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分殊的风险建构:微塑料风险...介呈现与科学发现的比较研究_张田田.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21754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殊的风险建构:微塑料风险...介呈现与科学发现的比较研究_张田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殊的风险建构:微塑料风险...介呈现与科学发现的比较研究_张田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殊的风险建构:微塑料风险...介呈现与科学发现的比较研究_张田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1(上)科技传播58理论探索作者简介:张田田,讲师,深圳大学,研究方向为新闻学。温伟瑜,研究生在读,深圳大学,研究方向为新闻学。1 引言微塑料(microplastics),是一种直径小于5mm 的塑料颗粒,这一概念由英国科学家汤普森(Thompson)于 2004 年在科学杂志首次提出1。微塑料包括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种类型:前者是指人造加工的原生直径小于 5mm 的塑料微粒,如牙膏中所添加的塑料微珠、工业原料中的树脂颗粒等;后者则由大块难降解塑料通过物理、化学的过程破裂、分解形成,如飘浮在海洋中的塑料制品在洋流、日光和风力的共同作用下,就可以分解成大小不一、数量众多的微塑料。相

2、对于普通塑料,微塑料重量轻、体积小,有些甚至达到纳米微粒级别,因此也表现出更强的渗透性和扩散性,可在大气、水体(淡水和海洋)和陆地环境之间进行迁 移2。作为一种重要的“新污染物”3,微塑料的潜在风险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也通过媒体报道进入大众视野并得到广泛关注。在现有的关于微塑料尤其是其毒理效应的科学研究中,可以证明微塑料的实质性和全面性影响的数据并不足4,既“无直接证据证实微塑料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5,也缺少证据证明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6。然而,在大量的媒体报道中,微塑料被视为一种极其严重的环境和人类健康风险,“毁灭性伤害”“生命威胁”“隐形杀手”类似表述在文本中频频出现。对于

3、新闻媒体而言,“微塑料”作为新兴的科学议题,具有较高的专业门槛。正因如此,大量的“微塑料”报道都以相关的研究论文或者学术会议为由头或主题而展开。在本研究所搜集的新闻报道中,69.3%的新闻以微塑料的最新研究发现为报道主题,19.6%的新闻以关于微塑料的重要学术会议为报道主题。那么,在内容上高度依赖科学研究的媒体报道为何会建构出有别于科学界主流认知的微塑料风险图景呢?2 文献回顾:媒体对风险议题的建构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他认为,“工业社会的机构产生了他分殊的风险建构:微塑料风险的媒介呈现与科学发现的比较研究张田田,温伟瑜摘 要 考察了 20082022 年关于微塑料

4、的报纸报道和科学研究文献,比较了二者所呈现的微塑料风险差异。研究发现,新闻报道主要以“生态危机”“健康威胁”“不确定的风险”三种框架来建构微塑料风险。微塑料风险的媒介呈现与科学发现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媒体的报道重点与科学研究的重点并不一致,科学研究中微塑料的“不确定的风险”在新闻报道中往往被转换为“实际存在的危险”。研究认为,在新闻报道常规的主导之下,媒体的报道重点偏离了科学研究的重点;新闻报道更偏向于呈现研究结果,而省略具体的研究语境与研究方法,从而将不确定的科学发现简化为明确的风险结论;此外,新闻报道与科学研究对风险概念的理解差异以及新闻对科学研究结论的误读都是导致上述差异的重要因素。关键

5、词 微塑料;风险建构框架;科学发现;新闻报道;常规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3)322-0058-08DOI:10.16607/ki.1674-6708.2023.01.015科技传播592022 中国科技传播论坛们无法控制的危险”7,风险是“一种处理由现代化本身引发的危险和不安全的系统性方式”8。在贝克的理论基础上,吉登斯强调了工业社会的自然危险(包括干旱和洪水)与风险社会的人为风险(如接触杀虫剂和辐射)之间的差异9。风险不同于危险,风险是一个人会被某一种特定危害所伤害的几率,是指事物具有的不确定性对人造成的影响。危险是真实的,风险却是一种社会建构

