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镇干部思想状况调研报告 乡镇是我国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一级基层政权,在政权建设中起着根底性和要害性作用。乡镇干部工作在基层一线,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是党的光辉形象在农民群众中的重要表达者,也是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者。乡镇干部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农村工作的开展及党的事业的开展。因此,深入研究乡镇干部的思想状况,积极探索解决各种思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伟大工程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乡镇基层工作一年来,我亲身经历了乡镇机构配套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等重大事件,在工作、生活中也就相关问题与许多领导和同事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2、,从而对当前乡镇的根本状况、乡镇干部的思想状况有了大体的了解,进而对乡镇干部思想问题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由此导致的各种不良后果进行了认真分析,对如何解决这些思想问题做出了初步思考。 一、当前乡镇的根本状况 乡镇政权作为我国政权运作体系的“瓶颈,一直以来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建立民主自治、安定和谐的农村社会;形成高效运转、依法行政的政府权威机构;培育各类民间社会经济组织,向农村社会自主提供局部公共物品,并局部行使政府职能为目标的乡镇机构改革几年来的接连开展,对于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情况看,乡镇政权“权小、责大、能弱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依然
3、存在许多不容无视的问题。 1.财政步履维艰。 在分税包干的体制下,乡镇财政状况具有很高的分化程度,穷者很穷,富者很富,但是总的来看,绝大多数乡镇的财政很紧张,财政收入的结构性差异很大。从财政开支来看,乡镇财政是一个为了生存而奋斗的财政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财政很弱。 从全国大范围来看,乡镇财政已经结束了辉煌的历史,开始步入“吃饭型财政、“要饭型财政的为难时代。非但凡自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大多数以农业为主导的乡镇财政收入明显减少,下拨的转移支付资金难以填补资金缺口,乡镇负债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状况使得乡镇的日常运转异常艰难,更难以抽出资金开展各项公共公益事业建设活动,难以在地方经济开展中有较大作为;并由
4、此形成恶性循环,使乡镇难以在短期内走出困境。在此背景下,乡镇干部的奖金、津贴和种种福利待遇也就成了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从而增添了乡镇干部思想的不稳定性,使他们难于专心地开展工作。 2.“权限内外交困。 伴随财政状况恶化的是乡镇权限的萎缩,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必然的趋势;再加上与乡镇机构改革随行乡镇职能的转变,也要求乡镇彻底改变传统的包办一切、管辖一切的状况,而将注重力更多地集中到社会效劳上来。所以,从客观要求上讲,乡镇的“权限应当逐步萎缩。尽管现在农业税不收了,乡镇的工作压力减轻了许多,但信访稳定、社会治安、方案生育、招商引资、生产引导、根底建设、上传下达等事实上的日常事务依然繁重。
5、这就产生了第一对权限矛盾:客观要求“削权与事实工作不收权的矛盾。 第二对矛盾是外表权限与事实权限的矛盾。从外表上看,乡镇仍然治理着当地社会的几乎一切事务,乡镇干部在地方上依然享有较高的地位;但事实上,乡镇正面临着巨大的权限危机,现在根本无法用行政命令手段解决好日常问题,其权威性和优越性正在逐步丧失。由于事实治理效能的弱化,乡镇干部在农民面前没了底气,失去了号召力,从而经常陷入一种无能为力的苦恼中,严重挫伤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职能出现“真空。 税费改革以后,乡镇治理农村社会的手段和任务发生了较大变化。乡镇在方案生育、处理农村矛盾、开展农村经济、开展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事实上的调控能力和组织能
