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2023 年第 1 期艺术研究富连成藏戏曲文献汇刊(后文统一称富刊)共收录京剧老钞本 300 余种,涉及剧本从明末至民国结束。富刊剧本的完备成熟基于富连成社众多教员、艺人家族及师徒传承、搜罗、编整、演出,积淀了深厚的演剧脉络。尤至“花雅之争”后期,京剧集众家之长逐渐成为花部剧坛最重要的力量,而富社作为“京剧第一科班”,拥有庞大完整成熟的教学研究演出资源,其剧本经过案头、教学、舞台实践三重打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春秋配是一出青衣、小生、老旦、花脸合作的传统唱工老戏,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深受老百姓喜爱,各路剧种通行,可以说是花部最流行的经典剧本,亦为京剧收罗,不但在民间搬演频繁,最终收入故
2、宫藏昇平署剧目,承应宫廷供奉。一、春秋配戏曲祖本溯源 富刊 藏 春秋配 始于梆子戏流播。春秋配 戏曲祖本出处史有争论,至今各有纷说。主流学界一说是清代陕西著名剧作家李芳桂所作。李芳桂生长在今陕西渭南华县,这里是碗碗腔皮影戏的发源地。据载大概在他二三十富连成藏京剧春秋配 钞本流变考汪一兰 摘 要:本文以 富连成藏戏曲文献汇刊 中 春秋配 钞本为中心,对 春秋配 祖本进行溯源,梳理这出经典的花部戏在各个剧种的抄录流播演出情况,分析其如何诞生于乡野,如何在民间流播过程中逐渐演进成为经典的梆子戏代表作,并最终进入官方视野,录入故宫藏昇平署剧目承应宫廷供奉,为思考地方戏经典化建构和传播提供重要样本。关键
3、词:春秋配;富连成;昇平署;地方戏;流变 本文系 2019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富连成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9ZD09)阶段性研究成果。DOI:10.15947/ki.dwt.2023.000720艺术研究岁时,禁不住创作的诱惑和当地皮影艺人的撺掇,写出了流传甚广至今还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李十三“十大本”其中第一部 春秋配。该剧既是公案戏也是爱情戏,讲述两对青年男女发生的一系列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抨击邪恶,伸张正义,歌颂爱情,富有生活气息和传奇色彩,贴近老百姓生活,极具艺术魅力。陈彦在其著作中说相传这部戏首先是在李十三的家乡陕西渭南由当地皮影艺人演出,很快传遍渭河两岸,后为
4、秦腔艺人搬上舞台,随着秦腔艺人冲州撞府几经流变,远播大江南北。齐如山在国剧漫谈三集春秋配一部说:“此戏最初乃陕西碗碗腔皮人影戏的本子,为渭南县李秋崖所编。当时的名士,事迹见渭南县志。他编的戏本很多,号称十大本,在陕西全省人人皆知。他因自己姓李,所以他所编之戏,戏中之小生也都姓李。此戏中之李春发也是此例。最初为皮人影戏所编,因为演的太红,人人称赞,便有人把它翻成梆子腔演唱,也极受欢迎。”1作为著名戏曲理论家,齐如山对梆子腔的偏爱在文章中国戏曲源于西北已有迹可循:“国人若想研究戏剧,非到西北去不可;世界人想研究中国戏剧,非到西北去不可。”2也许是基于这种偏爱,齐如山对春秋配的渊源也更倾向在西北寻根
5、。另有说法此剧祖本源出于四川剧作家李调元的川剧本子,京剧的本子则是从陕西梆子或河北梆子流变而来。有不少著作及相关文章说李调元创作了 春秋配 梅绛亵 花田错苦节传四个川剧弹戏,或润笔整理了这些本子,使之更适合演出。其中以说春秋配创作一事最为明确。该说法强有力的支持见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说词:“关于春秋配的剧本,我看到的已经不少了究竟最早的发源是哪一个剧种,还找不到确实的证据。如果根据刻本推测,四川刻的恐怕要比较早一点的。”“黄芝冈同志告诉我,他听见四川的传说,春秋配的祖本,是一位四川的剧作家李调元编的。”3另外早期且权威的认定当属民国著名戏剧家卢前。他说:“绵州李雨村调元,尝做四种,尤临川之
