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增县区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工作方案.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532128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增县区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工作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增县区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工作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增县区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工作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增县区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工作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增县区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工作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3年增县区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工作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增XX县区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联合打击我区辖区范围内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有关工作,全面遏制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发生,防止因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活动引发社会恶性事件,切实保护我区矿产资源,根据XX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关于做好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有关工作的函(穗国土规划2023755号)有关要求,以及区领导有关批示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和工作目标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全面整治我区范围内的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活动,严厉打击并依法查处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杜绝当前因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活动引发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立健全

2、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排查、巡查和监控长效管理机制,稳定全区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和平安生产形势,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 二、工作任务 严厉打击、查控全区范围的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依法进行制止和查处。 三、组织领导 成立增XX县区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联合执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国土规划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国规局、各镇街的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区国规局、区城管局、区公安分局、区环保局、区林业园林局、区农业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区市场质量监管局、区交警大队、各镇街等单位的分管领导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国规局),办公室主任由区

3、国规局执法监察大队大队长担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统筹、调度协调、信息汇总等工作。 四、职责分工 增XX县区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联合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责任到人,以属地镇街为主体,区国规、城管、公安、林业、农业、交通等部门各司其职、紧密协作,形成合力,积极配合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坚决依法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 1.各属地镇街。负责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组建巡查队对所管辖范围进行巡查,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制止、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全力落实好自查自纠和协助查处违法、违规采矿行为;负责发动所管辖的村、社派员支持配合相关工作;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各类非法堆场依法进行清理整顿;负责对历

4、史遗留的和找不到盗采当事人的非法采矿地块进行整治复绿。 落实日常动态巡查,要加强对鱼塘整治工程、根本农田、建设施工工地和已供用地的矿产资源的巡查和保护。 (1)加强对鱼塘整治工程的监管,依法打击以“鱼塘整治、“清理淤泥等名义变相进行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违法用地行为,2加强对鱼塘整治工程施工过程的日常监督检查。 (2)加强对根本农田农业用途的监管。属地镇街的农业部门须切实履行职责,催促有关个人或单位依时办理相关手续;加强对根本农田的日常动态巡查,拓宽发现渠道,对改变土地农业用途进行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依法查处和催促整改,坚决取缔破坏根本农田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违法用地行为。 (3)加强对建

5、设施工工地的监管。落实属地监管要求,由镇街的建设管理部门针对辖区内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和规律,对施工工地划分全面巡查和重点巡查区域,健全定点、定期、定责、定人的监控制度,严格落实动态巡查制度。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矿产资源,施工过程中发生非法堆填土等行为,应责令暂停施工,并及时向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4)加强对已供用地的供后监管工作。属地镇街要指导村社做好土地清表工作,防止因土地清表发生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堆填土行为;定期检查已供用地中存在矿产资源的区域,重点核查违法开采行为高发的区域;组织开展针对已供用地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堆填土违法用地行为的专项整治行动,不定期对多发地段和区域进行“回头看,严

6、防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死灰复燃。 2.区国规局:负责依法开展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或破坏耕地、根本农田行为的认定和查处;协调、指导和催促各基层国土所配合属地镇街做好动态巡查;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正在实施的非法采矿行为进行制止,对非法采矿或破坏耕地、根本农田的行 3为依法查处;建立健全长效巡查管理机制。 3.区公安分局。负责联合执法行动的秩序维持,调配警员维护现场治安,对阻挠现场执法、寻衅滋事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打击;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进行调查处理,对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区城管局。按镇街组织的联合执法行动要求,依法对运输散体物料的车辆在XX县区的洒漏行为进行查处;

7、加强巡查,配合开展相关联合执法行动。 5.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全区范围内矿产资源运输车辆的源头监管,并对车辆运输过程中洒漏污染公路的行为进行查处;配合公安交警部门对运载泥土上路的超载(超重)运输车辆进行查处。 6.区交警大队。负责对道路运输超载(超重)等违法车辆进行查处,检查运输车辆是否擅自改装、是否有检查审验登记手续、驾驶员是否有驾驶证等情况,并依法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对于矿产资源丰富或已经发生非法采矿事件的区域,在进出该区域的交通要道上安装视频监控,对已安装视频监控的区域共享实时监控信息。 7.区水务局。对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采矿行为依法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非法采矿行为依法进行打击、查处;协

8、助属地镇街及相关职能部门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 8.区农业局。配合属地镇街及相关职能部门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联合属地镇街对非法采矿地块的复耕、复绿情况进4行监督、验收。 9.区环保局。负责对非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10.区林业园林局。负责对非法占用林地进行开采矿产资源的违法行为进行责令纠正和依法查处。 11.区市场质量监管局。对收购、加工、销售非法开采的矿产品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12.其他相关单位。主动配合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 五、监督考核 (一)日常监督。由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成员单位查处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情况进行日常检查督办,

9、对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重大、典型的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并以适当方式公开曝光。 (二)量化考核。为切实整治全区范围内的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活动,催促各成员单位履行职责,除日常监督检查外,由区领导小组组织对各相关单位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不及格的,应当形成问责报告并提出问责建议,将相关材料提交区监察局。同时,假设发现存在参与、支持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或懒政不作为等情况的公职人员、党员干部尤其是村社干部,应当移交区监察局,严肃追究责任或实施问责。 六、工作要求 (一)属地为主,落实责任。确立“镇街主导、部门联动、 5齐抓共管、责任明确的工作原那么,落实属地镇街对打击辖区内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

10、的第一责任。一经发现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属地镇街应及时主动联系区环保、国规、公安、城管等部门组织联合执法,调查核实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相关责任人,配合区国规、公安等部门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二)加强联动,综合执法。加强执法联动,在联合执法时间上须连续、迅速、不留空档,执法措施须见成效,逐渐形成依法、从快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联合执法机制。各单位要服从安排,听众指挥,严格执法,形成合力,确保查控工作顺利开展。各成员单位要指定一名分管领导,负责协调安排好本单位工作人员、车辆、设备,配合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各镇街组建的巡查队伍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以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具体实施到位;执法队伍要充分准备好

11、各类执法证件、文书及设备,对发现的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运输车辆等情况,迅速行动,依法依规从严处理。 (三)建立台账,及时报送。每个工作日实施动态巡查1次,建立执法巡查台账管理制度,在值的执法巡查人员认真如实填写巡查记录日志,并于当天下午下班前将执法巡查信息统一报送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呈送区政府相关领导。 (四)加强监管,强化问责。各相关单位根据本工作方案的要求,明确责任,加强信息沟通,通力合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6到位;各属地镇街要强化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属地监管责任,区政府与各镇街签订目标责任书,各镇街与村(居)委签订责任状,纳入年终考核;区国规局、区监察局组织相关单位对全区范围内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查控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以问题为导向,建立有力、有效的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形成常态化监管。 7 内容总结(1)增XX县区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联合打击我区辖区范围内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的有关工作,全面遏制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的发生,防止因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活动引发社会恶性事件,切实保护我区矿产资源,根据XX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关于做好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有关工作的函(穗国土规划2023755号)有关要求,以及区领导有关批示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工作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