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传染病防治执法检查和医院感染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法做好传染病防治和医院感染监督工作,切实履行传染病防治监督职责,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 究制,促进传染病防治及医院感染工作法制化、标准化、科学化,维护广阔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 二、监督检测依据 采样检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医院消卫生标准gb1598 2、1995) 三、监督监测对象 (一)区级发证和管辖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监督监测内容和范围 (一)医疗机构 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医疗废物处置、艾滋病防治、消毒剂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微生物培养
2、)。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传染病疫情监测、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疫情调查处理、医疗废物处置等情况。 五、工作要求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级发证和管辖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开展传染病防治和医院感染监督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各部门加强配合,各负其责,突出重点,严格按本实施方案的要求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一)区卫生监督所职责 负责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制定样品抽样的范围、数量、顺序、检验工程等工作,印制和填写相关表格和单据。 (二)区疾控中心职责 负责完成现场采样监测培养并按时出具结果报告。 (三)监测样品抽检范围和数量 1、治疗室、手术室、产室、婴儿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内窥镜室等科室为监测的重点
3、部位,采样内容为空气、工作台面、无菌物品、消毒液、医护人员手外表。 2、二级规模以上医院根据科室设置采样2030份,乡卫生院、门诊部以及同等规模的医疗机构采样5-2023份,其它诊所采样2-5份。 六、时间安排 6月9月。 第二篇:传染病监督检查表1(医院感染、传染病管理)传染病监督检查表1(医院感染、传染病管理) 单位名称: 联系人及 :单位地址: 检查时间: 一、医院感染管理 1.是否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有(提供文件),否2.是否有医院感染管理科(300张床以上):是否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是,人,否3.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是否取得上岗证:是否4.是否进行全员院感知识培训5.是否按要求进行医
4、院感染监测6.是否按要求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二、传染病管理及疫情报告 1.是否有传染病管理及疫情报告制度:是否2.就诊情况登记本:有无3.传染病登记本:有无 4.传染病防治及疫情报告专人管理:是否5.疫情报告方式: 6.是否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是否 是否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或设立传染病分诊点7.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标识(是否)明确,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8.疾控机构对辖区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审核确认,并开展疫情分析、调查与核实情况是否 9.疾控机构开展传染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控制措施落实情况 是否 检查人员: 记录人: 陪同人: 检查时间:年月日传
5、染病监督检查表2(医疗废物管理) 1.是否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是否2.是否有专(兼)职人员:是否 3.是否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是否 4.是否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是否,登记资料是否保存:是否 5.是否对使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或者运送车辆在指定地点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是否 6.自行建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医疗卫生机构是否认期对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的污染防治和卫生学效果进行检测、评价:是否;是否将检测、评价效果存档、报告:是否 7.是否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采取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是否8.污物暂存处是否为露天:是否9.污物暂存处是否有警示标识:有无 202
6、3.污物暂存处所处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是否 11.是否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是否12.是否使用符合标准的运送工具运送医疗废物:是否13.是否在医疗卫生机构内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是否是否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是否是否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是否14.盛放锐器的容器是否密闭、防刺:是否15.是否有废物泄漏处理方案:是否 16.用后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如何处理:消毒毁形 燃烧深埋回收丢弃 其它 17.医疗废物交付处理的单位: 废物处理单位是否取得经营许可证:是否 18.有无污水处理设施(或站):有无、污水处理设施是否运转正常:是否19.污水处理的消毒效果监
7、测是否有记录:有无 检查人员: 记录人: 陪同人: 检查时间:年月日传染病监督检查表3(内镜室) 一、根本情况 1.人员:医生 名,高级 名;护士 名,高级 名 2.设施设备:内镜 个,活检钳 个,高频电刀 个,其它 个,每日平均接诊病人数 ; 根本清洗消毒设备:专用流动水清洗消毒槽 个、超声清洗器 个;内镜清洗消毒器械名称: ,卫生许可证号 许可批件号 清洗消毒剂名称:卫生许可证号 许可批件号名称:卫生许可证号 许可批件号3.是否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是否; 4.是否建立消毒管理责任制:是否,消毒工作是否有专人负责:是否 二、消毒原那么及要点 1.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是否分