6、有四梦。雨村不用一神仙,尝引以自豪。”4卢氏言之凿凿却并未说明此说法的具体出处与根据,实为遗憾。后来蒋维明在李调元与俗文学中谨慎的引述李调元“培育伶童的同时,他还参与了川剧剧本 春秋配 梅降亵花田错苦节传的编写”5,同时引用了刘仁铸的文章李调元与春秋配,以李调元与小孙女的生活故事为佐证,但在严谨的学术论证中,故事亦不可为铁证。本文仅就以上两种学说做一推论:(一)生平推论李芳桂(1748-1810),又称李十三,陕西华县人士,清代著名剧作家。祖辈务农,出身贫寒。乾隆三十二年(1767),十九岁的李十三第一次出门应考,中秀才。为养家糊口,在邻村教书。乾隆五十一年(1786),三十九岁,中举人,名扬
7、乡里却未能得个一官半职,继续教书。嘉庆元年(1796),四十九岁的李十三赴京会考,败兴而归,后被录用为陕西洋县的儒学教谕。一年后,回家乡华县继续备考,五十二岁(1799)时再次赴京,仍旧名落孙山。自此之后他回到家乡,在寒窗清灯之下,开始21 2023 年第 1 期艺术研究了剧本写作生涯,开始了李十三“十大本”的问世。6李调元(1734-1802),字雨村,号童山,四川绵州罗江人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改庶吉士,授吏部主事肆力于学,凡经史百家稗官野乘,无不博览,诗文词曲兼工。7二位剧作家都生活于乾嘉年间,依时代较难推断其创作先后。三秦文化研究会专题资料中静波老师撰文:“李十三的第一部剧
8、本叫 春秋配。这部戏首先由他家乡皮影戏艺人演出,很快传遍渭河两岸。最早的演出大约是在乾隆五十年代后期,李芳桂在折子戏玄玄锄谷中贾捏揣的唱词中就有芦里捡柴姜秋莲嘉庆四年(1799),秦腔著名艺人姚翠官将这出戏带到北京,在 双和都西秦班公演。生动的故事情节、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优美的音乐台词,在秦腔演员的精彩表演下,立即形成一股秦腔热,李十三热,京城十巷九空,观者如潮,争议春秋配。紧接着,这部戏就远播大江南北”8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春秋配已成为本地区民间艺人的流行剧目,剧本至少在1799 年之前已成形并由当地皮影艺人传播。而由前述生平可知,李十三在 1796 年赴京会考名落孙山之后被录用为洋县儒学教
9、谕,此时李调元大概率正是在罢官归乡搞创作的阶段,应该注意到陕西洋县和四川绵州罗江是二省接壤相近之地域,因此很大可能是在这个时期,二人中有一人在戏曲民间自发性地缘传播过程中接触到了这个作品。另考梅先生所说,“如果根据刻本推测,四川刻的恐怕比较要早一点的”9。梅先生并未言明是哪个刻本,无从考证,但料想梅先生舞台生活四十年动议成书过程中一定是苦心搜集到了各省木刻加以比对、研究才如此认定。笔者认为从生平推测,李十三在洋县生活(1796)之后回乡,1799 年此剧由秦腔艺人排演入京表演,有一定可能是李十三在洋县生活时期耳闻此剧,将其编入自己的碗碗腔剧作中。(二)戏文推论另一佐证是目前看到包括富刊京戏本和
10、秦腔本在内的多个剧种的戏文第一场释盗中,李春发上场时首先自报家门“小生姓李,名华,字春发,南阳罗郡庄人士”第二场拷莲中闺门旦姜秋莲出场同样道“奴家姜秋莲,罗郡人士”据史料记载,李调元本是四川绵州罗江人士,因此将主人公家乡置于“罗郡”更为合理。(三)唱腔推论弹戏是川剧五种声腔之一,又源于陕西的秦腔,属于梆子声腔系统的分支,故亦有“川梆子”之称。弹戏虽源于秦腔,但受四川地方语言及音乐影响甚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具有浓郁的四川地方色彩,所以声腔的渊源也使川陕的流播难以辨析。综上所述,流播广泛的春秋配根据齐如山文集、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以及卢前明清戏曲史的记载,各有根据却都查无实证。而中国梆子戏
11、剧目大辞典又记载戏曲本事见春秋配鼓词及清乾隆陕西李十三碗碗腔本。经过对李芳桂和李调元生平以及剧本分析亦无铁证确认最初作者,因此,笔者以为有待新材料的发现才可进一步确证。二、春秋配抄录及流播情况考略 春秋配 初见于明末清初白话章回小说。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无序。开篇即云:“大22艺术研究明天启年间”,似明人口吻。刻于清代。小说书目未见著录。后作为戏曲剧本见故宫藏昇平署剧目。在中国戏曲史上,古代话本小说、拟话本小说、明清传奇等和戏曲有着全面的、密不可分的联系,许多脍炙人口的唱本来源于传奇小说。“戏曲剧本依赖于小说提供文学素材,从而形成了小说为戏曲提供文学素材,戏曲为小说内容张本传播。小说使戏曲的
