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秘专业人才规格设计与课程体系优化研究结项报告高职秘书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应时代开展的要求,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建设效劳,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满足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准确定位,确立社会需求就是高职秘书专业的培养目标。如果秘书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适应剧烈的市场竞争,不能满足多维的市场需求,甚至连就业的根本要求都不能到达,那么培养目标将会是空中楼阁。基于这种观念我们组织力量,深入行业或企业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学生专业实习信息反响等多种渠道对人才需求预测做了比拟充分的分析,与用人单位共同寻求人才培养规格的准确定位。在满足社会需求上,提出在提高“办文、“
2、办事、“办会能力根底上,提高秘书的工作悟性,就是对领导意图的领悟力。秘书专业以培养“知识丰富,品质高尚,一专多能,秀外慧中的现代秘书为目标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秘书专业不能盲目设置课程,现代社会经济和社会的开展会有起伏,人才培养又具有滞后性。社会需求又有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和一时需要与稳定需要之分。这就迫使我们要改变被动适应的局面,在培养目标上体现灵活性,课程设置也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为建立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效劳。按知识结构设计课程,必须加大根底理论包括专业根底理论教学内容,突出主干学科和一定的知识面;按能力结构设计课程,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思维能力、试验研究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总之以就业为教育目标,形成面向职业、贴近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坚持“根底牢固、支柱坚实、专业方向灵活、具有特色,加强实践训练,注重整体综合素质提高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淡化“公共课、“专业根底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形成“办文、“办会、“办事三大教学模块。理论课的设置与学习以“必需、够用为尺度,并注意课程的衔接与整合,在保持学生良好的根底素养的前提下,加强应用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工作。根据目标定位,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重点是要解决好根本知识与专业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保证培养实
4、践能力各个环节的落实。根据秘书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建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1课程体系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经多年改革,秘书专业已形成以掌握政治、法律、秘书工作等方面主要知识和培养多元化才能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即培养政策理解,组织协调,获取新知识,公关交际,团队合作,计算机应用,熟练运用英语等多种能力。2课程体系应包括人文社会课程。人文社会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人文社会课程主要包括文、史、哲、艺术、经济学、社会学等。3学生能力标准从定性过渡到定量。如秘书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应对打字速度、电子表格的设计和使
5、用直接进行量化。写作能力的考核应在一定的场景中限时完成。真正体现学生“办文、“办事的能力。围绕专业培养目标,通过复合、交叉、调整,跨系跨教研室地合作,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教师之间要相互沟通,明确各课程在秘书职业中的地位;课程间要衔接好,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必须紧密围绕实际应用,克服片面追求理论性、学术性,在综合化、实用性上下功夫。具体做法1随着现代科学的开展,各个独立学科之间已由单线联系走向多维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多层次的、综合的科学体系。设置一门新的学科,必须懂得与此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要建立和设置较完备的与科学的学科体系及课程门类结构还必须把握和理解整个科学体系中,各
6、个分支学科的具体内容。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2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融入到教学中,将通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应用到教学中。以能力为中心,加大实践性教学在教学方案中的比重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最鲜明的特征,根据秘书专业的特点,努力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地位并重,精心设计学生的实践教学,不仅在学时上保证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是64,更强调内容的充实和职业技能训练的严格。具体措施1面向社会,依托行业、企业,加强实训教学和基地建设,走
7、产学结合的道路。积极参与企业建设。2建立由地方行业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座谈会、研讨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以及课程的定向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的构建,真正使高等职业教育贴近社会,按照以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和实施。3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不仅将学生溶入社会中,教师也参与其中。如秘书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大学生社会调查、专业认识实习、专业顶岗实习等亲身感受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4搞好校内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力争走出一条“教学实验模拟实训岗位实务系列化的路子,并通过校外实习,使学生毕业前
8、得到较为充分的岗位训练。第五、六学期,针对就业方向进行八周的顶岗实习,使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以个性需求为导向,改革课程结构,课程的多样化从多种角度看,课程的多样是为了人才开展的多样化。我们从结构上缩小必修课的比重,扩大选修课的比重。在课程的纵向结构上,使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必修课可以保证学生具备根本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增加教学的灵活性,为不同个性特长、不同开展方向和不同开展层次的学生提供选择不同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时机,使每个学生潜能得到比拟充分的挖掘。而且,要恰当地确定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如果必修课科目所占学习时间太少,会使大多数学生的根底知识和文化素养降低;
9、没有选修课或选修课太少,那么会影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容易形成千篇一律的课程模式。几年来,秘书专业开设了演讲与口才、广告学、人际关系学、商务礼仪、会计学等选修课。从而适应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开展,并能较好地解决广东经济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多品种与“小批量之间的矛盾。根据学生兴趣和个性开展需求,鼓励学生争取“一生多证随着国家劳动力市场的资格准入制度的实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考试、竞赛及职业资格考试,争取“一生多证,即每个学生毕业时都要拿到多种通用证书英语三、四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驾驶证、普通话等级证、各种竞赛证书等和职业资格秘书、公关员、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师证书,增强社会竞争能力。近年来,秘书专业毕业生的持“双证率均在85%以上,今年到达93%。以上是我们对文秘专业人才规格设计与课程体系优化的一些设想和探索。高职院校要在新世纪生存和开展,必须真正树立需求的观念,拓展思路,才会走向成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