8、开:是否2.灭菌内镜的诊疗区域是否到达手术标准:是否3.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是否灭菌:是否 4.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是否进行高水平消毒:是否5.内镜清洗消毒是否进行登记:是否;登记内容是否有病人姓名( )、使用内镜的编号、清洗时间、消毒时间、操作人员姓名 三、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1.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是否对内镜使用和清洗消毒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是否2.消毒剂浓度是否每日监测并记录:是否;消毒剂是否在使用期限内:是否3.消毒后的内镜是否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并记录:是否;灭菌后的内镜是否每月进行生物学监测并记录:是否 四、人员培训及防护 1.从事内镜诊疗和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的医务人员
9、是否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是否(查看培训记录或有关证明) 2.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是否穿戴工作服( )、防渗透围裙( )、口罩( )、帽子( )、手套( )等必要的防护用品 检查人员: 记录人: 陪同人: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传染病监督检查表4(口腔科) 一、根本情况 1.人员:医生名,高级名;护士名,高级名2.牙椅数 牙科 数 消毒灭菌设备:名称:,许可批件号消毒剂:名称:卫生许可证号 许可批件号3.是否制定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 4.是否建立、健全消毒管理责任制:是否;消毒工作是否专人负责:是否5.口腔诊疗区域和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是否; 二、消毒原那么及要点 1
10、.进入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是否到达“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是否2.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诊疗器械使用前是否灭菌:是否;灭菌的器械、方法为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诊疗器械、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使用前是否消毒:是否;消毒的器械、方法为 4.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是否消毒:是否;消毒的方法为 5.是否根据消毒灭菌的不同方式包装器械,并注明消毒日期、有效期:是否在有效期内使用:是否 三、消毒与灭菌效果监测 1.是否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测:是否2.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是否认期进行浓度监测:是 否3.使用中的化学
11、消毒剂是否认期进行微生物污染监测:是 否 四、个人防护 1.对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的工作人员,是否做个人防护:是否2.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是否戴口罩、帽子:是否3.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是否戴护目镜:是否 检查人员: 记录人: 陪同人: 检查时间:年月日传染病监督检查表5(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1.是否具有有效的原微生物平安实验室备案登记书:是否 2.是否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备案是否3.是否有发生病原微生物泄露的应急方案 4.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平安的第一责任人是否5.是否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是否6.实验区设有门禁系统并有警示语提
12、示是否 7.实验区出口出有在黑暗中可识别的照明或发光标志是否8.实验室按功能分区,个功能区标识清楚是否 9.医学实验室将采血区、样本接受区和检测去明确分开是否 2023.实验室有适当、有效的消毒设备,合理安装紫外线灯并定期维护是否11.保障实验室的通风和换气是否自然通风的实验室窗户能翻开,并具有防鼠防蝇措施是否 12.重点位置有必要的急救物品,具有洗眼设施是否 13.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配备有级或级生物平安柜,并定期检查是否14.实验室配与风险水平相应的洁净个体防护设备及其他平安设备是否15.菌(毒)种及样本必须有唯一性标识,并指定专人管理是否16.菌(毒)种及样本有详细资料和档案记录,出入库
13、和存储有相关记录17.有菌(毒)种的开启、复苏、鉴定、保存的标准操作程序和相关设备18.本单位领取和使用菌(毒)种活样本是要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并有相关的使用和流向等记录是否 检察人员记录人陪同人 检查时间年月日 第三篇:区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方案xxxxxx区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方法、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力度,依法纠正、查处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切实履行法律赋予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决不移地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校、托幼机构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承担的法定职责与义务,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中实行依法管理,依法行政。 二、工作任务 1.加强传染病防治执法,确保完成重点传染病防治监督工作目标任务。 2.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监督制度,加大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力度,案件查处率达20230%。 3.促进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的提高,使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和准确率达2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