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故宫古建筑防火的传统科学方法_周乾.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94472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故宫古建筑防火的传统科学方法_周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故宫古建筑防火的传统科学方法_周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故宫古建筑防火的传统科学方法_周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稿日期:2022-05-16作者简介:周乾(1975),男,研究馆员,博士,研究方向:故宫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抬梁式木构古建筑抗震性能系统化研究”(51878182)。故宫古建筑防火的传统科学方法周乾(故宫博物院 故宫学研究所,北京 100009)摘要:故宫以木结构为主,容易遭受火灾。文章探讨了明清时期故宫古建筑防火的科学方法,分析了其在隔火、灭火方面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故宫古建筑传统防火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使用内金水河、铜缸或铁缸里的水灭火,建造砖墙、砖石房来隔火,采用具有机械力的唧筒和水龙为灭火工具。此外,清代组建的救火队亦有利于火灾扑救。关键词:故宫古建筑;防火;科学;

2、传统方法中图分类号:D63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3118(2022)06-0001-11第36卷 第6期2022年12月白 城 师 范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Baicheng Normal UniversityNo.62022Vol.36Dec.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又名紫禁城,在历史上曾经是明清帝王居住及生活场所。故宫拥有数量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且构造组成以木材为主。从古建筑保护角度而言,由于木材具有易燃特点,因而,防火为故宫古建筑保护的重要内容。有研究表明:紫禁城自建成至今的600余年里,遭受火灾近60次。1在长期与火灾斗争过程中,紫禁城的历代保护人员积累了丰富

3、的方法,其中不乏科学的内容。从研究现状而言,部分学者探讨了故宫古建筑的传统防火方法,2-6但对其中科学内容的归纳分析,相关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基于现有成果,开展故宫古建筑传统防火的科学方法研究,相关成果可为我国古建筑保护提供参考。一、灭火水源水是古人灭火的常用物质,而故宫古建筑灭火用水源主要来自于内金水河与铜(铁)缸。(一)内金水河故宫内有一条蜿蜒流动的长河,被称为内金水河,其名称与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对应。内金水河之水源自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从故宫西北角楼附近的水关进宫,沿着故宫西段城墙,由北向南流至西华门附近,而后转折向东流,经武英门前,穿过断虹桥,再向东横跨太和门广场(见图1),尔后向北流动

4、,再转至东向,流经文渊阁前,继而向南流动,从东华门附近的水关出宫,汇入东华门外筒子河。该处河水向南流入菖蒲河(全长约600米),再向东流向玉河,并由玉河向南流向前三门护城河(位于内城南面),最后汇入京城的东部通惠河。故宫内金水河的总长约为2.1千米,深度为4米左右,河两边的侧壁及河底均由条石铺墁而成。不同区域的宽度并不相同,最宽处接近12米,而最窄处几乎不超过2米。河水或露明,或在地下流动。蜿蜒流动的河水不仅增加了故宫的灵气,而且可产生良好的建筑艺术效果。内金水河的功能非常丰富,而其重要功能之一则是提供灭火的水源。7-8如前所述,故宫古建筑数量多,且多由易燃木材建造而成,无论是人为第36卷白城

5、师范学院学报图1太和门前的内金水河用火不慎还是雷电作用,均容易诱发火灾。建筑一旦失火,则需要充足的水来灭火。尽管故宫内有数十口水井,但其分布较散,不能为故宫宫殿的救火提供充足的水。内金水河的布置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该问题。内金水河在故宫内呈弯弯曲曲状平面布置,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充分接近部分宫殿,以利于及时提供救火的水源。明人刘若愚在 酌中志 之“大内规制纪略”有类似记载:“是河也,非为鱼泳在藻以资游赏,亦非故为曲折以耗物料,恐意外回禄之变,此河实可赖”。9在这里,“回禄”意即火灾。不仅如此,书中还说明了宫中井水不足以用于救火,因而内金水河水具有必要性:“又如天启年,一号殿哕鸾宫被灾者二次,如只靠

6、井中汲水,能救几何耶?疏通此河脉,诚急务也”。10书中还列举:明天启四年(1624)午门以南的六科廊火灾、天启六年(1626)武英殿以西的油漆房火灾,均为用内金水河之水灭火。其中,六科廊灭火用水源于太和门前内金水河,油漆房灭火用水源于武英门前内金水河。11内金水河水用于火灾扑救的用途,还可见于清代史料。如据 光绪朝上谕档 记载:光绪十四年(1888)十二月十五日的夜间,因为值班的护军用火不慎,引燃贞度门。火势顺着夜风,迅速蔓延到贞度门以西的太和门。12光绪帝师翁同龢撰有翁同龢日记,其中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救火过程:他于十六日清晨得知太和门失火,便连忙蹬车进宫。他看到贞度门的门罩已被烧毁,立柱正在燃

