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第1期京城茶座京城茶座(栏目编辑:胡 菡)档案文化鼓楼西大街是北京鼓楼附近独具特色的街道。这条著名的斜街依傍什刹海沿岸,自西北向东南,其独树一帜的街巷格局创设于元朝,得益于积水潭运河之便和钟楼、鼓楼的中心地位。斜街一带成为元大都繁华的商业娱乐街区。明清以降,随着什刹海周边环境的不断变化,斜街的功能也随之改变,亦见证了钟鼓楼商圈的兴衰。历经七百余年岁月变迁,2021年初,鼓楼西大街整体保护规划与翻修工程完工,道路交通与步行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使这条古老的斜街面目一新。相较于周遭胡同里游人接踵的热闹景象,如今的鼓楼西大街显得静谧而悠然。但其悠久的岁月沉淀与自身浓郁的市井文化气质,依然是北
2、京古都之韵味至为鲜明的象征。昔日的斜街一带是何等景象,又历经了怎样的演变?让我们通过档案史料探寻这条斜街的历史记忆。一、元代斜街与鼓楼商圈至元十三年(1276),在金中都东北部矗立起一座气势恢宏的城市,元世祖忽必烈命名为“大都”。这座大城成为鼓 楼 西 大 街 变 迁 往 事刘 源鼓楼西大街东段街景(作者拍摄于2023年1月)版人才的培养,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出版队伍,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早期画报出版人才。尽管后来 图画日报 停刊,但这批有着丰富画报从业经验的出版人才,依然推动着中国出版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二)为研究晚清社会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图画日报 涵盖晚清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见证并记
3、录了历史发展轨迹。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刊载大量国内外时事、建筑写真、小说与戏剧等内容,所刊登图画与文字有着类似价值的史料,留下大量珍贵的历史镜头,包含很多可以分析的内容。如以图画形式叙述上海市民生活场景,这些都是研究晚清上海城市生活史的重要史料。又如,“营业写真”栏目的“卖朝报”“卖报人”等,提供了中国出版史最缺的发行史料。13再如,“世界新剧”“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栏目所刊载的戏剧资料,对当时戏曲演出、伶人佚闻等记录详细,反映了晚清上海戏剧生态,作为戏剧史料价值较高。14因此,图画日报 无疑丰富了晚清史料宝库,为研究晚清社会提供了珍贵文献资料。*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批准号:2016ZD
4、A239);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项目编号:HBU2022bs019)注释及参考文献:1图画日报定期出版N.申报,1909-8-6.2图画日报第二年出版纪言J.图画日报,1910(173):1.3贾芳芳.媒介环境建构及影响以清末 图画日报为例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162166.4江宁莫愁湖J.图画日报,1909(21):1.5李进.晚清时政类报刊浅析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1(1):36-38+49.6英俄日三国暂设都统衙门J.图画日报,1910(217):2.7时画J.图画日报,1910(215):9.8墨西哥矿炸肇祸J.图画日报,1910(177):11.
5、9吴果中,夏亮.媒介的社会批判:清末 图画日报 的文本特色以“新闻画”为中心J.国际新闻界,2011(12):107-111.10卖报人J.图画日报,1909(75):8.11谢仁敏.晚清小说 亡国泪 考证及其他J.明清小说研究,2009(2):199-205+214.12本社特别广告J.图画日报,1909(52):1.13徐小蛮.图画日报 及其中的文化史料J.出版史料,2002(2):107-109.14许江娥.图画日报 戏曲史料述略J.戏曲研究,2018(4):155-165.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552023年第1期元朝在上都之外的另一心脏地带。自忽必烈决意将政治中心南移至燕京,并准
