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_王淑英.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23841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7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_王淑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_王淑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_王淑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修回日期:20220510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项目“新发展阶段河南省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优化研究”(2022JKZB01)作者简介:王淑英,女,河南许昌人,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商管理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郜怡飞,女,河南巩义人,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引用格式:王淑英,郜怡飞 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 J 重庆高教研究,2023,11(2):99112Citation format:WANG Shuying,GAO Yifei The multiple path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2、of regional economy supported by highereducation J 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23,11(2):991122023 年 3 月重 庆 高 教 研 究Mar 2023第 11 卷第 2 期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esearchVol.11No.2 教育与经济DOI:10 15998/j cnki issn16738012 2023 02 010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王淑英近照王淑英,郜怡飞(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郑州450000)摘要:新时代背景下,

3、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重要。鉴于高等教育职能的多样性,以我国31 个省份为案例,应用组态思维和 fsQCA 方法,通过整合高等教育内外部条件,探讨其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有两条路径,即人才成果转化机会支撑型和成果转化机会合作支撑型,教育成果转化和教育机会多是这两条路径的核心条件;高等教育未能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有 4 条路径,即全面缺乏型、投入缺乏型、成果转化缺乏型和投入成果转化缺乏型,教育成果转化和教育投入缺失是这 4 条路经的核心条件。建议各地根据上述核心条件完备情况和所处组态类型,结合自身发

4、展水平与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规划高等教育提升路径,形成一地一案、分区推进局面,强化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元路径;组态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8012(2023)02009914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1 目前我国“人口红利”逐渐衰减,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突出,而“教育红利”则日益凸显2。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并通过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社会服务等职能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3,对我国

5、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巨大贡献4,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随着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二者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高等教育的结构、类型和资源差异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未能完全适应的矛盾也日渐突出。这促使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更多要求,其中坚持服务99导向、主动适应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各省份经济状况和高等教育现状均存在较大的差异,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效果也不尽相同5。基于此,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 明确指出各省份应在国家教育现代化总体规划框架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教育规划,形成一地一案、分区推进的局面。因此,厘清高

6、等教育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并针对不同区域优化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文献综述现有关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研究较为丰富,大量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支撑作用,其研究主要围绕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教育投入、教育成果转化、国际交流、教育机会和政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展开。(一)高等教育人力资源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最基本的动能要素包括实物和劳动,相较实物资本,人力资本更具持续性和扩展性6。高等教育是为区域提供人才的源泉,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决定了区域人力资本的层次,人力资本存量的积累将强有力地带动经济增长。高校教师作为高素质人

7、力资源为区域发展提供科技成果,高校培养的学生作为直接劳动力为区域发展贡献知识与技术。姚建建等对高校科技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高校科技人才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劳动力水平,促进人力资本层次提升,直接作用于经济发展,还可以产生知识和技术的外溢效应,推动科技进步,间接作用于经济发展7。刘智勇等认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更能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这也能更好地解释东、中、西部地区差距8。Lozano 等肯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因高校的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经济社会的对接程度不够,高校的市场参与度不足,两者发展存在不平衡

8、现象9。(二)教育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资金投入的增加可以助力高校规模扩张和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积累人力资本存量,促进知识溢出和技术进步,提高区域创新水平,为市场带来新产品、新产业和新消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邵兴东等通过 VA 模型实证分析江苏省高等教育投入对其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发现高等教育投入显著促进了江苏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增长也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资金支持10。周垚等认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产出弹性最高,中部地区最低,东部民间投入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挤出效应”明显11。陈霞等从投资异质性视角,分析高等教育投资对经

9、济增长的影响,发现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高等教育财政投资和家庭投资均对当地经济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但存在滞后期,家庭投资的滞后期短于财政投资的滞后期12。(三)教育成果转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日趋显著。李明等发现,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稳步上升但总体不高,且区域间差异明显13。如果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不能与当前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经济发展将失去内生动力5。李佳雯等研究了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发现其耦合协调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上升,并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征14。聂娟等通过测算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发现

