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 年第 1 期台湾研究集刊No1 2023(总第 185 期)TAIWAN ESEACH JOUNALGeneral No185“九合一”选举后台湾政局发展走向严安林(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 200233)摘要:2022 年台湾地区基层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不仅展现各方政治势力基层经营绩效,也会影响未来 4 年台湾地区基层政治势力的消长变迁,对于 2024 年台湾地区领导人与民意代表的“二合一”选举也将产生一定影响,故不少媒体称之为对于民进党的“信任投票”,或是 2024 年“二合一”选举的“前哨战”。“九合一”选举结果对台湾政局影响不小,不仅直接牵动民进党与以国民党为主的在野势力
2、力量消长,而且影响各党内部各方力量的分化组合。民进党“九合一”选举落败,不利于其争取 2024 年“二合一”胜选。但是,两次选举虽有一定关联,却无法就此预估“二合一”选举结果,原因在于影响“九合一”选举与“二合一”选举的因素大不相同。关键词:“九合一”选举;台湾政局;政党政治;“二合一”选举中图分类号:D67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590(2023)010032122022 年 11 月 26 日,台湾地区基层公职人员“九合一”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取得重大胜利,全面收复浊水溪以北执政版图。民进党则创下 1986 年创党以来最差基层选举败绩。其中原因,并非国民党表现多好多强,是国民
3、党支持者投票踊跃,民进党支持者基于多种因素投票意愿不强。选举结果也是台湾社会主流民意回归现实民生议题、追求台海和平稳定的体现。“九合一”选举被视为2024 年台湾地区“大选”的“前哨战”,对未来台湾政局的影响不言而喻。“202223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外部环境塑造研究”(22JJD810022)作者简介:严安林,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副院长、研究员,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会长。DOI:10.14157/ki.twrq.2023.01.001选战胜负未必能决定 2024 年大选 的胜负,但对各党内部日后势力结构的重组至为关键。”一、
4、“九合一”选举显示台湾政治局势演变的四大特征由这次“九合一”选举过程与结果可见台湾政局演变若干基本特征和规律。这些特征和规律,不仅在选举中得到较为充分展现,而且直接决定或影响了选举结果,同时对于未来各方势力消长和台湾政局发展又将产生不小影响。(一)县市层级选举成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各党各方势力基层经营的成效基层公职人员选举,固然与台湾整体社会政治经济的大环境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各党各方势力的经营。这次“九合一”选举结果,与候选人形象、基层经营程度、自身整合程度密切相关。其中候选人因素又较为重要,如果是现任者寻求连任,赢面就较大,如果是“换人交棒”,变数就很大,如桃园市、新竹市、基隆市、台北市等,
5、都是市长任期届满,新提名候选人是否具备优势就相当重要。当然,选举结果又决定了各政党各方势力的基层实力消长。四年的基层执政无疑将极大地影响各政党在各县市发展,拥有行政资源是实力发展最大利器。(二)选举中“现任者优势”极为明显基层执政优势在这次选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选举需要展现政绩,各党各势力基层执政的政绩是胜选的重要依据。2018 年国民党“九合一”胜选,及其 4年来在各县市执政表现总体不错,奠定了 2022 年“九合一”胜选的重要基础。寻求连任的县市长选情大都比较稳定,如新北市侯友宜、台中市卢秀燕,以及彰化县、云林县、台东县、花莲县、宜兰县等 10 名谋求连任者。蔡英文当局上台 6年来民进党总
