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街道党工委党员管理工作方案 为切实稳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深入贯彻社区党组织标准化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积极探索社区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经工委研究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如下: 一、充分认识实行党员分类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党员分类管理是党员先进性的表达 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所带来的一些变化,许多党员由“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导致了一些党员组织观念的逐渐淡薄。以“从严治党,建立一支与时俱进的党员队伍的要求出发,结合党员的实际,实施对党员的分类管理,使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表达“以人为本的原那么。通过对党员的分类管理,发挥党员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把社区升华为利
2、益、情感、信念的共同体,使党员的先进性在人民群众中得以真正表达。 (二)党员分类管理是对党员有效教育和管理的表达 社会开展与时俱进,党员管理方式要随着社会开展不断创新,原有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在当前的新形势下缺乏时代性、开展性、针对性、有效性,导致党员活动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不能很好地参与党内的组织活动。对党员进行分层、分类管理,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加强对党员管理模式上的继承和创新。针对党员各自不同的群体特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使党组织对党员的管理工作富有系统性、标准性和操作性。只有对党员管理的根底夯实了,才能保证基层党组织坚强的战斗力。 (三)党员分类管理是党组织凝聚力的
3、表达 团结就是根底,凝聚产生力量,凝聚力是基层党建的生命力。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就是要凝聚不同情况的党员。“分类管理符合党员各自特长和特点的发挥。它针对党员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工作经历,不同的年龄结构区别对待,实行“因材施教的管理方式,才能让各类党员始终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表达党员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 二、党员分类管理的主要形式 (一)建立社区党员信息库 建立党员信息档案,使社区党组织对党员的各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1、建立一册,即。党员根本情况记录册。主要记录党员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入党年月、党内职务、学历、身份证号码、联系 、现住地址以及户口地址等情况);党员家庭成
4、员情况及参加党内活动情况,(包括党员参与公益活动记录、参与结对帮困记录、责任区包干记录);党员与党组织联系情况等(包括提交思想小结情况、奖惩情况、党员获得党组织资助情况、党组织与党员联系情况等),登记册由社区党组织保存。 2、建立一库,即社区党员人才库。将社区党员职业、特长进行分类登记,建立数据库,实行系统管理。根据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以各类专业化志愿者活动为载体,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目的,发挥党员在社区工作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3、建立一表,即党员联系表。专为外出流动党员和因健康原因不能按时参加组织活动的高龄党员建立。通过联系表,向党员通报近期党组织需要向党员传达
5、的事项,使其及时了解党支部的近期主要工作情况。联系表设有党员反响情况栏,党员收到联系表后,有什么感想、对党组织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以及党员遇到的一些困难可以向党组织反响,使党员和党组织之间构筑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二)以楼、院为单位,建立“互融式党小组 1、“互融式党小组的建立。以社区内的居民楼为单位,组织同住一栋楼或临近几栋楼的所有党员,包括纯居民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退伍军人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等各类党员成立“互融式党小组。每个“互融式党小组人数为312人,由同住一栋楼的各类党员组成(如一栋楼中居住的党员人数缺乏3人的,可以与相临的几栋楼中居住的党员共同组成党小组)。各党小组的具
6、体人员组成,由社区党(总)支部开会讨论决定。各党小组的组长应由该小组全体党员选举后报社区(党)总支部批准产生。各党小组人员名单和小组长人选要报社区党(总)支部备案。 2、“互融式党小组的活动。由各社区党组织根据已经掌握的社区党员信息库中记录的每位党员的自身特点、特长等情况,结合正在开展的“五个好创立、“紫塞先锋、“四定五星级等项活动,为党员安排适合的岗位和责任区,指导党小组成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各项工作。责任区的划分,应遵循“就近原那么,可以将同一党小组的党员划分到离家较近的责任区,同时还要考虑到个别党员的身体状况等因素。 3、“互融式党小组的检查评比。由各社区党组织确定各党小组每月的活动次数和
7、内容,由各党小组的组长负责对每次活动的详细情况在“党小组活动情况记录本上进行记录,每季度由社区党组织对各党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年终结合“四定五星级竞赛活动进行评比。 三、按党员群体特征分类,实现党员优化管理 在完善对全体党员信息统一管理的根底上,社区党组织针对各类党员的各自不同的群体特征,必要地实行分门别类的灵活管理,实施“因人、因地制宜的对策,实现党员的优化管理。根据党员分类情况及在管理上的共同点,现分为六大类型予以管理。 第一大类。“离休、退休党员。离、退休党员是社区党员的主体,党员数量占总数的80%左右。这类党员接受党组织教育的时间长,对党有深刻的感情,组织纪律性也相对强。但是,由于
