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孙文垣医案》痢疾诊疗特色分析_吴彦.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1047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文垣医案》痢疾诊疗特色分析_吴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孙文垣医案》痢疾诊疗特色分析_吴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孙文垣医案》痢疾诊疗特色分析_吴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陕 西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年 月第 卷第 期 孙文垣医案痢疾诊疗特色分析吴彦 李舒 孙云飞 常慧敏 石海平(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安徽 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安徽 合肥;平顶山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摘 要:孙一奎孙文垣医案共载有痢疾医案 例,孙氏继承前人对痢疾的治疗经验,同时立论思辨,诊疗多有创见。通过分析孙文垣医案中的痢疾医案,并结合孙氏著作的相关论述,归纳整理孙氏诊疗痢疾的特点如下:诊法以脉诊为主,色脉相参;细察病症,调气养血;治法以健脾补肾,固本培元为重。关键词:孙一奎;孙文垣医案;痢疾;新安医学;治疗特色中图分类号:

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孙文垣,名一奎,号东宿,别号生生子,明嘉靖万历年间新安医家,为汪机再传弟子。其饱览医书,博采众长,得汪机之学,承丹溪之法,而自立新说。孙文垣医案为孙文垣门人余煌、徐景奇及其子秦来、朋来编辑而成,是其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的浓缩与汇总。该书以行医地名命集,以诊治时间为序,分三吴治验 卷、新都治验 卷、宜兴治验 卷,收载医案 案,其中有关痢疾医案共计 案。从其医案来看,孙氏治疗痢疾以脉诊为主,色脉相参;细察病症,调气养血;健脾补肾,固本培元。本文结合孙氏医案,对其治痢特色试作分析。病因病机痢疾是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泻下黏液及脓血便为主要特征,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的急性肠道疾

3、患,又名“肠澼”“滞下”“休息痢”等。“痢疾”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严用和济生方指出“今之所谓痢疾者,即古方所谓滞下是也。”金元时期对痢疾有进一步认识,张从正谓之“脏毒下血”,朱丹溪称之“痢”“滞下”,朱氏还指出痢疾有一定的传染性,可归于疫病范畴。孙氏提出痢疾为时症,“秋令气降,腹中秽积因时下行而痢”,其认同内经兰室秘藏等著作中对于痢疾病因病机的论述。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下为飧泄,久为肠澼。”兰室秘藏云:“假令伤寒,饮食胀满而传飧泄伤湿热之物而成脓血风邪下陷湿气内胜者,分利之。”孙氏认为,因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脾胃不和,食积胃肠,又逢风、寒、暑、湿之邪侵袭,而为痢

4、疾。辨症分型孙氏在赤水玄珠痢门中细列了痢疾多种证型,详细记载附方的组成剂量、药物炮制及服用方法,如香连丸需黄连、吴茱萸煎汤同炒赤色,以去性存用。按大便性质分列白脓、赤脓、赤白痢、纯鲜血、紫黑血、脏毒下血、豆汁等;以痢疾兼症分发热、身重、呕逆、腹痛、脱肛等;此外还有虫痢、疟痢、胎前痢疾、产后痢等。孙文垣医案中痢疾以赤白痢、疟痢并发、产后痢疾为主。赤白痢,即症见下痢赤白,里急后重。玉机微异滞下门辨赤白分冷热之误云刘河间谓赤白不当分冷热,乃属心火,肺金之化也。孙氏认为所言明了,五色各属五脏,心主血,肺主气,白属肺金,则气受病;赤属心火,则血受病;而赤白相杂基金项目:安徽中医药大学校基金()通讯作者:

5、石海平,博士,副主任医师。:年 月第 卷第 期陕 西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则气血受病。故常用芍药、黄连、吴茱萸、木香、香附、滑石之品,方予香连丸、导气汤、木香枳壳汤等。疟痢并作,即疟疾、痢疾同时存在,分两种情况。一为疟疾未愈,因食生冷而痢作,可用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草果、乌梅;二为痢未愈,继而患疟,方用十味六和汤:藿香、厚朴、赤茯苓、人参、木瓜、香薷、扁豆、杏仁、甘草、砂仁。产后痢疾,女子产后,气血亏虚,易感外邪,又恶露未尽,则易内生湿热而发痢疾。孙氏以温里药与补血药相配伍,常用白芍、当归、肉桂、川芎、香附,方予救急散、当归芍药散、仲景白头翁甘草阿胶汤。诊疗特点 脉诊为

6、主,色脉相参明代脉学已较成熟,孙氏也擅于“察色按脉”,孙文垣医案痢疾医案部分详细记载脉象的医案达。在“马厨疟痢并发”一案中,孙氏闻及马厨“大发寒热,寒至不惮入灶,热至不惮下井”与“脉洪大”相悖,细察其“面色微红”,结合其生活情况,推其病因为七月厨间燥热而暑,瓜果寒冷伤其中气,过饮房劳损其下元。夏季天之阳气尽浮于地,人之阳气尽浮于表,故多喜瓜果冷饮,阳外阴内生冷停积,湿热相蒸而为痢。腠理汗泄,风寒侵袭,正邪相搏,阴阳相并而为疟。孙氏先予白虎汤、益元散加减以解暑祛邪,后予附子理中汤加减温中补下。方中寒热均用(石膏、滑石、知母性苦寒,炮姜、附子、肉桂性辛热),为效仿仲景附子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苦寒

