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畲族舞蹈作品题材选择与创作实践的几点思考_陈国华.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94224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畲族舞蹈作品题材选择与创作实践的几点思考_陈国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畲族舞蹈作品题材选择与创作实践的几点思考_陈国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畲族舞蹈作品题材选择与创作实践的几点思考_陈国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8 Chinese national Expo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的多个现存种类,这些现存舞蹈形式,可展现出在畲族舞蹈作品题材选择方面极强启发价值。(一)来源于宗教的舞蹈畲族基于原始部落组织而产生的民族特征与民族风貌,让其本身带有明显的图腾崇拜观念。当后期族群迁居、散居时,图腾崇拜逐渐丧失了权威性。尤其是同汉族杂居之后,因为受到汉文化方面的较大影响,宗教信仰显现出了多神崇拜特征。此时可以说畲族宗教是杂糅了巫、道两种文化的,来源于宗教的舞蹈也便因此显现出了特定的文化形态。3举例而言,从巫师文化之中的祭祀仪式便能够看到本民族舞蹈的独有宗教魅力。在仪式之中,法

2、师载歌载舞,一手龙角、一手铃刀,节奏快慢变化、步法直弯相协,观赏性很强。(二)来源于民俗的舞蹈如前面分析的那样,独特地域环境造就了畲族在生活形态方面之独特性,而这也恰恰给民族舞蹈风格产生与演变创造了条件。例如畲民族所独有的请龙头公舞蹈,便有着同民俗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此舞蹈形式下,几乎全部的畲族祠堂都安排祖杖,标有忠勇王二世牌位历历在目,同时还附带祖图及祖谱敕书等。历史发展演变进程,如福建宁德等在正月十四请龙头活动开始以后,便伴随有相应的舞蹈仪式。另外,婚礼舞等也都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来源于民俗的舞蹈形式,极其值得展开不断探究与借鉴的工作。(三)来源于体育的舞蹈来源于体育的舞蹈和来源于民俗的舞蹈相

3、似,在古代民族民俗传统期间,二者的关系显然非常紧密,将其单独提炼舞蹈是一种将人体动作为“语言”表现形式的艺术手段,往往具备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优质社会功能,意即在人们的情感臻于极至,而口头语言或者其它方式均不能将此情感尽情宣泄时,舞蹈便成为极有效的传情达意手段。1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畲族舞蹈在各式各样的舞蹈中独竖一帜,在中华民间舞蹈领域内有着重要地位。而畲族舞蹈如何进行革新创作,内容题材如何进行有效选择,则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一、畲族舞蹈动作起源畲族人民以依山而居的生活环境最具代表性,像闽东畲民所处地域便极为典型。当地居民在表达内心想法时,将山歌作为一种常用形式。无论是在山野乡间,还是

4、在民居大院,随处都可有悠扬山歌的传承。当举行歌会之际,畲族民众身姿曼妙、歌声美妙,远方的客人被这歌声所吸引,青年男女因这歌声而向对方投去含情脉脉的目光。与歌声相伴的身姿看似平常,实际上已经初具表情与动作的因素雏形,即可认为它们是舞蹈的前提。2同时,畲族舞蹈动作形成也会因丰富劳动生产形式而受到极深远影响。以闽东地区为例,当地丘陵地貌特征显著,传统畲族民众居于深山,以狩猎作为重要的生活来源。即使在明清时期,狩猎依然是其重要生产劳作形式。当地独有的舞蹈动作“猎步”便是从祖先狩猎过程中躲闪动作演变而来,而“悠荡步”及“坐蹲步”等基本舞步,则基于山中驱赶鸟兽、扛木挑担等动作演变而来。二、畲族舞蹈作品题材

5、选择启发基于上述对畲族舞蹈动作起源的探讨,可找到畲族舞蹈关于畲族舞蹈作品题材选择与创作实践的几点思考陈国华(福安市文化馆,福建 福安 355000)【摘要】闽东地区畲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尤其是闽东畲族舞蹈文化内涵极为丰富、风格特征特别显著。在开展畲族舞蹈作品题材选择工作和创作实践活动期间,创作者应当基于舞蹈传统特点、民族文化符号、时代发展要求等展开更为理性之研究。现基于畲族舞蹈动作起源,以及宗教的、民俗的、体育的、艺术的等现存种类进行相应研究,从而达到理想的畲族舞蹈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之效果。【关键词】畲族舞蹈;作品题材;题材选择;创作实践【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6、号】10074198(2022)2112803【本文著录格式】陈国华.关于畲族舞蹈作品题材选择与创作实践的几点思考 J.中国民族博览,2022,11(21).Chinese national Expo 129Music and Dance 音乐舞蹈创作者应重点关注的第二项内容是要使舞蹈和民歌紧密配合。因畲族没有同语言相对应之文字记述体系,所以“以歌代言”的交流形式比较发达,像闽东一带畲族“三月三”的对歌活动,便有着因歌生舞、载歌载舞的特点。同样,像“出嫁歌”的“抢亲”、“采茶歌”的“请茶”等,均无法割裂歌与舞的关系,这种相关性将带给创作实践以较强启示。(二)增加畲族文化符号畲族“文化符号”是具