8、他们普遍进入老年时期,健康状况等原因,在管理方法上要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开展适合老年党员的各项活动。 管理方法: 1.离退休党员,定时定点每月一次集中活动。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会议精神,布置近期党支部的工作,并进行学习、思想交流活动。提供相互沟通的平台,增进团结,适时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2.创新工作载体,发挥退休党员“余热。结合“四定五星级竞赛活动,让退休党员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负责政策理论宣传岗、精神文明卫生监督岗等方面工作,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为社区群众做实事。 3.安排丰富的兴趣活动,提高退休党员的生活质量。根据党员的兴趣爱好,鼓励其参加社区文艺队,为丰富小
9、区文化生活,创立小区特色工程,发挥积极作用。这种丰富多样的兴趣活动既可以起到组织形式与兴趣相别离的作用,又可以防止单学习交流为主的组织活动过分单调,满足退休党员精神生活的需要的时,发挥退休党员在社区中凝聚党员,凝聚群众的作用。 4.提供良好的学习活动的场所、活动形式以学习和室内娱乐为主。对于身体条件差的老党员,以生活关心和提供效劳为主;对长期不能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党支部每个月上门看望一次,每逢党的生日和党员生日,党支部要上门慰问。同时,发挥离休党员的政治优势,鼓励老党员为社区建设提供珍贵意见。 第二大类:下岗党员的管理。这类党员有三个特点:其一,他们在年龄上,总体上属中青年,并有一定的劳动技
10、能。其二,时间上有其特殊性,他们白天的时间需要工作(找工作或做一些临时性工作),因此不能与退休党员一起在白天过组织生活。其三,工作就业欲望强烈,可以加强互相沟通,使下岗失业的党员获得更多的求职信息,互相帮助。 管理方法: 1.每月一次组织生活会,定时定点,按质按量。由该党小组组长主持,负责小组的学习或活动,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协助党小组长工作。 2.开展职业培训活动。对暂时下岗失业的党员,党组织要及时提供可就业的岗位信息及就业技能培训信息,为其在就业竞聘中,赢得上岗时机和就业信心。 3.保持信息畅通渠道。党支部要了解掌握每个党员的实际情况,如长期下岗党员生活存在困难,党
11、组织要开展帮困活动,可以通过捐款、结对帮困、安排适应的就业岗位等方法,为困难党员排忧解难。 第三大类。流动党员的管理。流动人口在社区建设和效劳中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同样,流动党员在为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那么。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让流动党员找到“家,这是党组织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管理方法: 1、确认党员身份。按照流动党员登记的名单,街道党员效劳中心向党员所在的党组织发函,让其出示该党员的身份,反映党员的根本情况以及表现情况。 2、发放党员证明表,记载党员根本信息,参加党的组织活动的情况,党员缴纳党费等情况 3、定时定点开展党组织活动,每月一次组织生活,可采取
12、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如组织学习,开展为民效劳,外出参观革命纪念馆等,并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党员进行思想和工作的交流。 第四大类。“两新组织党员的管理。他们既是高知识层面的代表,又是企业单位中的骨干力量。具有高学历、高技能、高职称的特点,根据党章要求,结合“两新组织实际情况,在企业中设置和建立党支部,确保每个党员纳入党组织管理之中。 管理方法: 1、编入组织。把党员编入“互融式党小组,使每一个党员都置于党组织的教育与监督之下。 2、建立登记,记录党员的根本情况,包括自然情况、工作情况、学习情况、生活情况、通讯信息情况等。建立党员活动档案,把党员参加会议的情况、参加党内活动的情况、党员在单位内完
13、成工作目标的考核等情况也记录在案。 3、坚持信息互动: 两新组织党员分布面广,流动性大。通过收集党员联系的有关资料,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及网络的有利条件,将上级精神及党支部对党员的教育与管理的要求,利用信息传动法、快捷、便利、准确地传递给党员,使党员与党组织随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增强工作的时效性。 4、坚持社会实践: 效劳社会,效劳社区,效劳群众,是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员管理的内容之一,也是表达先进性的一种有效形式。两新组织党员既要立足于本职工作岗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作出奉献,还要拓展活动范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区帮困结对、社区公益活动以及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在效劳经济、效劳社会的同时,
14、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价值。 第五大类。在职党员的管理。在职党员也是居民区党建工作中的重要力量,由于他们工作和党组织关系在单位,对于这类在职党员的管理,应充分调动他们奉献社区的热情,因此,我们必须找到管理的切入点,形成双向管理。 管理方法: 社区党组织要掌握在职党员的信息,建立社区党员资料库,了解党员在单位及社区的根本情况,努力形成单位和社区“双向管理、“双向反响、“双向效劳的共管模式。 1.“双向管理社区和单位共同加强对党员的管理,使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内有单位管,八小时以外有社区管。党员不仅要在单位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要在社区生活中展现党员应有的风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为群众做出表率。将社区在
15、职党员编入社区党员志愿者小组,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四定五星级竞赛活动,依据每位在职党员的实际情况和特长爱好分配责任岗位,明确职责义务,为社区建设奉献力量。 2.“双向反响社区和单位形成双向反响,单位向社区党组织出示党员证明,并反映他工作中存在的特长和缺点;社区党组织发动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各项活动,适时组织居民群众开展评议“社区党员的活动,每半年将党员在社区的情况与在职党员的单位取得联系,将党员在社区中的表现及时向其所在单位进行反响,使在职党员的单位及时了解党员在社区中的表现。“双向反响是社区与单位互动交流的平台,既可以使单位党组织了解八小时外党员的生活情况,又为社区提供人力支持。 3.建立“共融式党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各个党支部以楼宇为单位设立由在职、退休、下岗等各类党员组成的临时党小组,有组织的开展活动,让在职党员,在社区开展活动有舞台、发挥作用有平台,化“无形为“有形,变“无序为“有序,进一步表达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 第六大类。老龄党员管理。这局部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