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区域国别研究的几个问题钱乘旦内容提要 年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新的研究生培养学科目录,其中将区域国别学设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独立一级学科,切合我国当前的学术需要和国家发展需要。目前,我国区域国别研究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在地理分布上只涉及少数国家,对世界上多数国家、地区缺乏认识;二是在内容上受各学科内涵的限制,很难满足区域国别研究的要求,即对一国或一地区做全面的、完整的研究和了解。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需要大力推进,发展和推动区域国别研究的关键是培养人才,没有人才,区域国别研究就不可能发展。发展我国区域国别研究的根本出路是培养人。根据该学科的本质要求,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才 专才”
2、。区域国别学的这种高要求,意味着其不能靠自发的力量推进,必须由国家来推动,尽社会全力来推动。关 键 词 区域国别研究 一级学科 课程体系 通才 专才 年 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新的研究生培养学科目录,其中将区域国别学设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独立一级学科,这无疑将大大推动和促进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弥补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缺陷与不足,从总体上加强我国对域外问题的了解与研究,切合我国当前的学术需要和国家发展需要。但关于区域国别研究,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社会和学界逐步明确、统一思想。本文就几个问题发表看法,以供讨论。我国区域国别研究的问题所在近几年,国内学术界热议区域国别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后,目前形成的共识
3、是,区域国别研究是我国亟待发展的一个领域,需要大力推进。但是,对于如何推进区域国别研究,让其达到更高水平,甚至占据国际学术界的领先地位,国内学术界的相关讨论尚未达成共识。关于区域国别研究的性质,目前已经没有太大分歧,都明白它是对域外地区或国家做全方位的研究,因此它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在中国,域外问题研究最早可追溯到 世纪末 世纪初,当时中国正处在国家危亡之际,了解一些外国的情况是情势所逼。新中国成立,尤其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需要了解更多的国外情况,因此外国问题研究取得更大进展,积累了不少成果。不过,各种研究都分散在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各院系、部门,研究人员也分散在各个学科里,彼
4、此之间缺少了解、各做各的,无法整合成对域外地区或国家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由于分布在各个学科,学者是根据本学科的要求和各自的兴趣做研究,因此形成重大缺失,一是在地理分布上只涉及少数国家,对世界上多数国家、地区是没有认识的;二是在内容上受各学科内涵的限制,很难满足区域国别研究的要求,即很难对一国或一地区做全面的、完整的研究和了解。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中国根本就没有区域国别研究,DOI:10.16091/32-1308/c.2023.01.002只有“涉外研究”,比如研究外国历史,研究外国哲学,研究外国文学等。至于有没有研究外国资源、研究外国水文、研究外国司法或外国经济呢?那就少而又少了。因此,
5、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确实很不如人意,亟须改变。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似乎不需要讨论了,其实不然。口头上承认它的重要性和心底里承认它的重要性是不同的,理论上承认它的重要性和感性地认识它的重要性更是不同的。从理论上说,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而且日益走到世界舞台中心,全面和真实地了解世界、了解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是当务之急。我相信经过将近两年的热烈讨论,学术界、理论界甚至社会多数都在理论上承认这一点了。然而能感性地认识到这一点并真正体会到它的急迫性的其实并不多,尤其对书斋学者来说不是很容易。我本人接触过一些做实际工作的朋友,他们对问题的急迫性就有很深的感受。我们的外经、外贸、外交、对外文化交流、国
6、际体育、民间交往等各方面工作,经常碰到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认识问题,是认知隔阂,也就是相互不了解。这些问题做具体工作的人往往解决不了,需要学术支持。这就突显了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区域国别研究应该做到地理空间的全覆盖和认知范围的全覆盖,这样才能完成使命。而现有状况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存在两个“未覆盖”:第一未能覆盖世界多数地区和国家,不仅据称是“不重要”的地区和国家未被覆盖,就连“重要”国家(比如欧美国家)也未被覆盖,事实上,所谓“重要”或“不重要”不在于它发达不发达、在不在欧美,而在于它对我们的工作是不是重要,以及它在世界问题中的位置是否重要;第二未能覆盖全部的知识领域,比如气候、环境、地理、
7、资源、水源、技术、人口、宗教、习俗、文化等。因为存在以上两个“未覆盖”,所以要大力推进区域国别研究,这不是理论上的需要,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关于这个问题的共识主要不来自理念推论,而是来自现实需要,学术界应顺时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区域国别学的重要性“区域国别研究”与“区域国别学”是两个概念,虽然它们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并不能画等号。在近两年的讨论中,人们对要不要推动区域国别研究基本取得共识,都认为区域国别研究非常重要,需要大力推进。但在如何推进区域国别研究方面仍然有不同意见,至今仍有分歧。然而仔细想一想,分歧并不在于要不要发展区域国别研究,而在于要不要设立“区域国别学”。前面已经说道:这是两
