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5篇.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601000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3年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5篇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 中国在推进集体协商过程中存在协商主体的代表性和独立性缺失、集体协议浮于外表、有关各方对集体协商认识不到位以及企业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建议要明确政府角色,确保劳资双方的协商主体地位: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增强集体协商主体的代表性和独立性:加强舆论宣传和学习培训,提高各方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认识,积极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建立与集体协商相关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词:企业工资集体协商 自2022年11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工资集体协商试行方法以来,我国大力推行了十几年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并没有取得职工工资增长和

2、缓和劳资矛盾的预期效果。 一、集体协商存在的问题 集体协商是市场经济国家实现工资分配的重要手段,实践也证明其在协商劳资关系中能发挥有效的作用,然而,这项制度在中国推行了十几年,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集体协商主体的代表性和独立性缺失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在有工会的企业中,工会是代表职工与企业订立工资集体合同的唯一合法组织。在集体协商中,工会的代表性主要是解决工会在集体协商中的地位问题,工会的独立性那么主要指工会与管理方和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在我国,与其说是劳动者组建了工会,还不如说是政府组建了工会,并要求或鼓励劳动者参加现有的工会。这使得工会除了要考虑劳动者的利益以外,还要执行政府的意

3、图,贯彻政府的政策,这就削弱了工会对劳动者利益的代表性与独立性:在公有制企业,企业的法人代表一方面以劳动力使用者身份参与集体协商,另一方面同时又是企业工会会员,属于企业职工团体中的一员。这种自相矛盾的双重身份,不仅限制了企业法人代表作为工资集体协商一方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且使我国工资集体协商主体走进法理上无法解释的误区。在非公有制企业,情况刚好相反,工会工作人员不仅是职工的利益代表,同时也是企业的雇员,这种双重身份也使企业工会在集体协商中境地为难,严重影响了其作为职工利益代表的独立性。 (二)工资集体协议浮于外表 1、过程浮于外表。我国现行的集体合同工作是自上而下推行的,甚至在年初向下级组织下达

4、要完成集体合同的指标,在考核的压力下,各级工会和对应的雇主组织为了完成任务而签订集体协议,只是例行公事甚至根本没有集体谈判的程序,往往是只按规定把协议一签了之。这种推行方式外表看力度大,进展快,但实际上作为集体协商的当事方职工和雇主的关切度和参与度都不高,从而使集体协商过程浮于外表。 2、内容浮于外表。由于劳资双方没有认真进行集体协商的过程,所订立的集体合同往往是照搬照抄劳动法或集体合同样本,合同缺乏结合本企业的可操作性内容,不能形成制约,浮于外表。 3、有关各方对工资集体协商的认识不到位 首先,局部地方政府片面地认为推行工资集体协商会影响当地投资环境,不利于地方经济开展,害怕因为工资集体协商

5、的问题与投资方闹翻,所以对阻碍工资集体协商的行为听之任之;其次,许多企业经营者认为工资分配的决定权在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主认为自己拥有企业所有权,企业的工资分配就应该自己说了算。这种认识造成企业单方面确定工资水平、工资支付方式和工资增长的问题比较普遍。同时,在改革开放后的近30余年里,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一直处于供大于求,这也使企业没有出让或与职工共享工资决定权的动力,从而导致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推进难度大;再次,多数劳动者也认为在当前劳动力剧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保持岗位才是第一位的,而法律给予的协商权力在有可能因此失去岗位时就变得无关紧要了;最后,局部工会干部认为工资集体协商专业性强、难度大,对工会

6、在工资集体协商所处的重要地位认识不清,这些消极的认识使他们在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开展中存在畏难情绪。 二、原因分析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我国协调劳资关系采用统合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一方面限制劳资双方自治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立法确立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并建立相应的监察机制,确保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同时,由于立法层面的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只能规定一些原那么性的条文,而缺少可操作性。而劳资双方的力量比照是要服从市场价值规律的。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行业是否景气等因素决定了劳资力量的比照。政府制定的劳动标准往往带有过多的主观意志,而不符合市场规律。因此,不是定得过高难以执行,就是定得过低损害劳动者的

7、利益。在这种状况下订立的集体合同,更多表达的是政府的意志,与企业、与职工的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甚至差距很大,使得集体合同的履行兑现不能令人满意。 三、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必须坚决不移地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并采取措施不断完善这项制度以使其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明确政府角色,确保劳资双方的协商主体地位 “三方体制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工资集体协商原那么,也是经实践证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其本质是在政府主持下由劳资双方进行直接谈判,政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主持而不是主导,政府不需要直接干预,以确保劳资双方在工资集体协商中的主体地位。也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协商

8、过程和协议内容浮于外表,使工资集体协议能充分反映市场规律和企业实际,增强工资集体合同的可履行性。 (二)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增强集体协商主体的代表性和独立性 在集体协商中,由于劳动者相对于雇主处于劣势,为了使其具有与雇主平等协商的能力,当前应重点增强劳动者的组织工会的代表性和独立性。 (三)加强舆论宣传和学习培训,提高各方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认识 首先,集体协商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而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也是良好的投资环境之一。其次,资方应该正确认识对企业的所有权,涉及职工利益的企业管理权是由劳资双方分享的。在企业的一些特殊状态如破产清算时,企业所有权反而是职工优先享有。因此,不管从企业的本质还是从法律上,与工人协商工资是资方应有之责。再次,工会应充分认识自己的协商主体位臵,把维护工人权益作为自己惟一职责,提高自己的协商技能。 (四)积极推进企业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职工了解企业信息的重要渠道,应积极推进厂务公开、职代会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立与集体协商密切相关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明确要求企业必须提供集体协商所需的真实资料。雇主要向工会或工人代表提供有关企业经营情况的真实信息,并在集体协商的全过程承担向工会提供资料的责任。 第6页 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