7、,干姜、附子辛热),取“假对假,真对真”之意。在“族侄良诠血痢腹痛”一案中,良诠“面赤唇红,有似涂朱”“六脉洪大”,孙氏予生熟白芍药六钱,生熟甘草二钱,干姜、肉桂各一钱,木香五分,枣二枚,水煎饮之。孙氏认为生白芍伐肝,熟白芍补脾,生甘草缓肝,熟甘草养脾,生熟各半以便疏肝养脾。孙氏巧用中药“生泻熟补”之特性,芍药甘草配对亦可收缓急止痛、益气养血之功。面赤唇红,脉大,所下皆血,症皆属热象,然脉大而无力为虚寒,面赤唇红为中寒而火不能下,阴胜格阳之症。方中重用芍药以养血止痛,甘草补脾益气,干姜、肉桂相须温中散寒,引火归原,木香健脾行气,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脉诊在四诊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医者辨证施

8、药,若误诊轻则贻误病情,重则误人性命。细察病症,调气养血 医者贵在审病,孙氏提出“治病贵先察症,古人有先攻后补,有先补后攻者,因症投剂,不胶于常也”。“从献长郎七岁患痢疾后成疳”一案中,从献长郎七岁时患痢,红白稠黏,而红更多,形体瘦弱,面色青,饮食少而禀受不足,孙氏欲用先补法,方用四君子汤加归芍、黄连、山楂。三帖服后,病无进退,时人疑之,更医请夏氏、汪氏,二医均遵“无积不成痢”,用下法,予香连丸、六一散、黄芩芍药汤之品,耗伤中气,以致痢下频多,饮食不入。从献长郎其兄复请孙氏诊治,孙氏予理中汤加减以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人参、白术各二钱五分,酒炒白芍药、白茯苓各一钱,炙甘草、炮姜各八分,肉桂三分。

9、未几,痢止,食进。孙氏又察其血水日夜三、五行,肌肉未生,虑疳疾从虚而动,用如圣丸(小儿药证直诀)治疗疳病,从献长郎痊愈。孙氏诊疗小儿痢疾时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审察病证之新久虚实,以明证为第一要义。久痢脾胃失养,气血亏虚而成疳,从献长郎其症如曾世荣活幼口议中所云“虽食不生肌肉,作渴烦躁,名疳虚候。”孙氏认同刘河间之论“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而后重自除”,脓血为血之滞下故行血自愈,奔迫后重为气之实故调气自除,其在在此基础上提出“脓血赤白亦有气病、血病之分,后重里急,亦有气实、血实之异。”“大兄孺人戴氏患血痢”一案中,戴氏秋季患痢,所下皆血如屋漏水,内有血子如赤小豆者不可计数,昼夜五六十行,里急后

10、重,哕恶不住声。孙氏予刘守真芍药汤而病无变化,后戴氏延请黄氏医治,服芩、连、枳壳、山栀等寒凉之品,病情愈下,饮食不进,腹痛愈重,神思昏弱,卧不能起,下午发热。孙氏受邀复诊,六脉滑大无力,断其热为内有虚寒逼真血火上行而哕恶潮热,脉大无力乃虚象且其服寒凉药物不效,予理中汤加减,痊愈。原案中女医黄氏片面理解“下痢身凉者生,身热者死”,予芩、连之类,不效,仍用前方,胶陕 西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年 月第 卷第 期 柱鼓瑟。孙氏治疗妇人痢疾时,结合女性生理特点辨治痢疾。当孕妇痢疾,若后重稍轻,腹痛稍减,独痢不止,须以补养气血为主,调气之剂为佐。“金达泉令政孕三月而痢赤白”一案中,金氏其妻暑月患痢

11、赤白,一日夜三十余度,后重腿急,口渴,小腹痛,孕已二月,右脉弦,左脉滑。孙氏予白芍三钱,黄连、黄芩、当归、陈皮、香附各一钱,桂皮、木香各五分,外与香连丸,后重稍减轻。因进饭太早,其夜仍十数度,右弦减半,煎前药并服女金丹,痢减大半,六脉一和,但软弱。予八珍汤加陈皮、香附、阿胶、黄芩,则愈。健脾补肾,固本培元孙一奎为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的代表医家,受汪机参芪健脾胃护元气及薛己治病必求真阴真阳的思想,益气药与温阳药相配伍,以健脾补肾,固本培元。在“金元岩赤白痢”一案中,金元岩二日前曾梦遗,今下午发热,痢下红多白少,后重下坠,不思饮食,左脉细数,右脉滑。孙氏断其为阴虚而得痢疾,然滑脉主食积,治则先补

