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政策初探01.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496648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政策初探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政策初探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政策初探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政策初探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政策初探0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3年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政策初探0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政策初探 来源:本站 | 时间:2023-07-20 |文章点击: 8| 评论:0条| 字体:大 中 小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A 内容:自主创新是汽车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现状的根底上,指出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政策 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支撑的缺乏,使我国将很难从汽车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分析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思考制定自主创新政策的方向,对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经过半个世

2、纪的开展,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根本具备了自主开发中型载货汽车的能力;引进车型国产化率的大幅度提高,推动了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开展。但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与兴旺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一技术力量分散,产业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我国汽车产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虽然在技术、人才、研发投入等发面优势明显,有的甚至还设立了技术开发中心,却仍然没有完全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技术开发停留在对引进车型的改良和完善方面,缺少关键部件的自主设计开发。一些体制灵活、坚持自主开发的中小企业虽然强调自主创新,由于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主要采用联合开发和委托开发的方式,虽然获得了知识产权,但对技术实力的提升帮

3、助有限。我国汽车技术力量分散,企业间分工协作不明确,政府对产业共性技术支撑力度不够,对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无法进行协同攻关,难以集各方优势和科技资源形成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合力。 二研发经费投入有限,研发人才短缺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研发经费投入缺乏,远远低于外国汽车企业投入水平。R&D是我国汽车产业最落后的环节,能力根本无法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汽车工业强国相比。由于大局部汽车公司的研发中心都不在我国,因而国内的汽车开发人员既没有时机发挥专长从事研究开发,也没有时机通过接触和参与整车开发的全部流程来提高技术水平。因此,我国汽车产业的研发人员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技术能力也有待提高。另一

4、方面,在缺乏自主创新积极性的大型国有企业与合资企业里,由于研发人才没有可以施展才华与抱负的自主创新舞台,缺乏实战的时机,人才浪费的现象严重。 三自主创新实践经验少,数据资源积累缺乏 汽车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开发设计的积累和实践对于自主创新的成功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国汽车企业长期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输入,缺少自主创新的实践,导致开发经验缺乏、数据资源积累缺乏。产品开发活动缺少数据库的支持,设计、工艺、制造数据库集成度不够,直接导致设计过程中经验成分过多;同时,由于没有以往成功和失败的数据作参照,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结构改良、工艺改良和材料改良工作时都不得不谨小慎微,不敢轻

5、易改变原有产品的设计,即使有所改动也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试验,从而严重影响了产品开发的进度和质量。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薄弱的原因分析 虽然造成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薄弱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对汽车产业的过度保护、对在位者的过分扶持以及对引进技术的过分依赖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一行业管制弱化了市场竞争的强度 我国政府制定汽车产业政策的目的是通过行政手段加快“汽车寡头的形成。但是产业政策的实施违背了企业成长和市场演化的规律,忽略了汽车寡头以及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形成的唯一途径是市场的自发演进,忘记了企业的规模正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的,这一过程同样也是企业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提升的过程。事实上,受保

6、护的定点企业长期占据垄断地位,而且使我国汽车市场维持高价格水平,使生产率较低的我国汽车工业仍然能够大量盈利。在政策保护下的我国汽车企业享受着需求膨胀带来的高额利润,根本无须考虑创新或自主创新的问题。 二政策倾斜导致了竞争环境的恶化 我国政府为了吸引国外投资所采取的优惠政策,在客观上造成了汽车产业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企业之间的税收不平等,而后者恰恰是目前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主力。政府对于汽车工业的优惠政策更多地集中在几家大型国有企业上,从项目立项、直接投资、技术引进、财税倾斜、银行贷款、公开发行股票融资,到政府出面与外商洽谈合资、政府采购等等,都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而在近年来取得显著成绩的民营汽

7、车企业那么很难得到政府的倾斜政策和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 三合资模式抑制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机 我国汽车市场的高速成长以及我国政府对汽车产业实施的双重保护,使得合资汽车公司依靠从外方引进的车型就能获得相当高的收益,利润率远高于国际汽车企业;而对车型自主开发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本钱、降低利润水平。同时,由于外方母公司往往存在一定的技术过剩,因此往往无需在我国进行全新的开发设计,因此中方没有时机全程参与汽车的设计过程,无法通过实际参与提高创新能力。中外双方存在巨大的技术差距导致合资企业的车型一律由外方母公司提供,进一步加强了外方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因此,合资企业的外方往往对自主创新没有兴趣。由于受到

8、合资公司中方母公司自身技术能力的限制,中方在产品更新问题上根本没有发言权,在产品开展方向上,外方掌握着主动权和决策权,合资外方牢牢掌握着核心技术,中方至今没有实现最初设想的“以市场换技术的目标。 四体制特征限制了企业的研发行为 目前我国主要的汽车生产企业还是国有资本占绝对主导地位。国有汽车企业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建立和完善,企业家的长期化行为缺乏有效鼓励,企业家的创新意愿和创新动力明显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大中型汽车企业技术开发的投入;相反,选择技术引进或复制模仿战略,不仅省去了高额的研发投资,而且利用外来先进的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的短期收益,正是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我国汽车企业逐渐失去了

