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23年临沂市费县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 本试卷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合理利用时间。 2. 请把答案写到相应位置,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3.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工程及座号填写清楚。一、积累(共16分)1、给以下语段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在平原的深处行走,你看到最多的庄稼( )肯定是麦子,它从中国的北方大地漫向南方,从黑土地步入黄土地,从曲折的丘陵( )迈入广mo( )的平原,但凡有土地的地方,总能见到麦子在风中摇Y( )的身影,没有娇妍,不露媚俗,那是农民的杰作。 庄稼 ( ) 丘陵( ) 广mo( ) 摇y( )2、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
2、一组是(2分) A匀称 对称 称职 满意如意 B. 着落 着重 着急 着手成春 C归省 反省 俭省 不省人事 D附和 和面 和谐 一唱百和 答:( )3、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横亘 销声匿迹 不可明状 B赘言 络绎不绝 孤陋寡闻 C慷慨 一泄千里 无济于事 D逻缉 人情世故 未雨绸缪 答:( )4、依次填入以下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 。临沂作为旅游城市,以其 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浓重中透着一种 。 A结果丰厚冷静 C后果丰富冷峻 B后果丰厚冷峻 D结果
3、丰富冷静 答:( )5、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说明文的结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总分式(含总一分一总),一种是递进式。事物说明文大都属于前者,事理说明文大都属于后者。 B、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而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中心。 C、“欢送再次光临小店。临走时店老板对我们说。句中的“光临一词运用得恰当、得体。 D、鲁宾孙漂流记一书表达了鲁宾孙一个人在荒岛上度过的28年孤独时光。小说批评了他盲目冒险的个人英雄主义。 答:( )6、古诗文默写。(4分) 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学而不思那么罔。 。(论语为政)中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有“十里
4、不同天之说,请列举一句古诗词说明之: , 。初三临近毕业,大家马上要各奔东西。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两句诗来表达你与同学的惜别之情。7、中考临近,学校打算用一副对联来鼓舞学生士气,现有上联,请你根据上联撰写一句下联,“九年邀游学海大浪淘沙, 。(2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
5、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荞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8、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3)掇幽芳而荫荞木 掇: (4)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9、各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6、2分) (1)既 得 斯 泉 于 山 谷 之 间 (2)山 行 六 七 里10、翻译以下句子(4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11、从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选文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怀(2分)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哪四个字加以概括(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l216题。(20分)颠倒情思摄梦魂 我爱听音乐,尤爱听古典音乐里似水缓缓流淌的美。而这种清新典雅、沁人心脾的乐境,还与苏州古典园林里优美的声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我又爱在风雨飘洒之日,拄杖去苏州园林,漫步于凤亭雨榭,四处寻寻觅觅,去捕捉那古
7、典音乐般优雅的声境。此时,由于天公不作美,园里的游人并不多,这种难得的幽静,最能让我漫步进入意境;而我那么往往爱带一卷明人陈眉公的小窗幽记,或清人张潮的幽梦影,因为这类小品集里散发着幽兰芳馨的妙言隽语,有助于读解园林的声境,又有助于孕育审美感受,其中包括细微的听觉感受。 有一种意象美,可喻之为浮游于尘埃之外、披着羽纱的仙子,缥缥缈缈,颇难捕捉,正如张潮所指出,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这种美,犹如水之声,就需要品赏者悉心去捕捉其意象。 水之声,有泉声、涧声,溪声、沟声、滩声苏州园林里的这种声音美,只有等待雨天才能领略到。当春雨绵绵或夏雨滂
