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讲话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xx)号)及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黑政办规(2xx)77号)精神,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促进畜牧产业绿色开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五大开展理念为统领,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坚持保供给与保环境并重,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以养殖大户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农用有机肥为主要利
2、用方向,以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为引领,突破开展瓶颈,健全制度体系,完善扶持政策,严格执法监管,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开展新格局,为建设畜牧强县和绿色有机食品大县提供有力支撑。 (二)根本原那么。 统筹兼顾,守住底线。统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和养殖废弃物治理与资源化利用能力,协同推进生产开展和环境保护,奖惩并举,疏堵结合,守住地下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容量、土壤消纳能力及与其相适应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底线,稳固生态优势。 种养结合,绿色开展。以肥料化还田利用为主攻方向,实行土肥挂钩,从根本上解决粪污产生量与土地消纳不匹配的矛盾。
3、充分发挥绿色有机农产品质优价高的利益牵引作用,确保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稳步推进。 属地管理,落实责任。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由县、乡镇政府负总责。各有关部门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催促指导畜禽规模养殖场切实履行粪污治理主体责任。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支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运营机制。落实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形成多元化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格局。 (三)主要目标。到年,建立科学标准、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循环开展机制。8年,全
4、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到达、和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到达、和以上,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提前一年到达。 二、重点任务 (一)发挥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引领作用。一是加大政府扶持。树立畜禽养殖废弃物是珍贵资源的理念,以粪污肥料化利用为主要途径,通过政府扶持有机肥施用,调动种植户和第三方专业化企业生产、使用有机肥的积极性,解决农民不想用、不愿用的问题。二是强化品牌营销。通过农牧对接、种养结合、培育品牌,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利润空间,走出一条好肥出好粮、好粮卖好价的良性开展之路。以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基地、瓜果蔬菜及优质饲草饲料基地为重点,引导农民和经营主体积造
5、和足量施用有机肥,扩大有机粮食、饲料的种植面积,通过产品精深加工和过腹增值,形成强劲市场竞争力。(责任单位:县农业局牵头,县畜牧兽医局、环保局、市监局参与) (二)构建种养循环开展机制。以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为重点,各乡镇要2023年2月20日前完成编制种养循环开展规划,全县的种养循环开展规划要在2023年2月末前完成,实行以地定畜(一般情况下,头猪或头奶牛配套公顷土地),促进种养业布局优化。建立畜禽粪污等农业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鼓励在养殖密集区域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探索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机制。支持在田间地头配套建设管网和储粪(液)池等,解决粪肥还田难题。探索搭建
6、粪肥交易平台,鼓励引导畜禽规模养殖场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合理半径内相衔接,实现无害化处理后的畜禽粪肥就近还田利用。完善肥料登记管理制度,强化有机肥原料和质量的监管。对规模养殖场或其他企业组织自行沤制的有机肥,必须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对其原料和产品进行质量监测,到达无害化处理标准前方可投入种植业生产使用。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创设有机肥施肥卡制度,并与“三品一标(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工作相结合,保证粪肥来源、去向可追溯。(责任单位:县农业局、畜牧兽医局牵头,乡镇政府、县发改委、财政局、环保局、市监局参与) (三)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通过制定畜牧
7、产业开展规划,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布局,根据种植业需求和环境容量,有序承接畜牧产业转移,统筹畜禽规模养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继续推进适度规模的现代牧场建设,大力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加快畜牧业由传统的数量规模驱动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快散小养殖户向专业合作社或现代家庭牧场转型。推广智慧牧场、生态养殖,建设自动喂料、自动饮水、环境控制等现代化装备,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现源头减量。加强规模养殖场精细化管理,推广散装饲料和精准配方,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加快畜禽品种遗传改良进程,提升母畜繁殖性能,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落实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发病
8、率和死亡率。以奶牛、肉牛和生猪为重点,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立活动。(责任单位:县畜牧兽医局牵头,县农业局、发改委、财政局、市监局参与) (四)分类推广重点技术模式。以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为核心,重点推广经济适用的技术模式。一是源头减量。推广微生物制剂、酶制剂等饲料添加剂和低氮低磷低矿物质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降低抗生素等兽药和铜、锌等饲料添加剂使用量;改水冲粪为干清粪,采用雨污别离、回收污水循环清粪等有效措施,控制污水产生量。二是过程控制。从畜舍设计、饲养管理、粪污处理等全程切入,严控环境污染,使用益生菌发酵、堆肥发酵菌剂、粪水处理菌剂和臭气控制
