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 年 12 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Economy(总第 35 卷第 197 期)收稿日期:20220511作者简介:许玉洁(1998),女,山东德州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哲学与文史转型视域下的精神困境 论苏童黄雀记 的意象化书写许玉洁沈阳师范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摘要:第九届矛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黄雀记 是苏童“意象化写作”的范本,反映了作者对社会转型时期人之精神困境的人文关怀。首先,“意象化写作”极富张力,体现在叠加意象间层次分明、意象自身矛盾多义、意象作为叙
2、事动力三个方面。其次,关键意象“丢魂”象征社会转型期的精神紊乱,体现在传统伦理的消解与人性冷漠、历史叙事与当下言说两个方面。最后,关键意象“绳子”象征人的生存困厄与挣扎,于保润而言是边缘化的青春,于柳生而言是“罪罚赎”的人生链条,于仙女而言是商品经济浪潮下的堕落。关键词:黄雀记;意象化写作;社会转型;先锋文学doi:103969/jissn20962452202206011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452(2022)06007505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坛兴起一股重“形式”的创作风潮,其中最为耀眼的莫过于先锋派,其对于文本形式的高度关注及丰富的创作实践,促使二
3、十世纪中期以来的文学倾向从热衷于“写什么”转而关注“怎么写”。先锋作家为形式写作提供了多种范式,如马原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格非以“隐藏四分之三”的叙述方式创作了中国当代最玄奥的小说褐色鸟群,而苏童则以“意象化写作”构筑着属于自己的香椿树街道等文学故乡。意象在新时期叙事文学中崭露头角继而锋芒毕露,经历了复杂的变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批“新生代”诗人主张“非诗”,提倡语言的原生态,“反意象”的创作主张直指朦胧诗派,朦胧诗所推崇的含蓄意象成为需要矫正的传统。正当“非诗”主张使意象在诗歌领域遭遇滑铁卢之时,意象却悄然闯入了叙事文学的疆域,为自己谋求一线生机,一些作家在
4、创作中开始有意识地使用意象,他们割断意象长时间以来绑定的意指,通过跳跃、颠覆、创新为意象赋予崭新的个人化意涵。苏童是将意象化写作锤炼得炉火纯青的作家,他多以意象命名作品,如米 罂粟之家 蛇为什么会飞,在叙事中,意象也发挥了连缀情节、暗示走向等重要作用。黄雀记 讲述了香椿树街三个青年男女保润、柳生、仙女的爱恨情仇,是苏童“意象化写作”的扛鼎之作,同时也体现了苏童对中国57转型视域下的精神困境转型期人的精神困厄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担当。一、意象化写作的张力相比于传统叙事写作,苏童运用意象营构所打造的实验性叙事策略,可以给读者提供形式和内涵的双重体验和解读,打破了传统惯用的时空叙事逻辑,极大地丰富了文本
5、的弹性和张力。1叠加意象间层次分明苏童在叙事中,擅长将自己的情绪和判断隐而不漏,而把诸多意象推到文本的表层,使其喧哗、连缀、狂欢。读者首先需要的就是对意象的破译,意象的形式与传统意指的分离很大程度上造成接受的困难,同时,繁多意象的叠加与交织更可谓是苏童精心构筑的文本藩篱,若是不仔细拨冗,则很难窥见真相。这些意象虽繁复交织,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随意堆积,其中不仅有核心意象与次要意象的区别,也有联类意象与独立意象的划分。如 黄雀记 书名的关键意象“黄雀”从未在全书出现,但通读后可以发现,黄雀是命运的象征,并渗透每一情节和人物。苏童借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传统内涵,为每个人物设置了多重身份,在“保
