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_刘猛.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1173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0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_刘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_刘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_刘猛.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2卷 第2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2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刘猛【内容摘要】新形势下,“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引了方向,同时对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一直承担着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但二者在协同育人意识、沟通、能力锻炼等方面遇到了不少问题。本文立足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特征,针对目前的困境提出了协同育人模式的几点策略,提升高校育人实效性。【关键词】三全育人;协同育人;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基金项目】

2、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三全育人 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编号:2021SJB0617)成果。【作者简介】刘猛(199110),男,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装备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2017 年 2 月 27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1。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都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引路人,各自担任着“守渠种田”的工作职责。因此,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探索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模式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

3、升高校育人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一、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特征(一)工作对象和目标的同向性。无论是高校辅导员还是专业课教师,其工作对象都是学生,其工作目标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专业课教师侧重于第一课堂的教育,传授专业知识,建构知识专业体系,提升学生专业技术能力。辅导员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工作队伍中的生力军,在第二课堂中持续发光发热。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指出,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2。两者在立德树人方面目标一致,具有同向性。(二)育人领域和分工的互

4、补性。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虽然都承担着育人使命,但其职责和任务分工也不尽相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中特别强调辅导员应具备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九大职责2,更多的是要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道德水平,开展工作的主要场所是班级。专业课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播专业知识,锻炼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专业兴趣,提升专业素养,其主要教育场所是课堂及实训基地。虽然两支队伍在育人领域和分工职责方面不同,但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变,其培养过程也基本包含了学生学习成长的全

5、过程,符合“三全育人”的理念,在育人体系中能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二、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一)认知高度不够,协同育人意识较低。从认知角度来看,高校专业课老师往往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方面,认为上完一门课或者讲完一个知识点就是完成了自己的育人工作,缺乏对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的认知,尤其是在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和学习、生活、实践等多个方面中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习惯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其实,专业课教师应该摒除传统观念,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方针,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融合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中。对于辅导员来讲

6、,其工作内容较为细致,事务性工作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辅导员会逐渐固化思维,与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首要职责渐行渐远,更加无法与专业课教师一起协同育人。高校专业课教师往往侧重第一课堂的教学,着重讲解专业知识点,提升学生技能水平,而几乎很少参加由辅导员组织的第二课堂的教学,例如主题班会教育、班级学风建设、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企业实习实训、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训练等。同理而言,辅导员同样缺少对第一课堂的关注与参与,认为第一课堂的教育开展是专业课教师的任务,与自己无关,从不参与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对所管理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情况不了解,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引导性作用不明显。综上,虽然

7、两者皆完成了各自的工作内容,但没有意识到协同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生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各行其道,协同育人意识较低。(二)工作能力不足,育人效果不理想。在新时代要求下,要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仅靠上完一门课是远远不够的,对专业课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信息化技术水平、道德水平都有较高的要求。专业课教师需具备多重素质,突破传统的52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年第22卷 第2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3(22)2教学设计,不断提升课堂开放性与创新性,完成课程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现阶段而言,很多高校专业课教师对新时代国家教育方向把握不准确,尤其是高

8、职院校教师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尚不清晰,少数教师的自身素养不够,完全不熟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在现代化课堂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达不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由于高校教师需要承担大量的科研任务,所以在教学设计、课堂创新、育人实效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此外,近几年来,辅导员队伍人员流动较为频繁,队伍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很多人缺乏工作经验、阅历较少、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因此,在以上的现实情况中,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在协同育人方面很难形成应有的合力,专业知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理论元素融入较少,协同育人工作推进困难,育人实效性不强。(三)机制不合理,协同育人制度不健全。由于高校育人机制不合理,辅导员与专业课教

9、师融合度低,工作交集少,在协同育人工作方面收效甚微。高校协同育人工作仅仅依靠教师的自觉主动性,其内部缺乏完善而健全的工作制度。对于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而言,高校在协同育人工作上没有完善的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措施,使得两者对于协同育人工作缺乏积极性。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隶属不同的管理团队,各自有不同的考核标准,虽然两者都在按各自的要求开展育人工作,但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无法做到协同,两者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无法真正做到资源合理配置、信息共享。另外,高校在协同育人方面的激励机制也不健全,职称评定主要参考科研成果、教学成果以及竞赛成就,导致专业课教师形成固化思维,一切工作都为服务于职称晋升,对于协同育人充耳不