8、个不同概念,人们把两个不同概念混淆了,才产生一系列分歧。我感觉,意识到“区域国别研究”与“区域国别学”并非同一概念的人并不多,因此需要郑重提出来。区域国别研究是一个“领域”,区域国别学是一个“学科”。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需要大力推进,原因是它未尽如人意。为什么未如人意?原因是上文说到的两个“未覆盖”;可是为什么做不到两个“全覆盖”?根本原因是没有人,我们缺乏人才。没有人才,就无法对很多地区(或国家)进行研究,也无法对很多知识领域予以认知。因此,发展和推动区域国别研究的关键是培养人,没有人,区域国别研究就不可能发展。但问题是:为什么没有人才?为什么不能培养?这就涉及我国的人才培养体制了。我国高等教
9、育的特殊之处在学科制,国外有学科,但没有学科制。学科制意味着一切人才培养都需要在特定的学科框架内进行,如果没有被官方认定的学科为依托,就不能培养学生,培养了也得不到承认。这意味着:没有学科就不能招生,招生了也不能毕业,毕业了就找不到工作。所以,我国人才培养是按全国通用的学科目录进行的,而区域国别研究在学科目录中尚无一席之地,因而也就不能培养相关人才。于是答案就很清楚了:发展我国区域国别研究的根本出路是培养人,培养人的唯一途径是设学科。教育部近期公布的新版学科目录(征求意见稿)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就是想从根本上解决发展我国区域国别研究的紧迫问题。所以,“区域国别学”是一
10、个学科,它和我国现行学科目录上已有的其他学科一样,是培养某一方面特定人才的,例如“物理学”培养物理研究人才,“生物学”培养生物研究人才等,“区域国别学”培养区域国别研究人才。总之,建设“区域国别学”是为了培养特定的人,培养特定人的目的是发展区域国别研究,发展区域国别研究以满足国家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满足社会的迫切需要。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根据该学科的本质要求,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通才 专才”。“通才”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知识都有基本的、常识的、广泛的了解,也就是所谓的“某国通”。我们现在缺乏这样的人,我们有没有英国通、美国通、法国通、德国通?有没有柬埔寨通、埃及通、委内瑞
11、拉通、印度尼西亚通?如果没有,就需要培养。区域国别学要把培养“通才”作为基本要求。但仅仅做“通才”还不够,在“通才”的基础上,必须是“专才”。区域国别学培养的人,应该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比如,他是一位经济学家,专门研究美国经济问题,其研究成果受经济学界广泛认可,但他与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学家的区别在于:第一,他的研究对象集中于美国经济问题,所有研究都和美国经济相关,他是研究美国经济的专家,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经济学家;第二,他同时是“美国通”,对美国的知识了解不限于经济学,因而对美国经济问题的研究有更广阔的视野,因而能得出更特殊的见解。由此可见,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
12、养目标和要求是非常高的,高出现有学科目录上的任何学科。区域国别学一旦成为学科,必须把“通才 专才”的要求作为不可动摇的基本目标,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投入巨大力量,其中包括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理念投入和学术投入。总之,区域国别学的高要求意味着其不能靠自发的力量推进,必须由国家来推动,尽社会全力来推动。培育区域国别学人才的三块基石培育区域国别学人才,使其做到“通才 专才”,需要设计新的培养方案,建设新的课程体系。现有各学科的课程体系不符合新学科的要求,不能用现有任何一个学科的课程表作为新学科的课程表,它需要自己的课程表。考虑到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不同,设置全国统一的课程表是不现实的,但原则是跨学科
13、的知识体系需要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不应让区域国别学的学生只学习单一学科的课程,这是一个原则,原则应该是一致的。如同理工科学生必须有基础课如数学课和实验课,区域国别学也需要基础课,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三个一”,即一门课(历史课)、一种能力(语言能力)、一段经历(实地生活经历)。具体说:外国历史特别是对象国历史是区域国别学必开之课,其重要性如同理工科的数学课,若不了解对象国的历史,研究这个国家则如同在沙滩上筑楼;同样,不掌握对象国的当地语言,研究这个国家则无从谈起,顶多把别人的冷饭拿过来再炒。实地生活经历类同于理工科的实验课,不在当地生活和体验,是感受不到那个国家的真实情况
14、的,更感受不到那个国家的人的心理脉动,而这种脉动对于了解那个国家、判断那个国家尤为重要、不可不知。因此,外国史、外国语、国外生活经历是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的三块基石,没有这三块基石,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区域国别学人才。我们需要把这三块基石设为区域国别学的基础课,这三门课不合格,培养应视为不合格。以上这些想法是初步想法,供有志于推动我国区域国别研究发展的同仁们参考。在区域国别学已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的背景下,我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新学科的建设上,规范其目标、方法、课程体系等,使其在起步时就走在正确的轨道上。作者简介:钱乘旦,北京大学历史系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世界历史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地区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北京,责任编辑:姜守明(下转第 页)关于区域国别研究的几个问题 :,:,:;(上接第 页):,;,“”,:;“”非营利组织领导职位晋升过程中的风格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