔽显明、去恶留善、去伪存真,以便有了可资践行的诚明心性;二是做加法,通过学习,习得文化技术、经验本领。论语 翻译失真与补正尝试以杨伯峻 论语译注 为例纪望书【基金项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2021 年科研重点项目“本体视阈下 论语 翻译失真研究以杨伯峻 论语译注 为例”(S
5、YKY202103)摘要:论语 历来注释不绝,而对 论语 的浅译与误译也较为常见,造成了翻译的失真,蒙蔽了经典的魅力,不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而文化祛魅和翻译方法的失当是造成翻译失真的主要成因。因此从本体论视角出发,以杨伯峻先生 论语译注 为例,选取 8 处失真的翻译,即“学而时习之”“君子务本”“告诸往而知来者”“君子不器”“人而无信”“女与回也孰愈”“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四十五十而无闻”,来尝试予以补正,并分析补正之理由。关键词:论语;翻译失真;补正19COUPLETS传/承/民/族/艺/术文 学 研 究“说”:通“悦”,即快乐。学习如何会快乐?这里的“乐”,有两方面:一是学
6、习增强了知识、技术、经验、本领等,可以提高做事效率,获得成功之乐;二是通过学习澄明心性后,会有性地之清净快乐,即“孔颜之乐”,这才是孔子所提倡的“乐”的根本所在。有了这个“本乐”,即有了美好的德性,这个就是 大学 之“明德”“至善”,而“学而时习之”,就是 大学 里的“明明德”。如此,通过学习,有了心性本乐,还有本领增强带来的成功之乐,也有德性提升带来的人际和谐之乐,等等,所以孔子才说“不亦说(悦)乎!”可以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既蕴含了学习方向,也指明了学习方法,还指出了学习功效。如果仅仅解释成“温习”“复习”“演习”“实践”等等,就不够了。诚然,经典本难解释,甚至不必解释,但是文化
7、变迁,不得不作解引。如果解引得不够,特别是方向不明,停留于经验现象层面,不能导人向善、启人心智,就糟蹋了经典。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杨译:“务本”:孝悌父母。补正及分析:务本:“修心养性”。人本于天,天命之谓性,孝悌只是本体德性之应用,以“孝悌”为本,则为“截流为源”。君子务本,即君子修心养性,心性澄明了,即是“本立”,在生活中言行才能符合天道天理,即是“道生”。杨译:“为仁”:“这就是仁”。补正及分析:“为仁”:“行仁”。“为”作动词用,前讲君子务本,但务本得有个下手处,而孝悌即是行仁之
8、本(最基本的下手处)。1.3: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杨译:“告诸往而知来者”:“告诉你一件,你能有所发挥,举一反三了。”补正:“告诉你这样,还能推知其来由(知其然而能知其所以然)”。分析:举一反三,是告诉一原理,可依此原理推知同理的事物。而这里是“告往知来”。当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时,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 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
9、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子贡的言下之意是说,诗经 上讲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要通过不断地与人交流探讨,或者通过自己的反思反省,于心中去恶存善、去伪存真,从而不断提高智慧,才能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境界。孔子说:“赐呀,你能从 诗经 中领会到引申义,我可以同你谈论 诗 了。”言下之意,你居然能够明白 诗经 看起来是讲的切磨玉石,实际上引申为修养心性的道理(告诸往而知来者)!此段翻译,关键在于要懂得“孔颜之乐”需要于心中做减法,去蔽显真方可得。(二)为政第二2.1:子曰:君子不器。杨译:“君子不像器皿一般(只有一种用途)。”补正:君子不囿于器。分析:易传 曰:“形而上者谓之
10、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器”相对“道”而言。一切存在是现象(形而下)与本质(形而上)的对立统一。所以,君子不器,至少有以下几个意思:一是君子当“志于道”。君子固然要重视现象,但应该透过现象明本质,去除心性蒙蔽而明心性。如此,方能为人生事业奠定德性之本、快乐之源、智慧之基,方能有良知可致。二是君子当随遇而安。修得本性,常乐自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善处富贵贫贱、顺境逆境。三是君子当安守不变、以变应变。常言“以不变应万变”,可常人只知“无常”而不明“常道”,何来“不变”可持守?世界是变与不变的交互,人之身体以及所处环境刻刻变化,然人之本性本心永无改变,安守不变(本心),以变(方法)应变(环境),即是