6、力越来越弱。在职能部门逐步健全、法制法规渐趋完善、乡镇财力日益困难的情况下,社会民众对乡镇职能转变的愿望也越来越热切。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原有的许多镇直单位和部门纷纷“自立门户,脱离乡镇的领导,步入社会化、市场化治理的轨道,进一步弱化了乡镇的治理职能;另一方面,作为乡镇机构改革和社会政治经济开展所要求的强化社会效劳的职能,却由于缺乏效劳意识、缺少效劳能力等主客观原因迟迟难以有效发挥出来。面对乡镇出现的这种职能“真空,乡镇干部们或心存苦闷惶然不知所措,或袖手旁观静观其变,或借此时机大肆放纵,难以把思想和注重力集中到工作上来。 二、乡镇干部存在的主要思想问题及后果 广阔乡镇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
7、,在艰苦的环境下,为开展农村经济、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但近些年来,一些乡镇干部经不起市场经济的考验,在思想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动摇,导致意志上的消沉和行为上的消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有效调动,正常工作无心抓,碰到矛盾不愿调,工作质量严重下滑,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党群、干群关系遭到了严重破坏。 (一)主要思想问题 应当说,大局部乡镇干部是比较敬业的,为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为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付出了许多心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也有一局部乡镇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思想情绪低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其主要表
8、现有以下几方面: 1.对改革工作不满。 一是认为改革过于频繁。乡镇机构改革近几年几乎年年都在搞,频繁的改革不仅有损农村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也使乡镇干部长期生活在一种岌岌可危的环境下,思想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改革减人虽然是社会开展的必然要求,对乡镇干部的工作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改革的次数多了,改得过于频繁了,不仅这些作用会失效,也会让一些乡镇干部产生“迟早要下岗的想法,从而对工作失去信心,丧失动力。 二是认为改革不公平。非但凡乡镇的中层及以下干部,他们对于领导干部改非的公平问题有些看法。精简乡镇班子,形成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体制,这是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受大多数乡镇干部欢迎的。但是,
9、那些改非后的干部,不仅自然获得副科级干事或助理的头衔,而且虽然依然作为定额编制之数却进了“保险箱,不再参与机关干部的竞岗竞职。也就是说,乡镇机构改革对于乡镇领导干部而言,是不存在下岗问题的,而作为乡镇干部主体力量的中层及以下干部却不得不面对这种危险。 三是认为改革方式不合理。在改革中,虽然也引入了自愿报名、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等程序,表达了公开透明的原那么,但对于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仍然不能有效显示。我比较熟悉的一个在办公室工作的同事,在竞职中由于民主测评成绩不佳而名落孙山,但事实上该同事的工作能力非常强,品行也不错,其直接领导也很赏识,只是由于未能得到广泛认可而弃置一边,很是可惜。这种不完善的
10、改革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许多乡镇干部,使他们不去考虑如何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而是将目光集中在拉帮结派、建立庸俗的人际关系上,注重外表文章。 最近一次的乡镇机构改革也已过去半年时间了,但改革的影响还在,乡镇干部对改革的种种担忧还没有完全退却,改革甚至已经成为一道藏在乡镇干部心头不容碰触的永久伤疤。 2.对工资福利待遇不满。 乡镇财政的窘迫,也直接影响了乡镇干部收入水平。在大多数乡镇,除了由县财政统发的四项根本工资之外,乡镇干部作为国家公务员依法应当享有的奖金、津贴、补贴只能存在于帐面上,根本无法兑现;乡镇中层及以下干部甚至连开展工作必需的通讯费、交通费等职务消费也得不到分文的补偿;而那些应该
