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公众参与视角下的深圳轨道交...丝”主题段公共艺术计划探索_李震.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79772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众参与视角下的深圳轨道交...丝”主题段公共艺术计划探索_李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众参与视角下的深圳轨道交...丝”主题段公共艺术计划探索_李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众参与视角下的深圳轨道交...丝”主题段公共艺术计划探索_李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工业 工程 设计 Industrial&Engineering Design2023年1月 第5卷 第1期公众参与视角下的深圳轨道交通12号线“自然之丝”主题段公共艺术计划探索李震,黄婷婷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100105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公共艺术是公共艺术在城市特定功能空间的重要手段,跨越了整个轨道交通的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使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也在日益增强,逐步承担起国家倡导的大美育的社会责任。当今,在公共艺术尤其注重公众参与性、互动性的诉求下,将公众参与引入轨道交通设计,将开启轨道交通公共艺术创作领域的新路径。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

2、通12号线“自然之丝”主题段公共艺术计划为例,深入探讨艺术家引领公众参与创作轨道交通公共艺术的新模式,积极推动深圳城市营造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市民与城市的情感连接,增进交流,激发全社会的艺术创作力和创新能力。关键词:轨道交通;大美育;公共艺术;参与式理念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6946(2023)01-0024-07DOI:10.19798/ki.2096-6946.2023.01.005PublicArt Initiative for the Thread of Nature Theme Partalong Metro Line 12 in Shenzhen fr

3、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ParticipationLI Zhen,HUANG Tingting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Beijing 100105,ChinaAbstract:Public art for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s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means for expression of public art in a specific urbanfunctional zone.It spans the entire phases of construction

4、 and operation of the rail transit network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s.As public art is for the public,there is a rising demand that such art formshould better serve the people,and fulfill i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aesthetic education.Toda

5、y,public art places special emphasison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on.Integrating public engagement in the design of rail transit networks will develop a new pathfor creation of public art for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s.With the public art initiative themed Thread of Nature along Metro Line12

6、 in Shenzhe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looks into new models in which artists guide the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the creation ofpublic art for rail transit networks,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henzhen,enhance urban residents emotionalconnection with the city,improve communication and spur art

7、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across the society.Key words:rail transit;aesthetics;public art;participatory principle收稿日期:2022-11-09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2ZD18);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作者简介:李震(1980),男,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艺术。通信作者:黄婷婷(1990),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艺术。24李震,等:公众参与视角下的深圳轨道交通12号线“自然之丝”主题段公共艺术计划探索第5卷 第1期轨道交通公共艺

8、术已逐渐成为接续城市文脉、展示城市精神的重要平台,以及触动城市文化生长、实现文化互动的关键媒介和绽放城市友善表情、建构城市文化意象的重要手段。中国本土化轨道交通公共艺术正从“艺术装点空间”转型到“艺术营造空间”,进而迈向“艺术激活空间”的新阶段。轨道交通公共空间作为多元人群共享的空间,应该根据空间的不同功能属性,合理地运用艺术手段进行规划与创作,提升空间品质。当前,中国轨道交通公共艺术存在严重的“失语”问题,公共艺术品不应该只是“点缀”。它应利用其“公共性”特质,吸引群众参与,承担美育社会责任,发挥公众力量,共建美丽城市,从而增强群众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延续城市记忆。一、社会美育与城市轨道交通

9、公共艺术中的公众参与理念随着城市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轨道交通网络的完善,公共艺术作为轨道交通设计中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作为当前我国从功能地铁向人文地铁转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实施手段,跨越了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对整个地铁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今我国轨道交通公共艺术以相对固定、永久的公共艺术品为主,如浮雕、壁画、新媒体影像、艺术化设施等,且主要由艺术家和设计师受委托独立创作完成,市民在创作的过程中严重缺乏参与性,同时必然造成这些公共艺术作品的严重失语问题。在当代公共艺术尤其注重群众参与性、互动性的诉求下,将公众参与理念引入轨道交通设计中,公众在作品创作伊始便与艺术家、设计师

10、联合,共同合作完成公共艺术作品,这将开启轨道交通公共艺术实践领域的重要篇章。轨道交通公共艺术同时也承担着国家倡导的“大美育”的社会责任。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特别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1。公共艺术融于自然,贴近生活,是具有公众属性和为公众发声的艺术形式。城市轨道交通公共艺术作为社会共有的一种资源,应积极为推动社会美育作出贡献,服务人民,

