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生物一轮考试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新人教版)中考生物一轮考试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为了准确把握考试的方向,有效落实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对今年生物一轮考试试卷及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仅供各位同行参考。一、试题的特点1、注重根底知识和重点知识的考查这次的试题秉承了以往试题的一贯特点,既注重根底知识的考查,如第1、2、7、8、13、14、16、17、20、24、32题等,同时也非常关注生物学核心知识和重点内容的考查,如生态系统、显微镜的使用、开花结果、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人体五大系统(循环、神经)、遗传变异、传染病、进化等内容,有的知识考查形式有所变化,例如
2、31题回忆知识总结补充填空,对生态系统的考查让学生补画食物链,对生物的遗传变异考查时让学生完成遗传图解(用染色体、基因和箭头表示)。2、强化学科内相关知识的综合性从试卷来看,简答题、探究实验题型中的每道题都不是仅仅考查一个知识点,大多涉及到同一知识块中的假设干知识点或几个知识块中的假设干知识点。如31题的考点有七年级上册的植物体的构成、七年级下册的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呼吸、消化;又如34题,既考查了七年级下册的人体内物质运输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又考查了人体的营养;31题、34题、35题等都有相当的综合度。可见试题虽然是基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3、加大了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
3、根底的学科,所以“生物实验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生物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有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试题加强了实验考查的力度,共占18分,本次实验题的考查强调根底实验,注重实验分析,对实验题的设置主要从实践或实验的主题活动中考查实验原理、装置和操作、实验的功能和操作目的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表达了生物学科的特点。科学探究的考查是生物学科考试的一个难点和热点。试题的形式是根据实验方案分析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以及推测实验探究的问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设计实验的能力。5、结合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试卷注重生物与现实的对话,关注
4、社会热点,关注学生生活,注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大都采用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情境进行设问,如第5题,将鲜蒜腌制成糖醋蒜的原因;第12题,收获的粮食成堆发热的原因;第18题,分析人体的异常生理状况;第29题,外出游玩为情境,考查学生急救知识;第27题,通过甲型H1N1流感的病例分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充分发挥了考试的教育功能。二、学生答题中的问题1、学生对教材不够熟悉本次考试抽样结果显示:学生得分率较低的题是第3、5、9、15、22、23、24题,而这几道题是教材中知识的应用却变成了“难题,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教材上的内容不熟,看了题之后不能迅速反响这个内容考察的目的,从而不能正确的分
5、析。2、学生对根底知识掌握不准确例如第3题,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但从答题情况看,许多学生对这局部知识虽然了解,但掌握不够准确,造成选择错误。又如第32题(4)正确答案是:人们大量捕捉森林中的鹰和鸟类,会造成鼠和昆虫的大量繁殖,学生的试卷上有许多填“老鼠、“昆虫等答案,不全面准确也不能得分。考卷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仅仅因为多一个字、少一个字或表达不准确等原因造成丢分。3、学生对生物学核心主干知识理解不到位从学生的卷面来看,学生仍然存在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理解不到位的问题。如第31题补充总结表述,第33题(3)谈设想,第36题(3)、(4)等,这些考查生物学核心知识的题学生答的都不是很
6、好,尤其是需要学生理解知识后才能答出的题,如31题(5)、33题(2)(3)、35题(1)(2)(5)等,学生的得分率都很低。4、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有些知识点单独考查学生可能会答得很好,但将多个知识进行综合,对学生来说也增加了难度。从本次试卷中31、34、35等题的得分率较低就可以看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5、科学探究能力仍需加强本次试卷的探究实验题学生的答题情况没有预想的好,尤其是第36题(3)实验设计分析及(4)实验设计,显而易见的问题学生却没有找到。可见探究实验题对学生仍是一个难点。6、缺乏认真审题的习惯4题11题学生在答题时,选不正确的说法有的学生选了正确的32题(1)题目中
7、要求补画食物链,学生不认真看题漏画。33题(1)学生画遗传图解而没画染色体没能得分。三、教学建议1、有效利用教科书教科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平台,教科书既是集体劳动的成果,又有审查专家的意见,教师要努力营造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不能将教材扔在一边。教材中的资料分析、观察思考、演示实验、实验及讨论题和练习题等都要组织学生认真分析、讨论、动手实验,发挥教科书的扩张效应,同时防止学生在学习中脱离教材。2、根底知识的教学要正确严谨生物学科作为科学课程要求正确严谨。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力求使自己的语言严禁准确,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来表述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容易出现的表述不准确的知识,教师
8、要及时的提醒。如果一位教师的语言既严谨准确,同时又鲜活、生动令人爱听,那他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教师。3、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纵观近几年的生物考试题,对于生物学的重点知识的考查都是以学生生活、社会、环境、科学开展和实际为出发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试题背景,考查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虽然有的学生能够背下来生态系统的组成、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等知识,但是遇到具体的情境进行分析时,如分析资料中描述的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有哪些生物?资料中所表达的属于是预防传染病的哪一措施等问题时学生就不会了。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把学生知道的
9、、关心的问题引进课堂,让新问题、新材料、新情景驱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增强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科学素养。4、注重前后知识的联系要把新的知识组合到已有经验中,不断形成知识的网络化结构。知识的网络化结构不是单靠复习课形成的,已经学的、又学的和原来学的是什么关系,一节一节过来到一章是什么关系,教师在日常每节的教学中都要将知识不断形成结构化、网络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组合多个知识点来答复以下问题的迁移、重组能力。5、大力加强实验教学由于种种原因,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开展的一直不够理想,课堂上始终有教室在黑板上讲实验,学生捧着书背实验的现象。为了突出生物实验的地位,今年的试卷虽然加强了实验的考查力度,但因为是第一次考查实验,所以试题相比照拟简单。今后的实验考查力度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老师要创造条件组织好教材中的每一节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使生物课堂呈现出独有的生机和活力。6、将习题引进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