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防汛抗旱CHINA FLOOD&DROUGHT MANAGEMENTFeb.2023 NO.2 VOL.332023年2月 第2期 第33卷Feb.2023 NO.2 VOL.332023年2月 第2期 第33卷防旱抗旱DROUGHT PREVENTION AND RELIEF贵州省2022年旱灾演变、成因、特点及防治措施张保国1裘峰2孙伟3商崇菊3关云霞4雷宏军1潘红卫1(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450046;2.贵州省水利厅,贵阳550002;3.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贵阳550002;4.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贵阳550002)DOI:10.16867/j.issn.1673-926
2、4.2022509摘要: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均复杂多变,自然灾害频发,尤以水旱灾害最为严重。2022年贵州省发生了继2013年特大干旱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灾害,对人畜饮水、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分析了贵州省2022年干旱灾害演变过程及其发展趋势,总结干旱灾害的主要成因、特点和抗旱减灾工作的经验与启示,探讨抗旱减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制约抗旱减灾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干旱灾害防治措施建议。关键词:干旱灾害;旱灾演变;抗旱减灾;防治措施建议;贵州省;2022年中图法分类号:S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264(2023)02-07-05张保国
3、,裘峰,孙伟,等.贵州省2022年旱灾演变、成因、特点及防治措施J.中国防汛抗旱,2023,33(2):7-11.ZHANG Baoguo,QIU Feng,SUN Wei,et al.Analysis of theevolution,causes,characteristic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drought in Guizhou Province in 2022J.China Flood&Drought Management,2023,33(2):7-11.(in Chinese)0 引言旱灾是贵州省最常见且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1。贵州岩溶广布,具有独
4、特的下垫面性质、水文结构和气候特征,山多坡陡平坝少,地形破碎土层薄,田高水低旱地多,加之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2,历史上旱灾易发高发频发,呈现“3年一小旱,5年一中旱,10年一大旱”3。史料表明,贵州省旱灾呈现区域性、季节性特点4,夏旱和季节性连旱是对贵州省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旱灾类型5。2022年6月下旬后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贵州多地出现持续性晴热少雨天气6,旱情迅速发展,贵州省发生了继2013年特大干旱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灾害。此次夏秋连旱对人畜饮水、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全面分析旱灾演变发展、主要成因及其特点,立足于贵州抗旱实践,探讨防旱抗旱工作中的薄弱
5、环节和制约抗旱减灾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贵州省干旱灾害防治措施建议。1 旱情演变发展、主要成因及其特点1.1 旱情演变发展2022 年 6 月 28 日至 7 月 17 日,贵州省平均气温26.0,较历史同期均值偏高1.8,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平均降雨量 50.8 mm,较历史同期均值偏少64.7%,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5低值。贵州省东北部及南部边缘地区 35高温日数在 5 d 以上,东北部地区在10 d以上。7月中旬后期,贵州省出现的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旱情有所缓解。8月,贵阳市西北部、遵义市大部、安顺市北部、毕节市东部、铜仁市东部和北部、黔
