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1走进课堂悟课ZOUJIN KETANG2023年第1期(总第595期)多样化的思维导图助力绘本阅读晏林,彭志琴摘要:思维导图以简洁的表达方式以及清晰的表述思路,把抽象的思考用具象化的图形展现出来,方便孩子的理解和把握。以绘本安的种子为例,从多维度入手,系统地梳理适合于学生认知方式与理解力的阅读技巧,挖掘思维导图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作用,从而提升学生的绘本阅读能力。关键词:思维导图;绘本阅读;阅读指导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289(2023)01004804以绘本安的种子阅读指导为例思维导图是David Hyerle博士在语义学、认知心理学等领域
2、的学习理论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帮助学习的语言工具。此模式用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Hyerle博士意识到相应的结构化图形可以反映孩子内在的某种思维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思维导图就是用来进行建构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可视化工具。相对概念图而言,思维导图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此结合绘本课例,对思维导图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思考。一、思维导图在绘本阅读中的表现形式(一)圆圈图:思维类型的可视化圆圈图主要通过已知的知识来定义我们想说的主题。教师引导孩子阅读绘本,带领孩子进行头脑风暴,鼓励孩子在绘本阅读中进行联想
3、并找到答案,从而将联想到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绘制成导图。如阅读绘本安的种子后,教师引导孩子思考:当提到安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孩子们回答是这样:“安是一位很有智慧的人。”“安的花是用心种出来的。”“在寺院打扫积雪,我感觉安很平静。”“安把种子装进布袋,挂在胸前,他理解到了师父给的种子很珍贵。”“安很好学,不懂就问。”“安的等待有了回报,真是太开心了。”孩子们说到的这些答案即便有些答案在绘本里找不到,那也是他们在阅读绘本并理解后的想象。圆圈图分为两层的大小圆圈,内圈里写出被理解或被定义的事物,也就是中心主题,外圈写出与事物相关的或自己联想到的关键词。孩子们使用圆圈图将自己理解的内容绘制出来,展
4、示着各不相同又与主题相关的储备知识。在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圆圈图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回忆之前所学的知识,同时针对新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如图1)。这样有助于生生间思维的碰撞,增加孩子思考的深度,提高绘本阅读的能力。(二)气泡图: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在对绘本安的种子进行第二轮阅读后,学生在有限的文本中对本、静、安三位小和尚的人物性格图1圆圈图482023.1和特征进行准确查找、定位,描述人物性格和特征的关键信息,以提升描述事物特性的能力。在安的种子绘本中,三位小和尚为了这颗稀有的种子做了许多的事情,教师带领孩子们将描写他们的句子梳理出来,共同探讨他们的性格特征,提炼出观点。教师设计的问题有:“你印象最深刻的
5、人是谁?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们为了稀有的种子分别做了什么准备?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孩子们说道:“对于本来说种子的发芽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个,好胜心重。”“种子长不出来,就刨地,做事太急躁。”“没有抗压的能力。”(如图2)“静挑个好花盆,运用知识,但不懂得植物的生长规律,所以种不出花。”“放颗种子,搞得好隆重,其实对花不是好事情。有点华而不实。”“把种子放在温室里长大,静用尽心思,可是莲花还是没种出来,不懂科学原理。”(如图3)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完成气泡图的板书。当然,这本绘本的重点在于人物安,当有了前面的总结后,孩子们对安的总结就变得简单了。这时,教师邀请孩子自己运
6、用气泡图来完成安的人物特征的总结。在这里我们还设计了重点问题:“当本和静还沉迷在对种子发芽的追求中时,安做了什么?请同学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谈谈你眼中的安。”在孩子们运用气泡图分享自己的观点时,你会发现他们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有孩子说:“安过得很放松。”“耐心等待季节的变换。我觉得他特别有智慧。”“他不懂就问,很好学。”“天天做事情,我觉得他很勤快。”孩子们将观察到的内容说出来后,教师巧用气泡图引导学生自行寻找关键词进行拓展(如图4)。这不仅可以鼓励孩子用心观察故事中的人物特征,还锻炼了孩子使用形容词来表达人物特征的能力。(三)双气泡图:思维性质的可视化双气泡图主要用于描述两个中心关键词的异同
7、,以便对两种事物的对比分析,从中得出判断结果。通过对两种事物的比较,加深对两个不同事物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区分不同事物。运用气泡图,我们对三位小和尚的人物特征进行了梳理,有了气泡图前期的梳理,再对事物中的特征进行比较,使用双气泡图选择对象进行比较就显得更加清晰。通过比较和分析来思考在种莲花的过程中,为什么只有安能种出千年莲花。为此我们将以人物本和安进行两种事物的比较(如图5)。(四)多维图:思维方法的可视化1.括号图:整体与局部的思维过程可视化括号图主要的应用是将复杂事物进行拆分,以图2气泡图1图3气泡图2图4气泡图3图5双气泡图492023.1便理解和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事物的整体的结构,
