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风险及防范措施当前,农村信用社正在全国风风火火推广以农户为住的贷款发放对象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积极响应中央文件“积极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都要进一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提高农村金融效劳质量和水平。这些支农,惠农的政策,在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了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快速开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也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有效管理,奉贤防范以及应对措施推到了风口浪尖,现就当前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存在的奉贤及如何防范谈一谈看法。一. 开展小额信贷的目的 随着小额贷款的不断开展
2、,其未来走向逐渐显现。首先,低收入客户不仅需要传统的小额贷款,对全面的金融效劳也有很大需求,这意味着小额贷款将逐渐过渡到微型金融。其次,传统的小额贷款被称为“福利主义小额信贷,因其首先关注社会开展,并通过员工鼓励和严格财务制度等手段来实现“可持续开展的目标,而将会被以商业可持续性为首要目标的“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所取代。第三,关于小额信贷行业监管原那么的一致意见将会形成,不断建立和完善小额信贷的监管制度,但对于其的利率管制将会逐步放松。最后,小额贷款通过帮助贫困人口和中低收入人口增加收入,将会发挥越来越多的社会和经济作用。 从2023年起,进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和各类项目制度化建设第三阶段。
3、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在中国的农村有着最为完善的网络,是农村最重要的转账效劳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农信社作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逐步介入和快速扩展小额信贷试验,并以可能成为主力军的身份出现在小额信贷舞台。二. 农户小额信贷主要存在的问题1.审查不严格办理贷款手续时审查失误,造成责任落空的风险。农村信用社在办理农户贷款手续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只凭借款人提供的身份证明、印章办理手续。外表上看似乎手续严密、完善,实际上因农户贷款证一旦转借他人、被他人盗取、骗取,就形成冒名顶款。在联户担保贷款中,也存在担保人未到场,其印章、签字、手印全由一人操办,并未真
4、正完善担保手续。这些贷款一旦逾期,极易导致责任落空而形成贷款风险。2.贷后监管机制不健全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联户担保贷款比拟容易取得,一些工商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在通过正常渠道难以获取贷款的情况下,以企业负责人、会计、内部职工等个人名义,以农户贷款的小额信用贷款,联户担保贷款等方式向农村信用社获取贷款,用于企业开支使用,一旦企业无能力归还贷款或破产,就形成纠纷难断的贷款风险。贷款检查是贷款“三查制度的重要环节。为降低贷款风险,农村信用社应加强贷后检查工作。一方面农户贷款额度小、对象广、分布散,行业杂,而信用社信贷工作人员力量不定,削弱了对农户小额贷款的到期清收。另一方面,有的信贷人员存在重企业轻
5、农户的模糊认识,认为农户贷款是人在帐不烂,所以农户贷款逾期也不及时催收,加之管理部门对农户贷款贷后检查不到位,有的信贷员认为农户贷款金额小,形成贷款风险每户不过几千元或万余元,因此造成贷款逾期不闻不问,借款农户下落不明,导致农户贷款不良比率有增无减。3.信贷人员不负责任信贷人员在发放贷款时审查不严,有些借款人假借他人之名与金融机构签订借款合同或保证合同,致使贷款最终无法追回。信贷人员素质低下,形成道德风险。农村信用社有些信贷人员利用人手缺乏、审查不严、操作上不标准等漏洞,搞人情贷款,自批自用贷款,甚至假冒贷款,使信贷风险有延续和放大的可能。4.局部农户信用观念不强,容易引发信贷风险。由于乡镇企
6、业在改制过程中纷纷逃废信用社债务,受社会信用大环境的影响,局部农户信用观念淡薄,总是挖空心思钻法律滞后的空子,千方百计逃废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如有的贷款农户贷款后全家外出打工,致使贷款到期通知单无法按期送签,使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因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而败诉或不得已而申请撤诉。有的农户甚至在信用社上门催收时还以种种方式抵赖,认为农村信用社贷款要人情关系,一旦贷款到手,宁可逾期加息也不愿意到期主动归还贷款。如果对这局部农户的贷款催收措施软弱,将间接地助长农村信用社环境的恶化而造成贷款风险。 三.农户小额信贷的特点及风险1. 自身具有灵活性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以农户信誉作担保,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小额
7、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方式,贷款员证实行“一户一证,信用农户贷款时只需持本人身份证,印章及贷款证直接到柜面签定借款合同和借据办理贷款,不再通过信贷员的贷时审查,既方便了农户,又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担保难,贷款难的问题。2. 农村剩余劳动力造成的流动性 随着国家对山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不断加强,农民可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渠道。作为农户小额信贷承载主题的农民大规模流动,由于务工地区分散且流动性大,经营项目多样,贷款借用地域别离农村信用社对起贷款常常会遇到贷款项目难评估,资金使用难监控,具体效益难掌握,到器贷
8、款难清收,分享贷款难处置等问题。风险: 1.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最大的风险。与抵押担保贷款不同,抵押担保贷款以物的作对价性交易,还本付息在贷款提供之时就有了着落,抵押价值品已将还本付息的不确定性消除。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个人信用保证贷款本息归还,信用社凭借款人的契约性承诺提供货币资金。信用即借款人自身的人格信誉,属道德品质范畴,变数很大。由此形成的债务链极为脆弱,一经断裂和遭致破坏就会失去对信贷风险的约束力。当前,在经济商品化比拟落后的农村,社会信用制度还不够健全,往往相互影响形成债务连锁反响。加上农村执法难度较大,而且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分散,其执法本钱高,因此难以对借款户的行