6、润的春天”一章中,仙女是蝉,保润是螳螂,柳生是黄雀;在“柳生的秋天”一章中,柳生是蝉,仙女是螳螂,保润是黄雀;在“白小姐的夏天”一章中,三人的身份已不能明确标明,背后似有一双命运之手在操纵着三人的关系与人生,命运的神秘气息穿梭于全书。黄雀虽未出现,却又处处存在。在黄雀的“命运”之手统摄下,作者对季节的安排便有了一种宿命的意味:保润在春天发生青春期的萌动和觉醒,人生如春天一般灿烂光明,却被诬陷强奸仙女而锒铛入狱;柳生操纵司法逃过牢狱之灾,但其一生都在对保润和仙女的愧疚和道德的惩罚中度过,如秋天一般萧瑟悲凉;仙女(即白小姐)泼辣乖张,任性恣意,如夏天一般绚烂,但这繁盛的景象过后即将迎来的是堕落自弃
7、、流落风尘的枯败,“仙女以夏天 的姿态介于保润的春天 和柳生的秋天 间,隐喻着焦灼张扬之后的堕落无奈。”1 命运的流转变迁和无所不在预示了三人的状态和未来,“春天秋天夏天”的反向循环预示命运即黄雀的永不停息,这两个全书最大的实体意象和抽象意象相互映照,营造了作品原始、基本的文本生态。基于此,其他诸如水塔、老屋、怒婴、河流等意象均在这两个基本意象的映射下徐徐展开。2意象自身矛盾多义除了不同意象之间以主次分明、交织递进的方式扩充文本的弹性外,同一意象也包蕴着多种含义,甚至彼此间相互矛盾。井亭医院的水塔,原是一块荒废之地,是柳生犯下强奸罪的地方,是仙女被绑、失贞之地,也是保润葬送人生、锒铛入狱之地,
8、可以说是充满罪恶、肮脏、凄惨的地狱,却被修缮、改造、装修成香客络绎不绝的菩萨庙,而选址、监工的人竟是柳生,他是把水塔变为地狱的罪魁祸首,也是把水塔变为宗教圣地的实施人,天使与魔鬼在他身上兼容,良善与罪恶在水塔下共生。善与恶在撕扯,罪与赎在较量,水塔意象的这种矛盾和转变带有作者戏谑的意味,借用意象的多义进行反讽更是展现出世界的荒诞和文本世界的巨大张力。仙女作为小说的中心人物,其存在也有着多义性。她有着姣好的面容,“谁都承认仙女容貌姣好,尤其是喂兔子的时候,她歪着脑袋,嘴巴模仿着兔子食草的口型,一个少女回归了少女的模样,可爱而妩媚。”2 48有着能歌善舞的才艺天赋,15 岁时便会跳小拉(一种交谊舞
9、)、贴面等新兴舞蹈,酷爱听流行歌,离乡后在深圳以在酒吧当歌手为生,还自刻唱片。除了在外貌上人如其名,在生命力上更是有着仙女般的能量。怀着身孕的仙女在遭遇车祸后竟然母子平安,毫发无伤,选择溺水自杀,竟然被水流托举,一路漂到善人桥,酷似先知摩西的经历。但与仙女的特质所共存的,是她妖妇的特性。她乖张任性,为实现自己买录音机的愿望,无故吞下保润 80 元抵押金;在被柳生强奸后,因接受了柳生家大笔财富而将强奸的罪名嫁祸给保润,使自己从一个受害者变成强奸犯的同谋者,至此她二元性格中的仙女被妖妇压制,成年后以出卖肉体为生更是与仙女这一美名背道而驰。仙女与妖妇形象在一个人物身上公然并存,在无数神秘经历的背后,
10、我们感受到的是仙女人物形象的深邃和多元。67转型视域下的精神困境3意象作为叙事动力意象的张力体现在上述形象多元、意象错落有层次等方面,更体现在其叙事功能 故事的动力上。“苏童许多叙事文本中,在每一次故事情节的转折处,意象都会运载着作者特定的意念出现,成为支配整个文本的一种笼罩性存在。”3 如果挑选连缀全文、提供情节发展动力的意象,非“丢魂”莫属。“丢魂”是指人猛然间陷入了一种飘忽、不受理性控制、不能理智分析的超自然状态。黄雀记 每个主人公都有过失魂的经历,“丢魂”成为左右人物行动的推力,也构成故事的隐形助手。首先是祖父丢魂后被送进医院,使保润得以进入井亭医院见到日思夜想的仙女,给保润提供了学习
11、五花八门的绳子绑法的契机,为水塔事件做了铺垫。保润丢魂的表现是执着于与仙女跳上一支小拉,甚至不惜与柳生做交易,捆绑仙女,客观上为柳生的强暴行为提供了便利。柳生第一次丢魂是任凭荷尔蒙爆发强暴仙女,给三人带来毁灭性的危害。第二次丢魂是十年后面对归来的仙女不能自已地接近她,引出了白马事件。可以看出,小说中人物不停地受到丢魂的摆布,祖父丢魂挖地保润丢魂绑仙女柳生丢魂强奸仙女十年后柳生丢魂接近仙女,由此形成了故事发展的隐形动力。二、“丢魂”意象 社会转型期的精神紊乱苏珊桑塔格说,“疾病并非隐喻,而看待疾病的最真诚的方式是尽可能消除或抵制隐喻性思考。”4 可知,疾病已在广泛的社会意义上成为人们潜意识中不可