11、提升全社会的审美素养,激发全民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去,增强城市认同感。它所承担的“大美育”社会责任是连接未来的文化建设,是激活现有公共资源的纽带。因此,通过轨道交通公共艺术加强艺术教育在社会中的传播,提高公众对公共艺术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改变市民对轨道交通的固有认知与印象就变得至关重要。二、轨道交通公共艺术的公众参与模式作为线网性特征的公共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已经非常完善。随着轨道交通一体化设计的实现和普及,使乘客从进入轨道交通空间直至离开的整个过程都有机会处在具有文化、艺术氛围的环境中。然而,现有轨道交通乘客人群,乘客行为的通勤目的性较强,对现有的轨道交通艺术建设缺乏关注度和参与感,往往

12、忽视了空间中的绝大多数艺术作品,而这种普遍现象使轨道交通空间里的公共艺术作品处于“失语”的状态。目前轨道交通建设方联合设计师、艺术家正着力改善此种情况,观众能直接参与、体验的互动性公共艺术作品将越来越多。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种方式。(一)公众参与互动式轨道交通公共艺术互动式轨道交通公共艺术主要是指公众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直接对作品的呈现造成干预和影响2。例如,比较常见科技手段有借助摄像头和感应装置,屏幕、灯光等会追随观众动作出现相应的变化。或者,公众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二维码、镜面等介质进行参与。此类互动作品的特点是直观、快捷,体验感强,能吸引公众关注,便于社会传播。如像南京地铁2号线苜蓿园站内

13、设置有音乐楼梯,台阶两侧安装有发射接收器,再由主机驱动钢琴音发声模块的电钢琴芯片,将内置歌曲以钢琴音输出,与乘客的迈步频率几乎一致。2022年10月,全国首个地铁媒体互动超级大屏亮相深圳地铁后海站,长达88 m,观众在屏幕前可以体验多幅浪漫场景如海洋、动植物,屏幕可以移动跟随与观众互动,观众可以体验到科技与人文融合的魅力(见图1)。(二)公众参与创作式轨道交通公共艺术公众参与创作式轨道交通公共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作品在创作初期,就引入公众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来。此种模式,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作品内容,更有助于拓展作品的社会功能。如北京地铁号线南锣鼓巷站的 北京 记忆(见图2),设计团队前后历时7个月

14、,25工业 工程 设计 Industrial&Engineering Design2023年2月走访上千位民众后,将征集来的1969件物件和50条语音视频放入到墙面作品中4,观众可以扫描琉璃单元体旁的二维码进行互动。此种将现场互动与移动媒介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拉近作品与观众的距离,同时也减少了观众在现场的滞留时间。这种可以“带得走”的互动,进一步延展了作品的持续性和生命力。自2017年起,韩国首尔政府就地下轻轨开启了一项长期艺术项目“义新雪文化艺术铁路(Ui ArtLine)”,用艺术作品、资讯信息取代地铁传统广告位,旨在将地铁打造成地下艺术馆,发挥地铁的公共教育功能,为公众日常出行生活增添

15、有益价值。项目最终落实到线内的13个站点。无论是组织、艺术家还是个人,都能通过参与比赛、申请展览或购买广告位等,成为这个独特的公共艺术空间的一部分。群众只需要一张地铁票就可以开启一场便捷的艺术之旅(见图3)。三、“自然之丝公共艺术计划”的公众参与实践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遵循“文化复兴”的国家战略、“中国梦”的指导思想、“一带一路”的国际倡议。坚持以美为媒,以美育人,建立新时代民族信仰。在规划最初阶段就十分注重文化地铁建设,目标是要传承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构筑成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自2004年2020年间,开通线路16段,共283站,总长411 km。据统计,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现有

16、106个站点参与文化艺术建设,内容涵盖了地域文化、城市精神文化、人文历史等内容,投资金额约1.3亿元。每天600万人次的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正面临从功能空间向文化空间转型的关键时期,城市轨道交通空间的公共教育文化功能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和重视。早在2018年,深圳就率先提出了“地铁美术馆”公共艺术项目。观众可以搭乘地铁游览地铁“美术馆”的固定和流动艺术展,甚至还能参与到流动艺术墙面空间落成后的策划与展示项目中6。深圳轨道交通12号线起点左炮台站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宝安为海上丝绸之路必经之途和关隘要塞,是唐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桥头堡、广州的外港,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的核心地带7。因此,海洋文化最能体现深圳轨道交通12号线“自然之图1深圳地铁后海站媒体互动超级大屏3图2北京地铁号线南锣鼓巷站的 北京 记忆(图片来源于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图3首尔地铁义新雪文化艺术铁路站内526李震,等:公众参与视角下的深圳轨道交通12号线“自然之丝”主题段公共艺术计划探索第5卷 第1期丝”主题段的内涵,并代表深圳具备的开放、包容的精神。此次,笔者参与策划组织的“深圳地铁自然之丝公共艺术计划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