6、体执政政绩不佳,成为民进党基层公职人员候选人竞选的“沉重包袱”,也是民进党候选人即使赢了、选票也十分难看的重要原因,如高雄市、台南市、嘉义县与屏东县。现任者优势体现在拥有行政资源,曝光度高,在疫情防控下,新的人选曝光难;多数选民抱有同情心,情感上倾向于支持现任者再做一届,除非现任者施政表现特别差、施政满意度特别低(如同2019 年赖清德与蔡英文竞争,不少民众同情蔡英文,倾向于再给蔡英文 4 年机会)。“地方政治受地方政治人物的影响较深,比较少受政党因素的影响。”33严安林:“九合一”选举后台湾政局发展走向朱骏:2022 年选举,国民党的引擎何在?,观察 杂志(台北)总第108 期,2022 年
7、8 月,第 15 页。曲兆祥:疫情效应:绿跌、蓝稳、白升 ,观察(台北)总第 107 期,2022 年 7 月,第 6 页。(三)疫情与经济成为影响“九合一”选举最主要的两大因素这次选举,“论文门”“泼粪战”“泥巴战”“乌贼战”接连上演,被台湾学者与媒体称为“最恶质的一次选举”。由于“讨厌民进党”情绪的外溢和扩散,中间选民与青年选民投票意愿下降,而中间选民是“对政党没有固定态度的独立选民”,“在多数情况下,是决定选战最后胜负的关键群体”。正是因为流失了青年选民与中间选民,特别是经济选民,加上蓝营整体气势不高,不会炒热选情,因而选情相对偏冷,至少是“上热下冷”,即使上层呈现了蓝、绿、白之间尖锐恶
8、斗的现象,下层民众也是自顾自地生活,缺乏“哪怕天上下刀子也要出来投票”的坚定意志和投票冲动。特别是疫情对选情有根本性的冲击,因为疫情,候选人难以通过传统的“握手”等拜票活动接触到民众。绝大多数民众在意地方性的议题和民生、经济问题,在意候选人能为当地民众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同时,因为台湾地区防疫指挥官陈时中参加台北市长选举,导致疫情防控问题成为选举中的重要争议点。疫苗采购封存 30 年、高端疫苗被批评、疫情破口责任归属等问题,让民进党的防疫政策成为选举中的减分项。随着选战推进,由防疫引发的对民进党的不满情绪逐渐蔓延到其他议题,包括治安恶化、枪击案不断、年轻人因“高薪招工”被诈骗去柬埔寨事件等。选举
9、后程,“绿能、你不能”的口号,让民进党“双重标准”无所遁形。最后,蔡正元把蔡英文在 2012 年首次参加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时推出的竞选短片 过去四年,你过得好吗?原样播出,只把“四”改成了“六”,引发舆论轰动,民进党所谓“清廉、勤政、爱乡土”的招牌成了最大的讽刺。民进党基于“绝对不能输”的压力,各种杀招频出,如行政资源绑桩、策反蓝营基层、出动司法检调部门配合媒体及网络操作打击蓝营候选人等,还大打“抗中保台牌”,意图鼓动民进党基本盘投票,甚至提出“支持蔡英文、票投陈时中”的口号强力催票。但事与愿违,民进党浊水溪以北全输,因为“选民普遍高度不满其执政成绩”,在基层公职选举中“表达痛心疾首之情”,“
10、扫除烂苹果、教训民进党,无疑是此次选举的最大社会共识”。选举结果,可以被理解为对民进党的“不信任投票”,却并非对于国民党的“信任投票”。(四)“国家认同牌”在基层选举中的作用不再凸显蔡英文在基层选举中滥用“抗中保台”议题引发选民反感。民进党没有很好地回应民众关注的物价上涨、经济停滞、住房、防疫政策、言论自由等社会民生43台湾研究集刊2023 年第 1 期曲兆祥:疫情效应:绿跌、蓝稳、白升 ,观察(台北)总第 107 期,2022 年 7 月,第 7 页。社论:蛮傲必败,苏贞昌下台 ,中国时报(台北)2022 年 11 月 27 日,A2 版。时评:苏贞昌是最大战犯 ,中国时报(台北)2022
11、年 11 月 27 日,A18 版。问题,而是声嘶力竭地高喊“台湾队互挺,互挺台湾队”“投绿选将,就是投我”,把县市层级选战拉高成台湾地区选战对决的高度,强调“爱台湾专利牌”,使得国民党候选人蒋万安也不得不登广告称“我们一起约定,明天就用选票,赢回台湾的阳光”,互飙“爱台湾”之车,将“台湾认同”作为选战标的。但正是因为基层选举回归了地方性议题,让民进党习惯操作的“抗中保台牌”与“国家认同牌”失灵。即使是民进党支持者,也在长期的“抗中保台”口号下疲态尽显,中间选民更是心生厌倦。特别是蔡英文一意推出“仇恨值最高的候选人”陈时中竞争台北市长,“世界怎么跟得上台湾”的防疫,在台湾沦为确诊和死亡数的“新