9、菌剂等,加速粪污无害化处理过程,减少氮磷和臭气排放。三是末端利用。鼓励肉牛、羊和家禽规模化养殖场推行固体粪便堆肥或建立集中处理中心生产有机肥;鼓励生猪和奶牛等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和“固体粪便堆肥污水肥料化利用等技术模式,促进畜禽粪污就近就地还田利用。 结合我县实际,重点推广以下模式:一是“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模式。对于养殖密集区或大型规模养殖场,依托大型规模养殖场或第三方企业将畜禽粪污集中全量收集,并通过阳光发酵房、氧化塘、常温发酵囊、发酵罐或集装箱等贮存处理设施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利用专业化施肥机械施用到农田。二是“污水肥料化利用模式。对于有配套农田的规
10、模养殖场,养殖污水通过氧化塘、常温发酵囊或沼气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在作物收获后或播种前作为底肥施用。三是“粪便垫料回用还田模式。规模奶牛场粪污进行固液别离,固体粪便经过高温快速发酵和杀菌处理后作为牛床垫料和有机肥,对养殖污水进行厌氧、好氧深度处理,消毒回用或达标排放。四是“异位发酵床模式。规模生猪养殖场采用高架发酵床模式,粪污通过漏缝地板进入底层,利用垫料和微生物菌进行发酵分解。五是“粪污专业化能源利用模式。依托大型规模养殖场或第三方企业,对一定区域内的粪污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大型沼气工程或生物天然气工程,沼气发电上网或提纯生物天然气,沼渣生产有机肥,沼液通过农田利用或浓缩使用。(责任单位:县畜
11、牧兽医局、农业局牵头,县环保局、农电局参与) (五)完成禁养区治理工作。组织环保、畜牧兽医、国土资源、财政等有关部门,在科学划定禁养区的根底上,制定关闭或搬迁实施方案,明确关闭或搬迁补偿范围、标准和方法,并组织实施关闭或搬迁工作,按相关规定落实异地建场用地等问题。在年全面完成禁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关闭或搬迁工作的同时,环保部门牵头加强禁养区的环境监督执法工作;畜牧兽医部门负责收回注销禁养区内关闭或搬迁畜禽养殖场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同步注销畜禽养殖代码,并报省畜牧兽医局备案。禁养区内禁止有排放污染物的规模养殖场,禁止新建养殖场。(责任单位:县畜牧兽医局、环保局牵头,乡镇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参与)
12、 (六)落实畜禽规模养殖环评制度。依法依规对畜禽规模养殖相关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要求。新(改、扩)建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要以还田模式为重点,配套与养殖规模和处理工艺相适应的粪污消纳用地,配备必要的粪污收集、贮存、处理、运输、利用设施,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严格落实环境保护部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有关规定,年出栏生猪头(其他畜禽种类折合成猪的养殖规模)及以上、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畜禽养殖工程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他的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对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区),环保部门依法予以处分。(责任单位:县环保局、畜牧兽医局牵头,乡镇政府参与)
13、 (七)完善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畜禽粪污还田利用和检测标准体系,完善畜禽粪污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和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物减排核算制度,将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还田利用量作为统计污染物削减量的重要依据。各乡(镇)要尽快完成养殖粪污土地承载能力测算工作,养殖规模超过土地承载能力的乡、镇要合理调减养殖总量。实施畜禽规模养殖场分类管理,对设有固定排污口的畜禽规模养殖场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不得无证排污和不按证排污。不定期检查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等排污许可证管理执行情况。以乡(镇)为单位,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区)环境常态化专项执法检查,重点监管大型规模养殖场(区)周边地下水质量。结合落实河
14、长制,采取部门联合、条块结合等形式,建立县、乡、村三级畜禽养殖污染网格化防控巡查网络。建立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到年实现规模养殖场全覆盖。(责任单位:县畜牧兽医局、环保局牵头,乡镇政府、县农业局、市监局参与) (八)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制度。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乡(镇)政府负责本区域内规模以下养殖场(户)废弃物治理与利用管理工作。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依法明确部门职责,细化任务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日常监管,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统筹畜产品供给和畜禽粪污治理,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县政府于2023年2月底
15、前编制并发布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细化年度重点任务和工作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方案报市畜牧兽医局备案。(责任单位:县畜牧兽医局、农业局牵头,环保局参与) (九)落实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号)和xx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黑政发()号)、xx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黑政发()号)等法律法规和规定,切实履行“谁养殖、谁治理的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畜禽养殖场(区)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或自行建设的配套设施不合格,或未委托第三方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的,不得投入生产或使用。组织专项督导检查工作,确保年底前大型规模养殖场全部完成设施化建设和资源化利用任务。已获得国家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核心育种场、良种扩繁推广基地等称号的养殖企业,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取消其称号。(责任单位:县畜牧兽医局、环保局牵头,乡镇政府参与) (十)建立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县畜牧兽医局、农业局、环保局将以规模养殖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利用设施装备配套率、有机肥还田利用、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使用以及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关闭或搬迁等指标为重点内容,制定全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考核方法,对各乡镇政府开展考核,考核结果纳入乡镇政府绩效评价考核体系。(责任单位:县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