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药穴位贴敷的现代研究进展_朱卫丰.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3526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穴位贴敷的现代研究进展_朱卫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药穴位贴敷的现代研究进展_朱卫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药穴位贴敷的现代研究进展_朱卫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 月第 卷第 期.,.,收稿日期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信作者管咏梅,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新制剂与新技术及食疗学研究,:作者简介 朱卫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中药穴位贴敷的现代研究进展朱卫丰,王雅琦,吴文婷,李哲,刘丽丽,关志宇,陈丽华,管咏梅(江西中医药大学 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摘要中医外治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是人类的智慧结晶,起源于早期人类在生产劳动及与自然和疾病的斗争中发现某些树枝、草茎采用熏蒸、涂敷、贴敷等外用方法使其直接作用于体表可发挥治疗疥疾、祛虫等功效,外治法由此形成。“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

2、治法”,外治法是中医外科最大的优势及特色所在,穴位贴敷法作为中医外治法之一,运用穴位具有通过经络沟通脏腑以调和阴阳的生理特点充分发挥中药外治法的优势。穴位贴敷法萌芽于早期社会,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完善于宋明时期,成熟于清代,期间各朝代医家对该法的探索、认识以及应用,使穴位贴敷法具备了较为成熟的外治理论。经现代研究证明,贴敷给药可避免肝首过效应以及对胃肠道的刺激,提高生物利用度,穴位贴敷是结合了中医中药与经络理论的治疗手段,可产生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药物的药效作用以及两者的叠加作用,对机体产生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等多重影响,可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该文通过查阅文献,从穴位贴敷法的应用概况、对皮肤

3、免疫的影响、对神经炎症机制的调节、与人体循环网络之间的联系及其剂型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基础。关键词 中药穴位贴敷;研究进展;皮肤免疫细胞;皮肤微生物组;神经调节;循环系统;制剂发展 ,(,)(),年 月第 卷第 期.,.,;:.穴位贴敷是以中医经络学为理论基础,把药物研磨成细粉,再配制成丸、散、膏等剂型,直接贴敷于穴位上,从而发挥预防及治疗疾病作用的方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属于外治法范畴,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贴敷法早在原始社会就初具雏形,人们将树叶、草茎之类涂抹于伤口表面用于止血以及减轻疼痛。此后,人们结合药材的不同属性及功效沿用该法,从而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

4、晋唐时期,穴位贴敷已被广泛应用,孙思邈在孙真人海上方中所述“朱甲末儿脐上贴,悄悄清清自然安”治疗小儿啼哭;宋明时期,穴位贴敷法的应用不断丰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述“以赤根捣烂,入元寸,贴于脐心”治疗大腹水肿;清代医师吴师机提出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将穴位贴敷法推及至各科。中医贴敷治疗还常取肺俞穴、定喘穴、大椎穴等穴用以治疗肺系疾病;取胃俞、神阙穴等穴用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选穴依据中医经络学说以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中医理论,按其病位,取与其密切相关的所属经脉上穴位进行贴敷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应用穴位贴敷法给药可避免肝首过效应以及对胃肠道的刺激,使用便捷,患者依从性较高。穴位贴敷法的

5、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一般认为穴位贴敷法可产生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药物的药效作用以及两者的叠加作用,发挥局部或整体的治疗作用。该法对人体皮肤免疫系统、皮肤微生物组、神经调节、循环系统等方面均有影响,是中医中药与经络理论巧妙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查阅文献,从穴位贴敷法的应用概况、对皮肤微生态的影响、对神经炎症机制的调节、与人体循环网络之间的联系及其剂型发展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穴位敷贴临床应用概况穴位贴敷法的使用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已初具雏形,人们就运用草茎、枝叶外敷于蛇虫猛兽所致的伤口表面,以达到减轻疼痛、止血治疗的目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记载有关贴敷法最早的医方专著,书中所

6、述将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可治毒蛇咬伤。其中还记载“傅”“涂”“封安”之法,是将酒剂外涂止痛和消毒的最早记载,且仍被后世广泛应用。到春秋战国时期,灵枢 经脉篇首次记载将马膏贴敷于足阳明经筋以治疗口角歪斜,开创了现代膏药的先河,这也证实人们对穴位贴敷法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并逐步运用于临床。随着医学实践的发展,在各朝代的医家专著中均可见有关穴位贴敷法的临床病症及治疗组方,总结见图。穴位贴敷法在清代已发展较为成熟,医师吴师机对外治法进行系统地整理以及较详细地论述,并在理瀹骈文中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认为外治和内治的病因、病机以及辨证是一致的,只是给药途径不一,并将穴

