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作文批改的几种方法谈作文批改的几种方法 刘改敏 我们知道,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课堂上老师的启发指导、学生的勤学苦练外,老师作文批改评语的指导和鼓励、促进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作文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作文批改的方法。一、热情鼓励法 此法适用于对写作感兴趣,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学生。“良言一句三冬暖”。当教师在千万别吝啬您那谦价的表扬,说不定,您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学生爱好写作,每次作文写得都比较好,我在他的一篇抒写母爱之作的评语中说:“看你平时默默无闻,少言寡语,教师和同学都没看出你竟有如此好的写作功底,瞧你这作文写得有条有理、有血有
2、肉,感情诚挚真切、催人泪下,耐人寻味,很见匠心。好好写吧!你将来成了作家也未可知,说不定老师有朝一日还得排队等您的签名售书呢!”二、搭桥铺路法 平常人,平淡生活,惊天动地的大事能经历多少?恐怕是少之又少!如何使文章平中见奇、朴中见色、以小见大,小人物,小描写,映照大世界,挖掘大主题。这需要我们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写作方法。推荐给学生一些课内名篇、课外读物,让他们熟读深思、揣摩范文、活化写作技法,为我所用,不失为搭桥铺路的好方法。如某个学生写了一篇自己勇斗歹徒、身负重伤的作文,让人觉得很虚假,某些口号的语言不能说不对,但令人难以置信,我在评语中这样写道:“很多名家都非常善于抓住生活中某些细小的事件
3、来写,象朱自清的背影、鲁迅的一件小事、魏巍的我的老师,这些文章多少年来被选入教材,哺育激励了多少人!寓深情厚意于平平实实的字里行间,实在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呀!”三、借题发挥法 用我们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生活阅历,借孩子所言,适当对其引伸、变通、推广得到更具说服力的一些东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言他想言而未言,让学生深有同感,心悦诚服!如有位学生写了一篇谈关于朋友情的作文,叙述了自己渴望理解、渴望友谊的心情。这时,我在评语中写道:“你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那么,拿出你十二分的热情与执著对待别人吧!你将享受精彩无限!”四、画龙点睛法 学生作文,往往是开头罗嗦,写到关键处,承接、过渡不自然;内在脉
4、络卡于一点不够清晰;结尾显得兀然。我们若能恰当地进行点拨,在关键的地方加一两句话,调换一下语序,改变一下结尾,顿使文章增辉添色,感情得到升华,主题得到深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某位学生以我爱我家为题作文,全篇以自家的家用电器变化为主线,由收音机一直说到纯平彩电。我在文末加了一句话:“我家的电器更新快,为什么?还不是党的富民政策好!”五、旁敲侧击法 进“忠言”不再逆耳,给“良药”而不再苦口,这是评语的艺术性所在,它有别于空洞的套话和矫情,要让学 生体会到你的批评是善意的、富有爱心的、用心良苦的。这不是有意识地回避问题,而是艺术性地淡化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自觉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例
5、:你漂亮的字迹跟你长得一样讨人喜欢,不过一个人外表美再加上心灵美那可是货真价实的美,文章若是内容翔实,通过人物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达真情实感,感动自己、感动读者,我认为这是文章的心灵美。向这两“美”看齐吧!六、避实就虚法 一线教师所遇到的对写作有畏难情绪、马马虎虎糊弄写作文的学生绝不在少数,把握评语批改的育人性原则,此类评语不难写。例:你可能是有事吗?没顾上写好作文。不交,又怕老师说,倒是能按时交上来,精神可嘉。其实老师完全可以再等几天,等你认真用心写一篇,别小瞧自己,写文章成功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老师和同学都注意着你呢!你好好写,我保证认真批阅,我可是满怀热情哟,千万别给我泼凉水,
6、好吗?七、委婉渐入法 批评信息是有层次的,逐步输出的,表现为与学生一起分析其错误行为的原因和危害。如笔者在批阅时发现一篇抄袭之作,是这样写的:这些文字若真的出自你手,则你太了不起了,你比同龄时的老师强多了;即使不完全出自你手,你也不错,懂得模仿别人的东西,说明你也会借鉴别人的长处;若完全不是出自你手,君不见,那些小偷会被送入派出所,老师和同学可是希望你将来能当个英明神武的警察。这个孩子看了评语,很主动地补交了一篇,态度相当谦虚,我及时给予了疏导、表扬。八、点石成金法 所谓点石成金法,就是采取增减标点、离析词语、调整词序等方法,对作文里的话梢加改造,获得与原义迥然相反的意思。某位学生在作文里写了自己对打假活动中的某些不妥做法感到不理解时,举了几则例子来说明。我是这样写评语的;“你的观点敏锐、角度新颖,老师和你一样痛恨打假里的假打,但愿国家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使那些假打现象早日实现真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方法难以详尽,其实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创新,在“活”字上下功夫,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长处、短处、个性、潜力、心理都有敏锐的观察,进而给予恰恰相反如其分的评价,学生会成为阅读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和写作的主体。(作者单位:河北省宁晋县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