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592973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3年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乡村经济社会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掌握石塘村的经济社会开展现状,真实了解群众对经济社会开展的新期盼、新要求,帮助村上理清开展思路,确定开展工程,按照xx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精神和开展“六个一活动的要求,我们组成专项调研组,先后利用6天时间,深入百里乡石塘村,围绕了解村级开展和群众生活现状,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开展的主要问题,如何破解贫困村开展难题,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这一主题,通过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实地查看、和群众算账比照、与村干部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对石塘村经济社会开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广泛征求了乡村社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诚心诚意的听取了村干部、

2、群众对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开展的愿望要求,在综合分析的根底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根本现状 石塘村位于xx县城西部,百里乡东部,距县城14公里,距百里乡街道8公里,灵新公路穿境而过,交通较为便利,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在百里乡相对较好。全村辖6社212户773口人(其中男420人、女353人),中共党员47人(其中女党员11人)。近年来,该村先后实施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创立千头肉牛科技养殖示范村、科普示范村和农村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加强了村级班子建设和根底设施建设,较大的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制约村级经济社会跨越式开展和

3、农民增收致富的瓶颈因素,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单一、根底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开展能力不强、开展资金缺乏,技术缺乏、门路不宽。 二、现状分析 1.从生产条件看,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造成了农业投入本钱大,效益低。全村耕地总面积3162.5亩,其中川地120234亩,占34.3%,山地220238.5亩,占65.7%,人均占有耕地4.1亩。川地以种植玉米为主,每亩平均收入800元左右,山地以种植小麦和饲草为主,每亩平均收入400元左右,每亩投入(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籽种、机械费用等)至少要300元,除过国家惠农补贴每亩50多元外,农民每亩仍需投入250元左右,实际种玉米每亩纯收入只有

4、500多元,种小麦150元左右,普遍存在投入大、收益小的现象。全村220238.5亩山地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630亩,占30.3%,主要靠人畜耕作的占50%左右。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虽然相对较多,但以山地居多,自然条件比较差,根底设施建设落后,农业机械化利用率不高,绝大多数依靠人畜耕作,劳动强度大,效益低。全村共有6条生产道路,总长9公里,全为土路,大沟湾西山生产道路全长5公里,路宽2米,坡度较大,加之路面水毁严重,农业机械无法上山耕作,农作物收种只能靠人背畜驮,劳动强度大,生产本钱高。同时,山地普遍肥力缺乏,地力差,没有抵御干旱的条件,靠天吃饭的现象非常突出,如果遇到天旱、病虫害等自然灾害

5、,就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不利于稳定粮食产业开展,对农民持续增收影响很大。 2.从劳动者素质看,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劳动技能缺乏,造成了农村经济落后。从年龄结构看,全村773口人中,17-60岁的541人,残疾的21人,患重病的6人,有劳动能力的51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6.5%;从文化程度看,全村上大学的5人,占0.6%,高中文化程度7人,占0.9%,初中文化程度137人,占17.7%,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624人,占80.8%。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92.2%。近年来,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守的妇女、老人成了劳动的主体,他们年老体弱,开展经济的意识不强,接受新的科学技

6、术的能力缺乏,习惯于传统农作,客观存在现有劳动力无法满足耕作现状,随之对产业结构调整认识缺乏,在该种什么、种什么好、如何种上,思路不明,循规蹈矩,依旧选择种植传统农作物,如小麦、玉米、高粱等。从技能素养看,由于文化素质不高,缺乏致富技术和致富信息,多数外出务工者也主要从事建筑业和餐饮业,靠重体力劳动为主,收入一般。在调研中,群众对这方面的意见比较集中,反映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外出打工时一些技术要求高、挣钱多的行业他们进不去,只能选择重体力劳动行业,收入普遍较低。 3.从生活条件看,自然条件恶劣,居住条件简陋,造成了一些群众精神状态差,开展信心缺乏。一是居住条件简陋。212个农户中,居住小康屋的8

7、户,占3.8%,居住窑洞的28户,占13.2%,其他农户居住的大多为砖木或土木结构的房子。二是群众吃水困难。全村自来水主管道虽然已全部接通,但由于主管道通过村内一处桥梁,管道埋藏较浅,每年11月到来年3月管道封冻,自来水无法通过,造成吃水困难。还有一局部农户由于自己要承担自来水入户的材料费,所以宁愿选择吃河水和井水,不愿意引自来水入户,全村引自来水入户的仅有48户,占22.6%,吃深井水的137户,占64.7%,吃河水的27户,占12.7%;164户群众靠人挑吃水,每天必须花费1个多小时用来挑水,造成全村人畜饮水困难。桥沟、西山、坷佬三社的深水井,设施简陋,水量缺乏;大沟湾社29户群众吃水更是

8、困难,每天要到1公里外的山沟挑水,水量极小,遇干旱就无法取水,只能依靠河水。三是文化根底设施落后。全村只有1个农家书屋,藏书2022多册,管理难度大,群众借而不还,加之村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阅读的积极性也不高。除此之外,村上也没有公共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和健身器材,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当单调。 4.从收入情况看,收入渠道单一,致富路子不宽,造成了农村群众收入普遍较低。从调查情况看,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劳务收入、农村低保和养老保险、惠农补贴收入等。2023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8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690.3元的61.8%。全村2023年共收入525.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