9、为给予有效的法律约束。2. 操作风险 对信用社方面来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具有面广、额小、量大的特征,操作必须标准严格。而在实际工作中,信用社人手少压力大,有的习惯于按传统方式办理农户贷款,把一些重要的根底工作依靠村组干部代劳,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偏离信用贷款运行规律和准那么;有的风险意识不强,不按标准的操作程序办事,无视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回避村组干部的支持、配合,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调查核定工作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对基层政府和村委会而言,一是存在行政干预的矛盾。二是人为拔高农民的信用等级,抬高信用贷款核定额度,甚至将不符合贷款根本条件的农户推荐为信用户。三是转贷现象时而发生。有
10、的基层组织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当成落实乡村债务的途径;有的农户因自己不讲信用得不到贷款或者为获取大额贷款,到处找人顶替贷款,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由此成为“三角债。3. 自然灾害风险 小额贷款的对象根本上农民,农民贷款主要是用于种植、养殖业的投入,而种养业又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受自然及市场影响较大,存在着较大的自然及市场风险。一旦农业受灾,农业减产,产品销售受阻;将直接导致农民减产,还贷能力减弱。这些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加上贷款对象点多面广,一旦遇上,农户贷款就难以清收,农业的自然及市场风险将直接转化为贷款风险。4. 道德风险信贷人员素质低下,形成道德风险。农村信用社有些信贷人员利用人手
11、缺乏、审查不严、操作上不标准等漏洞,搞人情贷款,自批自用贷款,甚至假冒贷款,使信贷风险有延续和放大的可能。5. 政策性风险 由于农民在申请贷款时受环境和条件的制约,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没有可靠的换款保证,其主要收入来源根本靠外出务工,换宽的主要来源也是务工,难以有效的担保,低压,起还款保证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大多数农民虽然有还款保证物,但是有相关规定。土地使用权不能抵押,一旦逾期,难以实现维权,形成政策性风险。6. 承诺风险 由于对农户的评级,授信,放款这三个不同的概念和内涵区分不清,而农户评级是否被社会成认,缺乏明确的饿法律依据,农户信用登记评定的作用十分有限。造成了评上了信用等级,就要无
12、条件授信和放款,评级决定一切,把信用这个根本条件和放款混为一谈,至于农户是否真正有贷款需求,项目是否合理,效益是否良好,收入是否稳定,贷款数额是否恰当。用途是否真实,是否自贷自用等贷款比知情况无法考证,导致农村信用社本末倒置被动放款,被农户牵者鼻子走,从而印发农户小额信贷制度缺陷上的承诺风险。四.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五.如何应对及防范措施1、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由于农业的投入效益低下,农村信用社只得以高本钱、低收入的方式向农户投放贷款,而鉴于农村信用社担负着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国家应从不同角度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支撑,让农村信用社在较为宽松的环境中得以开展。如减免信用社支农贷款利息收入营业税等。对信
13、用社投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息实行减免税,既可以减少信用社支出,壮大信用社的支农实力,同时又可以减轻农业负担。再比方建立农户贷款保险机制。农民在贷款生产经营中出现的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是无法防范的,农民目前的弱势问题不能完全推向市场和完全由农村信用社承当,应建立农户贷款的风险基金保障制度和农户贷款担保机制。2、健全信用社内控机制,强化贷前调查工作。贷前调查是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的一向重要制度,是加强和提高农村信用社贷款质量的关键。农村信用社在发放贷款前必须严把调查关。信用社的信贷人员应对农户的家庭人口、承包面积,劳力、家庭年收入、支出、资信状况等进行认真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农户评级结果达成
14、一致后,由评信小组成员签名确认,明确责任,并联责清收,对农户评信结果应在村公务栏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发放贷款证过程中,应由信贷员送证到农户手中,严禁将农户贷款证交由村干部或农户代表代送,以防止丧失、涂改、乱收费等现象3、落实信贷分级审批责任,严把贷时审查关。从基层农村信用社到县级联社,必须配备强有力的信贷审批班子,严格实行贷款分级审批制度,提高信贷审批实力,标准信贷审批行为,明确分级审批权限,落实信贷分级审批责任,防止审贷流于形式。继续深化内部机制改革,强化内控建设,消除风险管理的漏洞。在强化信贷员第一责任人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基层社主任的责任,严格贷款审批手续,落实借款人,担保人与信
15、贷员三见面制度,核实借款人和担保人的真实性,确保借款手续合规有效。4、落实责任,强化贷后检查制度。贷后检查是降低贷款风险的关键。农村信用社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户贷款贷后管理责任制,将贷后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对农户贷款的管理和回收制定管理目标,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要分清人为与客观因素,合情合理地追究责任,提高对到期贷款的回收率。因为贷款一经发放,其使用权即转移给借款人。因此,贷后必须深入贷款农户进行检查,检查贷款资金是否用于农户生产,是否被挪作他用,一经发现应及时采取收回贷款措施,降低信用社的贷款风险。5、加强农村信用社员工的素质建设,把不良贷款风险降到最低。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农村信用社
16、一些员工自身素质差是造成不良贷款产生的首要原因。因此,农村信用社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积极向上的信合队伍,克服信贷投放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加强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严格标准贷款操作,对贷款“三查制度落实不到位、贷款手续不完备、信贷人员与贷款户恶意串通骗取贷款、违章贷款、人情贷款等行为,加大处分力度,对在贷款运营过程中违法违规现象要严加查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造成贷款损失、形成不良资产的,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追究贷款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最终使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观。6、建立信贷公示制度,加强对农户贷款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群众在农户信用评级、信贷投向、跟踪管理等方面的监督作用,推行农户贷款公示制度,将贷款农户的姓名,贷款金额、用途、担保人等进行张贴公示,对有改变用途,冒名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