6、备另建新的都城,遂命刘秉忠负责设计与督造新都城。刘秉忠的设计格外重视城市水源与漕运问题,最终选择以中都东北部白莲潭一带水域为中心建造新城。白莲潭北连高粱河,金代曾开渠用以中都漕运及附近的农田灌溉。1金代太宁宫也建在白莲潭以南的琼华岛一带,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看中琼华岛并下诏修建宫殿,刘秉忠的新都城设计便以此为基础开展。元大都落成后,作为中心区域的白莲潭被划分为皇城内太液池与北部的积水潭两部分。至元二十九年(1292)郭守敬以昌平龙山白浮泉为大都的水源而修建了白浮堰,继而开通“通惠河”。次年在大臣不灰木的建议下,大都城东沿河专门修造了粮仓,“令漕舟于此交卸便。”2漕船进入积水潭后可通过万宁
7、桥深入大都直达城东粮仓,这也进一步提升了元大都的漕运效率。积水潭作为大都运河的要冲地带,往来的船只都要在此停歇。运河的开通使积水潭水面进一步扩大,以其“汪洋如海”,又被称为“海子”。刘秉忠规划大都时依据积水潭地势在其东北岸划出一条斜街,在便利交通的同时也赋予了这条街道商业化价值,船只皆可在此处登岸,带来江南各地货物,斜街一带码头遂成为大都的商品集散地,这无疑是极为天才的设计。刘秉忠还在大都“中心台”旁设计了一座鼓楼,时称“齐政楼”,楼上设有铜刻漏计时。嗣后在其正北方又建钟楼,两座高楼构成元大都的报时中心与中轴线的北部起点。钟鼓楼的设计对应大都的宵禁制度,同时也是大都威严的象征,尤以鼓楼作为大都
8、轴心辐射周边坊市,得益于积水潭的口岸便利,钟鼓楼一带的“朝后市”逐步发展并形成相当的规模。元大都城内划分七十余坊作为行政管理单位。钟鼓楼两侧为凤池坊与金台坊,凤池坊在今鼓楼西大街以北,金台坊大致涵盖今鼓楼东西大街一带。据 析津志 所载当时钟鼓楼市场,钟楼前十字街有米市、面市、鹅鸭市、柴炭市、皮帽市、缎子市、帽子市、珠子市、沙剌市、穷汉市等。附近坐落着中书省与枢密院两大行政机关,其间有文籍市与纸劄市。3鼓楼两侧“俱有果木、饼面、柴炭、器用之属。”斜街之上更多酒馆娱乐之所“乃贵官游赏之地。”4元代钟鼓楼一带商业区域的分布集中且多元,钟楼十字街既有专供底层民众买换旧货的穷汉市,又有各类瓷器、金银珠宝
9、交易的沙剌市、珠子市等高端市场,甚至有售卖书籍纸劄的文化集市。鼓楼两侧以经营果蔬食杂和日用百货的商铺为多,极具市井色彩;西斜街歌台酒楼棋布,往来其间既有商贾贩夫,亦不乏达官显贵。这一综合性商圈的繁盛,在很大程度上仰赖积水潭高效便利的运河交通,天南地北各类商品得以由此进入大都市场。在钟楼、鼓楼丽谯之下,到斜街一带,“朝后市”无疑是当时元大都众多商业街区中最具吸引力的,其时积水潭舟楫兴盛,斜街一带风光绮丽,游人、商旅熙来攘往,热闹非凡,时人叹曰:“本朝富庶殷实,莫盛于此。”5今天在鼓楼西大街的西侧仍然保留着一座高出路面约1.5米的条石路高台阶遗迹,为元代滨水码头遗址,它的传世是昔日积水潭水面宽广的
10、标志,也在向世人讲述元代斜街的繁华。二、明清斜街与什刹海的转变明初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并在北城墙以南五里筑起新城墙,开安定门与德胜门,此举使鼓楼一带失去城市中心地位;积水潭也因德胜门内南北向大街穿水而过被一分为二,西边水域为积水潭,斜街一带为什刹海。永乐年间迁都北平,明廷对北京城展开大规模改建,永乐十八年(1420)明廷重建鼓楼与钟楼,北京的改建基本竣工。明代鼓楼大街的建设保留其商业街巷的性质,随着京城人口逐渐增多,钟鼓楼仍是明京城重要的商业区域。这一时期元大都运河上游由于年久失修而断流,运河沿线流量减少,通惠河河道频频淤塞。明代虽然屡兴疏浚河道工程,但水源枯竭难以保障运河的正常运转,明廷被迫
11、修改河道,积水潭一带漕运逐渐废弃,货船再难进入这片水域。明天启年间(1621-1627),通过对什刹海之上银锭桥的修建,将这片水域又分隔为桥东南的前海与桥西的后海,与水面进一步缩小相对应的则是沿岸陆地区域的不断扩大。明前中期钟鼓楼一带划分为金台坊与日忠坊。金台坊之名沿自元代,日忠坊则大致对应元凤池坊。随着这一时期钟鼓楼人口的不断聚集,民房建筑不断增加,鼓楼附近形成了相当数量蜿蜒曲折的胡同。街巷变更也十分频繁,到明万历年间“日忠坊”之名已不见记载,部分街巷之名或被并入他坊或弃而不用,“斜街”同样不见记载,但同时期该地区出现如白米斜街、观音堂街、簪儿胡同、绦儿胡同、高贤胡同等新地名。6明代斜街周边