6、东南州东部及黔南州北部降雨量都在25.0 mm以下,较历史同期均值偏少8成以上,其余大部地区偏少38成。全省76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旱,重旱特旱占比达57.9%(图1)。9月,全省平均降水量290 mm,土壤墒情有效收稿日期:2022-12-09第一作者信息:张保国,男,硕士研究生,E-mail:ncwu_。通信作者信息:雷宏军,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hj_。基金项目:贵州干旱致灾调查、评估与区划项目(2022013)。7防旱抗旱DROUGHT PREVENTION AND RELIEFCHINA FLOOD&DROUGHT MANAGEMENT中国防汛抗旱Feb.20
7、23 NO.2 VOL.332023年2月 第2期 第33卷Feb.2023 NO.2 VOL.332023年2月 第2期 第33卷改善,库塘蓄水增加,农村临时性饮水困难问题缓解,大部分地区旱情明显缓解。10月,贵州省平均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均值偏少53.2%,遵义市、毕节市、黔东南州和黔南州的因旱受灾人口持续增加;中部以东大部维持中旱至重旱,黔东南州局地达特重旱。11月,贵州省大部无有效降水,气温异常偏高且降水异常偏少,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均值偏少76.9%,东部和南部持续重旱以上,北部、东部及东北部局地库塘蓄水减少状况持续,农村地区依然供水紧张,局地出现夏秋冬春连旱的可能性较大。1.2 干旱主要成
8、因及特点1.2.1 干旱主要成因(1)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降雨偏少且持续高温是导致贵州季节性连旱的客观原因。第三季度,贵州省平均降雨量248.9 mm,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少43.7%,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2少。全省平均气温24.8,较历史同期均值偏高1.5,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以赤水市为例,赤水市第三季度35以上高温天气超50 d,40以上超20 d,高温总日数达到历史最高,7月至9月中旬降雨量较历史同期偏少 73.4%,达到历史同期最少。其中,8月气温较历史同期均值偏高5.3,蒸发量较历史同期均值偏多94.4%。(2)江河来水偏枯,工程蓄水不足。6月下旬至9月,贵州省江河来水量
9、45.2亿m3,较历史同期均值偏少6成。赤水河、阳河、石阡河、鱼梁河和松坎河等11条河流水位低于枯警水位或历史最低水位,140条溪沟和21条河流发生断流。全省库塘蓄水278.06亿m3,较2021年同期少蓄18.46亿m3(占蓄水总量的6.2%),全省200余座水库水位低于死水位。其中,9月12日,赤水市54座水库实蓄水量1 219.1万m3,占应蓄水量(4 517.0万m3)的27.0%,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3)土壤保墒性差,水源稳定性差。旱区地貌以岩溶山地为主,土壤瘠薄且质地多以沙土或沙壤土为主,保水性差,使得地表水和土壤水流失严重,雨水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加之气温持续偏高,蒸发量持续偏大
10、,导致土壤持续缺墒,旱情发展迅速。水源稳定性差是造成临时性饮水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7。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主要分布在一些高海拔且水源匮乏的村寨,这些区域大多水利基础设施薄弱、供水设施分散、集中供水覆盖率偏低,主要以山泉水、山溪水或干枯的小(2)型水库为主要水源,水源稳定性差,供水保证率低。1.2.2 旱情主要特点(1)区域性特征明显。受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影响,贵州省旱情呈现区域性分布特征,以长江流域为主,长江流域涉及的8市(州)69县(市、区)均不同程度受旱。(2)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旱灾呈现夏秋连旱,对旱区农业生产、人畜饮水和水利发电等造成严重影响。累计临时性因旱饮水困
11、难需救助人口33.0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7.2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36.25万hm2,绝收面积4.3万hm2;年度粮食因旱损失约21.8万t、7.84亿元,经济作物因旱损失10.24亿元;水力发电量同比下降8.5%。(3)部分地区旱涝急转。贵州季节性连旱往往会产生旱涝急转事件8。7月1820日,贵州省出现了1次区域性暴雨过程,3日均达区域性暴雨日标准,强度指数分别为0.48、0.56 和 0.69。50 mm 以上降水区域主要出现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南部和东部、铜仁市、安顺市及毕节市中南部等地区,洪涝灾害造成58个县(市、区)的16.5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0.90万hm2,凤
