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促进市残疾人事业开展的建议调研报告 要实现富裕、生态、和谐的新延安,就必须解决我市社会弱势群体问题,而残疾人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我市现有残疾人14.13万,占全市人口的6.6%,农村残疾人2023.45万,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四分之三。目前,我市残疾人的生活虽然得到改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就业形式严峻。有关单位对残疾人持歧视态度,使残疾人处于严重不利的就业环境;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度低,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理解支持不到位。加之残疾人整体文化素质低,使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至20xx年7月只有2191名残疾人就业,占总人数的1.6%。 2、企业和条管单位缴纳的保障金不到位。残疾人就业保
2、障金征收执法不严,力度不强,残联及地税部门对财政供养单位缺乏制约性,单位间互相攀比,讨价还价,拒不执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得不到应有的处置。 3、贫困状况加剧。由于丧失或局部丧失劳动能力,残疾人年人均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大大低于当地社会平均水平,仅占到四分之一左右。低保是目前农村贫困残疾人解决根本生活的有效途径,但享受农村低保的残疾人占不到农村贫困残疾人的三分之一,而且低保标准仅能解决温饱问题。 4、康复需求得不到满足。我市没有一所残疾人康复效劳中心,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无法接受治疗和康复训练,一局部7岁以上的聋儿、智障儿、狐独症患者失去了早期治疗的最正确时间,致成终身残疾。 5、受教育状况
3、普遍较差。由于身体残疾、行走不便、家庭困难等原因,残疾人文化程度总体偏低。盲、聋、哑三类儿童受教育状况更是差距很大,特教学校开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学校数量少。 6、基层残联工作薄弱。除XX县区的乡(镇)残联配备了专职干部外,其它县(区)均为兼职。基层残疾人工作的效劳水平和能力极为有限,已经成为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的突出问题。 7、财政投入缺乏,制约了残疾人工作的全面开展。有些残疾人温饱都存在问题,要赶上低水平的小康社会都有差距,面临2023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经济社会开展形势,残疾人扶贫工作难度不言而喻。对策与建议: 1、标准残疾人就业保障机制。应切实落实市政府20xx年第20次常务会议精神,
4、每年从政府购置的公益岗位中,7%以上的用于安排残疾人及其子女就业。财政供养单位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由财政纳入预算。减免残疾人个体经营户的工商、城管、税务等有关费用扶持和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市县财政应对残疾人住房解决给予更大的支持,标准不低于健全人的住房改造标准。要按照福利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宗旨,每年以不低于20%的比例用于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开展,体育彩票公益金每年要拿出6%的比例用于开展残疾人体育事业。 2、加快市残疾人综合效劳中心建设。目前,全省只有我市未建,这与我市经济的快速开展及构建和谐延安的形势不相适应。启动残疾人综合效劳中心建设工程,是我市经济社会开展的需要,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
5、提升城市效劳功能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我市14.1万各类残疾人提供一所集康复、教育培训及文化体育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效劳场所。 3、成立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应筹建延安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基金会的成立,可以解决残疾人临时特殊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受教育费用、大病救助等现实问题,形成社会扶残助残的长效机制,同时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利于增强社会的保障能力。 4、设立信访维权部。信访维权是残疾人工作的重点,作为弱势阶层的残疾人信访业务量繁重,按照中、省残联的要求,我市应设立信访维权部。 5、选聘乡(镇)、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事业的根底工作在基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关键。按照陕残
6、委20239号文件要求,各级(镇、街道办)、社区要落实残疾人专职委员,形成残健融合、为残疾人效劳的基层残疾人工作队伍。 6、各级政府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关心残疾人事业,提升残联及残疾人的政治待遇。残联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残疾人工作的主管部门。为了保证这一特殊群体的参政议政,各级人大、政协提名代表或委员时应有适当数量的残疾人或残疾人工作者。各级党委在提名同级人大、政协常委候选人时,应考虑符合条件的残联负责人。 7、应将民政部门负责的工作对口移交给残联。残联是从民政部门划分出来的,业务别离,但是管理职权和专项资金却没有相应划分,残联无法有效发挥救助救济残疾人的作用。从民政部门划分出来,有利于急需救助救济的残疾人及时得到帮助。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