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行走异域——元代上京纪行诗人的情感世界与创作心态_燕颖.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94523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走异域——元代上京纪行诗人的情感世界与创作心态_燕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行走异域——元代上京纪行诗人的情感世界与创作心态_燕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行走异域——元代上京纪行诗人的情感世界与创作心态_燕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 月第 卷 第 期阴 山 学 刊 行走异域 元代上京纪行诗人的情感世界与创作心态燕 颖,王 杰(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摘 要:元代上京纪行诗人的情感世界,一是观光上国的颂美之情,描写山川雄绝、风物奇异,讴歌国朝盛世、帝王功业,崇壮美,尚豪迈,风格悠容闲雅、平实质直。二是感伤身世的羁旅之思,基调消极低沉、飘零愁苦。表达颂美之情的诗人群体以非汉族作家和北方文人为主,南方文人大多表现出愁苦倾向。上京纪行诗人的情感和心态,受创作群体的族群、地域身份影响,与元代的科举、根脚、任官制度等社会背景有关。关键词:元代;上京纪行诗;情感世界;创作心态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年,蒙哥汗将

2、金莲川草原赐给忽必烈,次年兴建开平作为藩王驻地。中统四年(年),“五月戊子,升开平府为上都,其达鲁花赤兀良吉为上都路达鲁花赤,总管董铨为上都路总管兼开平府尹。”卷:皇帝每年前往上都,各级行政机构也随之北巡。丞相率领百官,各司其职,尤其是负责皇帝出入起居、任职宿卫护卫宫廷的官员。只有“词臣”,也就是馆阁文臣,负责诏书起草、政令润色,扈从途中从容有闲暇,没有文书案牍劳神,得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自由从事身心之游和文学活动。天子北巡,百官咸从,各司其职,“惟词臣独无它为,从容载笔,给轺传,道路续食,持书数囊,吏空牍,旬日不一署文书,夙夜虽欲求细劳微勤以自效,而亦无有。然后知上之人不欲役其心,使之研精

3、于思虑,而专以文字为职业,非如众有司务以集事为贤者也。”卷:翰林文士从容有闲暇,这是上京纪行诗创作繁盛的基本条件。至正十八年(年)上都被焚,“十二月乙丑朔,日有食之。癸酉,关先生、破头潘等陷上都,焚宫阙”卷:,元廷再也不曾有过巡幸活动。百余年中,上京纪行诗人无论族群、官职还是籍贯、社会身份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因此上京纪行诗在内容、情感基调、风格等方面都存在多重面相,总体呈现出同中有异的特征。“供奉翰林随翠辇,固应同调不同辞”第册:,虞集对黄溍上京纪行诗的论断正是对整个元代翰林文士上京纪行诗情感态度的整体概括。北上上京的道路成为元代一个重要的“文学生产场域”,来自不同地域的诗人在这条路上写出具

4、有不同文化特色的诗歌。一、“斯人亦何幸,生时属休明”:上京纪行诗中的颂美心态 经过对上京纪行诗的翻检,可以发现表达颂美之声的诗歌占到绝大多数,其中又以歌颂大元、歌颂皇帝为最,从元初到元末层出不穷,且创作群体覆盖度广。首先,从整体来看,上京纪行诗表达赞叹之情的诗篇和作者数量居多,身份多样,包括勋贵世臣、中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元代文士活动编年史”()。作者简介:燕颖(),女,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王杰(),男,河南焦作人,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元代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DOI:10.13388/ki.ysaj.2023

5、.01.011原文臣、释道名流和布衣文人。耶律铸字成仲,是元初勋 臣,“宪 宗 征 蜀,诏 铸 领 侍 卫 骁 果 以从”卷:,宪宗崩,独身归于世祖,后拜中书左丞,制大成乐。世祖北征,他曾“征兵扈从,败阿里不哥于上都之北”卷:。耶律铸凯乐歌凯歌词等诗多记征战之余的所闻所感,从中可见元初武力强盛与其赞颂之情。其他如王恽观光、刘敏中上都视草堂书事呈郑潜庵、柳贯滦水秋风词、黄溍上京道中杂诗、胡助滦阳杂詠、马祖常北行歌驾发上京、周伯琦越五日别翰林诸友上京杂诗、薛玄曦和伯防观诈马、释梵琦上都、张嗣德滦京八景、柯九思宫词十首等,在诗中主要表达的是对元朝升平气象的歌颂和对君王德政恩泽的感念。柳贯、黄溍是江南

6、人士,又是馆阁名臣,儒术标榜一时,马祖常是受汉文化影响极深的色目文士,薛玄曦、张嗣德是道教名士,释梵琦是释教名流,柯九思曾入朝为鉴书博士,又与杨维桢、倪瓒、张雨等人在玉山草堂流连觞詠声光辉映,“此皆林下之人,扬风扢雅,而声气所届,希风附响者,如恐不及。”同仁交游,声气相通,影响着当时的江南文坛。以此管中窥豹,可见上京纪行诗此类倾向之繁。其次,上京纪行诗的积极心态体现在文士对大元盛世的描绘,流露出躬逢盛饯的自豪骄傲。这一类型与前一种的歌颂除了诗歌表达侧重点有所不同,其他特征如作者群体分类、时代先后几乎重叠,典型的例子是陈孚开平即事二首:百万貔貅拥御闲,滦江如带绿回环。势超大地山河上,人在中天日月