10、闻,忽视了三全育人在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重要作用。三、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路径(一)贯彻三全育人方针,提高协同育人意识。将三全育人方针贯彻到整个教育过程是对各大高校的一项重大考验。一是为了更好地树立协同育人理念,提高协同育人意识,高校除了在广大教师队伍、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中进行协同育人的宣传外,在学生队伍中也要传播三全育人的理念,让广大师生对此达成共识,学生的思想得到转变,能为教育工作者今后的协同育人工作开展提供更大的便利性。二是高校全体教职工需打破固化思维,做到“育人者自育”,提高自身育人素养。很多专业课教师已经习惯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并且潜意识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

11、育人工作是个别教师的任务,思想上已经懈怠,缺乏参与度。高校可以定期开展集中理论学习活动,认真学习、领悟国家最新的教育文件要求,从思想上提高协同育人认知。另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高校要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将好的育人经验和成功的课程思政案例广泛宣传,让广大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关联性的传统认知得到改变,有意识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制安全等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不断提高协同育人意识,让各自为政的思想从根本上得到转变,让协同育人思想深入人心。三是对于广大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而言,立德树人是他们的历史使命,也是现实要求。高校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

12、上的关键引路人,共同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两者间精诚合作、协同配合是将育人工作做好的重要基础。(二)健全协同育人制度,提升育人能力。为了确保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在育人工作中实现更好的协同性,高校在协同育人方面需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一是加强各部门间的联动是基础。由于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隶属于不同的管理团队,高校内部教务处、学生工作处、人力资源处、后勤服务处等部门间要加强通力合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共同的发展目标中,在制订工作计划或者出台有关制度时要充分落实三全育人的要求,共同谋划,同向发展。二是高校在已有的考核制度基础上需进一步完善,将协同育人纳入考核目标中。例如,在对专业课教师的考核中增

13、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点,将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列入考核目标,而专业课教师在实践、网络等方面能体现出育人价值的也可在年终考核中给予加分,充分突出育人的实效性。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辅导员,其共同目标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完善健全的高校制度是实施和保障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3。三是高校在协同育人方面需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更加充分地调动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让广大专业课教师更主动地参与第二课堂,在实践、生活中同样体现育人工作。例如,在职称评定或者职位晋升过程中,对于在协同育人方面有明显成效的工作者予以加分。鼓励专业课教师

14、和辅导员共同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对于有成效的团队予以表彰和物质激励,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涯规划意识,提升学生自我竞争力。(三)合理利用资源,建立协同育人工作平台。1 加强学校信息化平台建设,促进协同育人资源共享。在大数据时代的推动下,高校信息化技术建设必须跟上步伐。为了促进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和各管理部门间的有效沟通,高校需搭建资源共享、沟通交流平台。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记录学生课堂表现、学生近期学习状态、专业课学习成绩等情况,辅导员可以随时查阅,根据实际需要提前干预,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提升育人的实效性。辅导员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记录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家庭

15、背景信息、兴趣爱好、特长、专业技能优势等数据供专业课教师查阅,方便其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二者之间通过信息及时共享,既能将学生问题有效分析与解决,也能促进各部门人员间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提升教学影响力,对学生专业知识吸收、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方面有重要的正向影响。2 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校企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实践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重要载体即为实践活动。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更应该根据其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相关企业在技术革新、社会服务、就业指导、文化传承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打造企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淬炼专业技能,培育创新精神,强化责任

16、担当。在实践过程中,专业课教师需及时深入企业了解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各辅导员也要发挥专业优势,主动参与学生实践环节,加强沟通,协助专业课教师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除此之外,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应积极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建立形式6212023年第22卷 第2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2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社会需求导向的 JSP 课程教学大纲研究宋双玉习海旭宋晓亚戴仁俊韩飞龙【内容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网络的迅猛发展,急需计算机专业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还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和社会需求,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编排不够合理。本文以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JSP 课程为例,对其教学大纲编排制定工作深入剖析,探索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同时,以创新方式制定 JSP 课程教学大纲为着力点落实高校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在社会需求导向的 JSP 课程教学大纲中引入企业主流 JSP 开发框架,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