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XX市2023年经济社会开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市委办公室关于市四套班子领导开展总结今年、筹划明年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本调研小组就全年经济社会运行的总体状况和显著特点、我市积极应对宏观调控采取的措施、当前全市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基层有哪些期盼和建议等课题进行了较为认真的调研。先后召开了3个座谈会,走访了4个不同区位的镇,听取了26位镇村、机关干部的意见,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今年全市经济社会运行的主要特点今年以来,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面对各种困难和矛盾,各级组织和广阔干部群众难中求进,扎实工作,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呈现出五个特点。1
2、、经济运行量质并举。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经受了宏观政策变化、土地供应紧张、电力能源紧缺、资金供应减少等“四大考验,在高平台上继续快速健康开展。预计到年底,全市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5亿元,财政总收入15.05亿元,增幅分别为15.8%和15%。110月,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43.2亿元,销售收入501.69亿元、利税28.3亿元、利润16.93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6.85、71、40.3和16.93%。销售收入的增幅高于产值的增幅,这是我市今年以来工业经济高位健康运行的重要标志。全市工业建设工程1722个,方案总投资102亿元,均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完成工作量53.4亿元,列六县(市)第一
3、。招商引资工作在紧环境中难中求进,实际利用外资总量有望超过去年,质量也有大幅度提高。全市实现效劳业增加值58亿元,占全年任务指标的84.1%,同比增长13.5%。到年底,预计可完成效劳业增加值70亿元,增长13.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5亿元,增长14.5%;完成规模以上效劳业投资额10亿元,增长30%。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到达5600元,比去年增加800元左右,增幅超过15%,为近6年来的最顶峰。全市预计有40多个村人均纯收入超8000元,占总村数10%以上。总体看,今年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好于年初预期,经济效益好于历史同期。2、城乡统筹整体推进。面对
4、宏观环境的新变化,我市找准服从宏观调控与发挥自身优势的结合点,找准落实宏观调控政策与加快开展的着力点,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转变开展理念,创新开展举措,注重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注重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开展。统筹城乡根底设施建设。今年,全面启动了沿江公路的道口设置和接线建设,平海公路、九岛公路、苏318线段、苏202线全部建成通车,洋兴公路、海二公路建设正抓紧进行。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拓宽用工渠道,跨省建立用工基地,加强职业培训,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今年全市提供就业岗位13645个,开发就业岗位1635个,完成城镇就业目标5412人。培训失业人员4990人,培训后再就业
5、率到达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在加强城乡共同开展的同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开展,把促进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作为实现统筹开展的关键举措,坚决不移的走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开展的道路。以“五城同创为抓手,着力打造xxx地方。今年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考核、全国生态示范区省级调研。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稳固提高了国家卫生城市创立成果。3、难中求进能力增强。今年面临的是国际产业加速转移和国家宏观环境趋紧的双重形势,我们及时完善工作思路,不断调整工作策略,着力化挑战为机遇、化不利为有利、化被动为主动,迎难而上,难中求进。通过启动家纺城建设,突破拆迁瓶
6、颈。中国家纺城是市2023年重点开展工程,总投资17亿元,建设用地935亩,拆迁户数多、工作难度大。我市在依法用地、合理补偿、得体安置的根底上,坚持做过细的群众工作,有效地协调了各方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仅用3个月,就与涉及的371户签订了拆迁协议,360多户根本完成动迁。这一突破增强了全市上下破解工程建设难题的信心,江海国际电子城、中联科技园、东源科技园等一批亿元以上工程也相继启动。通过盘活闲置资产,突破用地瓶颈。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盘活存量土地1139亩。与此同时,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四区大力兴建标准厂房,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开展民营经济,突破融资瓶颈。把争创“全省民营经济第一大市(县)摆在全市重点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激发内生动力、推进产业集聚、打造创业平台、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民营经济迸发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