7、间。金阙觚稜龙虎气,玉阶阊阖鹭鸳班。微臣亦有河汾策,愿叩刚风上帝关。天开地辟帝王州,河朔风云拱上游。雕影远盘青海月,雁声斜送黑山秋。龙冈势绕三千陌,月殿香飘十二楼。莫笑青衫穷太史,御炉曾见衮龙浮。第册:貔貅本指瑞兽,被用作装饰品,这里应该借指军队、雄师。用貔貅指代军队在元代诗文中很常见,如耶律 楚 材“圣 驾 徂 征 率 百 工,貔 貅 亿 万 入 关中。”第册:“御闲”指御马厩,这里代指御马,雄兵骏马可见武力强悍。全诗写上京以滦河为带,雄兵拱卫,描绘出开平作为天子居所的严整气势。“觚棱”指宫殿瓦脊,也指宫阙,“鹭鸳班”指朝臣。金殿巍峨,充满威严的龙虎气象,玉阶嶢峥,阊阖洞开,朝臣星列,无一不

8、是雍穆之气。最后表明心迹,直言自己愿为国用事之心。再次,上京纪行诗自然悠容的风格多出现在风物描写中。这类诗歌普遍呈现出去主观化、去情感化的特点,作者较少掺杂自己或喜或悲的情感杂质,而对异域风光采取观察、欣赏的态度,抛开仕途顺蹇、遭际泰否、年齿老去的感伤,避免单方面沉浸式的自我表达,而将观察、描写的重心放在客观事物上,关注上京地区的天光山色、房屋城郭、牛羊漫野、儿童嬉笑。写景一途,书写江山人物之胜状。元代往来两都共有四条路,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前人已经论述备至,在此不再赘言。其中黑古辇路仅供皇帝御驾以及奉命伴驾的侍从近臣行走,“每岁扈从,皆国族、大臣,及环卫有执事者。若文臣,仕至白首,或终身不能

9、至其地也,实为旷遇。”卷:除蒙古族大臣和皇帝仪仗侍卫外,汉族文臣只有极少数有机会随侍黑谷辇路。从健德门出大都,经昌平、新店便是长达四十余里的居庸关。居庸关峡谷高峻,山势险峭。“山川发雄文”,有元一代,来往文人题咏不绝,袁桷、贡奎、柳贯、陈孚、揭傒斯、黄溍、胡助、马祖常等馆阁文人都有相关诗作存世。北上途中最先引起文士感兴的是不同于内地的物候。“侬在南都见柳花,花红柳绿有人家。如今四月犹飞絮,沙碛萧萧映草芽。”第册:元代皇帝常在四月从大都北上避暑,在北上之前大都已经春意盎然,但春意迟迟,跟不上人的脚步,到达上都依然柳絮纷飞,沙碛苍茫中芳草才刚刚冒芽。物候早晚最直接地体现在花草上。“红药花开端午时,

10、江南游客苦相疑”第册:便是江南人对不同于自己习见南方景象的上京物候的惊异。除物候外,“古来北地为名区”第册:,览胜悠游、雅集欢宴因其题材更容易成为文人墨客倾吐心曲的诗歌类型,也更适合浸润文人作者的高情雅趣,因此呈现出自然闲雅的风格特征。以赏花诗王沂枪竿岭紫菊为例:“山僧赠我丛丛菊,紫盖光涵翡翠明。青女何妨妒颜色,徐娘元自有风情。龙沙秋意晴偏好,雁岭寒香晚更清。回首故园人在否,花前樽酒共谁倾。”第册:作者以山僧所赠上京紫菊为题展开,龙岗地区地势高阔,最宜秋日登高望远,天高地阔,觉宇宙之无穷。虽然最后提到故园故人,但整首诗并不是一味地沉溺在痛苦思乡的情绪里。此诗的重点是枪竿岭紫菊花以及由此生发的对

11、滦阳秋色的欣赏沉醉。最后的故园之思,与其说是作者思乡南归,却更像是遇到赏心乐事却突然找不到友朋分享的遗憾,在写景赏花之外为整首诗注入了一丝情感,使之免于干巴生硬。观光上国的积极倾向在上京纪行诗中除上述三类外,还有一些诗作。没有明显的感情表达,只在景物描写中含蓄地体现出作者疏落开阔的襟怀和畅达悠然的心情。“滦水亭亭带玉京,风霜朝暮写官城。深秋还幸山川丽,侍史登高暑气清。”第册:深秋登高,远眺滦水,山川清奇,使人暑气顿消,心境明朗开阔。“云边薄雾初开障,雨后清风不起沙。路入天关还作客,境非人世欲忘家。涓涓石溜鸣苍玉,闪闪林霏散彩霞。一望浮屠遍山谷,南薰偏发傍岩花。”第册:雨后过居庸关,薄雾消散,清