7、起熊熊大火,立刻叫人隔离火道,但火班人员无人应答。而太和门广场前的内金水河面,有火班人员正取水救火。但由于时值隆冬季节,河水早已结冰,且缺乏消防预案,因而火班人员凿冰一尺深,才取到水,并利用水龙(一种机械的灭火设备)灭火。十二月十七日,火势被阻断在昭德门。而在此次火灾中,贞度门、太和门、昭德门均被烧毁。尽管取水过程曲折,但是内金水河之水用于灭火的功能可见一斑。13另乾隆四十一年(1776)建造的文渊阁,也考虑了利用金水河之水防火。文渊阁是乾隆帝用于贮藏 四库全书 之场所,乾隆帝在对其进行选址时,将建筑位置确定在文华殿区域的北部。建筑门前十米即有内金水河穿过。此处的内金水河主要作用包括两个方面:

8、其一是提供了丰富的消防水源,一旦建筑失火,有利于及时取水扑火;其二是阻隔火势蔓延,文渊阁南面为文华殿,一旦文华殿失火,由于有内金水河相隔,因而不易蔓延到文渊阁。14(二)铜(铁)缸水缸是贮水设施。故宫中轴线及内廷区域的部分建筑,距离内金水河、水井等水源较远时,建筑前则会安放水缸(见图2)。水缸存贮满水,为的是建筑遭受火患时,及时提供水,以利于扑灭火势。清代史料中,“缸”通常被称为“海”,寓意可存储很多水。据光绪朝 钦定大清会典三 卷九十五之“内务府 掌关防处”载:“紫禁城各处安设镀金海共十八口,大铜海二十二口,大铁海四口,中铜图2太和殿前铜缸2周乾:故宫古建筑防火的传统科学方法第6期海一百五十

9、二口,小铜海八口,小铁海一百四口;共计三百有八口”。这说明至光绪时期,宫里的缸种类较多,按口径可分为大缸、中缸、小缸三种,按材质可分为铜镀金缸、铜缸、铁缸三种,共有三百零八口。重要的宫殿门前,安放鎏金铜缸,而铁缸常见于前朝区域的广场地面或后宫院落内。另根据故宫博物院院藏档案(编号:19510340z)记载,1944年,日军拉走铜缸六十六口,用于熔铸成枪炮。目前,故宫存缸二百余口。故宫宫殿用金属制作水缸,而不用其他材料,其主要原因与五行相生之“金生水”理论有关。如春秋繁露 卷十“五行对第三十八”载“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15。而之所以“金生水”,其主要原因在于,古人认为金属矿物多与水并

10、存。如先秦古籍 山海经 之“南山经第一”载“其首曰招瑶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金属矿石位于西海之滨),“涿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虖勺,其中多黄金”(涿水河中有很多金沙)。16又如先秦古籍 管子 之“地数七十七”载“而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雍狐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葛卢山、雍狐山之山洪过后,露出金属矿石)。17另根据 总管内务府呈皇极殿添安置铜缸约需铜斤工料清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奏案 05-0317-092)记载,宫中大铜缸的口径可达五尺(约 1.6米),烧造时需费铜五千余斤。如此大体积的铜缸,为消防用水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保障。为保证一年四季缸内有足够存水,宫内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乾隆

11、时期的 钦定宫中现行则例(第一种)卷三“安设”载:“凡宫内等处所设铜缸、铁缸,每逢小雪节,首领太监等安设缸盖、缸套,酌量天气寒暄熏火化冰。至开年惊蛰节,撤收。其大铜缸一口,每日用黑炭四斤;小铜缸一口,每日用黑炭三斤;俱自十一月初一起,至次年二月初一止”。18上述内容说明,每年冬季冰冻时期,会有太监专门安设缸盖、缸套,并在缸底生火,主要目的是防止缸中的水结冰,或者用于及时除去缸里的冰块。宫中水缸对灭火的作用,可由嘉庆二年(1797)乾清宫火灾反映出来。据 史料旬刊 载:嘉庆二年十月二十一日酉刻(1719点),太监郝世通因用火不慎,将未完全熄灭的木炭倒在乾清宫东穿堂楠木格旁,引燃乾清宫。内廷后三宫