9、200.7万元,占38.2%,养殖业收入20万元,占3.8%,外出务工的135人,劳务收入279.6万元,占53.2%,惠农补贴收入17.4万元,占3.3%,农村低保和养老保险收入7.7万元,占1.5%,从收入情况来看,种植和劳务收入所占比重最大,养殖业收入比例较小。全村人均纯收入1300元以下的27户,占12.7%,1300-2300元的44户,占20.8%,2300元-3300元的98户,占46.2%,3300-4300元的25户,占11.8%,4300元以上的18户,占8.5%。全村贫困户数71户,占33.5%,因病致贫的6户,占贫困户的8.5%,因身体残疾致贫的19户,占26.8%,因

10、教育支出致贫的9户,占12.7%,因婚致贫的16户,占22.5%,长期贫穷的21户,占29.5%。从调查情况看,一局部农户中由于缺少适龄的劳动力兼之普遍缺少开展非农产业所需要的资金、技术等,自我开展能力比较薄弱。重大灾害、重大疾病也成为群众致贫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旦农户家庭遭受灾祸造成重大损失,或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其支出也会导致一些家庭致贫。 5.从民风民俗看,因婚致贫现象日益严重,造成了不良风气的抬头。由于群众文化程度低、自然条件差,一些群众开展经济意识不强,不愿意劳动,混天度日,过一天算一天,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个别社群众对村上的集体生产劳动不积极参加,长期养成

11、能过且过、等靠政府补贴的意识,整社生活贫困,缺少致富典型,群众精神面貌差。农村彩礼居高不下,因婚致贫的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大龄青年因为承担不起巨额的结婚彩礼和花费而成为“光棍。202322年以来,全村共婚入36人,花费彩礼等费用共计300多万元,202322年该村结婚彩礼等费用为7万元,今年为12万元,5年内增加5万元,每年以14%的速度增加,原来生活还算过得去的家庭,一下子因为结婚而变得一贫如洗,且背上了几万元的债务。全村目前有28人到适婚年龄因家庭贫困还没有结婚,36人因结婚而使家庭致贫。 6.从思想观念看,思想保守、观念陈旧,造成了主导产业开展缓慢、质量不高。绝大多数群众仍然沿袭传统的生产

12、生活模式,满足于现状,小富即安的思想比较严重,开展的积极性不高。一局部群众对政府倡导的支柱产业开展漠不关心、等待观望,在行动上消极应付。从养殖业开展看,百里乡早在几年前,就确定了以养殖业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实现养牛一业突破。2023年向该村投放根底母牛31头,2023年投放53头,共投入81头,但群众对此认识模糊,积极性不高。目前该村只有274头牛,牛存栏数从2023年开始计算,加上群众自有和政府投入的母牛,每户平均只有一头,牛产业依然是小打小闹,单独经营,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养猪产业开展更为突出,全村只有两户饲养23头猪,大局部户对养猪缺乏认识。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看,该村仍然以种植

13、小麦、玉米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群众自主种植,缺乏整体的指导和扶持,生产经营粗放,没有形成规模化、机械化、整体化耕作水平,致使局部劳动力不能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摆脱出来,整年忙忙碌碌,到头不见收入。 三、对策和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石塘村在经济社会开展和群众增收致富上仍然存在着“五难:一是群众思想观念保守,产业结构调整难;二是农业根底设施建设薄弱,群众科技意识不强,主导产业开展难;三是开展资金缺乏,致富路子不宽,群众增收难;四是文化设施比较落后,农村文化娱乐活动不能全面开展,铲除陋习难;五是居住条件简陋,道路、吃水、就医等不够便利,群众生产生活难。这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必须准确

14、把握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开展的特征,切实解决建设新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推动村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开展。我们通过征求村社干部、群众代表的意见建议,与百里乡党委、政府衔接沟通,初步提出了该村2023-2023年开展思路和主要奋斗目标。开展思路是:紧紧围绕“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村级班子建设为关键、根底设施改造为重点、产业结构调整为中心、开展村域经济为目标,在村级组织建设、根底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农民素质提升、劳务输出等方面抓实见效,通过8年的努力,使村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致富能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15、,村容村貌明显变化,村情民风明显和谐。奋斗目标是: 1.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到2023年增加到8006元。 2.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每年举办各类培训2023次以上,培训202300人次以上,到2023年保证每户掌握1-2项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3.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每年新建小康屋6户,累计到达60户,配套建设沼气、自来水等设施。 4.加强根底设施建设,新建村部、卫生所和文化广场,整修生产道路,自来水入户率到达20230%,整修水平梯田,力争全村所有山地实现机械化耕作,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5.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牛产业扶持力度,实现养牛一业突破,牛饲养量每年平均增加

16、120头,养牛收入年平均增长50万元,到2023年,全村牛存栏到达1500头。加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力度,实现种植全膜玉米川地全覆盖。 6.每年有方案组织劳务输出120人,实现劳务收入240万元左右。 分页阅读第1页: 一、根本现状第2页:实现上述目标,建议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见实效 实现上述目标,建议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见实效: 1.强化教育培训,着力在提高群众素质、增强致富能力上下功夫见实效。坚持以培育新型农民为目标,以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劳动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采取印发资料、召开会议、现代远程教育、“村村响、举办专题培训班等方式,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着力提高全村群众的法律意识、道德水平、文化素质、科技技能和开展创新水平,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开展。强化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重点加强对土地承包、交通平安、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