12、戏剧文学得到充实,推动其发展”10春秋配在整体流播上十分符合传统戏曲与小说相互传播的范式。(一)京剧富连成藏春秋配钞本富连成藏春秋配钞本录于中华民国廿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剧本正文前记“头本”及“富连成戏剧学社”信息,共抄录 87 页,每页录 12 行,每行录 17 字左右。共 21 幕,行楷,唱念录大字,行当角色等均书小字。角色姓名与传奇小说几无区别。与民间剧本抄录习俗相符的是错别字、同音字、俚语、俗语、异体字较多。抄录人未具名。富连成钞本大约是因由梆子改皮黄,整体相差不大,重头戏也在捡柴和跌涧,可以看出从地方戏移植到京剧的过程中,富连成钞本做了适当的调整使场上更为完备、合理;另外,钞本在多个开
13、场注明“上干板”,也更符合西皮改二黄“板上起板上落”的惯例。关于春秋配的京剧演出情况,近代梅兰芳先生 1917 年 5 月首演此剧于北京第一舞台,后专演捡柴和砸涧两场;另有黄桂秋、尚小云、张君秋、李世芳、梁小鸾、梅葆玖均工此戏。黄桂秋和尚小云同是陈德霖亲授,包括梅葆玖基本与梅先生一脉相承,仅黄桂秋将“二黄慢板”的发花辙改为人辰辙。百代公司曾给尚小云灌制春秋配西皮原板唱片一张。梅先生晚年停演以后,以张派最为流行。(二)地方剧种1.秦腔抄(改)本春秋配与陕西影戏渊源深厚,因此秦腔抄本在陕甘一代广泛留存,为后世积攒了丰富珍贵的剧本资源。据笔者所考,目前西北各艺术单位留存的春秋配抄改本有:陕西省艺术研
14、究所藏道光十二年手抄秦腔本;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手抄本;西安市艺术研究所藏秦腔改本;长安书店刊行张茂亭整理本及捡柴折戏本;1957 年袁多寿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上演所作改编本。2.川剧川剧剧目繁多,享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誉。自李调元“四梦”问世,春秋配即长久的作为川剧传统保留剧目演出,并以弹戏“四大本”闻名于世。3.山西梆子蒲州梆子改编此剧,系一出生、旦、净、丑演唱做工并重戏。清末有太原华美工厂捡柴刻印本;全本收入蒲剧梆子传统剧本汇编山西地方戏曲汇编;临汾蒲剧院现存杨李敬采花演出本;太原市文化局戏剧研究室藏中路梆子抄录本;北路梆子剧本为忻县行署文化局藏全剧抄录本。4.高腔
15、辰河戏演此剧为高腔剧目;祁剧捡柴一折表演细腻;湘剧摘梅推涧一折为草鞋花脸代表剧目,并有刘回春整理全本,湖南省湘剧院演出;常德汉剧亦有此高腔剧目,已失23 2023 年第 1 期艺术研究传。5.山东梆子 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莱芜梆子录莱芜剧团口述本;山东柳琴春秋配,又名 捡柴 姜秋莲砸涧,花辙,约可演六场,现有谢大玉、石振邦口述抄本,存山东省艺术研究所。6.豫剧豫剧传统剧目。告状一折为生旦应工戏。捡柴以闺门旦、小生为主。此剧为“豫剧皇后”陈素珍先生拿手好戏。河南传统剧目汇编豫剧录张思永整理本(1958);另有商丘专区豫剧团抄本。此外,汉剧、晋剧、徽剧、滇剧、河北梆子等剧种都载录有此剧移植演出
16、历史。由上述梳理可看出春秋配自诞生以来根植于民间,绵延不绝,流行于不同地域、不同剧种,被民间观众奉为典范,数百年来维持着众多戏班的生存。至今日,春秋配仍然展现着花部地方戏的非凡生命力。可以说春秋配在中国戏曲的“江湖”上是一部招牌戏,长演不衰,最终为清廷皇室所关注,被官方选入故宫藏昇平署剧目,录入清宫戏曲档案,这既是贵族旨趣的扩大,也是民间艺术的提升,是民间与宫廷艺术互动传播的良好典范。三、从乡土走向宫廷故宫藏昇平署剧目是我国规模最为宏大的戏曲剧目集成,也是对中国古典戏曲最全面的总结,反映了清代 300 年进程中民间和宫廷戏曲舞台演出全貌,展现了清代政治、艺术、文化、社会生活的诸多细节,体现了中国古典戏剧文学的最高水平。由于宫廷演剧是宣扬统治意志、教化民众的重要手段,因此这些戏本同时体现了清朝时期的皇家意志、政治倾向。春秋配是如何从乡土小戏走入清宫视野值得仔细研究。(一)戏剧文学的杰出性与民间性春秋配扎实的文本,优美的唱词、曲折的戏剧冲突是其长盛不衰的基础。此剧既有书生小姐悲喜交加的美好爱情,又有令人揪心疾首的杀人情节与扑朔迷离的公堂断案,富有传奇色彩又不失生活气息,最终含冤者昭雪,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