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鞋行业高频电磁辐射危害作业场所的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和开展,我市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工艺也由原来的手工制作逐渐朝自动机械化转变,特别是高频技术广泛应用在制革行业。为了解高频作业场所受电磁辐射的污染程度,为制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组织调查了局部制鞋行业73台高频设备,检测了高频作业场所电磁场强度,现将调查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方法1.1 检测仪器 采用RJ-2高频电磁场场强仪1.2 调查方法 严格按照GB 10437-89附录A超高频辐射测试方法要求进行。高频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以劳动者坐姿操作位置垂直中心线为准,分别检测劳动者头、胸、腹位置,不同距离(0.5、1.0、3
2、.0m)的电磁场强度,每个点测3个点次,每台高频设备测9点次,检测时天线周围1.0m内无站人或旋转其他金属物体,天线与高频设备的距离在0.3m以上,并将偶极子天线对准电场矢量,旋转探头读出最大值。1.3 强度评定 严格对照我国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卫生标准(GB10437-89)规定,作业场所超高频辐射连续波1d8h暴露时不得超过14V/m。2 调查结果2.1 根本情况 调查2家制鞋行业73台高频设备,检测26台不同型号高频设备的电磁场强度,其中高频电离10台(功率为58kW,频率为27.12MHz)高频介质加热炉13台(功率为515 kW,频率为27.12MHz)高频热合机3台。2.2 卫生学调
3、查 高频设备均安装在针车或裁断车间的一个角落或边缘处,每台高频机2人对面坐操作,占地面积缺乏3 m2,台间间距拥挤,前后通道缺乏30cm,左右通道缺乏100cm,高频设备屏箱均为关闭状态,操作者无屏蔽防护设施。无发放和佩带个人卫生防护用品。2.3 检测结果 高频电离不同距离电场强度为0.5m处1550V/m,1.0m处1045V/m,3.0m处830V/m。磁场强度1.77.5A/m。调频在介质加热不同距离的电场强度为0.5m处40120V/m,1.0m处960 V/m,3.0处650 V/m,磁场强度为1.77.5 A/m。检测结果说明电磁场强度随着距离的延长而衰减。对照我国作业场所超高频辐
4、射卫生标准(GB10437-89)规定,电场强度0.5m处超标率为100,超标高达0.077.57倍,1.0 m处超标率为57.6,3.0 m处超标率为42.3,4.0 m以外均无超标。3 讨论分析3.1 检测结果分析 高频设备泄漏辐射已严重污染作业场所,电场强度0.5处,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0.077.57倍,磁场强度为1.77.5 A/m。分析其主要因素有:布局不合理,用人单位只考虑生产方便,把高频设备安装在生产流水线车间的角落或边缘,与其他的作业场所无截然分开,高频电磁辐射较广泛地污染周围的作业场所。高频设备安装场所太拥挤,左右前后间距太近,高频机工作时电磁辐射相互干扰、相互影响。作业场
5、所一直维持高强度的电磁波,造成周围作业场所不间断地受电磁辐射的危害。无配套的屏蔽防护设施、作业场所的电磁场强度得不到衰减和降低。3.2 采取预防性措施 为有效地降低电磁场强度,减少职业危害,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建议应加强以下防范措施:调整高频设备安装布局,应有独立宽敞的车间,高频机之间应有一定距离。防止工作时电磁辐射相互干扰。加强高频电磁场的屏蔽防护,可以用金属薄板(或金属网、罩)将高频电磁波的场源包围,以反射或吸收高频电磁波的场能,减低作业场所电磁场的强度,常用的有逐件屏蔽和整体屏蔽,两者都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以便将场能转变为感应电流引入地下。采取操作者的个人防护措施,配戴防电磁波眼镜和屏蔽布围裙,减少电磁波的直接危害。3.3 加强培训 加强对劳动者职业危害知识的告知和培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3.4 落实就业期间定期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在体检中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换工作岗位,也可采取轮流上机操作,每天控制在4h左右,降低接触电磁场强度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