10、,我国高等教育的经济性成果转化水平比较低,高等教育质量需要继续提升15。激发高校创新活力,提高高校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是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高校教育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和人才成果。靳瑞杰等001重庆高教研究2023 年第 2 期在线投稿:http:/yxxy cbpt cnki net/基于过程视角,系统整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和渠道,梳理出 5 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为高校更好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理论参考16。(四)国际交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国际交流可为高校提供多区域、多国家的科技和文化视角,助力高校掌握科技前沿动向,扩宽合作范围和国际视野17,提高学术研究话语权,带

11、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陈立泰等研究发现,我国省际高校科研总体效率较低,且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但国际科技交流等因素对高校科研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18。卓泽林等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对高等教育多方面的改革进行研究,肯定了高等教育在知识生产传播、技术创新升级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贡献,并强调高等教育可以通过国际交流合作来拓宽资源网络,通过改变资源组合方式助力以人才驱动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内外联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19。(五)教育机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教育机会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表示本地区适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程度。由于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

12、历史文化和当地政府政策等存在差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机会不均衡现象仍然突出。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要求下,需进一步扩大适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增强高等教育的经济支撑力。教育机会均等化是构建包含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更加公平的理想社会的重要途径20。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不同家庭背景学生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以及缩小教育回报差距21。范晓婷等围绕高校扩招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高校扩招显著缩小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增加了家庭消费,带动了经济增长 22。郑浩等从高校数量规模变化的角度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密度虽明显增加,但仍不足以应对高等教育普及

13、化的要求,尽管高校数量的增长确实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这种推动作用存在边际递减效应 2。(六)政产学研合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杜玉波认为,高等教育应深化产教融合,促使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激发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才能有力支撑经济发展23。为加强高等教育与政府、企业等主体合作交流,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由政府牵头,通过政策引导企业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资金,来规范协同创新发展方向,尊重各参与者利益需求,营造有利于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发展环境,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突破产学研之间的界限,促使创新要素依照市场需求高效配置,

14、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最大限度的贡献24。徐盈之等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证实了高校政产学合作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且在邻近地区间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25。综上所述,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有赖于高等教育人力资源、教育机会、教育成果转化、国际交流、教育投入和政产学研合作等诸多因素。通过吸纳资金,高等教育能够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和保障地区教育资源供给,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力资源,进而提升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和区域整体文明程度,推动地区经济建设。同时,各级各类高校借助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等政产学研合作途径,合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蓬勃产出,引领地区经济发展。目前学者们大

15、多关注高等教育中单方面或少部分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社会问题具有复杂性,根据组态理论,因素之间通常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受到高等教育多重因素协同效应的影响,加之地区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的差异,高等教育内外部诸多因素在不同地区的组合互动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异质性影响。因此本文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以我国 31 个省份为案例,厘清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和多元路径,为各区域因地制宜地优化高等教育支101王淑英,郜怡飞 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 J 重庆高教研究,2023,11(2):99112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路径提供

16、参考。二、研究设计(一)研究框架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已经获得了学界的一致认同。然而,在实践中究竟各省份采用哪种组合形式最为有效尚未厘清。本文从合作关系视角将高等教育诸多因素划分为高等教育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部分。内部因素是高等教育体系通过实施政策干预可直接改变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教育机会、教育成果转化和国际交流;外部因素指需要其他主体与高等教育配合才能改变的因素,包括教育投入和政产学研合作。本文基于组态视角,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构建了这6 个要素协同联动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非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框架(如图 1),其中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真实需要的发展,经济非高质量发展即经济发展未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真实需要的发展。本文以我国 31 个省份为案例,研究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总结高等教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力度强的地区的经验以及支撑力度弱的地区的短板所在,为促进各地区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图 1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型(二)研究方法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简称 fsQCA)是由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