12、冈县等地出现旱涝急转事件。(4)抗旱保障程度显著提高,旱情虽重,但应对有力。随着大规模的水网及水利工程建设,贵州省抵御干旱能力显著提高。与 贵州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 和 2013年贵州省干旱评估及抗旱工作评价 成果数据对比9-10,相较于2013年,2022年已成水库数量增加了15.0%,同期库塘蓄水量增加了 34.8%,抗旱保障程度显著提高。2022 年为继2013年特大干旱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旱情虽重,但旱灾损失显著降低。旱情发生后,水利部门全力抗旱保供水,抗旱减灾效益显著,在有效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的同时,挽回图1 受旱情况(8月)威宁县新村水库干涸都匀市墨冲镇受旱水稻威宁县小海镇受旱烤
13、烟平塘县牙舟镇受旱玉米8中国防汛抗旱CHINA FLOOD&DROUGHT MANAGEMENTFeb.2023 NO.2 VOL.332023年2月 第2期 第33卷Feb.2023 NO.2 VOL.332023年2月 第2期 第33卷防旱抗旱DROUGHT PREVENTION AND RELIEF粮食损失51.7万t、14.5亿元,挽回经济作物损失3.82亿元。2 旱灾应对措施(1)发挥预警预报作用,多部门会商协作。水利、水文、气象、农业农村、应急等部门联合会商和信息共享共用,及时掌握“雨情、水情(汛情)、墒情、苗情”,滚动预测分析旱情发展趋势,重点抓好关键旱区和关键农时,水利部门在保
14、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调整水库调度运用计划,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科学精细调度各类水工程,提早谋划蓄水保水助抗旱。气象部门抢抓有利时机,开展空地协同、区域联动的立体人工增雨作业。(2)重视预案修订,强化调度管理。结合干旱期抗旱情势,以当地气候特点、水源条件和供水对象的用水需求为基础,分析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可能面临的水安全问题,及时修订完善防旱抗旱相关预案,这些预案是抗旱减灾工作的基本遵循,在水利抗旱减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8月16日,贵州省水利厅启动干旱灾害防御级应急响应,先后派出 6 个省级督导组和 8个工作组赴各地督促指导抗旱保供水工作。受旱市、县根据旱情程度及时启动级、级应急响应,
15、启动抗旱应急供水预案,采取各项抗旱应急措施,全力保障旱区人畜饮水安全。共投入抗旱人数37.8万人、机动抗旱设备1.4万台(套)、机动运水车5 300余辆,累计增补新建水源点1071处、延伸供水管网3100余km、应急送水超3万车次,及时采取分时段分片区供水等措施,有效解决农村群众和大牲畜临时性饮水困难问题。(3)精细管理科学调度,多措并举精准抗旱。精细化管理,精准化调度,实行“一日一调度,三日一交办,五日一研判”制度。摸清库塘蓄水情况,编制“一库一策”,细化各水库和水源工程的供水方案,优先保证人畜饮水安全,高海拔且水源匮乏地区、易旱、重旱和信访问题突出地区进行全面排查并建立工作台账,摸清受灾情
16、况,通过实地调研提出抗旱保供水方案。农村供水建立了县级“水务110”热线电话,第一时间处置供水服务保障问题。(4)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利用农技措施抗旱。“一喷多促”等农艺抗旱措施在防旱抗旱中应用广泛,农业抗旱减灾效果明显。本次防旱抗旱工作将旱情摸排精准到乡(镇)、坝区、地块和具体作物。精细管理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广辟水源,做到应灌尽灌、应浇尽浇,分作物落实喷施抗旱保水剂。在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的同时,改良了土壤结构,抗旱效果显著。3 存在的问题(1)旱情监测预警能力弱,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低。水利部门土壤墒情站的覆盖率不高且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够,自动测报率仅为8%;贵州大部分小型水库还未具备完善的自动监控设备,基本靠人工监测,难以为科学抗旱决策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信息。此外,具备自动监控设备的水库仍存在水信息监测设施数据采集处理平台和技术接口不统一等问题。(2)已成水库调蓄能力较弱,应急供水保障能力不足。贵州共有2 654座已成水库,大中型水库仅占7.1%,其中有调蓄能力的大中型水库供水能力仅占总供水能力的1/4,特别是战略性、全局性的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较少,尚有24 个县(区)没有抗旱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