6、10。风险的社会建构,是多元主体对风险进行定义、协商与角力的过程。媒体正是塑造风险话语的重要力量之一,如贝克11所言:“风险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媒介社会,又或者说是一种信息社会。”大量研究都强调了媒体在构建风险话语中的作用。贝克认为,主流媒体是塑造、传播或遮蔽风险信息的积极参与者8。Kasperson12进一步提出“风险的社会放大”的框架。其中,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放大站,是风险放大或减轻的重要信源。媒体的介入程度、信息量、阐释风险的框架以及用来描述风险的符号、修辞或言语,会影响群体或个人的风险观。亦有相关研究证实媒体对风险事件的报道具有一定的议程设置效果:媒体报道能够激发人们的问题意识13

7、,而且媒体对于风险议题重要性的呈现与公众对该议题重要性的判断高度一致14。媒体运用何种策略和工具来建构风险,将对风险的呈现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国内学者在风险传播研究中的一个重点。郭小平15分析了环境报道中的委婉语修辞,指出环境话语具有掩饰与弱化生态风险的后果、规避与转移风险责任的形塑力量。王庆16认为人民网在雾霾天气的报道中通过不同的框架组合策略最终模糊了雾霾风险。温彩霞、梁晨17同样以框架分析为工具检视南方周末的转基因食品报道,发现报道中所运用的框架既可以呈现风险,还可以模糊风险。除了文字文本,视觉文本亦可以成为媒体建构风险的重要工具,周敏 等人18的研究发现,由于儿童影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

8、传播影响力,因此在风险呈现和风险放大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上述国内研究或聚焦于某一媒体的风险建构策略,或专注于媒体的风险建构过程中某一元素的运用情况。蒋晓丽等19比较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中美报道,发现两国报道在风险取向上反映出迥异的价值观念。曾繁旭等20比较了我国不同立场的媒体对“PM2.5”风险议题的建构,发现了其中的框架争夺、共鸣与扩散,揭示了背后权力的交织与博弈。这些研究所运用的比较视角对于本文的思考和写作也有一定的启发。通过比较,我们更能发现聚焦于同一风险议题的不同话语主体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3 研究设计3.1 研究对象及样本收集2004 年,科学杂志刊载文章迷失在海洋:塑料都去

9、哪儿了?,该文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本研究以该文发布日 2004 年 5 月 7 日为样本搜集的起始时间,并以最近一次样本搜集时间为样本搜集结束时间,从而将样本搜集的时间范围限定在 2004 年 5 月 7 日2022 年 4 月 30 日。我们以“微塑料”为关键词,在慧科新闻数据库进行“标题及内文搜索”,共收集到 2 912 篇新闻报道。剔除内容不相关和重复报道后,最终获得 305 篇报纸新闻报道作为分析微塑料报道的样本。此外,我们还以“微塑料”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共获得 630 篇研究论文。对于新闻报道所涉及到的国外研究,我们也都追溯原文进行阅读。通过上述步骤,

10、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微塑料风险的科学发现和进展。3.2 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针对报纸的微塑料报道,采用甘姆森(Gamson)等人提出的“诠释包裹”(interpretivepackage)框架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其对微塑料风险的建构。甘姆森等认为,框架是“对相关事件进行感知,从而揭示问题所在的核心组织思想”。“诠释包裹”指的是对新闻话语中的主要叙事框架进行划分,将新闻主要叙事框架理解为一个个包裹,这些包裹都有一个署名,即用速记的方式来体现本文的核心框架(coreframe)和核心立场(coreposition)。“诠释包裹”分为两个部分,即框架装置(framingdevices)与推理装置(reason

11、ingdevices)。框架装置由一系列象征符号构成,这些象征符号有助人们理解文本的核心框架,其中包括的元素有:隐喻、描述、论据以及视觉影像。推理装置是指通过某些元素作为论据来表明核心立场,包含的元素有:问题来源、后果或事件影响、责任归咎、解决方案与道德呼吁等21。在进行框架分析的实际操作时,可根据分析对象的特点选择框架装置和推理装置中的不同元素加以组合。本研究选择框架装置中的隐喻、描述、短语这三类元素以及推理装置中的问题来源、后果影响这两类元素作为具体的分析 工具。针对微塑料的研究论文,我们主要通过阅读论文的摘要和结论部分来了解其研究发现和结论。对于新闻报道所涉及的论文,全文阅读以便了解关于