8、并能够对整体事物进行客观辨析的思维方式。在本课中,我们发现,三位小和尚在拿到种子以后,有的小和尚日常生活发生了变化,原本的生活应该是一起挑水、一起做斋饭,大雪封路时还需大家一起去扫积雪。却没想到师父给的一颗种子改变了他们原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一起运用括号图来梳理一下三位小和尚在得到种子以后的日常生活的变化吧。运用括号图梳理后我们就能发现,安在收到师父给的种子后,依旧过着和原来一样的平静生活,因为安知道种子也需要尊重和顺应大自然的法则。通过括号图的比较,可以看出三位小和尚在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上的不同(如图6),以此激发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时候要学会思考,懂得要有耐心和坚持。2.树状图:分类思维过程
9、的可视化树状图表示分类的思维过程,分类思维是相对高阶的思维能力,它可以用来分类或规整信息到不同的组别或类目,还能够帮助孩子对事物或信息进行总结归纳和细节的分类。孩子先要从故事中找到哪些事物是属于分析的对象,明确这些事物的特征,再将同一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分类思维对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安的种子里,我们设计的问题是:三位小和尚分别将种子放在了不同的地方进行种植,请结合绘本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有哪些种子需要土栽?哪些种子需水培?又有哪些种子可以水陆双生?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到了种子的不同播种方式,教师带着孩子讨论和运用树形图整理出不同种子的播种方式,锻炼孩子们的分类能力
10、(如图7)。(六)流程图:思维条理性的可视化流程图应用广泛,是顺序思维的图形化表示。通常利用流程图可以帮助孩子梳理某一项活动的流程和建立先后次序概念,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上更具有条理性,逐步建立发展过程的描述能力和顺序性思维能力。在本课中,绘本故事讲述了师父分别给三个小和尚一颗莲花种子,让他们去种。最终,只有安的种子开花了。这时请孩子们根据绘本以流程图的方式把安“等待”着莲花开的过程写下来(如图8)。3.复流程图:因果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复流程图用于探寻事物或现象背后的本质,帮助孩子分析某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同时思考着这件事情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与反响。当然,一个事情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反之导致
11、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多种结果,在进行思考和分析的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的研究,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在绘本中,我们能特别明显地发现种子的不当种植所产生的因果关系,教师引导孩子进讨论和分析“莲花种子”的种植季节、生长所需的能量等对种子成长产生的影响和结果是什么,带着孩子运用复流程图的形式绘制莲花种子的开花原因或可能产生的结果(如图9)。复流程图左边写事件产生的原因,右边写事件的结果。在写绘的过程中,展示孩子的类比推理能力。二、思维导图在绘本阅读中的运用技巧(一)思维可视化工具形式多样化图6括号图图7树状图图8流程图502023.1图9复流程图思维可视化是指运用一系列图示或
12、图示组合把本来不可见的思维呈现出来,使其清晰可见的过程,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孩子们在共读一本绘本或思考同一个问题时,想法上会有分歧,所绘制的思维导图也会不一样,但只要可以呈现思考路径及方法的图示都是可以的。教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过度评价。(二)提取关键信息的重要性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绘本阅读的讲授时,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是使用思维可视化工具的第一步。但对于才接触思维导图的孩子来说,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还不足,还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训练,才能在句子或故事中提取相关的词语。而这一技能与思维可视化的练习是相伴相生的。学会提取关键信息能使孩子在面对大量阅读材料或信息时快速地找到相关信息,进而大大提高
13、阅读的效率。(三)思维导图以思维特质为主,绘画为辅东尼博赞认为,“过分追求思维导图的精美是没有必要的,就像普通笔记对字迹的要求过高一样,都是浪费时间的行为”。有些教师对思维可视化工具的本质把握不够准确,反而对绘画的思维导图给予很高的评价,这样会让孩子在认识上有所偏差。因孩子完成思维导图的方法各不相同,如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以绘画的方式完成思维导图,是因为他们的识字和书写的能力较弱,大部分孩子运用绘画的方式完成导图,如果绘画不好,但能将绘画内容口述出来,能抓住想表达的或者书中的重点内容的关键词语,就非常棒了。对于中高段的孩子来说,因为写绘比较慢,大部分孩子会选择运用关键词来完成思维导图,这样能把
14、更多的时间花在阅读上,而无须花费太多的时间进行绘画和美化,但只要能找到正确的关键词完成思维导图,那就是成功的。所以教师使用思维可视化工具,要始终谨记思维可视化工具是表达思维过程的视觉图形工具,评价的重心是思维逻辑而非美观。(四)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思维能力为归旨思维可视化工具的核心价值在于赋予孩子更多的思考机会,帮助孩子主动进行知识建构,发现知识之间的关联,而不是被动接受他人加工出的结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懂得学生才是思维导图的绘制者。在讲授知识的时候,教师需要带领孩子一边学一边绘制思维导图,以帮助孩子整理在学习中的各种想法,把一个个知识点系统化。教师还需创设条件,尽可能地引导孩子在课堂上以互动的方式绘制思维导图,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参与到知识建构中,最终达到培养思维和阅读能力的目的。(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成都6100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