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键核心技术:多层次理解及其突破_阳镇.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94585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键核心技术:多层次理解及其突破_阳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键核心技术:多层次理解及其突破_阳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键核心技术:多层次理解及其突破_阳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3卷 第1期2023年1月创新科技Inno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23 No.1Jan.2023关键核心技术:多层次理解及其突破阳 镇1,2(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06;2.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北京100084)摘要:面向“十四五”时期,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体系的系统突破,如此方能有效破解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系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体系建设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准确理解关键核心技术,把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核心特征、关键主体以及相应的功能定位,构建适配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体系。从知识基础观、技术组件或者技术部

2、件视角、技术体系视角、技术类型视角与战略属性视角解构了关键核心技术的基本内涵与关键特征,认为需要从技术安全、技术体系以及知识基础构成的综合视角定义关键核心技术,且需要从关键核心技术的价值性、竞争性、知识性以及创新过程视角综合把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关键特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概念内涵的正本清源。系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离不开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以及政府构成的多层次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共同发力,需要系统构建知识融合视角下的政产学研融通模式、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核心企业主导的知识生态系统涌现模式、产业链链主视角下链主牵引的大中小企业融通模式以及数字平台视角下的数字创新模式,进而实现异质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异质

3、性创新主体的“需求能力”匹配。构建分类主导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体系需要处理好创新主体与创新主导的基本问题、新型举国体制应用中的市场与政府关系问题以及创新生态系统构造中的自主与开放治理问题,如此方能更好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关键词:关键核心技术;内涵特征;模式选择;研究议题中图分类号:F42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23)1-14-11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3.1.0021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

4、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本质是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实质上,关键核心技术不同于一般性技术,其在企业竞争、产业竞争与全球价值链竞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面对国际科技竞争局势的迅猛变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产业链、供应链以及创新链断链的不确定性风险1,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快开展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突破主体、支撑载体以及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等方收稿日期:2022-12-0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战略与政策研究”(21&ZD13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

5、大项目“贸易壁垒下突破性创新政策体系建构研究”(20&ZD108)。作者简介:阳镇(1994),男,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企业技术创新与创新政策、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2023年第1期15面持续发力,包括在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新型举国体制以及更好地发挥创新型领军企业以及产业链链主的引领作用等方面构建相应的科技与创新政策体系。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既有研究来看,学界充分关注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价值性与重要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问题也逐步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议题。第一类研究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的基本概念内涵与特征展开探索,认为

6、关键核心技术是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核心部分,具备技术地位的垄断性、攻关突破的投入长期性、突破机制的突破性以及创新成果的准公共属性等特征2。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不同于突破性创新或者颠覆性创新,其更强调技术体系而非创新的基本类型,即突破性创新与颠覆式创新侧重于创新过程与创新成果的价值效应。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强调技术体系在整个企业与产业技术体系中的地位与如何实现的问题。第二类研究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卡脖子”问题展开,包括关键核心技术中“卡脖子”技术的识别框架3和甄选机制4、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融通创新范式5、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模式6、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新型举国体制运

7、用7等方面。部分研究也从产业链的视角提出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具体模式与路径8。第三类研究是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政策布局展开,包括产业政策、创新政策以及竞争政策等研究议题9-14。遗憾的是,既有研究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理论解构并不清晰,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核心维度把握并不全面,且未能系统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的异质性,包括关键核心技术的技术类型异质性、制度逻辑异质性与创新过程异质性等问题;进而对于应由谁承担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主体以及主导细分模式缺乏系统回答,难以系统厘清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过程中的主体异质性、模式匹配性以及政策协同与融合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试图解析关键核心技术的理论基础及其关键特征,在把握

8、关键核心技术关键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关键主体的主要类型、核心功能及其局限性,并构建适宜于不同主体能力异质性与关键核心技术异质性的突破模式,最终提出在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模式构建与政策部署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核心议题。2关键核心技术:内涵理解与核心特征2.1多理论视角下的关键核心技术内涵理解创新经济学与技术创新管理学长期关注技术创新如何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如何实现技术商业化与价值创造,而不管是探究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是研究技术创新的基本规律,其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便是什么类型的技术是最关键的技术,在一国经济增长框架中、产业发展进程中以及企业市场竞争过程中,哪一类技术能

9、给国家、产业与企业带来可持续的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看,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刻画技术创新的类型,其重要性与价值性不言而喻。正因为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与价值性突出,关键核心技术长期以来受到企业与学界的关注与研究,甚至社会公众与媒体也将其作为热门报道议题。但一个较为突出的现实是,学界与业界对关键核心技术的基本概念、内涵理解与主要解读视角是存在争议的,衍生的后果是无法真正意义上理解关键核心技术以及无法从关键维度刻画与把握关键核心技术,对企业技术创新实践以及学界技术创新管理研究产生了一定的理论混淆。从既有研究来看,学界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理解主要存在5种视角。第一类视角是基于知识基础观的视角。知识基础观认为,技