7、有浓郁地域特色,所展示的是畲族核心文化,积淀的是畲族历史传统。将这些文化符号应用于舞蹈创作实践中,将使主题被更好地表现,作品也将更具创新性与吸引力。按照文化学者观点,文化以符号的形态表现出来,将使文化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一面被认知,如此可为舞蹈优化创新产生有利因素。特别是文化符号所赖以存在的物质形态、社会形态、精神形态载体,以及不断衍生变化的具体纽带形态,如“图腾符号”“宗教符号”“祭祀符号”“动物符号”“植物符号”“人物符号”等,则可在互有关联、互相交叉的状态下,给舞蹈创作实践带来多方面的启示。例如首先,在物质形态方面,畲族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极丰富的经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符号”不可谓

8、不丰富,像银饰工艺、竹编工艺等都非常具有代表性。6这些便完全可以引入到舞蹈创作中来,用以拓展畲族舞蹈的边界,使主题表现的力量更强。其次,在社会形态方面,畲族“文化符号”以节庆习俗为最突出表现。节庆习俗中所涉及到的节日习俗、家族庆贺仪式习俗等多项内容,都很有值得探讨之处。例如畲民对于“奶娘”陈靖姑具有崇拜意识,农历正月十四作为奶娘祀神生日,闽东一带畲族民众在这一天会举办隆重纪念活动。纪念活动中的种种表现,均可用舞蹈动作加以再现。第三,在精神形态方面,神话、图腾崇拜等都是值得注意的要素。畲族笃信“盘瓠”传说,对其具有特殊的感情。畲族民众在观念上会把先祖忠勇王的“忠勇”精神作为人生价值取向,而“凤凰

9、”崇拜也是畲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这些精神形态方面的符号,既然可以成为民族服饰、手工艺制品的灵感来源,在舞蹈创作实践方面当然也可以展现出较强的启发作用。实际使用时,创作者在确定舞蹈主题时,可将精神形态下的“忠勇”精神、“凤凰”崇拜等作为借鉴。在使用舞蹈题材时,可将社会形态下的“奶娘节”祭拜仪式等作为借鉴。在器物道具使用时,可将物质形态下的畲族银饰等作为借鉴。7这些均是增加畲族文化符号的典型例子。(三)体现舞蹈时代特征畲族舞蹈创作一定要具有时代性,如此方可证明舞蹈创作实践取得巨大成就。具体言之,舞蹈是一种高级体操,表出来,是因为体育舞蹈具有舞蹈创作借鉴时值得关注之处。具体讲,就畲族而言,长期山

10、林生活使之必然具备健壮的体魄,因此舞蹈与体育显现出了更强的共通性,它们均有着显然的体魄训练及体魄展示目标。例如比较典型的打枪担:舞蹈者一手持竿、一手持刀,在音乐背景下跳转翻身、柴刀敲竿、急促跳跃的节奏极为吸引人。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体育,也可以认为这是舞蹈。类似的打尺寸、赛海马、前岐马灯等活动,均有这种舞蹈与体育共融的特征。4(四)来源于艺术的舞蹈近些年来,因为党的民族政策落实,中华各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也有了充分传承机会和保护可能性,很多具有创作与实践经验的艺术家开始投身于畲族舞蹈文化研究工作之中,并且将民俗的、宗教的、体育的文化形式搬到了舞台上,让人们可看到畲族所具有文化特点。此过程中,畲族舞蹈亦

11、产生有别于传统形态之崭新变化,这种变化也自然可以成为畲族舞蹈作品题材选择的另一种启发灵感来源。例如金颗红酿、听樵以及摇竹等作品,便具有这种启发性。像比较典型的听樵展示的是畲民上山砍樵的情形,而三人共舞的创新性改编,其美学魅力使人过目难忘,是非常具备借鉴价值的。三、畲族舞蹈创作实践时的注意要点(一)突出传统舞蹈特色畲族未能形成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字,传统文化以口头方式传播,这是不利于畲族舞蹈传承的。不同历史阶段,一些富有特色的民间舞蹈形式渐次消失、弱化,从而使民族文化艺术传承遭受极为负面的影响。此时,进行畲族舞蹈创作实践时突出传统舞蹈特色,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民族舞蹈传承和发展促进形式。创作者在具体工作

