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大副主任科学开展观调研报告 建立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在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活动中,自己通过认真学习认识到,实现社会和谐开展是科学开展观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建立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那么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在提高认识的根底上,自己按照上级的要求,带着“建立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保持社会和 谐稳定这一命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理性思考,并有所收获。下面,试从当前社会矛盾的突出表现、社会矛盾的主要成因和建立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见解: 一、当前社会矛盾的突出表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
2、出现了不均衡状况,各种不稳定因素错综复杂,矛盾加剧,特别是农村征地、农民工权益等方面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 1、农村土地所有权纠纷数量急剧增加,矛盾日益锋利。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形成了大量纠纷,甚至引发上访、群访事件,一定程度上危及到农村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目前,农村土地纠纷尽管类别不同,但纠纷的成因和本质大同小异。一是土地承包合同纠纷。由于国家政策的重大调整,特别是农业税取消以后,种地效益明显增加,农民种地积极性提高,原来被弃耕的土地被争相耕种,原先自愿流转承包土地的农民现在反悔想自己耕种,因而产生的争执和矛盾演
3、化为大量土地承包纠纷。二是征地补偿费分配纠纷。随着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征用农村集体土地量大、面广,但因征地制度和实际补偿工作存在缺陷而引发大量纠纷。诸如村民资格如何认定、出嫁女、外来婿、在校大学生、入伍村民是否属于发放范围,是全部发放给村民还是允许村民委员会作为集体留存,由于法律规定不明确,加之各村街的做法各不相同,从而引发征地补偿费分配纠纷。三是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益创造显。立法机关对土地补偿费的发放规定不明确,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公布实施后,确立了村民委员会自治组织性质,村委会对集体经济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以及新一轮的土地承包,触动了农村局部群众的经济利益。加上城乡建设的快速
4、开展,区域内铁路、高速公路占地引发的征地补偿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出现矛盾往往引发群体性事件,人数少那么几十人,多那么上百人,对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生活秩序造成了影响。我区黄庄街东洲村的局部土地被征用后,村中的大局部村民轮流到城际铁路施工现场阻拦施工,在法院先予执行中,几百名村民暴力抗法。在涉及杨村街楼前、东蒲洼街大顿邱村拆迁工作中,几十户居民有的以暴力相威胁,或把家中的老人安放在被拆迁房内,采取软对抗的方式拒绝拆迁,思想工作的难度非常之大。 2、农村村级组织管理不标准,个别村街干群关系紧张。一些农村的村民自治章程、依法治村规划和议事决策规那么不健全或执行不标准,甚至处于谁当村干部谁说了算,村民大
5、会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等制度,在许多村成了摆设。如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有些村民委员会没有提请村民会议通过,而是“两委班子少数几个干部不按法定程序,随心所欲,擅自作出决定,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使农村的各项工作时有出现不标准和不和谐之处,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群众上访事件频发。加之农村卸任村干部与新任村干部对立情绪较大,往往借机煽动村民闹事、上访,使个别村村风不正,上访问题严重,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开展。 3、一些企业停产或倒闭,农民集体追薪行为过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乡镇中小企业面临倒闭或破产,工厂老板下落不明,不知去向,拖欠工人工资有的长达一年之久。
6、工人们气愤之余,出现冲击乡镇政府机关、欲哄抢公司的物品,并集体上访的情况,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4、信访数量大幅度上升,上访者对抗性明显增强。一些人依法维权意识欠缺,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认识,乘机向有关部门或政府施压,一旦其要求短时间内得不到满足,动辄以进京上访相要挟,甚至采取哭闹、打骂等极端行为,力图扩大事态,制造轰动效应来迫使接访单位让步。 二、社会矛盾的主要成因 从宏观上讲,当前,制约我国社会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外的,也有国内的;既有政治上的,也有经济上的;既有政策和决策上的,也有改革上的,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上的以及人们心理承受能力上的等等。从总体上看,这些矛盾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和经济社会由二元向一元的转化,利益格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不均衡现象,利益格局的不均衡,导致了人们的心理不平衡,特别是社会不公正和财富分配不均造成的心理不平衡。 从具体上说,以下问题是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根本原因: (一)经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