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的精神;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以稳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切入点,科学设施过渡期,整体部署,一体推进;以调整脱贫攻坚特惠政策为抓手,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以强化工作队伍和人才支撑为举措,构建新型乡村振兴帮扶机制;以脱贫攻坚考核监督机制为借鉴,完善
2、乡村振兴监测考核体系。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建立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衔接体制机制。 (二)根本原那么 1、坚持五个转变 坚持将脱贫攻坚针对性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整体性政策,将脱贫攻坚特惠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普惠政策,将聚焦个体开展转变为支持多元主体合作开展,将日常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民生政策,将福利性政策转变为提升乡村能力的开展性政策。 2、做好五个衔接 规划衔接、政策衔接、帮扶队伍的衔接、考核监督衔接、领导体制机制衔接。 3、进行九个调整 调整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智力扶贫、社保兜底扶贫、健康扶贫、根底设施建设扶贫、金融扶贫和社会扶贫等九大政策。 (三)重点任务 1、设立脱贫攻坚
3、的过渡期 2023-2023年为脱贫攻坚的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搞急刹车。2023年以后,进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期,把扶贫工作全面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体部署、一体推进。全县脱贫攻坚的九大工程牵头单位要及时进行系统梳理,做好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安排。 2、分类调整脱贫攻坚政策 全面梳理现行脱贫攻坚政策,对政策的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估,按照接续保存一批、调整完善一批、转换退出一批的思路,分类做好政策统筹衔接,推动脱贫攻坚特惠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普惠政策。 3、重建脱贫攻坚考核体系 在过渡期内,以考
4、核稳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主。2023年后,将解决相对贫困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乡村振兴实绩作为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建立乡村振兴常态化督查问效机制,加强日常调度,定期予以通报,压实工作责任;对在农村工作中作出突出奉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4、统筹对接乡村振兴规划 统筹规划过渡期和2023年后的乡村振兴。编制2023-2023年脱贫攻坚过渡期的开展规划,与2023年后的乡村振兴规划保持衔接;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按照村庄类型划分要求,将脱贫村纳入乡村振兴村庄类型统一划定。统筹考虑乡村产业开
5、展、人口布局、公共效劳、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以村为单位制定村庄规划图,一村一图,一户一张,入室张贴,作为农民建设与生产的乡村振兴指南;确定县域内城镇化区、聚集区、永久现代化农村区域等开展结构空间、结构框架与职能定位;划定永久根本农田保护区控制线、根本生态控制线、弹性增长边界控制线,刚性增长边界控制线,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 二、全面衔接 (一)政策衔接 正在实施的脱贫攻坚x大工程的xx个工程,按照接续保存一批、调整完善一批、转换退出一批的思路进行衔接。其中:代缴养老保险,代缴新农合,家庭医生签约效劳,五保、低保、电费、高龄津贴,残疾补贴,教育扶贫,金融扶贫,计生补贴等x项,纳入调整完善类;农业支
6、持保护补贴,电商扶贫,就业扶贫,交通扶贫,农村平安饮水等x项,纳入接续保存类;危房改造扶贫,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健康扶贫,光伏发电扶贫,小额贷款贴息扶贫等x项,纳入转换退出类。 1、产业扶贫政策的衔接 产业扶贫政策包括县农业农村局承担的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工程、县扶贫局承担的光伏发电扶贫工程、县商务粮食局承担的电商扶贫工程、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承担的旅游扶贫工程。一是取消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工程。将每年xxxx万元左右的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资金转换为乡村振兴产业开展资金,重点用于开展现代农业、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和深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三个方面,同时取消县财政每年安排的xxxx万元现代
7、农业开展资金(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二是取消光伏发电扶贫工程(由县扶贫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三是接续保存电商扶贫工程(由县商务粮食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四是取消旅游扶贫工程(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 2、就业扶贫政策衔接 就业扶持政策继续保存并进一步完善。(由县人社局起草接续保存方案)。 3、生态扶贫政策衔接 对于生态扶贫的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业生态补偿、生态护林员等政策,予以保存延续,提高政策普惠性(由县自然资源规划局负责起草接续保存方案)。 4、智力扶贫政策衔接 保存延续困难学生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智力扶贫政策,以城乡均等化为目标,逐步扩大
8、政策覆盖面(由县教育体育局负责起草接续保存方案)。 5、社保兜底政策衔接 延续现行贫困群众兜底保障政策,将其并入乡村振兴政策的民生领域,形成乡村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政策,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由县民政局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6、健康扶贫政策衔接 保存延续根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稳步扩大制度覆盖范围,防止悬崖效应(由县卫健委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7、根底设施建设扶贫政策衔接 农村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相对落后,是城乡差距最直观的一个表现,也是农民反映强烈的一个民生痛点。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振兴
