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综合1192023 年第 6 期红色文化的新媒体创新路径研究以湖北恩施娃娃寨为例李韦健 翟梦迪 符家宁(中南民族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0)民族地区的红色文化因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对于凝聚中华民族情感、聚合中华民族力量具有重大意义,它指引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我国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新媒体更是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纵观当前我国红色文化的传播现状,依旧存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困难、传播主体单一、传播渠道狭窄等问题。因此,本研究以湖北恩施娃娃寨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地区红色文化的传播境况,探寻新媒体语境下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播路径。一、湖北恩施娃娃寨
2、的红色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1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一起,共同创造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学界对其的关注热度居高不下。近年来,红色文化旅游也成为另一研究热点。故而,红色文化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与经济价值。新媒体环境下,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产学研的功能转换是大势所趋。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我国湘鄂西、湘鄂川黔两大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十二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是
3、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创建地。中国红军三大主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发展壮大。湖北恩施巴东县绿葱坡镇野花坪村境内有座山头形似于娃娃的形状,因而被称为“娃娃寨”。娃娃寨战斗是解放恩施的第一仗,鄂西南战役由此【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民族地区的红色文化传播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本研究以湖北恩施娃娃寨为例,通过对娃娃寨红色文化传播的现状梳理,探究其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所遇到的局限,同时提倡以“多元主体参与红色文化传播”“平民化视角讲述红色文化故事”与“智能媒体赋能红色文化发掘”三个维度优化传播路径,以期提升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关键词】红色文化;娃娃寨;新媒体【中图分类号】G12
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6-0119-03【DOI】10.20024/ki.CN42-1911/I.2023.06.037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基金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各民族红色文化的新媒体叙事研究”(项目号:3212022sycxjj205)的成果。打响第一枪。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遗址,如娃娃寨烈士纪念碑、贺龙将军故居、红军小学等红色文化资源吸引游客慕名前来瞻仰。娃娃寨作为湖北恩施的红色文化旅游胜地,红军的英雄事迹与红色革命的故事依旧广为流传。1949 年 11 月,我军胜利攻克娃娃寨,取得了解放鄂西南第一次战
5、役的重大胜利,为解放恩施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成功鼓舞了解放军的士气,促进了人民群众的团结。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主要包括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两种。湖北恩施娃娃寨的红色文化资源要分为物质的红色文化资源和非物质的红色文化资源两种,物质形态方面例如战争遗址、烈士纪念碑以及建设的红军小学等,而非物质形态方面则有解放军的革命精神和红色艺术特色红歌等。二、民族地区红色文化传播现状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形式的呈现,各级政府及基层组织都认识到红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立足于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发展脉络,积极利用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
6、本研究发现:红色文化主要存在文化资源发掘不足、传播方式单一、传播渠道狭窄等问题。(一)文化资源发掘不足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会议时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2积极发掘娃娃寨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当下的重中之重。但恩施娃娃寨的文化资源开发整体上比较匮乏。现阶段,恩施娃娃寨的红色文化传播多以碎片化120今古文创的形式呈现,难以形成一个完整化、系统化、全面化的整体。以该地区的“红三军烈士纪念塔”为例,该公墓埋葬着 100 多名红军烈士的遗骸,除了仅有的几名将士拥有姓名,更多的是无名英雄的墓碑,他们的
7、名字值得后人赞颂,更有人会记得无名碑的故事。但具体的故事内涵则缺少挖掘,需要组织专业团队进行考证,在积极挖掘背后的红色故事,树立良好的典范形象,丰富地区红色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为当代红色文化的发掘提供新的思路。2021 年的 6月,娃娃寨烈士陵园的改建扩建工程正式启动,由巴东县政府发起,恩施绿葱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捐赠 100 万元积极修缮,修建了娃娃寨烈士纪念碑、解放鄂西南娃娃寨战斗遗址、纪念塔、百步梯、浮雕墙、凉亭等革命建筑。娃娃寨的红色文化呈现会以新的面貌在新时代中绽放光辉,如何利用现代化的媒介技术手段将娃娃寨的红色文化向全国、向世界推介成为本研究的重点。(二)传播方式单一呈现红色文化具有强
8、大的生命力,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题中之义,蕴藏于受众的心中。娃娃寨的红色文化大都以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场域方式呈现,红色故事和红色歌谣即使传颂但曲目数量有限。为了更透彻理解红色文化,现场参观与实地考察成为人们学习红色文化的主要方式,但地理位置受限以及交通水平低下,娃娃寨的红色文化难以走出恩施的大山。新媒体时代,空间局限难以再限制内容传播的广度,但在娃娃寨的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却未得到明显体现。在娃娃寨的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该地区的主要场景呈现方式是以“娃娃寨烈士纪念碑”为显著场景展示,该纪念碑由王定烈将军亲笔题写,纪念碑的正面左侧是“解放鄂西南首战胜利遗址”的题字,通过场景化的呈现告慰先