8、沱,虎丘、留园或环秀山庄的溪滩空间里,就会或迟或早地出现这类声境;我有时伫立在附近亭廊里深情谛听,确乎能欣赏到这种“幽咽泉流冰下难的美一一或清清泠泠,或淙淙潺潺,或断断续续,它们似从我心田流过,令我不知魂梦何如,情思何如这也许就是诗意的萌生吧,这时,天公不作美恰恰就成了天公作美。 水之声,还有瀑布,但这已不是缓缓流淌的舒心之音,而是震人心神、夺人魂魄的激厉倾泻之声。陈眉公说:“瀑布天落,其喷也珠,其泻也练,其响也琴。十二个字,从形、势、声三方面揭示了瀑布之美。狮子林西部山巅有挂于前川的瀑布,它层层“叠落,间以“布落,颇有气势,其形确乎如同白练;飞瀑泻于池里,激于石上,喷珠溅玉,水沫蒸腾,又蔚为
9、壮观;而其声那么恰似琴筑合奏,宫商交响,昔日园主曾题为“如闻涛声,真可谓高山流水获知音了。 雨之声,在园林里最富于韵致的,有梧声、蕉声、荷叶声怡园的“碧梧栖风,前庭有高梧数本,亭亭直立,树冠碧阴张盖,它不仅能蔽炎铄热,而且喜逢佳雨,又会呈现出“疏雨滴梧桐的乐奏。这是色与声交融的精神美餐,它让我既目饱清樾,又耳饱清韵。拙政园有听雨轩,在清池畔,石丛间,植假设干芭蕉,就怡情。而在潺潺的雨天,淅淅沥沥,雨点打在叶上,一滴滴,一声声,如闻雨打芭蕉的轻音乐,别饶雅趣,更涤尘襟拙政园还有留听阁,题名撷自李商隐的名句“留得枯荷听雨声。这里附近有荷池,荷叶面大而薄,入深秋而枯。大小上下不同的枯荷:受雨后其音不
10、但清脆悦耳,而且洪纤疏密错杂各异,织成音响的自由世界,这是又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听雨空间 风之声,有竹韵,松籁沧浪亭的“翠玲珑,室内有联曰:“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这也是把作为自然美的声境,当做艺术美的乐境来品赏了。试看室外,修篁苍翠丛密,风来戛击有声,锵然而亮,铿然而文,有似于丝竹管弦之盛。拙政园的松风水阁,又名“听松风处,室内有“一庭秋月啸松风之额华阁凌架于水上,其旁长松挺立,虬枝凌空,劲风谡谡而过,我也随之而神思飞越,离尘而脱俗。 (选自颠倒情思摄梦魂有删节)12、作者从哪几方面描绘了苏州园林的声境美(3分)13、联系全文,答复以下问题。 (1)苏州园林有什么魅力让作者“颠倒情思摄梦魂(
11、2分) (2)这种效果怎样才能产生(3分)14、作者怎么会把音乐与苏州园林联系在一起(4分)15、本文在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上有许多特点,请结合原文,选择一个角度举例分析。(4分)16、有游览者主张苏州古典园林里可播放中国古典乐曲,如古琴曲流水、二胡曲空山鸟语、琵琶曲飞花点翠、古筝曲渔舟唱晚结合上文,谈谈你对此的看法。(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20分)人生的偶像鲁先圣 有人问:你,心目中的偶像是谁你最崇拜哪一位作家哪一本书对你影响最大 每次遇到这类问题,我都是淡然一笑说,我心目中没有偶像,我不崇拜任何一位作家,说不上有哪一本书对我影响最大。我说我比拟喜欢泰戈尔和沈从文,我比拟尊重
12、鲁迅,我常常看叔本华和尼采的书,仅此而已。 说不清是哪一本哲学家说过,一个天天读书的人,实际上是把自己的脑袋当作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我十分赞赏这句话。叔本华也这样说,从书中阅读别人的思想,只是捡拾他人的牙慧或残渣而已。我从来都不欣赏那些一天到晚都泡在图书馆的人。读别人的书十分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的思想。 读书尚且如此,如果一个人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偶像,那么无异于把自己白,身心充作他人的奴隶了。 在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有偶像崇拜的青少年。他们崇拜一位学者,一位作家,甚至崇拜一位当红歌星,以拥有偶像的一幅照片,拥有偶像的一个签名,或者了解些偶像的生活轶事而满足。在生活当中,
13、一味模仿偶像,甚至模仿他的缺点,立志自己将来成为偶像那样的人。 姑且不管你所崇拜的那个偶像是否成功的人和伟大的人,就从你崇拜这一点而言,起码你是不会成功的。 叔本华说第一流作家的特征是,他们的一切判断都是直接的,他们所产生出来的作品,都是自己思索的结果。一味模仿效法别人的东西,如同吃别人嚼过的梨子,什么滋味都没有了。而且,就成功而言,每一条成功的路,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不相同,都是自己独立思考奋斗的结果,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一个人可以喜欢、尊重哪一位作家或作家的艺术风格,可以喜欢哪一本书,但不可以把哪一个人作为自己的偶像。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判断所选择的道路才是适合自己的,才是通向成功之门的路。
14、人生中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趣味,尊重自己的天分和选择,而不是找到一个可以模仿的偶像。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3年第11期)17、说说你对“一个天天读书的人,实际上是把自己的脑袋当作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这句话的理解。(4分)18、读完全文,请你归纳一下作者认为人生不需要偶像的理由。(4分)19、文章中屡次引用叔本华说过的话,有什么作用(4分)20、作者的观点是什么(4分)21、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光明中学初三(6)班的同学对作者的观点发生了争论,正方的同学支持作者“人生不需要偶像的观点,反方的同学认为“人生需要偶像,请简要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4分)四、写作(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