7、位贴敷法治疗疾病的范围推及到妇、儿、皮肤、五官等科。图 穴位贴敷的应用发展史.年以来,随着对穴位贴敷法研究得越来越深入,中医学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历代文献进行考证、研究及整理,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穴位贴敷的给药特点主要依据“膏中之药必得气味俱厚者,方能得力”,给药多用气味俱厚之品,药味多归肺脾胃经,并具有辛香走窜之性。将药物贴敷于穴位上,以其芳香走窜之特性以开经通络,引药深入。通过查阅并整理文献发现,穴位贴敷法主要常见于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并取得显著疗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常取药对为白芥子细辛,白芥子味辛性温,具有理气化痰、温中散寒等功效,入肺经;细辛同为辛温之品,具有祛风朱卫丰等:中药

8、穴位贴敷的现代研究进展散寒、温肺通窍等功效,两者合用可治疗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贴敷时取穴于肺俞穴、大椎穴,肺脏的湿热之气由肺俞穴外传于膀胱经,发挥调补肺气、补虚清热的作用;治疗生殖泌尿以及消化系统疾病,常取药对同为白芥子细辛,再配以甘遂、延胡索等辛辣开窍、行气活血等药味,可治疗术后尿潴留、肠胃不适、肠易激综合症等病症。贴敷时常取穴于神阙穴,该穴位于腹部中央,为下焦之枢纽,邻近胃与大小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关闭处,皮肤厚度最薄,皮下无脂肪,神经与毛细血管丰富,因此在该穴进行贴敷具有健脾胃、理肠止泻的功效,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穴位贴敷的作用机制穴位敷贴法作用机制较为复杂

9、,一般认为是穴位的刺激及调节作用、药物的药效作用以及两者的叠加作用。将中药贴敷于相应穴位处,一方面通过药物的药效直接发挥局部作用,另一方面从局部入整体,通过经络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中药具有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的特性,具有活血化瘀、舒筋通脉或清热解毒等功效,中药贴敷于局部皮肤上可产生温热刺激,温热环境又有利于药物吸收从而发挥药效;穴位通过经脉沟通腑脏及外表,是气血在体表的输注点,刺激穴位可激发经气,调动经脉的功能,从而发挥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通过穴位对机体进行调节,使机体阴阳趋于平衡;通过药物的有效成分进入体循环,对机体产生一定强度的药理效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如激活免

10、疫细胞、调节炎症因子等。穴位贴敷法既有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药物本身的药效作用,对疾病的治疗主要表现为以上两者的综合作用。.穴位对机体的调节穴位在正常生理和病理状态下有着不同的特征,当机体脏腑、筋骨等部位发生病理改变时,将导致脏腑及经络气血失和、阴阳失衡,反映到体表则会出现异常现象,即相应穴位会发生功能强弱和范围大小的改变,此过程被称为穴位敏化。穴位生理状态下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以沉寂为主,呈“静息态”。在病理时期,穴位从沉寂转变为激活状态,对外部刺激形成的反应持续强化,呈“敏化态”。临床上穴位敏化有多种形式,如力敏、热敏或光敏等,主要表现为穴位处生理异常变化,检测其方式有所不同,见表。多种敏化形

11、式常相伴出现,力敏和形敏、力敏和热敏、痛敏和形敏这些敏化现象常同时出现,如按压穴位产生酸麻之感、热敏感,可触及的条索、隆起、凹陷、皮疹等异常体表感觉或状态,各敏化现象之间或存在对应关系,但不同形式之间的关联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表 穴位敏化形式 穴位敏化名称主要表现检测方式例证力敏现象 按压穴位时出现酸、麻、胀、痛等感觉的改变 医者进行触诊观察,以患者本人的主观感觉变化为主 耳鸣患者的完骨、翳风、外关及曲池等穴易出现压痛感热敏现象穴位温度信息,例如穴位温度的改变 通过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测量,红外光谱的特点主要是热效穴位比其周围非穴位皮肤温度高.光敏现象 红外辐射强度、波长有显著差异,如病理状态下穴