12、后攻,予小建中汤加减,复诊时,脉稍克指,改用枳壳三钱,桃仁一钱,当归四钱,煎熟,吞木香槟榔丸一钱五分,病稍轻。因其食肉、饭过早,脾弱难以运化,六部皆虚软无力,独右关滑,予人参、黄芪各二钱,白术一钱,升麻三钱,防风、藿香、炮姜、甘草各五分,白芍一钱半,茯苓八分,两帖后痢减后重宽。本方重用升麻以升阳,参术芪三药合用固本培元,白芍、茯苓健脾止痢,防风藿香炮姜甘草,顺气醒脾。孙氏认为脾胃为五脏六腑之仓禀,谷气为宝,纳谷者昌,提出“远交近攻”之策治疗痢疾。即先开胃口,纳食,待新糟粕将宿秽压下,见粪则后重除而痢疾易愈。“宫詹吴少翁患痢赤白兼下里急后重”一案中,患者患痢,赤白兼下,痢疾后重,前医治半月,后重

13、未除,饮食减退,发热呕吐,唇红面瘁,语声微弱,两手俱大而无力,右关略滑。孙氏予四君子汤加白芍、黄连、山楂、滑石、陈皮、柴胡,两帖而除潮热,止呕吐。后去柴胡,因口渴加葛根以生津,六剂血止,食欲渐佳。改用人参、白术各二钱,白茯苓、白芍、当归、神曲各一钱,酒连、陈皮、泽泻各七分,滑石、山楂各一钱半,外用丸剂,调养生息,不旬日而收功。孙氏认为,产后痢在初起时应以产后为重,需考虑妇人产后多虚多瘀的生理特征,重视温补脾胃,若单用治痢苦寒之剂则伤其中气。“金元岩令眷产后痢”一案中,金元岩之眷产后两日,腹痛,下痢纯红,肠鸣三越月,时适孟秋,两脉皆软弱,虽予佛手散加减,缓解大半,又因食新菱、新栗生冷之品,怒气上

14、心,日晡晕厥,予生姜汤后苏醒,腹胁大痛,续予二陈汤加香附、砂仁、桂皮、炮姜,无改善。待其吐泻数次后,痛减而元气大脱,脉皆散乱,神气恍惚,循衣摸床,病势危急,孙氏予人参、白术益气健脾,白芍缓急止痛,砂仁温中止泻,炮姜温经止血,肉桂补火助阳,甘草补脾益气,几帖后痛消泻止,神志清明。孙氏遵丹溪“百病多由痰作祟”,本案中化用二陈汤以健脾调气。小结综上,孙一奎汲取朱丹溪、刘河间、汪机等人的临床经验,勤思善悟,对痢疾的认识较全面,于病证重脉诊,四诊合参,辨证明确,于病方承经典,配伍灵巧,多有创见。孙文垣医案一书中临床诊疗过程记录详细,叙中夹议,医理清晰,方药炮制、剂量多明确,对临床治疗痢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5、。参考文献王键,黄辉,蒋怀周 新安固本培元派 中华中医药杂志,():夏洁楠,徐雯洁,王国为,等 孙一奎学术思想源流及虚劳诊治特点探析 中华中医药杂志,():袁文娟 孙文垣医案辨治脾胃肠病证的特色研究 福州:福建中医学院,冯汉财 痢疾的中医古籍整理及临床诊疗方案的梳理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彭艳红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病名源流探析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聂娅,李点,姚欣艳,等 熊继柏教授辨治痢疾经验中华中医药杂志,():周波,秦玉龙 孙一奎运用黄连的临床经验 湖北中医杂志,():王又闻,王键,黄辉 新安医家诊法发明 中华中医 年 月第 卷第 期陕 西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药杂志,():成

16、西,郭雨晴,周文婷 从孙文垣医案浅析孙一奎临证诊疗特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孙一奎 孙文垣医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鲁兆麟 孙文垣医案选析 北京中医,():王宗柱 张仲景寒热苦辛法浅析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韩燕全,陈芮,潘凌宇,等 中药“生熟异用”机理研究进展 中医药临床杂志,():刘立杰 张仲景运用甘草规律探析 辽宁中医杂志,():张红梅,陈雪功,胡建鹏,等 新安医家“温补重脉诊”临床经验探析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李佩佩 从孙文垣医案探析孙一奎儿科疾病辨治思路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蒋希成,鞠丽丽,姜德友 小儿疳证源流考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王文静,郭锦晨,高婷,等 孙文垣医案妇科诊治特色探微 中医药学报,():张倩,牛淑平 新安医家汪机、孙一奎“固本培元”学术流派研究 中医学报,():王鹏,洪靖,王炜 宋元理学对孙一奎命门动气说的影响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李建庭 张仲景运用茯苓配伍规律初探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张倩,牛淑平 孙一奎治疗痢疾特色探析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王文君,张红梅 孙文垣医案产后杂病辨治特色探微 中医药临床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