11、君子不器。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杨译:信:“信誉”。补正:信:“诚信(信仰)”。分析:孔子将人的诚信与车子的方向装置(輗与軏)相类比,说明诚信是人做人做事的准绳。诚信,即是“诚于中(诚)而形于外(信)”。在中国文化中,诚信就是信仰,信仰即是遵从真理。有神教认为神就是真20对联2023.2 下增/强/文/化/自/信文 学 研 究参考文献:1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2大卫 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湖南长沙410201)理,所以听从神谕;中国主流文化以
12、天道为真理,而天道命人曰性,诚信即是忠实于本心本性,心外无物,忠实于本心,并未离开事物,所以,诚信就是忠实于天道;如果既不相信神,也不承认天道本性的真理性,而以人之外在的物质性为真理,就会有乌七八糟的功利性信仰。在孔子看来,人只有诚信,忠实于本心之仁德,才会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正确做人做事。(三)公冶长第五3.1: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杨译: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哪一个强些?”子贡答道:“我么,怎敢和回相比?他啦,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演知道十件事。我咧,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道:
13、“赶不上他,我同意你的话,是赶不上他。”补正: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好一些呢?”(孔子想点醒子贡向颜回学习内求)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他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子贡未明夫子意思,仍然站在外求的认知上回答)孔子说:“是不如他呀,我与你都不如他。”(孔子见子贡如此,只好顺着收尾。)?分析:论语 本章宜采用“意译法”,“加括号”注明,直译无法明本义。子贡喜欢向外驰求,颜回懂得反身而诚,孔子想借颜回来点醒他,结果子贡还是站在自己喜欢求知识数量的学习观上来对答,还算谦虚。孔子见子贡仍不醒,也就只好顺着他作结,来了个“吾与女弗如也
14、”。孔子就是孔子,说不如,把自己也搭进去!3.2: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杨译:闻:“听得到”。补正及分析:闻:“听得懂”。此处“闻”非耳闻,而是心明。孔子多处言性与天道,只是子贡不像颜回能反身而诚,喜向外求,故他才说,老师讲文章这样的知识听得懂,讲形而上的性与天道听不懂。(四)子罕第九4.1: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杨译:闻:“名望”;畏:“可怕”。补正及分析:闻:“明德”;畏:“敬畏”。王阳明:“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曰:“是闻也,非达也1。”译成“名望”“可怕”,有了名望
15、地位就值得人怕,没有名位就不值得可怕,那就功利了。事实是,一个人只有德高才能望重,才值得敬畏,而不是可怕。论语 翻译失真的原因复杂,其一是文化祛魅带来本体意识的缺乏。美国的大卫 格里芬(D R Grif-fin)在 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 一书中认为:“现代哲学、神学和艺术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它们把现代性的祛魅的世界观当作了科学的必然条件。”2论语 翻译中一些关键概念的失真,如“道”“命”“器”“闻”“习”“说”“知”等,都与文化祛魅有关。其二是译法失当造成翻译的生硬。从文言译法来看,可用“九字译法”:一是“对”,即“对译法”,古今等值对译;二是“增”,即“增译法”,又分“单增双”(古单音今双音),“缺增全”(增补省略成分);三是“减”,即“减译法”,某些虚词不译;四是“移”,即“移译法”,按现代汉语调移语序;五是“留”,即“留译法”,保留古今同义词;六是“换”,即“换译法”,现代词替换弃用词;七是“变”,即“变译法”,按现代义变通;八是“择”,即“择译法”,多义择其宜;九是“意”,即“意译法”,不能字面直译则意译。此九法如果不能灵活运用,就容易造成翻译失真。比如,将“四十五十而无闻”的“闻”翻译成“听到”,就是没用好“择译法”。再如“女与回也孰愈”那段,要用“意译法”,因为有字面以外的意思在其中,无法直译,强行直译就会生硬,也会丧失原义。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