10、术本质上属于知识的集成与应用15,技术创新的背后是知识的发现、应用与创新。基于知识基础观的关键核心技术被理解为关键核心技术从属于复杂性知识的技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嵌入了复杂性知识,这类知识不容易被掌握。且从知识创新的视角来看,关键核心技术的形成与开发过程本质上属于系列知识的创新,而不是某一知识体系的简单应用。相应地,知识基础观视角下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技术创新主体在产品研发、制造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关键性、复杂性以及创新性的知识体系。另外,从知识的基本类型视角,野中郁次郎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进而实现了不同知识属性的分离。其中,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语言表达以及阳 镇:关键核心技术:多层次理解及

11、其突破16第23卷创新科技相应的行为直接传递的知识,知识的编码程度高;而隐性知识是难以通过直接表达、直接传递以及编码交流的知识。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隐性知识创新的难度更大,且不易被模仿,比如个人的手艺、技能以及技术诀窍等。从知识类型来看,关键核心技术所蕴含的知识不易被传递与模仿,其隐性知识属性更高16。因此,在知识挖掘与知识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注重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创新。第二类视角则是技术组件或者技术部件的视角,认为关键核心技术是某一产品、某一模块或者某一系统中具有关键性的技术,比如关键性的元器件、关键性装备与产品的制造技术、关键系统技术等。从技术组件或者技术部件的视角审视关键核心技术,本质上是将

12、技术全盘物理化,认为技术具有可剥离性的基本特征。且这种技术能够与产品、系统等形成组合效应,进而构成复杂产品、复杂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在其形成与运行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第三类是从技术体系的视角理解关键核心技术。这类研究视角与技术组件或者技术部件的研究视角相悖,认为关键核心技术不是单一的技术组件或者技术部件,而是多种技术部件构成的技术体系,包括产品构架、关键制造与工艺以及前沿知识研究等。因此,关键核心技术的内涵解构不单一面向某一技术形成环节或者某一技术组件,其更强调从整体观与系统观看待关键核心技术。陈劲等(2020)认为,“卡脖子”技术是关键核心技术的一种类型,这种关键核心技术是包括基础元件、制

13、造工艺以及前沿知识集成与创新的技术体系,需要长期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进而形成独特性的技术体系3。第四类是从技术类型的视角界定关键核心技术。技术类型划分一般沿袭双元创新理论,即认为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差异性的技术创新路线选择,主要包括利用式创新与探索式创新17。其中,利用式创新着眼于既有知识边界范围内的技术改进与产品改良,是对原有知识体系的优化整合,进而改善企业产品技术性能与相应技术参数;而探索式创新则与此相悖,其更强调企业超越既有的知识边界,从事相应的技术创新活动,比如企业通过开发新的技术与新的产品等实现新的市场扩展,皆为探索式创新的研究范畴18。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过程视角来看,关键核心技术

14、由于具备知识的复杂属性,其创新过程与创新行为更偏向于企业的探索式创新活动。这种探索式创新活动主要是面向企业的基础技术、通用技术、“杀手锏”技术以及前沿技术的系列突破与创新,着眼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以及新的市场需求,开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技术类型。第五类则是从战略属性的视角界定关键核心技术。这类观点认为,技术创新本质上服从于既定的技术战略或者创新战略。关键核心技术是面向企业核心技术创新战略、市场竞争战略、产业竞争战略的一类技术。其不同于一般性的技术,具有企业战略属性、产业战略属性乃至国家战略属性,对于一国企业、产业在创新竞争过程中获得优势地位具有决定性作用。综合上述视角,本文认为,需要从技术

15、安全、技术体系以及知识基础构成的综合视角定义关键核心技术,即关键核心技术是以复杂性知识或者集成性知识为基础,是一国企业与产业竞争过程的关键性技术体系,包括基础工艺、核心元部件、核心设备乃至系统构架等都属于核心技术的范畴,其不单一指向某一具体技术或者部件,而是围绕这一核心技术形成的技术体系,且关键核心技术在企业与产业竞争过程中具备战略性。正因为关键核心技术的战略属性,其必然衍生出企业竞争与产业竞争过程中的战略安全性问题,成为容易被打压、限制以及阻碍扩散的技术体系。2.2关键核心技术的主要特征有效、准确地把握与理解关键核心技术的主要特征,需要从关键核心技术的价值性、竞争性、知识性等方面去解构。首先

16、,从关键核心技术的价值性角度来看,关键核心技术的主要存在层次包括企业层次、产业层次。其中,企业层次的关键核心技术一般属于私人产权或以企业合作开发等方式获得,具备一定程度的知识独占性与垄断性;产业层次的关键核心技术属于面向整个产业链的技术体系,能够形成产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体系以及产业非共性关键核心技术体系两种主要体系。而不管是企业层次的关键核心技术还是产业层次的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的价值一方2023年第1期17面在于其高价值性,体现出较高的经济价值,能够给企业市场效益改善以及产业市场开拓带来高附加值;另一方面在于关键核心技术在企业与产业竞争过程中的高价值性,即能够助推企业在企业间竞争或者全球产业竞争中获取有利技术地位与市场地位,助推企业与产业攀升至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因此,关键核心技术的价值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价值维度,更包括难以通过经济产出量化的竞争地位、价值链地位等维度。其次,从关键核心技术的竞争性角度来看,技术竞争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关键核心技术的独特属性在于其高竞争壁垒属性,即关键核心技术难以在短期内被模仿或者超越。原因在于,关键核心技术不同于一般性技术,需要付出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