9、要继续把根底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延续根底设施建设方面扶持政策的根底上,进一步聚焦交通、水利和人居环境,对脱贫攻坚中未完成的建设工程加力推进、加快见效,不能因脱贫摘帽而擅自终止或调整;对已建成的根底设施要推动提标提档、互联互通,让已建设施发挥最大效用;加快完善管护机制,推动以建为主转到建管并重(由县民生办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8、金融扶贫政策衔接 取消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将其调整到效劳乡村振兴战略上来,进一步提高金融效劳乡村振兴水平(由县金融办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 9、社会扶贫政策衔接 借鉴社会扶贫的思路,保存和拓展相关帮扶协作机制,充分调动组织、科技、市场、人才等力量,进一步会聚实
10、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合力(由县工商联负责起草接续保存方案)。 (二)帮扶队伍衔接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相比,任务更重,更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更需要强化工作队伍和人才支撑。因此,乡村振兴阶段,保存县域结对帮扶、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政策制度和工作机制;保存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制度,继续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的工作力量。一是过渡期内帮扶力量不撤,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二是构建乡村振兴帮扶机制。借鉴脱贫攻坚县域结对帮扶、定点扶贫、社会扶贫的经验做法,建立乡村振XX县区域结对帮扶、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的工作机制,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合力。三是派驻乡村振兴工作队。继续选派优秀干部到县乡挂职任职
11、,持续向相对贫困村、软弱松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在选派人员上,可以选派退居二线有丰富工作经验且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同志。在派驻时间上,以23年为宜,对确需更长时间帮扶的村,可通过连续派驻解决。 (三)考核监督机制衔接 借鉴脱贫攻坚的考核监督机制,完善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考核监督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一是做好考核衔接。过渡期内,以考核稳固脱贫成果为主。2023年后,将解决相对贫困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二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及我省实施方法的要求,将乡村振兴实绩作为领导班子和有关
12、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三是加强督查调度。建立乡村振兴常态化督查问效机制,加强日常调度,定期予以通报,夯实工作责任。四是建立容错纠错和关爱鼓励机制。 (四)领导体制机制衔接 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全面加强乡村振兴领导体制机制建设。将脱贫攻坚建立起来的成熟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延用到乡村振兴,县脱贫攻坚指挥部XX县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无缝对接,形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明确具体领导机制,从研究部署、精力投入、基层调研等方面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
13、约束性和可量化的要求,强化组织保障和发动能力。二是加强乡村振兴工作部门建设。配齐配强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力量,发挥好乡村振兴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职能。三是建立一懂两爱的三农干部表彰机制。对于在乡村振兴中做出突出奉献的一懂两爱干部、农民和企业家,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规划衔接 一是精准对接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二是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协调开展。三是加快完善村庄规划。 三、重点举措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成立以县乡村三级书记主抓,脱贫攻坚牵头单位为成员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领导小组,协调各方,深化体制机制
14、创新,强化制度性供应,完善政策性保障。通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向乡村振兴聚集,形成全县上下、社会各方,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二)深入调研,实现无缝对接 九大工程的牵头单位要深入开展调研,分析十三五期间的部门投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口上联,确定政策调整的方向、内容、操作要点等。部门子方案要在干部群众中反复讨论,反复征求意见,对口把关,争取不打补丁或少打补丁。 (三)创新思维,探索振兴之路 在产业开展上 积极构建以一产为主导,二三产业融合开展的xxx模式;以二产加工为主导,一三产业融合开展的xxx模式;以三产加工为主导,一二产业融合开展的xxx模式。 在生态
15、宜居上 提升根底设施,美化村景,亮化夜景,塑造现代化乡村之形;深入挖掘乡村特色历史文化,结合农业节庆乡村庙会、乡村艺演,促进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乡村文化的传承、开展、保护,塑造现代化乡村之神;以最原味的生活,最闲适的体验,最绿色的人居,最人性的治理,塑造现代化乡村之魂。 在治理模式上 探索建立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村务监督治理模式;探索建立以政府购置效劳,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助推乡村治理。 在融资渠道上 依托银行贷款,探索建立银行+政府+担保机构、银行+政府+保险、银行+政府、银行+企业、两权抵押的乡村振兴投资模式;依托小额信贷,探索建立只贷不存,活化民间金融资本的投资模式;依托互联网金融。探索建立电商平台+金融、大型农业效劳商+金融、信用贷款+p2p网贷互联网金融模式;依托融资租赁,探索建立先租后买的投资模式;依托众筹,将城市投资人在技术、理念、需求等方面的优势,有效融入到乡村振兴。 第10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