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路径分析_张翠方.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35942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路径分析_张翠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路径分析_张翠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路径分析_张翠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21卷第24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2(21)2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路径分析张翠方【内容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与发展的文化与精神基因,是文化自信的根脉,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供精神支撑与文化支撑,有助于提升教学实效性。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通过“四方联动”“多维融通”“二课协作”,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形成“多维一体”的教学质量提升体系,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认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课程;高等教育【基金项目】本文

2、为 2022 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文化自信 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路径研究”(编号:2022LSZ069)成果。【作者简介】张翠方(1978),女,湖北宜昌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1 而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承担着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

3、育元素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时代的重要命题,可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赋能,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现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各高校思政课程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取得一定成绩,但仍有待拓展与深化。(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待深化。从教学主体而言,目前高校大多开设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必修课或者选修课,这是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但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课时的限制,大学生很难深入了解,更难做到在思想政治课程学习中融会贯通;从教学

4、主导而言,缺乏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有效融合的师资力量,大多数教师的知识面和教学技能有待拓展和提升;从宏观层面而言,各高校都强调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成效并不明显。一是因为这个育人效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的过程,短期难见明显成效;二是人才缺乏、经费限制、传统观念影响将红色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可以使红色文化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源流”关系更加明确和突出,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3 建立“思政+红色文化”的教育理念,增强红色文化影响力,厚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5、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5 要不断发挥思政主课堂传播红色文化的效果,在课堂之中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恰当运用,从而使红色文化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从总体来看,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奋斗革命精神的综合展现,在新时代条件下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蕴和价值风采。用价值维度视角来研究红色文化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和重要关系,深入探寻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路径,既是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与针对性的具体举措,也是增强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参考文献

6、】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 人民日报,2017 10 28(1)2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2016 07 01(1)3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编写组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10 4 王玲,陈昱霖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实现 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6 5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 人民日报,2016 12 09(1)4412022年第21卷第24期产业与

7、科技论坛2022(21)24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等因素导致整体格局有待形成,目前大多还只是应付式的理论灌输,实践教学仍面临重重考验,缺乏综合性、计划性的安排等。(二)教学体系有待完善。一是教学内容有待重新整合。当前高校开设的 思想道德与法治 等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够全面且有待精准挖掘、融入的政治性内容偏重,道德文化内容有待拓展、各课程之间单打独斗,未能形成有效合力。二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待突破。不同学科的融合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一个重要突破点,由于时间、技能、经费和观念等的限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大多停留在多媒体教学阶段,停

8、留在教师只言片语的解读上,容易使大学生失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学目标有待融合与提升。教学目标层面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设定,且已有目标设定仍是传统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有待拓展延伸。四是教学评价方面,从考核内容、考核方法等方面都未能有效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及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践行。(三)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普及率有待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引导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但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普及率有待提升:一方面,大学生或因不感兴趣、或因沉迷新媒体信息等,在

9、现有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教育环节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升的现象;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大学生参与的普及率不高。或因资金人员等条件限制、或因教学活动质量有待提升,学生参与意识淡薄,相关教学活动的范围有限,亟待拓展和创新。(四)新时代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冲击着教学效果。青少年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正确的引导会趋人向上向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大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的主渠道,但教学效果却受到了新时代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教学实效有待提升。如新媒体时代,因互联网和新媒体工具的使用,大学生接触信息的渠

10、道多元,且以其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与丰富性深受学生喜爱,但大学生尚缺乏必要的信息选择能力和坚定的价值观自信,各种价值观冲击着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全球化时代,文化熏陶早已超出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缺乏深刻的了解和认知,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无形中也弱化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育人效果。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关键是要解决好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如何精准挖掘、科学结合、巧妙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2。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坚持同新时

11、代中国与世界发展实际结合、坚持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实效性助力。(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 也就是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挖掘其中的精华内容,推动其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时代所需的

1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骨干力量。(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发展实际结合。要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要与时俱进,跟现实结合起来,跟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否则课程教学就没有生命。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讲信修睦、协和万邦”“尚义贵利、以义制利”“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与邻为善、亲仁善邻”等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平等相待、互商互谅”“合作共赢、互利互惠”“交流互鉴,求同存异”“守望相助,共建共享”理念相通,一脉相承,对当今中国与世界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仍有启发价值,也可为人类文明的和谐共存提供思路。(三)中华

13、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既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也要尊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将二者有机融合与巧妙运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4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结合,从教学体系宏观入手,重新设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考评方式、拓展教学平台,推动二者有效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这是一个宏观系统工程

14、,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与合理规划,需要方方面面的协调推进。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路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诸多层面的努力。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较为零散、不成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要通过“四方联动”“二课协作”“多维融通”推动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校内校外与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与思想政治素质。(一)四方联动:整合优质资源,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

15、教育的融合育人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学单位、学校职能部门与校外中华传统文化相关机构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课教师、校外传统文化相关工作人员的合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大课堂,形成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持久有541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第21卷第24期Industrial&Science Tribune2022(21)24序,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局面,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强化、专业能力提升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互促合力效应,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

16、想政治课程教学。(二)二课协作:围绕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作共建的育人模式。针对高校思政课程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升和强化的问题,围绕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建设。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培训、集体备课与教学竞赛等活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带动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增强全体教师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德育意识和能力,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共建的育人模式。(三)多维融通:形成以“多维一体”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体系。1 重设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活”起来。要打造有生命的课堂,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培养高素质人才,就要让教学目标“活”起来,重设“爱、知、信、行”四维一体化教学目标是必要的。“爱”即喜爱、热爱、深爱,从学生喜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情感调动起来,最终落实到对以文人、以文育人结果的热爱、深爱;“知”即学理论、学知识,在学生感兴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