12、抹去的一种隐喻,所以桑塔格才力求揭示并摆脱这种根深蒂固的隐喻思维。同样,丢魂作为一种精神状态的异常,在作品中也被赋予了别样的隐喻意义。1传统伦理的消解与人性冷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生产模式的巨变,社会风气也在悄然间更替,脱贫致富、精致利己、消费至上等思想充斥着人们的思想。通过祖父丢魂这一线索,苏童给我们展现了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的思想状态和社会风潮。“小说通过这一意象着力表现了在世俗经济与欲望的冲击下,江南文化视野下 家 所具有的重视家族构建与崇文有序的传统意义不断消解,其本身所固有的守护温存、相亲相知的美学意味也消散殆尽。”5 祖父对儿孙的孝
13、道毫无信心,于是每年春暖花开时照一张像,以备不时之需,而保润母亲怕受到儿孙不仁不孝的舆论指责,对此十分抗拒,甚至当面羞辱祖父,称他为“家贼”,“别说你还活着,就是死了,你的遗照也不一定能上墙。”2 7“你这样一个老疯子对国家做不了贡献,对子孙没有什么恩惠,有什么必要这么长寿。”2 31祖父丢魂后,保润父母以给祖父治病为由将其送进精神病院,而他们的目的是将老屋出租以获得每月 200 元的房租,祖父的红木大床也以 500 块的价格被卖出,租出的房子先后被改造成时装店、保健品药店等。更为讽刺的是,去医院探望祖父的人竟不如去扫墓的人高兴,“就算倾家荡产,也不能让老疯子回家。”2 28社会风气的变迁使传
14、统的孝文化和“家”观念变得无足轻重,长辈变成可以算计与谋利的局外人。祖父是转型时期社会现实和国民精神的整体隐喻。除了孝道的失落和人性的冷漠,祖父丢魂所展现出的还有金钱至上的疯狂。在得知祖父挖树是为寻找黄金后,香椿树街的居民便加入了这一疯狂的掘金运动,甚至夜里都有人出动,还有人疯狂挖金导致房屋坍塌而入狱,谁都不曾想到这只是祖父的一个幌子。谎言的不经意与掘金运动的盛大形成了荒诞的对比,强烈地反映出人们被金钱支配、失去理智的混乱心理。被金钱奴役的另一个代表人物郑老板,财富的暴增使他一时无法接受和驾驭,以致于患上了妄想症,以沉迷女色浑浑噩噩度日,生日时三十个小姐在房间开色情 party。这些荒诞的景象
15、反映了精神麻木的时代现状,人在金钱面前无所适从,变成了受金钱驱使的行尸走肉。2历史叙事与当下言说祖父丢魂的潜在原因是脑袋中的气泡在拍照时被镁光灯闪破,之所以有气泡是因为祖父在文革时受到迫害,被红卫兵用煤炉钩砸破脑袋,自此便77转型视域下的精神困境有了锯齿形的疤痕。由于会联想起当年枪毙曾祖父的情景,祖父尤其惧怕保润用法制结捆绑自己,反而喜欢民主结,背后隐喻的是黑暗年代不公的法制对人造成的巨大痛苦和后遗症,即使在精神失常之时,内心深处都是满满的惧怕,祖父指向的是消失在时空里的历史岁月。祖父“既寓指旧时代 在新时代 的残留,暗示着文革 暴政中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的一类人在新时代的尴尬境遇,同时也意味着
16、被阉割掉历史意识的当代人的摆脱不掉的精神噩梦”6。丢了魂的保润爷爷四处刨挖的行为,严重地干扰破坏了香椿树人家的日常生活,因而被普遍视为一种精神失常的状况。因此,与历史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保润爷爷被送入井亭医院,就是顺理成章的一件事情。祖父被束缚于医院,意味着其失去了在主流话语中言说的权力,暗示尘封的历史与记忆即将永远被压抑,被封闭,而被戕害过的小人物只能作为历史错误的受害者而被边缘化,他们的伤痛无法被看见。祖父无法找到祖宗的尸骨,他的伤痛也就无法被抚平,他的长寿似乎是在等待历史的解释,而历史报之以沉默。祖父角色的设定与找魂的过程是苏童揭开香椿树街历史记忆的一种文学表述,反映了他对历史与传统、小人物与宏大事件之关系的反思与追问。“如果说祖父作为一种历史和传统根 的隐喻出现的话,那么,白小姐产下的红脸婴儿,则是迷失在浮躁的金钱社会的耻辱的象征。”7 但怒婴依偎在祖父的怀里,很安静,历史与未来在此和谐共处,同时,祖父也是柳生在洗头房嫖娼的阻止者,似乎暗示了苏童给出的对浮躁现实的解决途径:社会的浮躁与软弱,或许借助于传统历史与文化的力量,通过历史与未来携手,能够获得现实的修复和救赎。三、“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