9、烈,昭示后人。纪念碑、纪念馆讲解等一系列场景化的实景展示,深化现场传播的效果。同样不可避免的,短暂的个体记忆难以造成长时的持续影响。体验式的红色文化旅游,将红色文化内化于游客的所见所闻所感,精准传播红色文化,但幅面过小、传播方式单一的问题依旧不可忽视。首先,红色文化强大的教育功能,要求宣讲者和传授者在讲解时还需要照顾到接收者的知识水平、生活背景,兴趣爱好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单一传播的困难性。其次,传播过程中没有鲜活的事迹和故事支撑,单向性的内容输出似乎加强了宣传效果,实际缺少及时有效的反馈,减弱了传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难以引起受众的心理共鸣。最后,场馆展示缺乏灵活引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无法给
10、游客沉浸式体验,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三)传播渠道狭窄互联网的发展给红色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传播可能。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独有的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以“互联网+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渐渐代替以传统媒体传播为主的模式。除了少量的本地新闻报道以及旅游宣传推广,再也难寻娃娃寨红色文化的相关内容。当前普遍构建的新媒体矩阵,如以微博、微信、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更是久不更新或者难以为继。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上,娃娃寨的红色文化都值得关注与重视。当下大火的短视频传播渠道,凭借制作门槛低,传播范围广,助推优秀非遗文化走进大众视野。但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搜索关键词,如:“恩施娃娃寨+红色文化”“恩施娃娃寨+
11、民族文化”等内容,呈现少量以旅游为主的相关内容,红色文化的内容却甚少提及。积极拓宽传播渠道,做到高效的民族地区的红色文化传播成为重中之重。娃娃寨地区各类媒体应是传递红色文化的主力军,但当地主流媒体关于设置红色文化专区的栏目较少,相关主题频道基本处于空白,对于红色文化的信息大都是以传统媒体的形式表达出来,并没有主动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传递红色文化。新媒体平台在娃娃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却处于“失能”状态。三、民族地区红色文化传播策略优化目前,我国诸多地区红色文化挖掘仍处于起步阶段,地方性的专业团队对红色文化开发的完成度不高。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媒介赋能为民族地区的红色文化传播
12、带来新的契机。如何利用新媒介技术为红色文化开辟新的传播策略,增强其传播力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的教化与引领功能将是本研究接下来的关键。(一)多元主体参与红色文化传播传统媒体时期,由于传播资源有限,红色文化多依靠官方机构等进行宣传教育,其传播主体与方式普遍单调。在新媒体赋权下,红色文化传播的参与者不再简单由主流媒体把控,全民参与的创作潮流是红色文化传播的新一轮推广。平民化视角讲述红色故事,多元主体阐释红色精神,不仅丰富红色文化传播体系,更是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了红色文化的散点式传播矩阵。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赋权全民陈述红色故事,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助力红色文化挖掘,将红色元素融入日常的生活
13、记录中,融入百姓的思想建设中,提高红色文化的认同广度。在新媒体时代下多元的媒介形态为红色文化提供丰富的载体。首先,通过微观视角讲述红色文化故事,以小人物的事迹折射出宏观的红色文化历史。聚焦于亲历红色战役的英雄后代等,分享与记录民间红色故事、红色记忆,让记录在文献里的红色文化“活”起来。其次,在可视化的内容呈现中,主流媒体在设备配置与组织策划上具有先天优势。竖版视频、H5 交互等方式契合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且传播效果明显,应用于红色文化传播是不错的选择。最后,社交媒体的低门槛准入机制,为多元主体的参与提供便捷。红色文化资源较为分散,通过平民传播主体文化综合1212023 年第 6 期的参与,如利
14、用其个人社交媒体的展示、短视频的拍摄记录等方式能有效地提高红色文化的传播力。红色文化传播主体逐步呈现去中心化、泛化的趋势,一方面,全民化参与弥补了单一传播主体传播范围的局限;另一方面,低门槛创作也会带来粗制滥造、恶意歪曲红色故事的传播危机,相关平台媒体需要积极设置相关议题进行引导,力保红色文化系统化、立体化地传播。(二)VR 虚拟技术赋能红色旅游近年来,红色旅游热度不断攀升。井冈山、中共一大会址、毛泽东故居等红色革命遗址成为国内外游客的首要选择。据2016202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要从教育和脱贫两个方面强调红色旅游的功能作用。3由红色旅游所拉动的地区消费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15、,红色旅游也被赋予“脱贫富民”的功能。红色旅游在助力老区的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位于河北省平山县的西柏坡曾是七届二中全会等红色历史的溯源地,当地通过“红色旅游+”的方式直接带动柏坡岭梁家沟村 38 户贫困户脱贫,提供就业岗位 500 余个,实现了山区小村庄的华丽蜕变。4眼下,以恩施娃娃寨为代表的典型革命老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与分布不集中等问题,本土的红色文化尚未完全开发,影响力不突出。为加强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开发与推广,加快以红色遗址为中心的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完善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并引进虚拟VR 技术所支持的场馆,通过虚拟技术还原革命老区的历史场景,让游客通过连接虚拟体验设施,产生身临
16、其境的效果。相比传统的红色历史博物馆、革命遗迹,新型的红色场馆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使游客等受众达到了超越现实的感官交互,实现了特定红色历史场景的虚拟在场。此外,VR 技术还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红色历史,加深受众的情感记忆,深化其对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认知。如延安1938 文化主题街区,位处陕北地区,拥有大量红色文化资源。该文化街区还原了延安时期的风格建筑,并开设“长征 4D 体验馆”等新型体验设施,吸引大批游客参与,极大发挥了红色文化寓教于乐的功能。(三)大数据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当下,大数据作为新型数据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各行各业,其在传播中的应用极大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浏览等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 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截至 2021 年 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10.32 亿。5通过大数据技术推动红色文化的数字化变革,其云存储、算法等功能有效解决了过去人工整理档案历史资料的困难,使红色文化的传播不再受空间与时间的局限,以适应更庞大的网络使用人群。首先,基于大数据算法基础上对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个性化定制与分发。在数字技术支持下红色文化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