12、风拂面,仰视山势峥嵘,山泉涓涓,竟有出尘隔世之感。在整首诗中看不到作者个人的主观介入,即“无我之境”,但处处都可感受到诗人的闲适心情。二、“家在千山外,思归未有期”:上京纪行诗中的愁苦心态 元代统一之后,文人的活动范围远超前代,南士北游是当时的社会潮流。元代中期一批馆阁文臣因职务之便大量前往上都,亦有少部分布衣文人千里北上。远赴异域,也催生了“他乡视角”下被寄予乡愁情结的“江南书写”。同时,也因为有了地域隔膜,上京纪行诗中便也出现了消极低沉、凄凉哀叹的色彩。首先便是作为游子的怀乡客愁。这种漂泊在外的零落之感、故园之情往往和羁旅愁病、客途疲乏、蹉跎岁月连在一起,悲叹自己虚度年华,整日劳碌却只是徒

13、劳奔忙、一事无成。诸如胡祗遹投宿洪赞过龙门、马臻得家信滦都旅夜昔闻、陈义高范侍郎自燕都来惠韭、揭傒斯滦河晓月望云感秋、吴景奎风雨赤城旅夜书怀、贡师泰赤城洪栈驿榆林有感等诗。这些诗里有宦海沉浮数年依然官职低微的牢骚,有节序匆匆短鬓生白蹉跎岁月的遗憾,有羁旅风尘多病缠身的愁苦,这些大多最后都会落脚在思家怀归上。以上是从上京纪行诗中遴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类型特征明显的诗歌情感倾向。这类诗歌除主题情感高度类似外,还有大致统一的风格特征。揭傒斯望云感秋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天涯节序去匆匆,秋色人情特地同。昨日轩窗犹酷暑,今朝庭院已凄风。苍凉短发侵晨镜,牢落羁怀怯候虫。乡国三年归未得,又将愁眼送归鸿。”第册:

14、首联写自己独自零落天涯,惊风白日光景匆匆,不知不觉节序变更秋意侵人,萧瑟秋光与客子羁怀两相映衬,更添愁情。昨日尚且酷暑逼人,今朝却已秋风席卷,一夕之间天地暗换,不由人惊心于光景飞驰。再看镜里短鬓斑斑,刘秉忠有句“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作者虽未明说,但同刘秉忠一样有短鬓沾雪之叹是一定的,感伤自己老之将至。独自一人流落此地,心中满载零落芜杂的客子愁情,甚至怕听到随节序变更而鸣的候虫声。故园已经三年欲归未得,只能将自己一片游子之心寄予归鸿。此诗以节序、秋色、酷暑、秋风、候虫、归鸿串起全诗,作者因时节偷换引起感兴,包含了时光飞逝、短鬓染霜、芜杂羁怀、思归不得、归鸿传意的多重感情倾向,

15、其他此类诗也多是这种写法。消极低沉的感情倾向还表现为对上京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在汪元量、马臻等南方诗人的诗中都有体现。刘鹗九月三日龙虎台接驾晚宿新店:“关南九月草凄凄,又见征人护跸归。日落毡车团野宿,天寒塞马觅群嘶。徬徨恋阙孤忠在,俯仰随人百计非。犹幸诸公同笑语,归来茅店谩鸡栖。”第册:首先这首诗并不是作于前往上都的途中,而是因接驾所作。元代制度规定,皇帝出巡上都,从大都北门健德门出城,百官要为皇帝引导送行,一般送到大口。“大驾时巡,千官导送至此,其迎驾如之。”大驾南还,官员要出城迎驾。迎驾一般在龙虎台,也即新店纳钵,距大都约有百里,上京纪行诗中有很多迎驾诗。至大口,“独守卫军指挥、留守怯薛、百

16、辟于此拜驾;若翰苑洎僧道、乡老,各从本教礼祝献,恭迎大驾入城。”其次,它体现了刘鹗对扈从、迎驾的复杂心态:一方面感到俯仰随人不得自由,身处宦海百计皆非,另一方面虽然彷徨纠结,却又因为一腔孤忠恋阙不去。同时,虽然内心煎熬痛苦,幸而还有同僚好友相与忘忧聊作慰藉。三、上京纪行诗情感书写与创作心态上京纪行诗之所以出现上述情感差异,虽然有创作主体个人才性的缘故,但应该看到背后的必然性,而不是把这个问题简单化,用作者的个人经历或情感表达的主体差异来解释。其背后的必然性,与作者群体的身份有关,也与元代文人的社会境遇密切相关。所以,下文将对上京纪行诗人群体进行初步归并,再以此为基础,从元代的族群、地域以及科举、选官等社会、政治制度、政策出发,结合上京纪行诗人群体身份归属,以历史的眼光,对之进行细致分析。上京纪行诗诗歌、作者数量众多,是不争的事实。有相当一部分作者仅仅留下吉光片羽,在其他作者的作品里能够看到相关唱和,证明其曾到过上都且有过文学活动,但其本人创作却已难以窥见全貌,大多仅仅留下一两首诗,文臣如李端、元明善、王结、王磐、商挺、徐世隆、阎复、王构、危素等,他们或是忽必烈藩府名臣,或是翰苑魁首、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