12、20231(上)科技传播60理论探索研究过程的更多细节。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尝试回答以下问题:第一,报纸的微塑料报道建构出怎样的微塑料风险?运用了怎样的话语逻辑?第二,微塑料风险的媒介呈现与科学发现之间存在怎样的差异性?第三,哪些因素导致二者在微塑料风险呈现上的差异?4 微塑料风险的媒介图景及其建构逻辑在对报纸报道进行多次阅读和编码后,我们发现在其微塑料风险的话语建构中,有 3 种较为显著的框架,分别是:生态危机、健康威胁和不确定的风险(表 1)。报道中 3 种框架的占比趋势如图 1 所示。4.1 “生态危机”框架69.5%的报纸报道运用“生态危机”的框架来呈现微塑料的风险。该框架的核心在于强调

13、微塑料对于生物物种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报道通过以下话语逻辑来建构微塑料所引发的环境 风险:第一,微塑料“有毒”“会跑”“难降解”。报道借助专家话语,解释了微塑料可能引发环境污染的原因:“一是微塑料可释放出有毒有害物质,二是微塑料比一般塑料更容易吸附有毒有害物质。”22此外,同塑料一样,微塑料也难以在自然环境中降解,这就意味着,微塑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将长期存在。第二,微塑料“无处不在”。多篇报道都聚焦于在不同地理环境中发现微塑料的最新研究发现,比如“日本研究发现海底淤泥中的微塑料”23、“北极的空气中都发现了微塑料”24、“北极冰芯发现大量微塑料”25等等。这类报道集中展现了作为技术产物

14、的微塑料全面入侵地球生态的图景:从浅海至深海,从海洋到内湖,从北极到南极,从山脉到天空,微塑料无处不在、无孔不入。这些体积小、重量轻的微塑料就好像一个个“有机污染球体”,流动到哪里,就把污染带到哪里。第三,通过生物摄食,微塑料已进入食物链,并对生物体产生程度不等的毒副作用。报道常运用数字来说明动物对微塑料的惊人摄取量,如“须鲸每天可以摄取超过30万个的微塑料颗粒”26;同时,表1 报纸微塑料报道中的3种风险框架风险框架生态危机健康威胁不确定的风险框架装置隐喻“海洋中的PM2.5”“隐形杀手”“有机污染球体”“塑料体格”“未知数”描述“微塑料污染范围之远、程度之深,已经波及曾被人类视为净土的极地

15、和海底”;“微塑料一旦进入食物链,会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持续发展”“欧洲人每年吃贝类平均约摄入1.1万粒塑料微粒”;“人体内发现多达9种不同种类的微塑料”;“科学家先后在人体粪便、血液和胎盘中发现微塑料”“没有任何一项研究表明海产品当中的微塑料对人体健康有可见的危害”、“微塑料是否对人体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依然是未知数”短语“无处不在的污染物”“四海为家”“潜入人类餐桌的污染物”“看不见的伤害”“不确定”“有待证实”“可能”推理装置问题来源微塑料体积微小,容易在海洋、内陆、大气之间传播;也容易被海洋生物误食,进入食物链。微塑料既可释放有毒有害物质,也比一般塑料更易吸附有毒有害物质。微塑料

16、的强渗透性和流动性使其能够通过食物、日常生活用品、甚至呼吸等多种方式进入人体微塑料的风险评估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动物试验采用的暴露剂量通常远高于环境浓度;对微塑料及其附着的污染物的毒理学机制,还缺乏系统认识。后果影响微塑料无处不在,成为海洋、湖泊、河流、土壤、大气中的广泛污染物;其自身毒性以及有毒的吸附物将通过在食物链的各层次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影响整个生态系统。微塑料很容易被人体摄入;最小的微塑料达到纳米级别,甚至能突破人体的血脑屏障,在身体内部通行无阻,对人体造成各种物理和化学伤害。微塑料究竟对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多大的风险,这依然是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科技传播612022 中国科技传播论坛也多次使用数字说明微塑料在动物体内沉积的普遍性,如“约 40%的鲸类动物和 44%的海鸟类物种的体内发现了微塑料的存在”27。此外,“海洋中的PM2.5”“鱼儿的慢毒药”“海洋生态杀手”等隐喻的运用都暗示了微塑料对生态环境和生物种群的严重破坏。4.2 “健康威胁”框架27.2%的报纸报道使用“健康威胁”框架来呈现微塑料的风险。该框架重在呈现微塑料对人体健康所产生的危害。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