12、冠双高”地区后,民怨累积形成“讨厌民进党”的海啸。二、“九合一”选举后台湾政治局势的“变”与“不变”选举加速岛内政党力量盘整,但以民进党与国民党为两大阵营开展的“竞势”、柯文哲与第三势力进行“分势”的格局没有改变。(一)选举强化国、民两党基层执政版图,但台湾地区“民进党为主、国民党为辅”的政治格局没有因“九合一”选举结果而发生重大变化一是民进党惨败与国民党大胜巩固了台湾基层政治版图,不仅延续了 2018年“国民党为大、民进党为小”的县市执政版图,而且进一步扩大了这一态势。民进党基层执政版图大举退缩,仅困守北港溪以南的南台湾一隅,严重冲击民进党基层政治基础。二是“九合一”胜选巩固了国民党台湾政坛
13、第二大党地位,不仅遏制了民进党的上升气势,而且有助于国民党恢复元气、提振士气及其影响力,也维系了支持者对国民党的基本信任。三是选举结果对台湾政党格局影响不小。代表白色力量的高虹安在新竹市胜选,提振了柯文哲与民众党士气,特别是选举过程中新竹市与台北市的“三方争霸”,冲击着台湾固有的国、民两党政治格局,给不满和讨厌蓝、绿者以新的希望和选择。四是国民党赢得“九合一”选举并未就此改变民进党“一党独大”的政党政治格局。换言之,选举及其结果没有改变台湾“两党政治”为主的“多党政治”格局。日本学者小笠原欣幸认为台湾政党政治已进入“民进党相对优势时代”。这一格局并没有因 2022 年“九合一”选举有所改变。5
14、3严安林:“九合一”选举后台湾政局发展走向社论:踊跃投票,对蔡当局总检讨 ,中国时报(台北)2022 年 11 月 26 日,A2 版。小笠原欣幸参加 2022 年10 月8 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日本东京大学两岸关系小组联合举办的第 13 届“中日关系与台湾问题”研讨会发言中提出。(二)选举结果预示着民进党内部各方势力进入权力分化组合新阶段,但蔡英文依然是民进党内最大的权力拥有者一是蔡英文作为民进党内最高权力者的地位因败选而受到挑战和冲击。正是因为民进党“雪崩式溃败”,蔡英文请辞党主席,承认“选举成绩不如预期”。但正如台湾评论者所指出的,由于蔡英文是掌控全台政经资源的地区领导人,其借由执政
15、权全盘掌控行政、军队、特务、“司法”、媒体等所有可用资源,当局还招募、培养网军,作为攻击在野党的强兵悍将。同时,民进党也借由行政资源的“权威式配给”,“吸引台湾的人才群往绿营靠拢,这就造成朝野政党之间的实力差异越来越大,如今各阶层、组织与单位干部皆逐渐转向支持绿营,而且,越年轻越支持民进党,这不仅改变了台湾的民众意识,也造成绿营的基本盘越来越大”。由于蔡英文强势主导与“没收”党内的初选与提名,民进党各县市参选人几乎都由其一手“钦定”。她执意在桃园和台北推出林智坚和陈时中,却因为“论文门”和防疫争议,不仅导致本选区失利,更拖垮了整个民进党的选情,从而被普遍认为应该为败选负“最大责任”。二是民进党
16、内部派系出现盘整。因为选举惨败,蔡英文面临党内派系挑战,特别是赖清德的冲击,权力结构出现“蔡降、赖升”现象。2022 年 10 月 12 日李远哲对民进党“腐败加速”的公开批评,实质上是对蔡英文的批评,直接影响了基本盘对民进党的支持,在选情较冷情况下,民进党“顾好基本盘”的策略因此失效。同时,李远哲对赖清德的期待也成为民进党内部权力结构在选后分化的催化剂。作为目前民进党内最强“接班人”的赖清德,在选举中曾公开说“台北是疫情的开始”,暗助桃园郑宝清参选,并在彰化县同台场合,面对蔡英文的全程念稿,公开讲出“至少我不会用读稿机”,这些举动都可看出“蔡赖心结”再度台面化。由于此次在辅选中遭到排挤,赖清德反而躲过败选检讨,被选为党主席。在民进党内部矛盾斗争再度突显情势下,赖清德处于优势地位,代表民进党出马竞选 2024 年地区领导人的可能性上升。“因势利导之下,赖清德如今已成了 2024 年绿营竞选的最强希望”。三是党主席之争与行政管理机构改组成为民进党内部新一波权力斗争与分配的焦点。赖清德在 2022 年 12 月 8 日宣布参选党主席,并在 2023 年初正式当63台湾研究集刊2023 年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