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做大做强河东村翻秋花生的调研报告 去年以来,我县组织了千名优秀干部深入基层开展“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效劳解民难活动以下简称“三送活动,按照活动安排及有关要求,我组干部深入屏山镇河东村开展“三送活动,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走访、开会等形式,在宣传国家政策的同时开展调研,认真听取基层农民群众的疾苦,全面了解基层农村的生产、生活状况,力所能及的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其中,关于做大做强翻秋花生产业的问题,引起了我组工作人员的关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根本情况 屏山镇河东村位于屏山镇南部。处在琴江河东岸,红石寨西南端。东邻横江秋溪村,南接秋口,西毗亨田村,北临琴江河
2、。全村共有23个村民小组,690户村民,人口3209人。耕地总面积1760亩,人均耕地缺乏0.6亩,95%的农田高出琴江河3-5米。全村农业产业以常规水稻、白莲、烤烟为主,近年来,由于河东村翻秋花生知名度的提高,全村大力开展翻秋花生产业,翻秋花生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新增主导产业。 二、河东村翻秋花生产业开展现状 河东村的翻秋花生种植和加工历史比拟长,早年,为了让耕地效益充分发挥,村民往往在夏收后的稻田、烟田和西瓜地里种植旱作花生,到冬初收获后自己炒制为年货。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村委、村政府将翻秋花生列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开展,有力刺激了该产业的迅猛扩张,种植面积、种植技
3、术、加工规模、加工技术都得到快速开展,翻秋花 生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1、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村大局部家庭都种植了一定数量的翻秋花生,2023年全村种植翻秋花生400余亩,亩产值达2022多元。 2、种植技术不断成熟。由于长时间种植翻秋花生,当地农民大多掌握了一定的翻秋花生种植技术,种从的花生积累的糖分足,且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钙、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炒熟后硬脆、甘甜、少油不腻。 3、加工规模不断扩大,加工技术不断成熟。随着河东翻秋花生美名的传扬,手工加工的翻秋花生已经难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翻秋花生的加工也由原来的手工作坊开展成为半机械化生产,当地的翻秋花生加工企业已
4、经开展至现在的5家,全年可加工翻秋花生上百吨,加工技术日趋成熟,加工出的翻秋花生的质量在同行业已负盛名,产品也由散装产品开展到散装、普通包装、精包装产品并存的局面。当地花生产业合作社还为加工出的产品注册了“红石寨商标品牌。 4、效益显著。由于产品质量过硬,加工出来的翻秋花生味美,翻秋花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特色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在周边县市形成了一定影响力。河东村翻秋花生的价格也因此不断攀升,价格远远高于普通翻秋花生,农民增收效益明显。 三、存在的问题 随着河东村翻秋花生产业的不断开展,一些困扰当地翻秋花生产业开展的因素也逐步显现出来,制约了当地翻秋花生产业的开展和村民的增收。主要表现在: 1、
5、缺乏规划,没有形成规模种植效应。 由于对翻秋花生产业开展缺乏统一规划,翻秋花生种植总体 规模还不大。目前,河东村翻秋花生的种植面积为400余亩,只占当地适宜种植面积的40%,尚有60%的适宜种植土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一是种植分散,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由于当地没有大规模的种植专业户,村民没能看到规模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积极性不高,没有形成种植高潮。当地的翻秋花生种植仍然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局面,往往是东一片、西一块,没有形成连片种植的局面,不利于规模开展;二是土地流转困难,不利于形成规模种植。当地农民人均耕地少,土地流转中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比拟少,大多数常年在家以务农为生的农民,因为缺少其它
6、的生存技能,都不愿意进行土地的流转,一些想大规模种植的翻秋花生的农民,寻找不到适宜的土地,制约了规模种植的开展;三是资金投入缺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由于农业经济根底弱、资金积累少、生产周期长、市场风险大等诸多原因,使投资农业的资金明显缺乏,制约了翻秋花生产业的开展。 2、品种老化,缺少技术指导。 由于常年种植同一品种的翻秋花生,当地局部翻秋花生已经出现品种老化现象。同时由于缺乏技术指导,农民不敢大胆放心的引进新的翻秋花生品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翻秋花生品质提升和产量的提高。 3、未能形成品牌,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 当地的翻秋花生合作社虽然在工商部门注册了以苏区境内最后一个白色据点“红石寨为品
7、牌的商标,但是由于缺乏宣传力度,“红石寨这一品牌只在县内和对苏区历史有较为深刻了解的人群中具有一定名气,在县外的消费群体中品牌效应不明显,没有形成真正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同时,当地产业合作社虽然制定了统一生产标准,但是由于当地翻秋花生大多是零星种 植,生产的标准往往难以统一。加上由于河东翻秋花生在当地及周边县市的价格优势,一些商家、农户往往以次充好,冒充品牌销售,影响了河东翻秋花生的品牌形象。 4、销售渠道过窄。现有的五个加工厂在产品销售上各显神通,但范围主要局限在本县范围内,能够走出石城,走出赣州、江西的产品不多,产品难以畅销各地。 三、解决方法翻秋花生产业作为河东村一个特色农产品开展产业,
8、具有广阔的开展前景。必须抢抓机遇,加快开展,使之真正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成为一项富民强村的优势产业。为此,我们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要进一步加强对翻秋花生种植的宣传力度,大力向群众宣传种植翻秋花生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大规模种植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增强农民种植翻秋花生的积极性。要加强对种植花生大户的宣传,宣传他们依靠花生致富的成功经验,树立典型,增强农民种植翻秋花生致富的信心。要积极宣传土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流转好处的宣传,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群众进行土地流转,扩大翻秋花生的种植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充分利用电视、播送、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河东翻秋花生开