12、中,应从保护发展民族文化有关政策要求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而在具体执行与实践期间,也应注意有意识地避免对封建迷信等不健康因素加以剔除,在促进畲族舞蹈创作突出传统特色的同时,能够去其糟粕。5在突出传统舞蹈特色方面,创作者可重点关注两项内容。其一是关注畲族传统舞蹈的形态和动作特点。畲族舞蹈有着比较独特的形态与特征,手、脚、身等主要部位,都有适应于环境、适应于民俗的表现。例如闽东畲族的手指舞,在舞蹈中使用手腕与手指,配合身体表现富于鲜明民族特征与地域特征的肢体语言;猎步舞将蹬、进、退、蹲位基本步伐作为重要表现形式等。虽然畲族舞蹈肢体语言同一些兄弟民族舞蹈相较,并不在丰富性方面见长,然而如“坐蹲步”、“悠

13、荡步”等,均可在进行舞蹈创作实践时加以应用,从而让舞蹈显现出赶走鸟兽的意味,让欣赏者仿佛看到居山生活中的挑担登山、肩扛木头姿态等。突出传统舞蹈特色方面,130 Chinese national Expo中国民族博览 Chinese national Expo印证了学习传统仪式舞蹈的价值、感受畲族山歌乃至畲语的必要性。同时也印证了不能只停留于这一层面,而是要进行更深层文化意蕴与生命意味研讨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我们在未来才有可能挖掘和创作出更显畲民族本质特征的创新性舞蹈内容。参考文献:1 陈建华.畲族舞蹈的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J.今古文创,2020(24).2 汤原力.“产业化”视角下的闽东畲族非物

14、质文化遗产保护 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9).3 吴露生.浙江畲族舞蹈的历史寻觅及代表性传统舞蹈 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3).4 楼丽娟,骆逸.畲族舞蹈诗千年山哈的美学意蕴 J.艺术研究,2016(2).5 徐艳.探析畲族舞蹈创作中“文化符号”的多元运用以原创舞集悠悠歌言情为例 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6 詹一虹,陈露.文化旅游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研究以湖南省汝城县高滩畲族为例 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7 詹一虹,周雨城,陈瑶.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互动研究以鄂西土家族为例 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15、科学版),2017(1).8 钟冰洁.新视野下的畲族舞蹈传承与教学研究 J.艺术研究,2020(1).作者简介:陈国华(1979),女,汉族,福建福安人,本科,福安市文化馆,群文馆员,研究方向为群文理论。演者和其所持道具共同在一定节拍带动下完成活动,歌声或者器乐声作为舞蹈节拍而存在,同时又应同动作造型融为一体。这种相融性,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必然选择,亦证明了舞蹈是文化财富存在之典型性。在当今时代,一定要重视此典型性,致力于舞蹈与文化生产力两者发展。当谈及畲族舞蹈的具体创作实践工作时,笔者认为首先需要确认一点,即找准创作目标。当前所广泛表演的畲族舞蹈,实际上其作为民俗性与祭祀性的功能正在衰退,且活

16、动越来越少,学习的人同样就越来越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有更充裕的经济和时间去向往其他类型精神世界形式。为此,就畲族舞蹈创作表演而言,应当找准新时代的新目标,不再完全以“汇演”、“比赛”等任务为指向,而是要突出舞蹈满足精神生活的一面,使之在创作之后便可真正融入到畲族民族生活中去,在拥有坚实群众基础后展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其次,应当具有使舞蹈结合受众与传播空间的意识,让畲族舞蹈在受众上和传播空间上加以紧密联系。区域间的交流频繁,让一些原本并不为外界所熟知的畲族文化特别是畲族舞蹈拥有被推广之可能性,并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而当处于现代城市生存环境之中时,快节奏的生活节奏易于使人有疲惫之感,在文化与心理上向往返璞归真之情感。这样的心态形成,会直接在城市中形成民族舞蹈文化思潮。畲族舞蹈工作者在创作实践时,应当注意这一点,以把握时代脉搏为己任,突出民族舞蹈的质朴风格,以使舞蹈艺术形式和现代人的需求保持统一。第三,畲族舞蹈工作者应注意舞蹈艺术形式本身的创新性。畲族舞蹈形成和发展均与所处社会教育和生产生活环境相关,为适应时代发展,其内容方面亦有相应之清晰调整思路,从而保证畲族传统舞蹈价值的充分彰显。为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