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校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置探讨_仇模伟.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80560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置探讨_仇模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校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置探讨_仇模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校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置探讨_仇模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点 ARGUMENT 人才培育128基金课题:黄河交通学院 2022 年校级“双碳”专项课题“高校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研究”(项目编号:HhjtZX2022-27)。高校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置探讨文/仇模伟,高玮,王为辉“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我国重大战略目标,而碳储则是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我国正急需这方面的高端人才。2022 年 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该文件显示,重庆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所申请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开设初

2、衷是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培养专业人才。因此,本文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相关理论体系,以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准确定位等角度出发,以期构建适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进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一、基本原则(一)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高校应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并在课程中贯彻落实思政育人的教育元素,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为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找准定位和目标导向高校应结合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以及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等因素,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及目标导向。同时,高

3、校应遵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行业最新从业标准以及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等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将人才培养目标视为起点和最终归宿,按照毕业要求严格把控人才培养质量。2.注重应用,强化实践高校应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出发,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导向,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能够集专业知识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为一体,实现专业学子的全面发展。为此,高校可适当提高课内实践和集中实践的比例,强化不同实践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出科学完整、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实践课程体系,促使

4、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各类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诸多环节的高效融合。3.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高校应以产业学院为抓手,以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为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明确了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的主要目标与主要措施。高校作为汇集和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更应注重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的科学性,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从而培养出社会以及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不断输送专业人才。人才培育 论点 ARGUMENT129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为载体,

5、以校企合作开设课程、共建教学资源为手段,以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为遵循,创新并完善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二)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1.培养目标从高校的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层面来看,高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勇于创新创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毕业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后,高校应就各专业进一步明确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和训练,该专业的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具体可查阅对应专业教学质量的相关国家标准)。二、学制、学分要求及课程体系(一)学制要求本科专业的基本学制通常为4 年,弹性学习年限为 3

6、 7 年。根据相关规定,高校应允许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休学创业的学生其修业年限可在此基础上延长 1 2 年。(二)学分要求理工类本科毕业生的学分原则上不超过 170 学分(不含素质拓展学分,下同)。其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原则上不低于总学分的30%(含课内实验学时折合的学分,下同),且选修课学分的占比不得低于总学分的 15%。(三)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基本保证。因此,高校必须注重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把握好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的关系,力求设计出逻辑清晰、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确保该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毕

7、业要求相匹配。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按照“平台模块”的方式进行构建,如构建专业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实践教育平台等。三、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置(一)专业概述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理论点 ARGUMENT 人才培育130工融合、多学科交叉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专业,该专业涉及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多个学科。与“储能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不同的是,虽然彼此都涉及新能源领域,但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与此二者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均存在本质区别。此外,碳储科学

8、与工程专业旨在促进学生在系统掌握能源高效低碳转化、CO2捕集、CO2存以及 CO2利用转化与交易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视野的拓展,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碳储科学与工程”这一强交叉学科背景,以及宽厚扎实的能源、采储、化学、物理、材料、电气工程等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型领军人才及高级技术人才。(二)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设置探讨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与现有的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存在联系。专业课程涵盖能源开采、常规能源发电、新能源发电以及储能、电力的输配等多项内容。因

9、此,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基于“能源低碳转化CO2捕集CO2封存CO2转化利用碳交易”一体化培养模式,从能源低碳转换到碳捕集、封存、利用与交易,并在新工科的指引下制订的。此外,该专业课程还增设了符合专业基础要求的通识类课程、大类平台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其中,专业课程包含“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两类。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传热传质学工程流体力学能源转化原理低碳化学地质学基础电路原理碳储系统安全管理等。专业选修课程则主要由“CO2捕集”“CO2封存”和“CO2转化利用”这三个模块构成。此外,在更深入培养层面,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实行了全程导师制、深度产教融合以及国际联合培养等措施。在课程设置

10、方面,碳储科学与工程的大类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更侧重与能源低碳转化、CO2捕集、CO2封存以及CO2转化利用等专业内容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化工、材料等基本科学理论,专业选修课则侧重基于能源动力、矿业工程、电气、安全工程等学科的能源低碳转化、CO2捕集、CO2封存、CO2转化利用、系统安全、系统管理与评估等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知识。四、结语国 家 实 现“双 碳”目 标的过程中,必然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和先进科技的保障,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科技、人才、制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高等学校的发展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体现的是高等学

11、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和担当。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就业为导向,不断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社会各界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 2021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 2021 14号)EB/OL.(2022-02-22)2022-12-16.http:/ 丁爽,姜玲玲,林翎,等.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中国标准化,2022(01):63-70,75.3陈向国.碳中和循环经济在行动J.节能与环保,2021(10):20-22.4 杨玲,梁文萍,钱钰,等.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程体系对比研究以国内 5所高水平高校的课程设置为例 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01):13-19.(本文作者仇模伟、高玮,就职于黄河交通学院;王为辉,就职于征云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