9、展的政策和开展远景,让更多的人了解翻秋花生种植和加工产业,增强农民种翻秋花生的信心,吸引更多的客商参加到翻秋花生种植和加工产业开展中来。 2、合理规划、扩大种植面积。要围绕建设翻秋花生大产业目标,聘请专家对我县翻秋花生产业开展进行长远规划,并认真完善产业开展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建议由县农业局、河东村牵头,研究制定河东村翻秋花生产业开展规划,合理规划河东村 翻秋花生种植布局,充分利用当地的山地、河滩、闲臵土地,大面积开展翻秋花生种植产业,将河东村培育为千亩翻秋花生种植基地。 3、健全机制,提高组织化程度。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翻秋花生产业合作社建设,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或农民入股合作社的形式
10、,在全村乃至全县范围严格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开展战略,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效益,提升翻秋花生产业开展水平,努力实现翻秋花生生产专业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同时充分利用合作社的行业标准及组织协调功能,提高农户的整体素质和团队精神,防止无序竞争。二是要建立营销队伍。由翻秋花生产业合作社或农产品合作社吸收一批有商业头脑、懂经营的人长期在外或依托驻外机构开拓市场,采用公司化管理,工资实行“底薪+销售提成,并对开拓出新市场的营销人员实行奖励政策,推动农户与营销人员共同富裕,保证翻秋花生等农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外地市场,确保翻秋花生种植生产的效益。 4、注重科技应用,提高翻
11、秋花生种植水平。县农业部门加快农科教结合步伐。一是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聘请专家教授、技术人员到本地指导、科技攻关、科技合作,培育适合当地种植的新翻秋花生新品种,积极引进和推广翻秋花生新品种,不断提高翻秋花生的品质。二要培养一批“土专家。要加大培训力度,分期分批分层次对村干部和农民骨干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同时采取措施,鼓励现有科技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田间地头,实行专题讲座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提高农户种植、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水平。 5、统一品牌,增强产业竞争力。要做大做强翻秋花生产业, 必须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紧紧瞄准市场,大力实施“树立品牌,以质取胜的策略。一是由县农业局牵头
12、注册全县农产品的统一品牌,并集中人力、物力,加大对我县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打造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促进翻秋花生产业健康开展,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也可以结合红石寨红色旅游开发工程的建设,加强对“红石寨品牌的建设,通过大力开展红色旅游,提升“红石寨这一红色品牌的知名度。二是建立专门的石城农产品宣传和销售网站,重点推介河东村翻秋花生。通过有关文字资料、展示相关图片等介绍河东村翻秋花生的面积和品种,让外界更加了解河东村翻秋花生,进一步提高河东村翻秋花生的知名度,促进河东翻秋花生走出石城、走向全国。 6、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扶持产业开展。一是加大对花生种植基地各项农田根本设施的政府投入,支持翻秋
13、花生产业的开展。二是鼓励银行积极为种植翻秋花生的农户提供小额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支持种植农户扩大种植面积。三是对翻秋花生种植大户进行一定的资金奖励,鼓励花生种植产业的开展。四是密切“银企合作,鼓励银行为具有一定开展潜力的花生加工企业提供贷款,提高企业加工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促进花生产业链的 我们相信,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心,加上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河东村的经济开展一定会再创新绩,河东村的新农村建设一定会蒸蒸日上,河东村的明天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XX县区教育体育局驻河东村“三送工作组。黄平黄锡根延伸和开展。 第二篇。关于做大做强体育业的调研报告体育在打造健康xx,鼓励干部群众拼搏与合作精神,增强人
14、民自信心和凝聚力,提升xx知名度与美誉度,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xx体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抓住xx大开放的机遇乘势而上,做大做强。 一、xx体育业开展状况 一群众体育持续开展 1、城市化起步前1985年 前:传统活动,学校为主 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至1985年,原江北县群众性体育组织仅有江北县钟声体育协会、xx市信鸽协会江北县分会、江北县钓鱼协会、xx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江北县分会和江北县棋类协会。群众体育以学校体育为主体,以农民体育、职工体育、老年体育为补充。在毛泽东“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下,学校开展播送体操、眼保健操和其他各类体育活动,
15、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达标活动。农民、职工、老年人和妇女儿童,那么因地制宜地进行球类、棋类、武术、体操、田径等锻炼活动。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通过举办各类运动会或比赛选拔体育人才,推动着群众体育蓬勃开展。1958年,江北县获XX省体委、团省委授予的“全省农村体育红旗县,获国务院周恩来总理签发的“体育红旗县奖匾。 2、城市化起步期建区前:推广武术,建设场地 1986年至1994年,群众体育除原有协会外,新建立了江北县武术协会、江北县气功研究会、江北县门球协会。各个协会数百人或数千人不等。县钟声体协1994年的会员到达5000余人。在这一时期,职工体育活动和老年体育活动较为活泼;除继续开展传统体育活动外,门球运动日趋活泼,门球协会会员到1994年到达350人。尤其是在创立XX省武术之乡和全国武术之乡的热潮中,学校、农村和企事业单位兴起了群众性武术活动热潮,武术活动得到较快较好推广和普及。 随着XX县区面积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完善,群众体育的活动场地建设随之加强。1994年底,全县有小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游泳池、门球场等体育场所190个。 3、城市化加速期建区后:全民健身,丰富多彩 1995年以来,xx进入城市开