12、位的超微弱发光强度、漫反射光谱特性和红外辐射光谱特性的改变 通过各种光学成像技术,如超微弱发光技术、红外辐射光谱等成像技术进行测量 腺增生患者膻中穴的红外辐射强度低于非穴为对照点,其证型之间也有差异形敏现象 相关穴位表面皮肤色泽和形态等发生改变医者视诊及触诊进行诊察敏化穴区出现条索、结节、瘀络、肿胀等电敏现象 穴位之间皮肤的电阻抗特性和伏安特性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电阻探测仪等仪器进行测量 穴位与非穴位均具有低电阻性,但穴位的角质层显著薄于非穴位 穴位是脏腑气血的汇聚位置,并且遍布于各经络之上,各经络以人的五脏为中心,把六腑、形体等各个身体部位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利用精、气、血的功能来完成整个机体活

13、动。疾病的产生是由于致病因素滞留在人体内,损害脏腑功能,经络涩滞,郁而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穴位敏化。穴位贴敷法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刺激和作用于体表相应的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调节机体气血,使阴阳归于平衡,脏腑趋于和调,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缓解症状以及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贴敷法可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中医认为咳嗽是由于肺部虚弱所致,当人体遭至寒气、冷风侵袭,肺与外界的寒燥之气相通,最易导致咳嗽。此时在天突、定喘或肺俞穴上进行药物贴敷有显著疗效,天突为任脉和阴维脉的交会穴,相当于肺与大气相通的通道,清气入肺、浊气排出均通过该穴,因此具有宽胸理气、降痰宣肺的功能

14、,肺俞汇集五脏六腑之气,是属足太阳膀胱经的背俞穴,具有补肺气的 年 月第 卷第 期.,.,功能;定喘为背部经外奇穴,对肺脏而言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具有止咳平喘的功能,以上穴位皆可补肺利气达到治疗咳嗽的目的。此外,贴敷法还可治疗女性痛经,痛经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以及“不荣则痛”,实邪滞于冲任、胞宫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瘀滞,即不通则痛;素体气血不足、肾气亏损导致子宫失于濡养,即不荣则痛。女性痛经首选神阙穴,神阙穴为元神之门户,与人体诸脉相通,可主百病,故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之功效,将一些辛温药物贴敷于神阙穴上,可发挥温通元阳、调理冲任等功效。.药物对机体的调节将中药贴敷于患处,药物对局部的刺激可

15、形成“气闭藏而不泄”,形成一个温热密闭环境,热量难以扩散使得局部温度升高以及代谢循环加快,加之产生的汗水难以蒸发,最终导致皮肤水化,有利于药物透过皮肤。药物的有效成分透过皮肤后可形成局部微刺激,使得局部组织的温度增高,毛细血管扩张,加快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及血液黏稠,有利于药物快速进入体循环,从而发挥如镇痛、抗炎、止痒等局部药效。此外,药物透过皮肤,发挥一定药理作用的同时,还可作为“外界刺激”激活皮肤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并对皮肤微生物组群产生一定影响。.皮肤免疫 皮肤是穴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穴位效应的组织结构载体,是人体与环境之间最大的器官和最外层的界面,也是中药贴敷制剂的

16、给药部位。皮肤物理屏障和皮肤免疫细胞为机体提供第一道防线,皮肤含有各种迁移性和常驻免疫细胞,这些细胞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可以协调人体的免疫反应。皮肤中的免疫细胞主要包括表皮中的角质形成细胞和朗格汉斯细胞、真皮内的树突状细胞、毛细血管附近聚集的巨噬细胞以及 细胞,其中 细胞是皮肤中最重要的适应性免疫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能接受外界“危险信号”刺激(如药物刺激)并转化传递给皮肤内的免疫细胞预警,活化后的角质形成细胞可以释放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抗菌肽,帮助启动皮肤免疫应答,同时激活其他固有免疫细胞参与早期固有免疫反应,并启动适应性免疫参与进来。固有免疫是一切免疫应答的基础,适应性免疫是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补充。皮肤树突状细胞,如表皮内分布的朗格汉斯细胞和真皮树突状细胞,能通过多种受体如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外界的“危险信号”后活化,捕获并摄入抗原,并向皮肤引流区淋巴结迁移,随后将抗原递呈给幼稚 细胞从而启动皮肤特异性免疫应答。细胞又分为 和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如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这些细胞因子可发挥如活化巨噬细胞从而杀灭细胞内寄生性病原体、抵御细胞外病原体、参与过敏反应性疾病等一系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