9、在研发中学习的时机,创新意识薄弱、技术能力提升缓慢。大型国有汽车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仍然扮演着类似政府官员的角色。片面的绩效考核导致了其对短期收益的执著;任期的不确定性又导致了其对风险的厌恶,因而其所制定的企业开展战略难免具有鲜明的时机主义特征。这是在这种指导思想的作用下,虽然近年来我国汽车大量吸收国外技术,提高了企业利润水平,但在技术引进根底上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能力却依然十分薄弱。 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性建议 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开展离不开政府有关政策的支持,但是必须防止用方案经济的思维方式来管理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不能变为政府直接参与或包办企业的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更不能实行片面

10、地向本国企业或国有企业倾斜的歧视性产业技术政策。 一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A 内容:自主创新是汽车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现状的根底上,指出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政策 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品牌支撑的缺乏,使我国将很难从汽车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分析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思考制定自主创新政策的方向,对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现状 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展,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根本具备了

11、自主开发中型载货汽车的能力;引进车型国产化率的大幅度提高,推动了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开展。但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水平与兴旺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一技术力量分散,产业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我国汽车产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虽然在技术、人才、研发投入等发面优势明显,有的甚至还设立了技术开发中心,却仍然没有完全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技术开发停留在对引进车型的改良和完善方面,缺少关键部件的自主设计开发。一些体制灵活、坚持自主开发的中小企业虽然强调自主创新,由于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主要采用联合开发和委托开发的方式,虽然获得了知识产权,但对技术实力的提升帮助有限。我国汽车技术力量分散,企业间分工协作不明确,政府

12、对产业共性技术支撑力度不够,对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无法进行协同攻关,难以集各方优势和科技资源形成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合力。 二研发经费投入有限,研发人才短缺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研发经费投入缺乏,远远低于外国汽车企业投入水平。R&D是我国汽车产业最落后的环节,能力根本无法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汽车工业强国相比。由于大局部汽车公司的研发中心都不在我国,因而国内的汽车开发人员既没有时机发挥专长从事研究开发,也没有时机通过接触和参与整车开发的全部流程来提高技术水平。因此,我国汽车产业的研发人员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技术能力也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在缺乏自主创新积极性的大型国有企业与合资企业里,由

13、于研发人才没有可以施展才华与抱负的自主创新舞台,缺乏实战的时机,人才浪费的现象严重。 三自主创新实践经验少,数据资源积累缺乏 汽车产品的开发和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开发设计的积累和实践对于自主创新的成功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国汽车企业长期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输入,缺少自主创新的实践,导致开发经验缺乏、数据资源积累缺乏。产品开发活动缺少数据库的支持,设计、工艺、制造数据库集成度不够,直接导致设计过程中经验成分过多;同时,由于没有以往成功和失败的数据作参照,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在进行产品结构改良、工艺改良和材料改良工作时都不得不谨小慎微,不敢轻易改变原有产品的设计,即使有所改动也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重复

14、性试验,从而严重影响了产品开发的进度和质量。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薄弱的原因分析 虽然造成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薄弱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对汽车产业的过度保护、对在位者的过分扶持以及对引进技术的过分依赖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一行业管制弱化了市场竞争的强度 我国政府制定汽车产业政策的目的是通过行政手段加快“汽车寡头的形成。但是产业政策的实施违背了企业成长和市场演化的规律,忽略了汽车寡头以及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形成的唯一途径是市场的自发演进,忘记了企业的规模正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形成的,这一过程同样也是企业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提升的过程。事实上,受保护的定点企业长期占据垄断地位,而且使我国汽车市场维持高价

15、格水平,使生产率较低的我国汽车工业仍然能够大量盈利。在政策保护下的我国汽车企业享受着需求膨胀带来的高额利润,根本无须考虑创新或自主创新的问题。 二政策倾斜导致了竞争环境的恶化 我国政府为了吸引国外投资所采取的优惠政策,在客观上造成了汽车产业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企业之间的税收不平等,而后者恰恰是目前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主力。政府对于汽车工业的优惠政策更多地集中在几家大型国有企业上,从项目立项、直接投资、技术引进、财税倾斜、银行贷款、公开发行股票融资,到政府出面与外商洽谈合资、政府采购等等,都给予很多的优惠政策;而在近年来取得显著成绩的民营汽车企业那么很难得到政府的倾斜政策和国有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

16、。 三合资模式抑制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机 我国汽车市场的高速成长以及我国政府对汽车产业实施的双重保护,使得合资汽车公司依靠从外方引进的车型就能获得相当高的收益,利润率远高于国际汽车企业;而对车型自主开发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本钱、降低利润水平。同时,由于外方母公司往往存在一定的技术过剩,因此往往无需在我国进行全新的开发设计,因此中方没有时机全程参与汽车的设计过程,无法通过实际参与提高创新能力。中外双方存在巨大的技术差距导致合资企业的车型一律由外方母公司提供,进一步加强了外方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因此,合资企业的外方往往对自主创新没有兴趣。由于受到合资公司中方母公司自身技术能力的限制,中方在产品更新问题上根本没有发言权,在产品开展方向上,外方掌握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政务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