11、享受的福利政策,如房改优惠政策及职工住房公积金等更是遥不可及。而且,作为现在已经根本有了保障的统发工资,其水平标准也相当低,除去个人及家庭每月的生活开销已所剩无几,在小孩上学、赡养老人、生病住院或是人情往来等需要花钱的时候往往令乡镇干部作难。这种状况一方面使不少乡镇干部在对工作的迷惑中艰难度日,一方面也不得不对自己的收入来源作其他途径的考虑,必然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在承受艰苦的工作环境、较低的工资水平和繁重工作任务的同时,乡镇干部还得忍受工资方面的现实不平等所带来的思想折磨。在前几次的乡镇机构改革中,有些干部钻了改革政策的空子,通过各种不正当渠道谋得了“因病退养、“离岗退养资格。如此
12、全身而“退,虽然平稳地实现了乡镇干部数量的减少,但是这局部人的工资却分文不少,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减人、减支的改革目标。那些仍然操劳在农村工作一线的乡镇干部,再一次亲身感受“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不公平的社会现实,内心如何能平。另外,在工资福利待遇上存在的较大的“城乡差异,也让许多乡镇干部心理不平衡,并逐步滋生对当前工作的厌倦情绪。 3.对工作无所谓。 有些乡镇干部以乡镇条件差、乡镇工作就那么回事等为由,自我感觉良好,放松了学习、提高和锻炼,工作松劲,热情降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工作表现出了一种无所谓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极态度。 一是政治责任感不强。一些乡镇干部只是
13、满足于做一些堆在手头的具体事务,对乡镇的开展目标不明,措施不力,方法少,没有“活一方经济、保一方稳定、富一方百姓的政治抱负;有的乡镇干部对待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认为只要保证在工作中不出现大的过失,不给各级领导添麻烦就行了;还有的乡镇干部,尤其是一些乡镇领导干部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去主动适应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不安心基层工作,大兴“走读风,甚至一门心思打自己的“小算盘,走“上层路线,想方设法请调进城。 二是工作作风不实。在日常工作中,办事拖拉、效率不高已成为许多乡镇干部的通病,上级安排下达的各项任务也常受此影响而难以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这主要是有些乡镇干部在长期的乡镇工作中,感到升迁无望,对
14、政治前途失去了信心,只想平静地“熬到退休;或是屈服于当前工作的种种诟病,感念个人力量太小缺乏以改变整体格局。由此,其工作动力自然也随之减退,分内工作成了“凭良心办事、“凭爱好办事,碰到矛盾就回避,有了责任就推诿,大颂“推字经,长念“拖字诀,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工作自然也无法做细、做扎实。 在驻村工作上,虽然现在大多数乡镇都对干部的驻村工作作了安排,但仍有许多乡镇干部工作浮于外表,真正主动进村入户搞调查研究,主动了解、反映并解决群众困难的并不多。有些乡镇干部甚至从“体谅老百姓的角度考虑,将入户调查等同于“鬼子进村而有意减少次数直至完全将此项工作抛于脑后。碰到一些重大任务,或是上级领
15、导对各村工作有具体要求时,他们也只是通过与村干部的 联系或下村走马观花地遛一圈,了解些根本情况以备突击检查。 三是开拓创新意识不浓。有的乡镇领导干部难从本乡镇的实际出发,只会不切实际地照搬他人经验,遵听上级要求;有的乡镇干部满足于现状,满足于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工作没招数、无突破,片面强调保安求稳,难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的乡镇干部开展思路不清、方向不明,思想上无开拓意识,工作上无创新精神,工作方案总是年年老一套,年终工作总结又全都是熟面孔,工作毫无新意,业绩难见起色;还有一局部乡镇干部认为自己在乡镇干的时间长,动不动就摆“老资格,因循守旧,对工作缺少实干精神,一心指望组织的“考虑和“照顾。 4.对人民群众不亲。 乡镇干部的工作环境在农村,工作对象是农民,只有在思想意识上将群众认定为自己的衣食父母,才能真正沉下去,带着感情下到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好务。但是,在对待群众的问题上,一些乡镇干部态度却极不端正,对下访谈心为群众办实事熟悉缺乏: 一是怕苦怕累思想。有些乡镇干部嫌农村条件差,环境苦,不能和农村群众打成一片,即便是下乡也是当作任务来完成且怨声载道,一晃就走,很难沉下来倾听农民呼声,为群众办实事。 二是怕麻烦心理。乡镇干部虽大多出自农村,但仍有许多人认为我国有长期的封建社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