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土中国乡土中国 作家作品介绍作家作品介绍 一、作者简介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费孝通(19102005),中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中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江苏吴江家。生于江苏吴江,卒于北京。卒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1936年底入英国伦敦政治经年底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济学院。1938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夏回国。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夏回国。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授。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授。1979年任中国社会学研年任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究会会长,后任中国社
2、会学会会长。后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19801985年任中国社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年起任北京大 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还曾任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还曾任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国家民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主席民盟中央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费孝通长期从事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研究。他在社会学和费孝通长期从事社会学、
3、社会人类学研究。他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中创造性地将两种学科的多种方法相互结合人类学的研究中创造性地将两种学科的多种方法相互结合,形成了社会学形成了社会学“中国学派中国学派”的独特方法的独特方法;在实地研究中在实地研究中,将参与将参与观察、类型比较和微型观察、类型比较和微型(社区社区)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他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他的江村经济一书被誉为江村经济一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中的一个里程碑”。著有江村经济著有江村经济(英文版英文版)、禄村农田、生育制、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从事社会学五十年、费孝通社度、乡土中国、从事社会学
4、五十年、费孝通社会学文集、记小城镇及其他、边区开发与社会调会学文集、记小城镇及其他、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等。查、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等。二、作品背景二、作品背景 此书出版于此书出版于1947年年,收集的是费孝通收集的是费孝通20世纪世纪40年代后期在云年代后期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大所讲南大学和西南联大所讲“乡村社会学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一课的内容。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世纪评论之约,“随讲随写随讲随写,随写随寄随写随寄,随寄随发随寄随发”,而写成分而写成分期连载的期连载的14篇文章。当时费先生在大学中讲课篇文章。当时费先生在大学中讲课,他不喜欢用他不喜欢用现存的课本现存的课
5、本,而是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而是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他探索一些他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他借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他借“乡村社会学乡村社会学”这讲台来探究中这讲台来探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当时的他不仅仅满足于向学生们传递已国乡村社会的特点。当时的他不仅仅满足于向学生们传递已有的知识有的知识,还大胆尝试与学生们进行探讨还大胆尝试与学生们进行探讨,探讨崭新的理念探讨崭新的理念,教教学相长。他认为这本书不过学相长。他认为这本书不过“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只是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三、内容概览三、内容概览 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
6、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14篇篇论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中国乡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各方面分析、解剖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土社会的结构。1.乡土本色乡土本色 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该章大抵是全书的总论。“从基层上看去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性的。”在这一章中在这
7、一章中,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费孝通将中国社会的基层定义为乡土性的的,这这“乡土性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其一,“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乡下人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其二贵。其二,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不流动性。靠农业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黏着在土地上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并不是说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而是说在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不流动的,安土重迁安土重迁,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其三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其三,熟人社会熟人社会。乡土
8、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乡土社会的这种人口流动性缓慢的特点使乡村生活很富于“地方性地方性”特点特点,聚村而居聚村而居,终老是乡。所以终老是乡。所以,乡土社会是个熟人乡土社会是个熟人社会社会,这才有了这才有了“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的自由。这一章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基础国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同时也是全书的基础,后文差序格局后文差序格局,礼俗社会礼俗社会之根源之根源,都在于此都在于此“乡土性乡土性”。2.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两章说明了一个问题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乡土社会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
9、愚”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的表现。文字是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阻隔的产物物,但在乡土社会中但在乡土社会中,“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其实其实,还有更多的不需要声还有更多的不需要声音和文字参与的音和文字参与的“特殊语言特殊语言”可作象征体系的原料可作象征体系的原料,如表情、如表情、动作等动作等,它们比语言更有效。它们比语言更有效。“所以在乡土社会中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不但文字是多余的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10、”。文字。文字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阻隔下乡说的是传情达意的空间阻隔,再论文字下乡则再论文字下乡则说说 的是时间阻隔的是时间阻隔,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包括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之隔。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很安定的社会,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一个人所需的记忆范围本来就很狭窄来就很狭窄,而同一生活方式的重演而同一生活方式的重演,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也使得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而无须文字。代间的经验而无须文字。3.差序格局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是费孝通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观点观点,指的是
11、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指的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有差等的次序关系。中国人独特的系。中国人独特的“私私”的个性的个性,造就了中国社会独特的造就了中国社会独特的“差序格差序格局局”。不同于西洋社会有如捆柴的团体格局。不同于西洋社会有如捆柴的团体格局,费孝通在书中将中费孝通在书中将中国社会的格局比作国社会的格局比作“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通过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每个人都是他通过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
12、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推出去的圈子不一定相同。每个网络都是以某一地点所推出去的圈子不一定相同。每个网络都是以“己己”作为中心作为中心,每个网络的中心也各不相同每个网络的中心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这就是一个差序格局。4.家族男女有别家族男女有别 这两章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在西洋这两章讲的都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在西洋,家庭是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团体性的社群,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是生育儿主要是生育儿女。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女。但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可以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当其
13、扩大成为氏族和部落时沿着父系这一方面扩大。当其扩大成为氏族和部落时,其功其功能显然不限于生育能显然不限于生育,而具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而具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在中国的乡土社会在中国的乡土社会,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婆媳之间父子之间、婆媳之间,是纵的。所以是纵的。所以,对于两性之间的感情对于两性之间的感情,中中国人就矜持和保留得多国人就矜持和保留得多,纪律排斥了私情纪律排斥了私情,这在这在男女有别男女有别 中有进一步的说明。乡土社会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浮士中有进一步的说明。乡土社会是一个男女有别的社会。浮士德式的
14、恋爱精神德式的恋爱精神,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容存在的。因为乡土社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容存在的。因为乡土社会不需要新的社会关系会不需要新的社会关系,更害怕旧的社会关系被破坏。乡土更害怕旧的社会关系被破坏。乡土社会是亚普罗式的社会是亚普罗式的,男女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男女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这便是男女有别的原则发生激动性的感情。这便是男女有别的原则,即认为男女之即认为男女之间不必求同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在生活上加以隔离。5.礼治秩序无讼礼治秩序无讼 这两章讨论的是乡村社会中人们如何基于宗法制家庭的感这两章讨论的是乡村社会中人们如何基于宗法制家庭的感情进行道
15、德判断和约束。乡土社会的治理方式是情进行道德判断和约束。乡土社会的治理方式是“人治人治”而不而不是是“法治法治”。“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不在人人和和法法这两个字这两个字上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在乡土社会中在乡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是靠法律来调节人们的社会关系不是靠法律来调节,而是靠而是靠“礼礼”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的。维持这种社会规范来调节的。维持“礼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它正它正是与乡土社会的是与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相互配合适应的相互配合适应的,通过不断重叠通过
16、不断重叠、蛛网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到其他人蛛网式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到其他人,进而在整个社会营造进而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合适的统治秩序。在乡土社会中一种合适的统治秩序。在乡土社会中,“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而不是折狱”。这也正是讼师在乡土社会中没有。这也正是讼师在乡土社会中没有地位的原因。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之下地位的原因。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之下,原本不承认有可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而现行法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的。现行的司法制度义的。现行的司法制度,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破坏了原有的礼治秩序,但并不能有但并不能有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效地建立起法治秩序。6.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 关于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关于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该书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该书在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和名实的分离三章中分别加以阐述。费孝通认为社会权和名实的分离三章中分别加以阐述。费孝通认为社会权力共有四种形式力共有四种形式: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一是在社会冲突中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