12、兴建了许多寺观与私人宅邸,斜街自元代便开始修建祠庙,明代这里的寺观规模与数量更甚往昔,一说什刹海之名即由此传开。部分如火德真君庙、瑞应寺、寿明寺、广化寺、广福观等明代所修寺院建筑至今仍存。广化寺如今香火依旧不断,该寺乃元建,明清两代先后对其多次维修,是今鼓楼西大街最为耀眼的古建筑之一。永乐年间朱棣曾下诏在什刹海边仿江南风光开辟稻田以供近臣赏游,自此造就了什刹海的湖光水色,荷花满塘的清雅景致。什刹海既已失去漕运港口的功能,但沿岸风光秀丽。尤其夏日风景绝佳,所谓“绿柳垂丝,红衣腻粉,花光入面,掩映迷离。”如此风光吸引了当时京城权贵相继在斜街以西,尤其德胜门桥附近修建不少私人宅档案文化562023年
13、第1期邸与园林。7鼓楼斜街也逐步演化为依托什刹海分布、以餐饮与娱乐为主体的文化休闲街区。及至清代,王朝的更迭并未影响什刹海环境的剧变。当时的积水潭作为宫廷御苑受清廷管辖,乾隆年间曾颁布条例由奉宸苑严格控制什刹海用水。清代斜街以“鼓楼西斜街”之名见载于文献,两侧的宅院寺庙虽然相继衰落,但私人府第的修建依然在继续,斜街一带街巷胡同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如铸钟厂、前后马家厂、鸦儿胡同、簪儿胡同、西绦儿胡同等逐渐形成规模。这一时期斜街两侧最受注目的建筑,无疑是康熙年间大学士纳兰明珠在什刹海北沿修建的宅院,这座宅院后来几经辗转,到光绪年间被慈禧太后赐予醇贤亲王奕譞,即今醇亲王府。醇亲王府对面的关岳庙修建之初
14、乃奕譞家庙,该庙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气势恢宏,并占据了斜街西段大片的土地。清代的前海水浅,多种莲花、水稻及沿岸逐渐兴起的荷花市场成为人们夏日纳凉赏玩的绝佳场所。西斜街一带餐饮酒家也依然红火,清代鼓楼商业街区的发展逐渐转向以休闲餐饮娱乐为主,各类酒楼、茶馆、烟铺、点心铺、小吃摊等分列道路两侧,知名的酒楼有前海的天香楼,后海北岸的望苏楼、会贤堂,鼓楼斜街的庆云楼等。8鼓楼西斜街的酒楼凭借其毗邻后海,环境清雅之特色在京城中首屈一指,吸引达官显贵流连其间。清中期以降,自广化寺到德胜桥的后海当时又称“秦家河地”,一说该地一度为秦姓人家所占,河地主人有采莲舟可乘。9这一时期由于沿岸餐饮、生活垃圾的肆意倾
15、倒,什刹海水质逐渐被污染,奉宸苑同样疏于对这一区域环境秩序的监管。1874年因穆宗病死,什刹海沿岸荷花市场及周边摊铺被集中取缔,难以掩盖什刹海日渐颓败的自然环境。1906年民政部曾转呈奉宸苑建议在什刹海修建公园,从银锭桥到积水潭,包括修垫马路,砌筑围墙,以及在公园内修建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运动场等。却因奉宸苑以关涉“三海”水源为由,强调“每遇皇太后、皇上驻跸西苑,乘坐御用宝座船只,必须水势通畅,方昭妥慎。”并用一系列理由拒绝提案。10从而失去了整治什刹海的良好时机。到民国年间,什刹海几乎荒为死水,这一时期西斜街到鼓楼一带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汇聚,依然有众多的市场商铺,但与同时期的前门、王府井一
16、带新兴的市场相比,鼓楼附近的商铺分布更显平民化。昔日斜街众多餐饮酒楼相继衰落,不少酒楼沦为风月场所。斜街以西的果子市是这一地区较大规模的果蔬集市,但游散的地痞流氓甚多,时常干扰交易秩序,当时民间流传一句顺口溜:“穷德胜门,恶果子市,不开眼的绦儿胡同。”什刹海沿岸衰败的寺庙宅院陆续被民房掩盖,街道也被不断挤占。什刹海已成秽水停潴之所,西斜街繁华不再,仅存市井之气。三、鼓楼西大街的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解决自清末以来北京水资源的逐渐缺乏,北京市政府即刻开展大规模水域恢复与河道的疏通工程,消灭城内大小死水坑,以供城市用水的恢复。1950 年由北京市卫生工程局设计执行的“四海”疏浚工程,打通积水潭、后海与前海,同时整修该地区的排水系统,进一步对什刹海水域清淤,以保障两岸居民用水。在此过程中,鼓楼以西到德胜门路面也得到相应整修。鼓楼至德胜门曾于1906 年到 1913 年由土路改为石渣路,并分段修马路。1934 年,在鼓楼附近道路交通改造工程中,进一步修整改铺砟石路。当时鼓楼西大街被分为四段,即鼓楼西大街(自鼓楼至甘水桥)、甘水桥(自鼓楼大街至醇王府)、果子市大街(自甘水桥至西绦胡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