12、之乾清宫、交泰殿被毁,而坤宁宫被保住了。火灾后,乾隆帝对失职太监进行了处罚,也奖赏了“竭力汲水救护”的有功人员。而内廷后三宫处于紫禁城中轴线北部区域,距离内金水河、井亭等水源位置较远,因而救火人员使用的水源,最大可能是宫殿附近的缸中水。19二、隔火设施由于砖石材料不可燃,因而故宫的古建筑在营建或修缮时,采用了砖石砌筑的防火墙、砖石房,以隔离、阻断火势。(一)防火墙防火墙为故宫古建筑防火的重要科学手段。故宫里的历代工匠基于长期的防火经验,积累了利用防火墙隔火的方法。防火墙就是能阻断火势的墙体,故宫内的防火墙均为砖墙砌筑。其隔火的主要原理,即利用粘土材料的不可燃性,形成一道高大厚实的屏障,以阻挡火

13、势蔓延。故宫里面的防火墙形式较为丰富。分割建筑空间的隔断墙、院落之间的院墙、硬山屋顶类建筑的山墙,以及封后檐墙等,均为防火墙做法。20位于故宫中轴线核心位置的太和殿,其两侧的隔墙即为防火墙。太和殿的命运非常沧桑,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建以来,在历史上至少遭受过五次火灾,21而今天呈现在大众面前的太和殿,则是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第五次复建后的建筑形制。太和殿在第五次复建之前,建筑两侧为木质的斜廊。史料之一即 皇城宫殿衙署图 显示,太和殿两侧为斜廊,经刘敦桢先生考证,约为康熙十八年(1679)绘制。22另据 康熙起居注 记载:康熙十八年的十二月初三,太和殿因火灾被焚毁。火灾起因为位于

14、紫禁城西北侧的御膳房3第36卷白城师范学院学报内6名用火的太监因操作不慎,诱发大火。火势顺着西北风向南窜,越过了乾清门广场,依次穿过后右门、中右门,然后又因西风,火势沿着太和殿西侧的木质斜廊蔓延至太和殿,并烧毁太和殿及其东侧的木质斜廊。两年后,太和殿复建工程开工,木质斜廊被改成了当前的防火墙样式。23显而易见,这种防火墙的主要目的,是在太和殿周边建筑失火的时候,阻隔火势蔓延,达到保护太和殿的目的。对于故宫内等级较低的长廊式庑房,为避免其中一间房失火而出现“火烧连营”的场景,亦设有防火隔断墙。以保和殿东西两侧的庑房为例:建筑总长约150米,在纵向包含30个开间(分为30个部分),而每隔5个开间则

15、有一段厚达1.5米的防火墙。各防火墙从地面到屋顶,将建筑划分为不同的“独立”区域,而任意区域失火时,不会殃及其他区域。为便于人员穿行于不同房间内,在建筑前檐设有廊子。而前述防火墙亦在廊内设置,但在适当位置留出券洞。券洞离门窗位置较远,不易导致火势蔓延。由上可知,防火隔断墙的设置,有利于发挥隔火性能。故宫内有很多独立的院落,各院落在布局时,彼此之间有较高的围墙分割,起到了防火墙的功能。另各院落围墙之间的间距较宽,亦有利于阻止建筑物之间的火势蔓延。这种“院墙式”防火墙的布置,主要原因与火灾密切相关。据明人余继登撰 典故纪闻 记载:嘉靖十年(1531)正月辛亥(二十六日),“大内东偏”(今南三所一带

16、)的建筑失火,烧毁房屋14楹(“1楹”即两根立柱之间的建筑空间)。嘉靖帝召见并训诫大学士张璁:“宫中地隘而屋众,且贯以通栋,所以每有火患”。他认为大内东偏的火灾主要原因,即为建筑之间过于密集,引发火势蔓延。他要求扩大院落之间的间距,不同区域的建筑群以院墙相隔,且应学习南京各宫墙多用砖砌的做法,在紫禁城内建造宫墙或院墙时,“不用木”,以满足隔火的需要。24-25易知,嘉靖已经发现紫禁城内房屋的间距过密,且多座建筑连在一起,容易诱发连串着火。另院墙防火的优势在于:若某个院落的建筑失火时,由于院墙有可靠的阻隔高度及距离,因而火源不会窜入另一个院落,且院墙之间较宽的空间也有利于灭火人员和车辆通行。故宫内常见的一种防火墙形式,即为封后檐墙(又名封护檐墙或风火檐墙)。这种墙体位于建筑的后檐,施工特点为:墙体从地面到瓦底,均为砖墙砌筑,不开设门窗,也不让屋檐部位的檩、枋、椽子等木构件露明(见图3)。封后檐墙用于建筑等级较低的硬山、悬山屋顶类建筑,且这种做法源于雍正时期。据鄂尔泰等人撰 国朝宫史 载:雍正五年(1727)十一月二十三日,雍正帝视察乾清宫两侧的庑房时注意到,这种庑房不仅长、房间数量多,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